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地方高校环境设计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H23150) 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田智文,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文旅融合。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艺术介入乡村的重要性与意义日益凸显。艺术不仅能为乡村带来物质和经济的增长,更能深刻影响乡村社会和文化的全面振兴,推动乡村再造进程。然而,在目前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艺术介入乡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同质化严重、资本过度介入和乡村文化内核的缺失等。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艺术的作用,克服当前面临的问题,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艺术介入乡村的内在机理和创新路径发现,艺术介入乡村需要注重审美引领的多元化建设,通过美学思维创新乡村旅游模式,利用艺术场景焕新乡村风貌,并融入艺术元素丰富乡村节庆活动。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能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乡村物质、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振兴,推动乡村再造,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艺术介入;乡村再造;内在机理;创新路径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art intervention in rural areas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rt can not only bring material and economic growth to rural areas, but also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rural reconstruction. However,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r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ntervention of art in rural areas faces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serious homogenization, excessive capital intervention, and the lack of rural cultural core.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ow to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art, overcome current problems,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Therefore, through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innovative path of art intervention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found that art intervention in rural areas needs to focus on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guided by aesthetics, innovate rural tourism models through aesthetic thinking, use artistic scenes to revitalize rural landscapes, and integrate artistic elements into rich rural festival activities. These measures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rural areas,6aiBLU1JD3BRZMObGE+JWA== but als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rural culture, achiev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materi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promote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artistic intervention; rural reconstruction; internal mechanism; innovation path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艺术介入”这一词汇,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根源,可追溯至美国当代享有盛誉的国际美学家阿诺德·贝林特的杰出著作《艺术与介入》,书中所谓的“介入”指的是欣赏者通过感觉、知觉以及个人经验的融入,深入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审美空间之中,从而与作品产生深刻的互动与共鸣[1]。这种介入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活动中,在感官上、意识层面、身体参与和社会层面,都有所体现。在艺术社会学的专业视角下,艺术最初聚焦于城市社会这一多元化且复杂的领域,敏锐地察觉并批判性地反思了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媒介,艺术不仅重塑了城市的精神内核,还对其进行了深刻的人文探讨,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并增强了其人文关怀的属性。随着中国城乡发展的不断转型,原有的乡土中国格局正逐渐转变为城乡融合的中国新面貌。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地区受到城市文化的显著影响,资本下乡和旅游开发的热潮此起彼伏。在这种背景下,艺术介入乡村的现象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现象。艺术介入乡村,或称之为乡村艺术实践、艺术参与乡村,是通过艺术实践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种新兴发展模式。艺术介入乡村,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景观的美化,为乡村旅游开辟了新的致富道路,同时也在社区治理和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艺术实践往往发挥着催化或引爆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促进沟通与交流,增强乡村的自豪感,还能够将外部的现代文明元素,如英文、新兴艺术潮流等引入乡村。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并非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建设,因为乡村并非仅凭建设就能形成,乡村是经由家族世代的生命延续与积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目的更在于守护和传承中国文化,推动其不断更新与创造性转化。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再造”,这不仅是对乡村面貌的更新,更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从而赋予乡村新的生命力与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艺术介入乡村实践的深入发展,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艺术介入乡村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学者们关注艺术介入乡村的多元路径,如通过艺术家驻村计划、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探索艺术在乡村空间重构、经济振兴、社会凝聚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刘姝曼从人类学角度分析得出,艺术在乡村复兴中的角色日益重要,艺术家们温和地参与中国乡村建设,以“青田范式”举例提出了艺术如何为乡村重建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3]。谢仁敏、司培指出,艺术在介入乡建的过程中,应当指向经济、生态与文化,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转化,重新发现和阐释乡村社会传统文化,并创新性融入现代文化,构建起一个将传统意涵与现代价值相统一的意义空间[4]。刘斐阐释了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以艺术与审美教育、艺术节庆、文创设计、空间营造等方式提升乡村精神水平,培育文化产业以及提高社会效益[5]。陆梓欣、齐骥指出,艺术乡建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手段,在乡村实践中可通过协同紧密的时空关联及嵌入互补的场景关联,与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并以文化价值再构、空间场景重塑、村落关系再生为支点,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6]。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反思了艺术介入乡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过度商业化、文化同质化、村民参与度不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江凌指出,在艺术介入乡村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多主体利益争端、村民话语权旁落等问题。并提出重振乡村特色文化、挖掘在地文化、艺术融合乡村文旅产业等一系列解决策略[7]。刘琪指出,乡村生产的关系应是“百工-百业-百艺”融合共生的,既不能偏离乡土社会内部结构,也不能脱嵌于现代商品经济的现场之外[8]。特别,一些学者强调,艺术介入应尊重乡村的本土性和差异性,注重与村民的沟通与协作,以实现艺术与乡村的和谐共生。张犇指出,艺术乡建必须从乡村的自身逻辑出发,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为本位,构建乡村内部自我认同的文化内循环系统,以实现唤醒和激发乡民的主体意识、整合在地性优势资源、复构乡村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等目标[9]。季中扬、康泽楠提出,“艺术乡建”的关键在于以现代艺术精神重塑乡民的主体性,促进乡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神汇通,通过改变生活在乡村的人,进而改变乡村的社会结构,让乡村真正融入现代社会;在实践中,艺术家要提防“启蒙主义”姿态,通过互动与对话,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乡民主体性[10]。
综上所述,既有文献对艺术介入乡村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为深入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旨在进一步挖掘艺术介入乡村的内在机理与创新路径,不仅关注艺术如何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更聚焦艺术如何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深入探索艺术介入乡村的多元路径与实践案例,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艺术社会学与乡村发展理论,而且为地方政府、艺术界及乡村居民提供了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可操作性策略,有助于提升乡村综合竞争力,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二、乡村再造动力:艺术介入乡村的内在机理
艺术介入乡村,实为新时代背景下引领的乡村“新文化运动”,旨在深度激活乡村文化潜力,推动乡村的繁荣与发展。通过艺术的社会参与,努力将乡村的传统资源在现代语境中进行本土化的转化与再生,从而全面促进乡村在物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振兴,最终实现“乡村再造”,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艺术介入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与乡村物质振兴
乡村空间重构作为乡村物质振兴的核心驱动力[11],关键在于整合与重塑乡村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关系模式。乡村空间作为一个动态适应系统,其物理结构、事件演变、活动流动及人员交互共同塑造了其独特的动态性。艺术的社会参与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审美塑造和文化表达等手段,深刻影响了乡村空间的物理布局与文化氛围,从而推动了乡村的物质振兴与全面发展。艺术介入乡村空间重构与物质振兴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它涉及乡村物理空间的改造、社会关系与文化传统的重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其中,艺术节庆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推动乡村物质振兴的重要力量。艺术节庆活动不仅依托乡村本土资源,通过举办大地艺术节、论坛、打造艺术展馆等多种形式,将公共艺术深植于乡村,更在深层次上带动了住宿、餐饮、农产品等旅游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泛的就业与增收机会,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全面提升与复兴。
以日本新潟县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祭”为例,该艺术节自2000年起,通过集结世界顶级艺术家资源,形成了“公共艺术作品+艺术空间+展览论坛+志愿服务+旅游产业”的运作模式,不仅实现了运营成本的基本平衡,更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艺术节庆活动不仅改变了乡村的物理空间布局,如增设地标性建筑、改造建筑风貌等,更深层次重构了乡村的社会关系与文化传统。以“大地艺术祭”为例,该艺术节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互动,增强了乡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乡村空间的逐步演变,使乡村从废弃的岛屿转变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圣地。艺术节庆活动同时促进了艺术与乡村生活的深度融合,使艺术成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地艺术祭”中,艺术家们将艺术作品融入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中,使游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了乡村的文化认同感和吸引力。艺术村模式则从村庄整体发展出发,深度改造建筑景观,吸引艺术家群体入驻,举办各类艺术活动,促进艺术与乡村生活的深度融合,全面激活乡村的文化活力。这些模式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共同构成了乡村空间重构与物质振兴的多元支撑体系。它们以艺术为媒介,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物质环境质量,更在精神文化层面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乡村独特的现代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价值。
(二)艺术介入驱动乡村旅游升级与乡村经济振兴
艺术介入乡村旅游,不仅为乡村风貌带来了显著变化,更是对乡村文化与经济的一次深度激活与重塑[12]。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的碧山村为例,通过“碧山计划”的深入实施,艺术的力量在乡村旅游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碧山计划”(图1)由文化与艺术相关人士欧宁和左靖等人于2011年发起,旨在通过艺术介入,引领村民共同挖掘和复兴当地的历史遗迹、乡土建筑及手工艺。艺术家们深入乡村,与村民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在艺术家的指导下,村民们开始重新审视并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共同推动乡村文化的复兴。在“碧山计划”的推动下,碧山村的文化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与挖掘。艺术家们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和手工艺,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手工艺品、民宿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艺术家们还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将碧山村的文化故事和历史记忆生动呈现给游客,增强了游客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除了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呈现,艺术介入还推动了碧山村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发展。艺术家们根据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活动,如徒步、摄影、写生等,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与体验。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碧山计划”推动了乡村旅游从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的转型升级。艺术家们通过整合乡村的多元资源,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同时,艺术家们还积极参与到乡村环境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旅游环境。碧山村的案例充分证明了艺术介入在驱动乡村旅游升级与乡村经济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与魅力,更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创新旅游产品与模式以及加强与当地村民的合作与沟通,推动了乡村的全面振兴与发展。这一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展示了艺术介入在乡村振兴中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
(三)艺术介入引领乡村社区营造与乡村社会振兴
乡村社区营造作为对传统乡村建设模式的优化升级,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最新展现形式,更是推动乡村实现持久繁荣与发展的有力举措[13]。乡村社区营造在实践中巧妙地融入艺术介入的手法,旨在构建一个以村民为核心的协作框架,积极联动当地协会、专业团队和艺术家共同参与,共同推动乡村社区的繁荣与发展。采用这种协作模式,进一步巩固乡村社区的凝聚力,提升乡村环境的整体美感,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以山西和顺县的许村为例,2007年,广东工业大学渠岩教授团队在此启动了“许村计划”,标志着“中国艺术乡建元年”的到来。许村,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且资源丰富的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曾因地理位置闭塞而陷入贫困。然而,自“许村计划”实施以来,艺术家们在许村写生、采风、旅居、创作,不仅为古老的村落注入了现代文明与文化艺术的气息,还成功打造了一个美术产业的全产业链,形成了全国闻名的“许村模式”。通过组织国际艺术节、成立国际艺术公社(图2、图3),许村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驻村创作,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并逐渐成为十余家机构的创作写生基地。这一过程不仅显著提升了许村的知名度,还激活了当地的传统手工业与农耕文明,村民们在艺术家的引导下,共同参与到新许村的建设中,形成了村民、协会、专业团队和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协作框架。许村的案例充分展示了艺术介入在乡村社区营造与乡村社会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精心重构历史记忆,彰显乡村的人文美学底蕴,赋予乡村新的生机与魅力。这一精心策划的举措,不仅致力于唤醒当地村民对乡村往日辉煌历史的记忆,更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村民都能亲身感受并体验乡村独有的风土人情和乡土特色。
(四)艺术介入实现乡村价值与乡村文化振兴
艺术介入乡村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生活模式”的艺术化复兴,旨在重塑乡村的核心价值。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将“旧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孕育出独特的“新文化”,进而推动“乡土中国”向更加绿色、和谐的“生态中国”发展之路迈进[14]。艺术介入作为乡村价值与文化振兴的重要策略,其专业性和创新性不容忽视。通过艺术的视角和手法,能够重塑乡村的核心价值,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联手其他5个相关部门,共同颁布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该意见特别强调通过利用创意设计、音乐、美术、演出、数字文化、手工艺等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并结合文旅融合的重点发展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与新活力,从而推动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与发展。在这一政策框架的支持下,通过采用艺术创新、市场策略、文化策划、科技应用和视觉艺术推广等多元化手段与方法,深入探索乡村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其文化精髓。同时,积极对传统乡村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改造,赋予其新的活力和意义。
以张雷在青山村的文创产品实践为例,他作为艺术家、专家、企业家及青山村新村民的多重身份,成功在政府、外部群体与内部群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确保各方发展理念的一致性。张雷依托融设计图书馆和文创品牌“品物流形”,构建了多视角、多元化、多维度的传统材料与工艺的当代应用场景,通过现代创意设计激发传统手工艺的活力,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收。此外,艺术介入乡村还探索了多种创新模式,如“艺术+新媒体”的“羊磴艺术合作社”(图4、图5),通过提升村民短视频拍摄技能,助推乡村产品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热销;“艺术+音乐”的遂昌县音乐节,通过培养当地音乐人才,举办系列音乐节,将高雅古典音乐带入乡村,丰富了村民的文化艺术生活;“艺术+美食+数字媒体”的“翎芳魔境”项目,则以美食为切入点,结合短视频传播手段,开展乡村美食工坊、培训及村妇美食计划,实现了农妇的本地就业,成为乡村美食文化的代言人,有效传播了乡村文化。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艺术介入在乡村价值与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设计、市场策略、文化策划、科技应用等手段,深入挖掘乡村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发扬其文化精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乡村再造挑战:艺术介入乡村的现实困境
(一)千村一面:批量生产的网红村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一种以追求快速振兴为目的的艺术介入乡村模式正愈演愈烈,其核心为批量打造所谓的“网红村”。艺术家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那些具有丰富文化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村落,精心策划并运作,吸引知名艺术家进驻,借此迅速提高村落的知名度与吸引力。然而,这种模式快速崛起的背后,隐藏着乡村振兴的深刻忧患。以云南高黎傣族村寨帕连村为例,这个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老村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便在“色彩改变乡村”计划的推动下,由原本的宁静乡村迅速转型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艺术家信王军巧妙地利用村庄的“困难”作为创作灵感,成功将村落推向公众视野,但在这一过程中,对乡村文化的深层保护和乡村环境的整体性考虑却显得不足。
随着这一模式的广泛复制,乡村建设的同质化愈发严重。在多个乡村中,趋同现象愈发明显,雕塑、标识牌等公共艺术装置以及满墙的涂鸦艺术被频繁复制,这些表面上看似新颖的艺术品,实则掩盖了乡村面貌原本独特的魅力和多样性。以远在山西和云南的西怀远村与帕连村为例,尽管各自承载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但艺术家们在创作墙绘时却采用了高度相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做法无疑削弱了乡村原本的独特性和个性魅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众多“网红村”的艺术呈现形式,常常仅限于对城市艺术作品的表面模仿和机械移植,忽视了乡村环境整体的和谐与适应性,缺乏对乡村历史背景的深入考量与创意融合。这种缺乏对乡村环境深刻理解的创作方式,不仅导致艺术表现与乡村风貌格格不入,甚至可能破坏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网红村”现象的背后,正是艺术家们追求新奇、独特的创作动机以及迅速获得名声和经济效益的利益需求。在艺术家们对城市空间感到厌倦后,乡村成为他们寻找新创作灵感的“画布”,同时也成了他们吸引关注、增加流量的新舞台。然而,这种以商业化和流量为导向的艺术介入乡村模式,不仅难以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反而可能加剧“乡村再造”的同质化和商业化,导致乡村内核的真实性和多样性受损。
(二)资本角逐:快速植入乡村的城市旅游
随着“网红村”的热潮不断升温,乡村旅游业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一现象不仅激发了乡村地区的活力,还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关注。乡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淳朴的民俗风情,成为投资者们竞相追逐的新热点。然而,在追求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投资者却忽视了乡村的独特魅力。他们过于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考虑乡村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背景,使得乡村旅游失去了其应有的特色和吸引力,这种盲目发展的模式直接导致了城市旅游模式的简单复制,短时间内涌现出诸多“乡村文化艺术节”。这种做法缺乏对乡村独特性的深入理解和尊重,一些乡村艺术项目在表面上标榜着促进乡村振兴的崇高目标,但实际上,其核心驱动力往往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些项目往往打着“艺术”的旗号,却忽视了乡村自身的真实价值和本土特色,实质上造成城市资本对乡村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当利用。
例如,2012年浙江台州玉环市政府投入三百余万元巨资,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名为“美丽乡村动漫文化盛宴”的盛大活动。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特别推出了一个创新项目——“动漫梦幻谷”,旨在将乡村的自然美景与动漫文化完美结合,为游客们带来一次别开生面的乡村动漫体验。在这片广袤的油菜花田中,各式各样的卡通形象如“蜘蛛侠”“蓝精灵”“白雪公主”等随处可见,为乡村增添了浓厚的动漫文化氛围。项目策划者深信动漫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提炼和展现百姓生活深层魅力的能力,更能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寄望这种都市中的新兴文化产业能够与乡村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共同孕育出更多元、丰富的产业生态链,为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也为乡村历史的传承与创新打开新的篇章[15]。然而,在审视这些乡村产业化的措施时,不难发现城市资本的竞争与追逐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往往被资本所利用,成为一种剥削乡村资源、追求经济利益的手段,而非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兴和持续发展的工具。
(三)内核缺失:商业侵蚀的乡村社区营造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成为吸引游客的璀璨招牌。众多乡村不仅自发地投入建设,还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涌入,这些资本致力于通过对乡村的社区营造来打造具有艺术氛围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从而推动整个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彰显了乡村的独特魅力,也为其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在这一波商业化浪潮中,许多乡村社区营造项目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乡村社会振兴的深层需求。这些乡村社区营造项目往往以独特的艺术氛围和乡村发展潜力为宣传点,通过与艺术家携手合作,对乡村进行外在的改造和美化,以此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然而,这些项目在追求外在形象改造的同时,常常忽视了乡村社区的内生力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仅仅将乡村简单地视为城市休闲活动的延伸,而没有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独特的历史价值。这种“移植式”的发展策略不仅未能为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奠定稳固的基石,反而导致了乡村精神内核的流失,使其成为缺乏内在动力和文化根基的“空中楼阁”。
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这一苗族聚居村寨原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然而,在过度商业化的改造过程中,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缺乏特色的商业店铺和过度现代化的仿古街区,使得乡村的独特魅力逐渐消失。又如,河南省的郭亮村,一度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吸引着游客,然而,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了商业化的漩涡。村民们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快速回报,开始忽视对乡村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原本宁静的乡村被喧嚣的商业气息所笼罩,街道两旁充斥着各种商铺和摊位,乡村的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化的元素替代。这种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不仅让游客难以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更让乡村社区的精神内核逐渐缺失。
(四)艺术介入:精英艺术的展演
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浪潮中,不乏一些怀揣着对乡村文化深厚情感的先驱者,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其中,更是将艺术视为推动社会改革实践的重要力量,他们坚信,艺术的力量能够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然而,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对乡村现实状况的深刻理解和对策略路径的精准把握,艺术介入往往演变成了一种在乡村背景下的“精英艺术”展演,这种展示形式与原本追求的理想主义目标产生了显著的偏差。这种偏差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上,更在于其与乡村居民实际需求和生活方式的脱节,使得通过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进而实现“乡村再造”的初衷难以实现。
例如,2011年艺术家左靖与欧宁,在受到民国时期著名知识精英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理念深刻启发后,携手推出了名为“碧山计划”的乡村发展项目。他们希望汇集艺术家和地方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探寻并实践能够有效缓解乡村所面临危机的创新路径。“碧山计划”以双重策略为指引,致力于乡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一方面,它积极倡导并吸引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汇聚众智众力,共同助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精心策划和举办一系列活动,如“黟县百工”传统工艺展示和“碧山丰年庆”庆祝活动,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本土文化,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此外,左靖与上海汉室紧密合作,携手创立了“碧山工销社”以推动乡村手工艺品的销售,以及“碧山书局”(图6)作为文化交流平台、“理农馆”作为乡村农业知识传播与分享的场所,这些举措共同助力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双向发展。尽管艺术家们倾尽全力,打造出了充满细腻与匠心的艺术空间,但遗憾的是,这些空间与乡村固有的朴实氛围和烟火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空间与乡村生活的融合度,使得它们难以真正融入乡村的日常生活之中。经过改造的建筑所展现出的精英化艺术特色,对于乡村的主要村民们来说,似乎让艺术家和知识精英们的美好愿景与社会理想变得遥不可及。村民们难以完全领悟艺术家们的深层意图,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置于城乡消费关系的边缘,因此,内心对于这些“艺术”表达产生了疏离和排斥的情绪。这种隔阂不仅阻碍了艺术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也限制了艺术在乡村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使得整个项目更偏向于一场以外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展示,而非真正深入乡村、服务村民的实际行动。因此,“碧山计划”被一些人视为“城市中产阶级的乡村乌托邦”,与乡村的真实需求和发展目标存在较大的偏离[16]。
四、乡村再造策略:艺术介入乡村的创新路径
艺术在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正在经历对主体性、介入内容、形式、目的和方法的深刻反思。从单纯的乡村美化者,逐渐转变为推动乡村物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复兴的重要力量。艺术以其独特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正在重新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全面回应“乡村再造”的路径,展现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一)以艺术审美引领乡村建设多元化,推动乡村物质与文化双重振兴
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进程中,艺术审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推动乡村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审美不仅具有引导人们构建理想目标的能力,更以其直观、可感知的符号直接触及人心,激发公众的热情与共鸣。在乡村建设中,艺术审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乡村注入了多元化的活力,推动了乡村物质与文化的双重振兴。
首先,艺术审美在乡村建设中具有引领和塑造作用。通过雕塑、壁画、景观装置等艺术形式,乡村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得以展现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这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更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保护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创新,使乡村建筑更具艺术魅力,成为吸引游客和投资的重要资源。
其次,艺术审美在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通过推动雕塑公园、艺术街区等公共艺术项目在乡村落地,不仅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促进了社区凝聚和文化交流。这些举措不仅让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还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艺术审美还通过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的繁荣,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反哺与渗透,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
此外,通过科1aa0271c8e464273deb067313018979f25146d5f2755039691ca0df5dbfe1a92学合理地运用“保护复原、传承活化、更新重构”等手段,分类、分层、分步推进乡村建设工作,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7]。在具体实践中,坚持尊重自然之美与传统之韵,深入挖掘乡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同时,适度融入现代审美和个性元素,使乡村的面貌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基础上焕发出现代活力。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景观设计上,更体现在乡村文化活动的创新与传承中。每座乡村都有其独特性,应因地制宜、“一村一案”,在科学研究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试点逐步扩展的方式,实现艺术审美对乡村建设多元化的赋能,推动乡村物质与文化双重振兴,进而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二)以美学思维引领乡村旅游新篇章,激活乡村经济振兴动力
随着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市场需求、政策扶持及科技创新的共同推动下,乡村旅游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了进一步激发这一潜力,应以美学思维为核心,深度挖掘并传承中国传统美学,同时借助现代人才的智慧,共同打造乡村文旅的新篇章。乡村之美在于其综合性与整体性,涵盖了人文底蕴、环境风貌、建设成就和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18]。因此,不仅要有全局的视野,进行统筹布局,还需在每一处细节中精心设计,确保乡村的传统美学韵味得以完整保留和彰显。
浙江省嘉兴市乌镇乌村以其独特的实践案例,彰显了美学思维对于引领乡村旅游的深远影响。乌村乡村文旅项目团队在修复更新道路时,精心选择了暗红色硬土路,这一举措不仅巧妙保留了乡村的原始风貌和古朴韵味,更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审美盛宴。这一创新的尝试,不仅展示了乌村对于传统美学的尊重与传承,也成功激活了乡村经济的振兴动力,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乌村团队不仅止步于此,他们巧妙运用创意与科技手段,从自然要素中汲取灵感,结合创意与科技的魅力,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乡村审美体验项目。游客们可以沉浸于农田之中,亲身感受农耕的乐趣;或是参与乡间露营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有乡土研学课程和农耕文化生活体验等,让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刻感受乡村的自然魅力和文化底蕴。
荷兰莱利斯塔德小镇的农田沉浸式艺术品《生长》(Grow)亦是一个成功案例,该案例通过艺术和科技的力量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举办一系列富有乡村特色的旅游演艺活动、科技灯光秀、音乐会以及非遗手工体验等文化审美体验项目,让游客更加深入地领略乡村人文的独特魅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游客对美的追求,还能够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从基本日常的乡村生活入手,如饮食、住宿、交通等,运用艺术化、文创化、精品化的手段来突出乡村生活的特色要素。通过提供乡村文旅审美化的极致品质体验,让游客在享受乡村美景的同时,更深入地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韵味。这样的乡村旅游体验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还能够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以艺术场景焕新乡村风貌,助力乡村社会全面振兴
乡村作为地域生活特色的鲜明载体,其传统空间的空心化和衰退化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个背景下,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成为激活乡村风貌、推动社会振兴的重要力量。艺术不仅能够唤醒乡村空间的精神纽带,更是推动乡村社会复兴的关键动力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乡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通过深入调研和乡村人文调查,发现乡村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坚实基础。结合乡村场地设计的总体性规划,将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积极组织乡建团队,精心设计艺术场景,不仅能够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还能为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运用创意设计手段,激活乡村空间,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休闲空间与艺术场景。在乡村风貌的焕新之旅中,艺术场景的营造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巧妙的设计,将乡村特色文化符号融入规划设计中,让传统性与现代性在乡村的土地上和谐共生。创意设计的力量不仅推动了乡村传统产业与现代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城乡资源设施的共享与互通,更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场景,将成为乡村各类活动的璀璨舞台,吸引艺术家、策展人、村民以及游客的广泛参与。在线下的交流与互动中,乡村的公共场域被有效激活,人员流动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融。乡村的社会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提炼和升华,为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渠岩的“青田计划”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该项目成功整合了多方力量,通过艺术场景的营造,不仅实现了乡村风貌的修复与焕新,更激发了水文化的活力,重塑了民俗文化信仰,维护了乡村伦理。“青田计划”作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典范,不仅拓宽了乡村建设的传播渠道,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更为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19]。
(四)以艺术元素点亮乡村节庆,焕发乡村文化新活力
乡村作为承载丰富乡土文化和传统习俗的沃土,其节庆活动不仅融合了传统农业与现代文化产业,更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本土与全球的桥梁。这些乡村事件,如传统节日、丰收节、艺术节等,为村民与外来建设者、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相遇、交流的平台,推动着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艺术作为乡村文化事件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力,串联起乡村的每一个节庆瞬间。通过艺术的呈现与演绎,乡村的传统被唤醒、文化被激活,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乡村艺术节庆的举办,不仅是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
以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为例,该艺术节连续成功举办20余年,成为艺术乡建实践的典范。在越后妻有地区的乡村节庆中,艺术元素被巧妙运用,焕发出乡村文化的崭新活力。艺术节作为一个独特的平台,有效整合了本地与外来力量,以艺术为纽带,深入探索和重塑乡村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与深厚文化底蕴。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要素、资源和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开辟了全新的渠道。这种交流不仅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更让越后妻有地区的乡村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艺术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多领域的“意见领袖”,包括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学者等,他们不仅成为艺术节的传播者,更凭借其国际影响力,拓宽了信息知识的吸纳与传播通道。这种日益全球化的平台,为乡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在艺术的串联下,乡村节庆焕发出新的光彩、乡村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乡村产业在融合中实现了创新与发展。
五、结语
近年来,“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这一创新模式在各地的乡村发展中展现了勃勃生机,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物质和经济的提升,更在乡村社会文化的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再造的进程。这些成果充分验证了艺术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并为未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本文深入探讨艺术介入乡村的内在机理与创新路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明确艺术在乡村再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与意义;通过系统分析发现,艺术不仅能够直接促进乡村物质和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深刻影响乡村社会和文化的全面振兴,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面对当前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实施创新策略,充分发挥艺术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乡村物质、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振兴,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1][美]阿诺德·贝林特:《艺术与介入》,李媛媛译,商务印书馆,2013,第3页。
[2]邓小南、渠敬东、渠岩等:《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学术研究》2016年第10期,第51—78页。
[3]刘姝曼:《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回首、反思与展望——基于“青田范式”的人类学考察》,《民族艺林》2017年第4期,第5—13页。
[4]谢仁敏、司培:《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四川戏剧》2020年第6期,第28—32页。
[5]刘斐:《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艺术百家》2022年第6期,第43—49页。
[6]陆梓欣、齐骥:《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月刊》2022年第6期,第83—91页。
[7] 江凌:《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促进地方创生的理论进路与实践省思》,《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5期,第46—58页。
[8] 刘琪:《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审视与思考——以乡村文化振兴为视角》,《社会科学家》2022年第9期,第142—148页。
[9] 张犇:《论艺术乡建的本质与要义》,《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第6期,第118-123页。
[10]季中扬、康泽楠:《主体重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9年第2期,第99—105页。
[11]龙花楼、屠爽爽:《乡村重构的理论认知》,《地理科学进展》2018第5期,第581—590页。
[12]王建成、王济远:《文化艺术产业化时代的美学重建》,《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第155—162页。
[13]丁康乐、黄丽玲、郑卫:《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探析》,《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第6期,第716—725页。
[14]肖洋、马云华:《艺术乡建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对策》,《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第4期,第129—136页。
[15]渠岩:《青田范式:一种基于生活样式重建的乡土伦理与设计实践》,《装饰》2019年第12期,第96—99页。
[16]王南溟:《乡建、艺术乡建与城乡互动中的几种理论视角》,《美术观察》2019年第1期,第24—26页。
[17]陈娟、李泓毅、曾莉:《文旅融合背景下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与创新路径》,《艺术百家》2023年第6期,第33—38页。
[18]渠岩:《艺术乡建:中国乡村建设的第三条路径》,《民族艺术》2020年第3期,第14—19页。
[19]曾莉、齐君:《环境、文化、产业——论艺术乡建历程上的三个主要范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第2期,第140—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