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是在胃肠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其形态各异,有的像小蘑菇,有的像扁平垫子。可以出现在胃、小肠和大肠的任何部位。其原因多种多样。遗传因素,如基因变异与息肉形成息息相关: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进食较多肉类(尤其是牛羊肉之类的红肉)、高脂饮食、腌制食物、油炸食物,果蔬摄入少、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肥胖,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都可能成为诱因。某些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便秘、精神压力等也可能导致息肉。老年人、男性更易罹患。
息肉的种类也不同。常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通常为良性,生长缓慢,基本不会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则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处理,有一定的癌变概率,且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
较小的胃肠息肉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往往是在体检、胃肠镜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进行相关检查时被发现。但随着息肉增大,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等症状。如果息肉阻塞胃肠道,还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肠梗阻等严重问题。因此,对可疑患者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关键。胃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胃肠道内部的情况,发现息肉还能同时进行活检或切除。对胃肠镜检查有禁忌的患者,钡餐造影可以帮助发现较大的息肉。治疗方法取决于息肉的大小、数量、类型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较小的息肉通常可以在胃肠镜下直接切除,较大或复杂的息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预防胃肠道息肉要注意哪些事项呢?①健康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均衡饮食:保持饮食的多样化,摄入适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摄入,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红肉等。②戒烟限酒:吸烟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同时要尽量减少酒精摄入,避免酗酒。③预防胃肠道炎症: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胃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及时根除治疗:治疗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控制炎症发展。④定期体检: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胃肠道疾病史、肥胖、吸烟饮酒等高危人群,应提前检查的时间间隔。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还要学会放松,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