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茶文化在提升中职生文化自信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

2024-12-07 00:00:00蒋开全
新教育·综合 2024年12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文化自信茶文化

【摘要】通过对茶文化内涵、中职生文化自信现状的分析,详细阐述了茶文化如何通过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独特的魅力,在培养中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升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塑造积极的价值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促进中职生文化自信的构建。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自信;中职教育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构建中职生的文化自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作为一所承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使命的中职学校,其开设的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对带动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通过茶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注重将茶文化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一、茶文化的内涵

1.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如康、乐、甘、香、和、清、敬、美等。茶文化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如茶的历史、茶的分类、茶的制作方法、茶的品鉴等。

2.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包括和、敬、清、寂等理念。这些理念不仅体现在茶艺的操作流程中,也贯穿于茶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中。

和: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茶叶的生长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茶人的劳作也需顺应自然的规律。通过学习茶文化,学生可以体会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敬:指的是对茶、对人、对自然的尊重。在茶道中,敬茶是对来宾的尊重,也是对茶叶和自然的尊重。通过茶文化教育,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清:指的是心灵的纯净,要求茶人在泡茶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清洁的环境、纯净的水质、纯洁的心境,构成了茶文化中的“清”。通过茶艺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专注、耐心的品质,提升内在的精神境界。

寂:指的是宁静致远的心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在喧嚣的现代社会,茶文化中的“寂”提供了一种心灵的宁静之道,让人们在品茶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详。通过茶文化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系统的茶文化课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精神提升,也为他们构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生文化自信现状

1.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许多中职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学习。由于现代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对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认知较为浅显。在对学校学生抽样调查中发现,超过60%的学生对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知之甚少。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包括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学生自身兴趣不足等。

(1)课程设置不完善: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现代科学和技术,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较少,甚至完全没有。即使有涉及茶文化的课程,也往往只是作为选修课,学生接触的机会有限。

(2)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对茶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系统培训,导致教学内容肤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学生自身兴趣不足: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中,传统文化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学生更倾向于接触新鲜、有趣的内容,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2.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职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流行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他们在文化认同方面产生困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相对较弱。

(1)外来文化的强势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通过各种媒介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文化在影视、音乐、时尚等方面的强势影响,使得学生更加崇尚和模仿外来文化。

(2)媒体传播的作用:现代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加剧了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学生通过这些媒介接触到大量的外来文化内容,潜移默化地受到其影响,逐渐淡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3)本土文化的传播力不足:相较于外来文化,本土文化在传播方式和内容上相对保守和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在年轻人中引起共鸣和兴趣。

3.自身文化认同感较弱

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学习,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中职生对本土文化缺乏自信和自豪感。这种现状不利于他们形成稳定的文化自信。

(1)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对自身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同。由于中职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导致他们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容易失去自信,表现出对本土文化的疏离和漠视。

(2)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学校教育中,对文化自信的培养往往被忽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对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则重视不够。这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同。

(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年轻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文化熏陶和滋养。家庭和社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较少,难以形成文化认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职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亟待改善。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认同本土文化,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这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全方位的文化教育和传承体系,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茶文化对构建中职生文化自信的作用

1.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通过学习茶文化,中职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成就产生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学校通过开设茶文化课程和组织相关活动,使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显著提升。

茶文化课程中设置了多个实践环节,包括茶园参观、茶叶采摘、茶艺表演等。在茶园参观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茶叶的种植和采摘过程,还亲自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提升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茶文化中的茶艺表演、茶器设计、茶室布置等都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观念。中职生参与茶文化活动,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水平,进而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在茶艺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品茶,还能通过茶艺表演和茶席布置,感受到艺术和文化的融合之美。学校定期举办茶艺比赛和茶文化展览,使学生在参与中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通过茶具的选择、茶席的布置以及泡茶的技艺展示,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茶艺中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中,学生通过精心布置的茶席和优雅的泡茶动作,感受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增强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美。

3.塑造积极的价值观

茶文化中的和谐、尊重、勤奋等价值观,能够塑造中职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不仅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益,还能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茶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形成了勤奋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在茶文化课程中,教师不仅教授茶艺技能,还强调茶文化中的和、敬、清、寂精神。例如教师会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茶叶的自然属性和茶艺中的礼仪规范。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自然环境,并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勤奋和坚韧的态度。这些积极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4.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茶文化,中职生可以体会到茶文化背后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这种体会能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促进文化自信的形成。学校的茶文化教育活动,如茶文化节、茶艺表演等,不仅让学生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学习和实践茶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这种深刻的文化体验不仅让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茶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坚定自己的文化立场,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通过茶文化提升中职生文化自信的实现途径

1.开设茶文化课程

将茶文化纳入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茶文化的知识,包括茶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品鉴方法以及茶文化的内涵等。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茶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对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学生开设相茶文化课外,也面向其它专业学生开设《茶文化与茶健康》《探秘茶香侨情》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全校学生都能深入了解茶文化,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和认同。

2.举办茶文化活动

定期举办茶文化主题活动,如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茶诗朗诵、茶文化展览等。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对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每年举办茶文化节,邀请茶文化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学生进行茶艺表演和比赛。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茶艺技能的平台,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建设茶文化校园环境

通过校园环境的布置,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如设立茶文化宣传栏、茶艺角、展示茶文化相关书籍和物品、种植茶树等,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茶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陶。

4.组织茶文化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到茶园、茶厂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和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过程,了解茶文化的源头和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茶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传播茶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到茶园、茶山、茶厂研学或到茶馆见习,并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茶文化的认知,加深对中国茶的文化自信。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有茶文化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茶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培养文化自信。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茶文化培训班、茶艺技能比赛,促进教师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同时,邀请茶文化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传授茶文化。

综上所述,茶文化在构建中职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中职生深入接触和感受茶文化,能够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应重视茶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以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的实践经验表明,茶文化教育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值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凯,李笑笑.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渗透[J].才智,2024(06).

[2]郭自立.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茶文化的结合研究[J].福建茶叶,2018(10).

[3]陈佳.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茶文化传承发展策略[J].福建茶叶,2023(07).

[4]安达,孙朝云,张建光.茶文化融入高校设计专业构建课程思政研究[J].福建茶叶,2022(02).

[5]王丽桃.茶叶中的文化自信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工匠精神研究[J].福建茶叶,2021(12).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文化自信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7:15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23:12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6:01
师之大爱—————三尺讲台铸辉煌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