摘要:本文对近10年(2011—2020年)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机场的台风的时间特征、路径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影响沿海地区机场的台风平均每年约11个,集中发生在7~9月;超强台风级别出现最多,其次是台风级别;台风的平均生命史为7.3日;影响沿海地区机场的台风绝大多数最终都是减弱消亡的,生成源地以关岛附近洋面生成最多。影响华南的台风路径可以分为两类:西行移入型和南海自生型;影响华东的台风路径可以分为4类,即D1(福建莆田至浙江台州登陆类)、D2(浙江台州以北登陆型)、D3(福建莆田以南登陆型)和近海北上型(D4:近海转向北上类,未登陆)。
关键词:机场;台风;华南;华东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交通运输等快速且密集地增长,尽管防灾减灾成果显著,但是其灾害损失依然巨大。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的民航机场大都是达到千万级别的繁忙机场,航班量大,遇到台风天,民航往往成为“重灾区”,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势必会危及行经的机场,对航班的起降造成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形之下,全面深入地研究台风特别是台风的风雨致灾影响,就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也是民航系统运行保障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重要难点。
本文研究的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民航机场的台风,所用的台风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热带气旋路径数据精度为 6小时,即每6小时记录1次热带气旋信息,包括热带气旋活动时间、中心经纬度、中心最低气压、2 分钟平均近中心气压风速和强度等级等。选取的台风个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1)10分钟平均风速达到6级及以上(≥10.8米/秒);(2)阵风(瞬时风速)达到8级及以上(≥17米/秒);(3)日降水量达到暴雨及以上(≥50.0毫米)。
利用相关资料,基于个例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对近10年(2011—2020年)来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重大影响的台风进行研究,统计分析选取台风个例的时间特征、强度特征、源地特征、路径特征等。
1. 时间特征
统计分析2011—2020年间影响中国的台风发现,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有26.1 个台风生成,而研究时段内影响中国的台风共计110个,每年从 8个到16个不等,波动较大,平均每年约 11个。从历年分布来看,2013年出现最多,共计16个,2019和2011年出现最少,均为8个。具体来看月度分布,12月至5月期间无影响较大的台风,有影响的台风发生在6~11月,集中发生在7~9月,占比71.7%。其中7月最多,出现29个,占比27.4%;11月最少,出现4个,占比3.8%。研究时段内共68个夏季台风,占全年的61.8%,年平均6~7个,其中2018年最多(10个),2016年最少(4个)。从夏季的月分布来看,7月出现最多(29个),6月最少(13个)。共有42个秋台风,占全年的38.2%,年平均4个,其中最多年份7个(2016、2017年),最少年份为1个(2012年)。从秋季的月分布来看,9月出现最多(25个),11月最少(4个)。
2. 生命史特征
从历年分布来看,研究时段内,2018年台风平均生命史最长,为8.3日,2020年最短,为4.9日。生命史最长的台风为“天秤”(1214),为14.75日,生命史最短的台风为2个南海热带低压,不到1日,正式编号的生命史最短的台风为“环高”(1519),为2日。统计期间内的台风的平均生命史为7.3日,最多15日,最少为0日,其中维持日数最多的是8日,共计18个。生命史在1~10日的最多,11日及以上维持时间的较少。
3. 消亡特征
研究时段内,共计有101个台风为减弱消亡,只有9个是由热带气旋变性为温带锋面气旋;即绝大多数台风都是减弱消亡的,这主要是因为文中选取的台风个例大多数是登陆台风,台风登陆后绝大多数都会减弱消亡。此外,统计发现在华南沿海一带登陆的台风,绝大多数登陆后西移或者北上都会很快消失;在华东沿海浙闽一带登陆的台风一般也减弱得较快,常在内陆消失;而在华东中北部登陆的台风,不会立即消失,不少持续北上,甚至重新入海后加强,移到中高纬度地区随着冷空气的加入会变形为温带锋面气旋,从而消亡。
4. 源地特征
统计发现台风的源地可以分为三个相对集中区:菲律宾以东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我国南海海面;大多数发生在110~170oE、3~26oN海域范围,集中发生在10~20oN海域。研究区域的台风源地以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最多,占比为43.6%,其次是南海,占比为30.9%,再次是关岛附近洋面,占比为25.5%。
5. 强度特征
统计发现选取的台风个例中,热带风暴强度(TS)级别出现最多,共计22个,其次是强热带风暴(STS)和超强台风(SuperTY)级别,出现21个,出现最少的是台风(TY)级别,共计10个。夏季台风中热带风暴(TS)级别出现最多,为16个,台风(TY)和强台风(STY)级别最少,为8个。秋季台风中强台风(STY)级别出现最多,为12个,台风(TY)级别最少,为2个。
6. 台风的路径特征
影响华南的台风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西行移入型,从西太平洋形成并移入南海的台风;另一类是南海自生型,又称“土台风”,是在我国南海海域形成的台风。统计发现,在研究时段内,西行移入型台风共计45个,此类台风生成源地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多为超强台风、强台风和热带风暴级别,强度明显比南海土台风偏强,移动路径以偏西方向为主,集中出现在6~11月;该类台风级别强且移动路径稳定西行。在研究时段内,土台风共计24个;土台风的强度以强热带风暴以下级别为主,移向多自东向西,偶有北上;南海土台风的强度和尺度比西太平洋生成的小且弱。
影响华东的台风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登陆型,登陆点主要集中在浙闽沿海地区;另一类是转向北上型。为了进一步分析在不同位置登陆的台风对机场的影响,将登陆华东的台风分为3类,即D1(福建莆田至浙江台州登陆类)、D2(浙江台州以北登陆型)、D3(福建莆田以南登陆型)。此外,还有受到台风外围影响的近海北上型(D4:近海转向北上类,未登陆)。统计表明,D1类热带气旋路径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D4类热带气旋路径,再次是D3类热带气旋路径,D2类热带气旋路径出现次数最少。只要是登陆型热带气旋(D1、D2、D3),都有可能带来大风及强降水,甚至是破纪录的特大暴雨。对于未登陆的转向北上型热带气旋(D4),统计发现,此类热带气旋转向北上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比如有冷空气和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共同作用,也会给我国带来暴雨影响。
利用相关资料对2011—2020年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机场的台风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
(1)影响中国的台风共计110个,每年从 8个到16个不等,波动较大,平均每年约 11个,集中发生在7~9月。台风的平均生命史为7.3日,生命史在1~10日的最多,11日及以上维持时间的较少;影响机场的台风绝大多数最终都是减弱消亡的,生成源地以关岛附近洋面生成最多。(2)影响华南的台风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西行移入型,从西太平洋形成并移入南海的台风;另一类是南海自生型,又称“土台风”,是在我国南海海域形成的台风。影响华东的台风路径可以分为4类,即D1(福建莆田至浙江台州登陆类)、D2(浙江台州以北登陆型)、D3(福建莆田以南登陆型)和近海北上型(D4:近海转向北上类,未登陆)。在一定条件下,台风都会给我国带来强风暴雨影响。
环球飞行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