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皮影戏的艺术特色与表演技巧

2024-12-06 00:00:00张杰
艺术大观 2024年33期
关键词:表演技巧艺术特色

摘要: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凭借其独有的光影艺术、叙事形式以及表演技巧,充分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其光影表现借助影人造型与灯光,得以营造出动态且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多元叙事融入民间故事与历史文化,彰显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文化深度;表演技巧中对动作操控、配音与灯光的高度协同,使影人被赋予生命力与情感表达。于现代艺术中,皮影戏因与数字技术融合,拓展了视觉表现与互动体验,萌生出新的艺术价值。本文对皮影戏的艺术特色与表演技巧予以系统性分析,对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展开探讨,为传统文化之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方向。

关键词:传统皮影戏;艺术特色;表演技巧

中图分类号:J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357(2024)33-0-03

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其起源能够追溯至汉代,历经千百年之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与表演形式。皮影戏通过将影人造型、灯光投影、音乐配合以及叙事艺术巧妙加以结合,呈现出了中国民间智慧与美学的极致表达。然而,伴随现代娱乐形式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皮影戏正面临传承与发展这一双重挑战。因此,本文将探讨皮影戏的艺术特色与表演技巧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皮影戏艺术特色与表演技巧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光影艺术的视觉延展

皮影戏作为一种以光影为呈现形式的艺术,其于现代视觉艺术中的延展性与创新潜力表现得极为显著。凭借皮影戏的光影构造及视觉效果,现代艺术创作者可对多维度的表现形式予以探索。灯光作为皮影戏的关键元素,不但在传统表演中营造出神秘且动人的氛围,还为现代艺术提供了灵感之源。诸多多媒体装置艺术和光影展览,都对皮影戏中有关光源、影像的精确运用进行了借鉴。比如,借助透明介质与激光投影相结合,创作者能够效仿皮影戏的分层叙事模式,将影像叠加于实物上,构建出一种虚实交织的空间感。此种表现形式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叙事深度,又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效果[1]。

(二)民间故事的跨文化适配性

皮影戏的叙事内容主要取自民间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哲学思想,由此为现代艺术的内容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灵感源泉。于现代艺术创作中,传统皮影戏故事被予以多种形式的改编,且与当代社会议题加以融合,进而形成了极具文化价值的跨文化艺术表达。如皮影戏中有关忠诚、勇气之类的经典故事,能够在现代电影、戏剧中重新进行演绎,赋予其全新的叙事背景及现代化语境。此种创作方式不但保留了传统故事的核心精神,还可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予以关注。跨文化的艺术交流更是为皮影戏故事的再创作提供了可能性。在国际艺术节和文化展演活动中,众多艺术家借助皮影戏的形式来阐述全球化背景下的共同议题,如环境保护、文化认同以及社会变迁等。皮影戏独特的叙事节奏以及人物塑造模式,让这些议题的表达更具感染力。比如,一些国际合作剧场项目将皮影戏元素融入全球性的戏剧表演中,凭借独特的影像和叙事手法,成功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传统皮影戏故事与现代艺术表达的融合,充分彰显出民间故事所具有的普适价值,亦在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方面增进了跨文化适配的可能性,赋予了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创作全新的范式。

(三)表演技艺的互动创新

传统皮影戏向来以卓越的表演技巧扬名,其涵盖了影人操控、配音与音乐协调等诸多繁杂技艺,而这些元素于现代艺术中逐渐演变成了观众互动的新形式。现代艺术家通过将传统表演技艺转化为可供参与的艺术体验,构建出了一种兼具传统与科技特质的互动表演模式。比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运用,可使观众全身心地沉浸于皮影戏的表演过程中。用户能够借助手势识别设备对皮影戏的操控动作加以模拟,进而直接参与到影人的表演中,由此体会到传统技艺的细腻与难度。此种互动形式不但为艺术表现增添了趣味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皮影戏技艺得以传承。在音乐表演范畴,皮影戏的即兴配音和节奏控制亦成为现代音乐创作的灵感之源。众多电子音乐和实验音乐作品,通过对皮影戏中多声部协作特点的模拟,构建了一种多层次的音乐结构[2]。

二、皮影戏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光影交融的独特表现

光影交融的独特表现乃是皮影戏艺术魅力之所在。这一传统艺术借助灯光与影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营造出一种虚实相间的视觉效果,予以观众独特的审美感受。于皮影戏而言,影人属于核心构成要素,其设计与制作对表演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影人的制作不但需要精湛的雕刻工艺,还需注重透光性与色彩层次的展现。制作者凭借不同材质的厚薄变化,赋予影人丰富的视觉层次,使其在光线映照下呈现出逼真的立体感。影人绝非仅仅是平面的剪影,更是一种动态的视觉符号,此设计理念在现代艺术的影像创作中亦得到广泛运用。灯光的运用可谓皮影戏艺术的另一显著亮点。传统皮影戏的光源虽简单却极具表现力,借由光影的明暗对比以及动态变化,营造强烈的戏剧效果。比如,在表演过程中,对光源距离的调节能够改变影像的大小,致使场景中的人物瞬间实现由微观向宏观的转变。光影所具有的这种灵活性,能够赋予叙事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现代舞台设计领域,这一技法已然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抽象场景的构建方面,光影艺术已然成为表达情感与主题的关键手段。

(二)民间故事的多元叙事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有一个重要体现,即其在民间故事的多元叙事方面,而这种叙事方式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皮影戏主要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内容,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以及文化多样性。其借助独特的叙事结构与语言风格,简化复杂的情节,使之通俗易懂,从而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所接纳与喜爱。皮影戏的叙事非常注重情节的层次感及情感的递进性,通过紧密的剧情安排和巧妙的情节设计,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节奏。比如,皮影戏中的故事常常包含英雄人物的成长历程以及道德价值的冲突,这样的叙事方式不但强化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而且凸显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另外,皮影戏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复杂的社会问题与道德教育融入故事中,这种叙事方式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语言是皮影戏叙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语言风格生动且活泼,充满了民间智慧。在皮影戏的表演中,演员凭借简洁且幽默的语言,塑造出灵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种语言不但具备叙事功能,亦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作用。在现代戏剧的创作中,皮影戏语言的这一特质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展现民间生活与传统文化时,皮影戏语言提供了一种真切而生动的叙事方式[3]。

(三)音乐与节奏的独特呈现

音乐是皮影戏的关键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不光展现在音乐的旋律与节奏上,更凸显在它对表演情节与情感的深度渲染中。皮影戏的音乐以传统民间乐器为主,如鼓、锣、笛子等,这些乐器的音色不但丰富了表演的听觉效果,还营造出了一种独有的文化氛围。在表演过程中,音乐与影人动作的节奏紧密同步,形成了一种音画融合的艺术效应。音乐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情节的张力及观众的情绪体验。譬如,在呈现紧张激烈的场景时,鼓声的急促敲击与影人的快速动作达成了完美的节奏呼应,而于抒情场景中,笛子的悠扬与影人的缓慢动作则彰显出了另一种静谧的美感。这种音乐与节奏的结合,使皮影戏的叙事更具感染力,也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艺术享受。

三、皮影戏的表演技巧分析

(一)动作操控的精确性

皮影戏表演的核心在于对影人的操控,而这一操控技巧需要表演者具备极高的精确性与灵活性。影人借助竹竿与不同关节相连,每一个关节的动作均由表演者通过手部操作予以实现。从简单的移动直至复杂的打斗场景,这些动作不但要流畅自然,而且还要与剧情节奏高度契合。为达到这样的效果,表演者必须对影人的结构有深切的认知,并经过大量练习以熟悉每个关节的活动范围与动作特性。影人的操作对表演者手眼的协调度有着极高要求,表演者需在背后操控竹竿的同时,还必须透过屏幕密切观察影人在幕布上的动态。这种间接性的观察与操作对表演者的专注力及空间感知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多角色表演中,表演者往往需要同时对多个影人予以控制。为增强视觉效果,其会凭借动作大小的变化、节奏的调整以及多角度的移动等,来营造出立体的叙事场景。如在展现人物情绪出现波动时,表演者会借助细微的动作变化来表露内心活动,如轻微抖动代表紧张,缓慢挥动代表悲伤。这些动作虽然简单,然而因精准的操控而极具表现力。在复杂场景中,表演者还需完成多个影人的交互动作。比如,在打斗场景中,两个影人不但要呈现出攻击与防守的动作,还要体现连贯的节奏与逻辑。这就需要表演者精确控制每个动作的时间和力度,使画面呈现出真实感与紧张感。这种高超的动作操控技艺,充分彰显了表演者的专业能力,更是皮影戏表演艺术的精髓之所在[4]。

(二)配音与音效的表现力

配音是皮影戏中至关重要的表现技巧,其借助声音让影人获得生命,从而能够传递情感并强化叙事效果。皮影戏的配音通常由表演者个人来完成,这种一人多声的表演形式对表演者的声音塑造能力及情感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个角色的声音均需依其性格特征予以设计,如英雄人物往往配以洪亮低沉的嗓音,而机智的小人物则常采用轻快尖细的声音,这种声音设计会直接影响观众对角色的认知及情感的投射。配音还应与影人的动作及剧情保持同步。表演者需在操控影人动作中,以声音去模拟台词和环境音效,这种多任务的操作对表演者在节奏感与注意力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如在呈现一场风雨交加的追逐戏时,表演者不但要模拟角色的喘息声与脚步声,还需融入风声和雷声来作为背景以烘托情绪。凭借声音与动作的高度契合,表演者可为观众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使剧情更具感染力。在现代皮影戏中,音效与音乐的融合进一步强化了配音的表现力。诸多表演者开始运用数字化音效设备,将传统配音技巧与现代科技加以结合,借由叠加环境音效、混响等方式,丰富了声音的层次。如在表现战争场景时,在配音中加入爆炸声、马蹄声等,能让观众仿若置身于真实的战场。这样的表现形式既传承了传统配音技巧的精髓,也为皮影戏的声音艺术拓展了新的可能性[5]。

(三)灯光与影像的协调运用

对于皮影戏表演而言,灯光的运用极具视觉冲击力。其借助光与影的交互作用,可让影人在幕布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动态变化。灯光的位置、强度与角度,会对影像的清晰度与表现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故而表演者需依据剧情所需,精准调控灯光。如在展现角色由远至近走来这一场景时,表演者可通过对光源距离的调整,令影像逐渐增大,进而营造出逼真的空间感与移动效果。灯光的变化亦用于情绪的表达以及叙事张力的增强。在紧张场景中,表演者或许会运用快速闪动的灯光来模拟雷电效果,以此为画面增添戏剧性;而在表现柔和情感时,则会借助柔和的光线以及渐变的亮度,营造出温馨氛围。如此对灯光的灵活运用,极大地增强了皮影戏的表现力,也使观众能更为直观地感知到剧情的发展以及角色的情绪变化。除了单一光源外,在现代皮影戏中已开始采用多光源技术,以形成多层次的画面效果。比如,通过运用不同色温的灯光,表演者能够为同一场景添加背景与前景的视觉分离,让影像更显立体。还有一些创作者会在表演中融入动态投影,将传统的手工操控与现代影像技术加以结合,塑造出更为复杂的视觉效果。这种灯光与影像协调运用的方式,不但传承了皮影戏的传统表现形式,而且赋予其更多的现代元素,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感受。

四、结束语

皮影戏乃中国传统艺术之瑰宝,凭借其独有的光影呈现、丰富的叙事架构以及卓越的表演技法,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极高的艺术价值。从光影艺术的精妙施展,到民间故事的多样表达,再到表演技巧中对动作操控、配音以及灯光的高度协同,皮影戏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更是承载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在现代艺术语境中,皮影戏通过与新技术的融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跨越文化界限的重要桥梁。深入探究其艺术特色与表演技艺,不仅有助于促进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为现代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启迪与无尽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庄亚玲,张静.陕西关中东路皮影戏影人造型艺术特色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2,51(03):201-203.

[2]何辉.陕西传统皮革艺术皮影戏审美研究[J].中国皮革,2021,50(04):63-66.

[3]贾文君,马晓晴.河西走廊传统皮影戏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应用——一个幼教实习生的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1):105.

[4]高学萍,何有萍.禄丰县中村乡皮影戏的源流及艺术特色[J].中国民族美术,2021,(01):108-111.

[5]陈林,谭卫球,杨洪妹.地方传统艺术融入美术教育的研究——平江皮影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47):181,183.

作者简介:张杰(1988-),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国家三级演员,从事皮影戏表演、制作等研究。

猜你喜欢
表演技巧艺术特色
赣南采茶舞蹈的动作韵律与表演技巧分析
艺术评鉴(2016年17期)2016-12-19 19:10:56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5:34:48
浅谈对中国工笔画艺术特点的认识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49:23
《琅琊榜》浅评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28:54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5:03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17:46
谈豫剧《血溅乌纱》中严天民的表演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2:30
浅谈基础素质功在戏曲中的重要性和训练方式
戏剧之家(2016年4期)2016-03-25 10: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