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好青年要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道路上勇担大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接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新时代好青年。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好青年培养需要把握理论逻辑、根植实践智慧、探究培养方式,搭建三位一体的逻辑与框架。新时代好青年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特别要注意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凝聚其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也是国家发展赋予党的时代使命。坚持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培养新时代好青年,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同时,结合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探究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好青年;“四种品质”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24)06-0089-08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的完善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部署,也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青年人才是保障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得以实现的中坚力量,“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1]72,深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着重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72。学校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主阵地,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摇篮,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桥头堡。学校要做好新时代好青年的培养工作就要始终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探究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厘清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搭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科学路径,“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1]72。
一、理论逻辑:伟大建党精神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理论密码
以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助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任务提出的全新命题。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先烈的英勇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与团结奋斗的理论结晶,更是新时代好青年武装头脑、提升本领的重要理论密码。新时代开展青年工作,需要全面掌握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逻辑,从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中汲取育人理论和育人经验,感召新时代好青年立志做“怀抱理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青春岁月在强国之路上闪耀绚丽光芒。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指引新时代好青年怀抱梦想的精神旗帜
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生动反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理论品格,蕴含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要求,是指引新时代好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怀抱梦想、奋力拼搏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考验中,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锤炼自身意志品质,积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联系,迎接新的挑战,开辟新的道路,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之基,也是指引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奋进之路上逐渐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伟大建党精神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成为指引新时代好青年怀抱梦想的精神旗帜。立足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时代好青年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贯彻始终,毫不动摇地用伟大建党精神武装头脑,运用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先进精神养分,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阳光雨露,筑牢信念之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牢记党和国家的殷切嘱托,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秉持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变为现实。
(二)伟大建党精神是感召新时代好青年脚踏实地的精神引力
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是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好青年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征程中,脚踏实地、强国兴民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奋斗主题,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动力源泉。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谋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求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11。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一经诞生便矢志不渝、脚踏实地地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并在履职践诺的征途中书写了贯穿百年的为民造福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开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原则,立足我国实际情况,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有序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精准把握国家发展的宝贵历史机遇,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踏上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带领下,举国同心、团结聚力,在中华大地上坚决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责任意识,是感召新时代好青年脚踏实地奋斗的精神定力,有助于引导新时代好青年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养成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思考中厘清本质与真理的辩证关系,将个人行动上升到对党、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战略高度,牢记伟大建党精神中蕴涵的初心使命,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遵循,脚踏实地、笃行不怠,立志做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伟大建党精神是鼓舞新时代好青年敢想敢为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直面危难与挑战的革命意志和风骨,展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奋斗品格,是鼓舞新时代好青年在面对风险挑战时,能够敢想敢为、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革命意志,体现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充分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斗争精神。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敬的英雄楷模,他们在各行各业发扬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品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和国家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挽救国家于危亡,拯救民族于水火,誓死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最终夺取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烈用鲜活的生命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捍卫了党和国家的安全,保卫了人民群众的和平生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在抗洪、抗震、抗击“非典”等危难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渡难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一批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他们用最好的年华和无私的奉献成就了脱贫攻坚的绝对胜利。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行动中,中国共产党举旗定向、统筹安排,社会各界的逆行者们纷纷响应号召,用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的身躯,为祖国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隔离墙,为早日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史,诠释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强大斗争精神,这是鼓舞新时代好青年敢想敢为的重要精神动力。面对百年变局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这种精神品质有助于新时代好青年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好青年奋勇拼搏的斗争本领,学会以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面对困难和挑战,鼓舞他们在祖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胆作为、顽强拼搏。
(四)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新时代好青年善作善成的精神支柱
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新时代好青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行稳致远、善作善成的精神支柱。新时代好青年要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紧跟党的步伐,学习一代代革命先驱的优秀品格,肩负起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决心,展现了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重要因素。回顾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老一辈革命先驱们为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而奔走呐喊、振臂高呼,他们虽历尽千辛万苦,仍呕心沥血、九死未悔。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革命者,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借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实践经验,创立了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后期,以李大钊、彭湃、方志敏等为典型代表的革命英雄,始终坚守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初心使命,勇敢地同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作斗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科学领导下接续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时代楷模,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身体力行扎根于各行各业,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富强贡献力量。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的探索历程,站在新的时空坐标,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凝聚青春之力续写强国之华章。因此,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有助于激励新时代好青年善作善成、不懈奋斗,在兴国、富国、强国之路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此外,新时代好青年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总结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坚定历史自信,正确认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勇于磨砺、敢于作为,自觉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付诸实际行动,立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二、历史逻辑:伟大建党精神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行动指南
伟大建党精神熔铸于伟大中国精神,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好青年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培养和锻造正确的思想认识与坚实的斗争本领。“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4]2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价值旨归和实践标准,都要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历史逻辑相呼应。
(一)立足百年探索,新时代好青年要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立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百年探索,新时代好青年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将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发展的远大理想有机融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选择并笃信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打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实现了民族命运的沧桑巨变,奋力谱写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从最初的积贫积弱稳步迈向今天的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奋斗中汲取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内生动力,探索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正确性。“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奠定了理论根基,是新时代好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好青年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国家的稳定发展和民族的繁荣进步,需要新时代好青年自觉担负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践行远大的政治抱负。立足百年探索,新时代好青年要赓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新时代好青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涵养个人理想信念,将个人成长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实践探索的守正创新,坚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引,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新理念、新格局、新任务,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有机融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掌握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智慧与经验,在强国征程中,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做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传承百年梦想,新时代好青年要自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新时代好青年要自觉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进步的初心,担当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解国家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在苦难和奋斗中践行着救国救民的初心使命,在中华大地上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总结了革命的经验与教训,探索出一条实现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充分诠释了为人民、为国家、为世界、为人类的共同命运而奋斗的梦想是科学的、正确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旨归,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了价值引领,规范了新时代好青年的基本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5]。新时代好青年只有肩负起时代重任,担当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责任,将自己的青春理想更好地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现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己任,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青春力量。回望百年梦想,新时代好青年要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脚踏实地做人、实事求是做事,明确自身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责任,增强忧患意识,力争做到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敢想敢干、敢闯敢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然而,强国之路必定充满艰辛,新时代好青年在面对艰巨使命和风险挑战时,要拿出不畏难、不怕险的意志和韧劲,时刻冲锋在前,用坚实的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学校也要注重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时代思维和国际视野,积极倡导新时代好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网络空间、国际交往中建功立业,奋力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三)弘扬百年精神,新时代好青年要学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首的百年精神谱系,新时代好青年要传承红色血脉,在民族、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挺身而出,不畏难不怕险,勇于自我牺牲,敢于拼搏斗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英勇斗争,以敢为人先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恢宏篇章。建党初期,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犹讴歌“共产党万岁”,不惜英勇就义,也要传播真理,唤醒民众,相约建立“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以及抵抗侵略的全面战争,其间涌现出无数浴血奋战的中华儿女,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今天国泰民安的繁荣盛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依靠英勇斗争、艰苦奋斗打拼出来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导向,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色,为新时代好青年的培养提出了基本要求。新时代好青年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新时代好青年养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予的新使命和新任务。传承百年精神,新时代好青年要发扬中国共产党永久奋斗的革命传统,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自找苦吃”,主动奔赴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苦心志、劳筋骨”,自觉挺立于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力争在摸爬滚打中淬炼不怕苦不畏难的品格和意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好青年要在不懈奋斗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闯新路、创新业,敢于不退缩、不畏惧,以刚健自强的奋进姿态干好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项任务、担好每一份责任,立志做永不停歇的奋斗者,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着眼百年变局,新时代好青年要牢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和国家发展都处在转变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好青年要时刻牢记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建党百年来,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信仰,从大革命的洪流到土地革命的风暴,从战争年代的硝烟弥漫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春潮澎湃,从大刀阔斧的改革浪潮到举世瞩目的复兴伟业,无一不浸润着共产党人为理想而拼搏的执着追求、为党的事业而献身的赤诚忠心、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革命实践。党的历史饱含着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执着探索以及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不懈奋斗,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的,是正确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了组织保障,规划了新时代好青年的奋斗方向。新时代好青年对党的忠诚是不可撼动的,主要表现在对党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的高度认同和执着追求。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好青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先锋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1]7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1]1。现如今,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好青年要立足自身岗位,坚定不移跟党走,不断弘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以身为党、忠心报国的过程中锤炼政治品德,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涵养社会公德,在成长成才、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提高个人品德,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才能做到不负人民所托、不负国家期待、不负时代召唤,砥砺前行,用青春之歌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强音。
三、实践逻辑: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四种品质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革命实践积淀的科学理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重要教育资源。新时代好青年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新时代好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1]72,这为青年指明了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培养新时代好青年,要坚持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为基本目标,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教育、意志品质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为实践途径,系统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
(一)以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为首要目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以伟大建党精神蕴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好青年的理想信念是其个人精神品质、成长经历、道德操守、能力素养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理想信念是新时代好青年成长成才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是新时代好青年主观世界之“魂”,决定着新时代好青年能否练就过硬本领,能否强化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6]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进程中,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凝聚青春力量的关键举措。中国共产党尤其重视用党的奋斗经验,从政治观念、价值观念、情感观念上引导新时代好青年结合时代需求,树立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当前,国家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目标。立德树人要扎根中国沃土,强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新格局,形成教育合力,增强伟大建党精神育人的引导性,提升教育实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家、校、社”要协同发挥“三个课堂”的新时代育人理念,通过课中课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学习场域,引导新时代好青年深刻认识和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好青年的使命任务,坚持以新时代好青年发展为主线,引导其将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与信仰方面的教育元素与学科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广泛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将远大理想与实际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有“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的胆识和谋略,也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和耐力,牢固树立不负党和人民期许的远大理想。
(二)以培养“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关键要素,深化家国情怀教育
以伟大建党精神秉承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培养“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延续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是由家及国的一种特殊的递进关系。自古便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这些千古名句都充分诠释出中华儿女深厚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屡经磨难而不屈,历经坎坷而愈强的精神密码。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72。培养新时代好青年,要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家庭为起点,注重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以集体为核心,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以国家为终点,强化担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学校和社会要发挥好新时代好青年实践成长大课堂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用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指引新时代好青年塑造爱国主义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好青年要学会并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的重要论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信仰,树立不负人民的初心使命,追求高尚纯粹的家国情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身体力行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担当奉献精神。
(三)以培养“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必要课题,增强意志品质教育
以伟大建党精神铸就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品质培养“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千古传诵,其喻示着珍贵品格和美好才华的来之不易,体现了“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践行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诠释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在战争年代,主要表现在浴血奋战、杀敌报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表现在勤俭朴素、埋头苦干;在改革开放时期,主要表现在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吃苦耐劳的精神主要体现在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和舍身忘我的奉献意识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7]。艰苦奋斗精神在日常生活中,通俗来讲可以理解为能吃苦、肯实干,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始终坚守吃苦耐劳的精神。新时代好青年作为强国建设的生力军,更要具备革命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处于事业与人生的初始阶段,生逢盛世,共享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好青年一定要挺起精神脊梁,塑造优良品格。一是要传承和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吃苦耐劳精神。新时代好青年要养成能吃苦、不怕苦的坚强意志,要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持之以恒、埋头苦干的定力,时刻保持不畏难、不怕险的优良品格。二是要传承和弘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立自强精神。新时代好青年要养成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树立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正确人生观,杜绝“躺平”“内耗”“等靠要”等消极心态。接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励志学习,刻苦钻研,在汲取中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进程中描摹青春本色,时不我待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做强国建设的追梦人。
(四)以培养“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永恒主题,强化社会责任教育
以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斗精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够发挥强大支撑作用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指引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辛勤劳动和创造,不断与困难和问题作斗争,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华民族的骨血里始终绵延着奋斗的基因。奋斗精神彰显着无数中华儿女在面对苦难和曲折时不畏生死、顽强奋斗的人生境界。“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都要求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人民,特别是新时代好青年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站稳奋进立场、找准奋斗方向、凝聚奋发力量,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以奋斗之青春担起民族复兴大任,争做民族复兴伟业的奋进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8]这一重要论述饱含丰富的内涵意蕴,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培养新时代好青年,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奋斗和“为谁”奋斗的问题。从历史使命来看,需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需要发扬奋斗精神,具备奋斗本领的新时代好青年。然而直面现实,当代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着“躺赢”“佛系”“求锦鲤”等伪奋斗、不奋斗的现象。究其本质,是因为奋斗目标模糊、奋斗动力不足和奋斗能力匮乏。在新时代开展青年教育,要完善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机制,遵循“知、情、意、信、行”的品德养成规律。学校要积极引导新时代好青年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坚持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 2 ]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8).
[ 3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4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 5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2).
[ 6 ]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 7 ]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1).
[ 8 ]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Guiding the Three Logics of Good Youth Cultivation in the New Era
Gao Junli, Wang Meng
(College of Marxism,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bstract:The good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should bravely shoulde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n the road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The report of the Partys 20th National Congress clearly stressed that we must continue to carry forward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and train good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leads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oretical logic, root in practical wisdom, explore training methods, and build a trinity logic and framework.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future of thOtUCMsGq/DH6AsDUhXNPiA==e nation.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arming the minds and pooling their strength with the advanced theor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i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t is also the mission of the times entrusted to the party by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we must train good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lead the great cause with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and provide strong spiritual motivation for training good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tasks in the new period,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cultivate good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who have ideals, dar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can bear hardships and are willing to struggle in carrying forward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Key words: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good youth in the new era; “four qualities”
收稿日期: 2024-09-10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2BSZ038)
作者简介: 高俊丽,女,河南信阳人,渤海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经典作家教育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王萌,女,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