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理想信念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由于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问题,少数大学生出现主流信仰弱化、游移化和理想功利化等信仰危机。高校要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加强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做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4.05.016
收稿日期:2024-04-10
作者简介:汪文琪(1993-),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潘春波(1982-),男,湖北云梦人,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课题“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问题研究”(15Z12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的理想信念教育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两个全面”的新生力量,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直接关乎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成败。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高校要从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认真探究其背后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可行对策,进一步帮助青年大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方向之舵。
一、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想、信念、信仰是三个密切联系的概念。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信念是一种情感倾向性和意志坚定性的态度,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理想和信念二者如影随形,人们常把“理想”和“信念”合称为“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信仰,即信奉和仰慕,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和持有,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理想信念的突出作用就表现为塑造一种共同的信仰,为一定的社会共同体成员指明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赋予共同体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凝聚力[3]。信仰的本质是信仰主体通过对信仰客体的内化形成笃定相信和自觉追求的意识,并外化成指导自己行动的准则。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世界永远被有信仰的人所支撑,在一个大多数人没有信仰的国家里,其面临的必定是凝聚力的丧失和民族精神的坍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信仰危机问题,既不是说他们没有信仰,也不是说他们的信仰错误,而是主要表现为其主流信仰弱化、信仰游移化和理想功利化。
(一) 主流信仰弱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思想最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其信仰也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外,星座、偶像、权力、宗教等也进入了大学生的信仰视野。据一份关于大学生信仰认知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个人信仰与主流价值观产生冲突时,57.2%的大学生会选择坚持个人信仰,仅有3.5%的大学生选择放弃个人信仰[4]。这种对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追捧,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背离,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信仰根基。
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演进使得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更为频繁复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网络技术优势,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意识形态输出与渗透。当代大学生尚处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阶段,他们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自身阅历也较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不深,在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知识的同时,也极易受到西方腐朽思想、负面思想的侵袭,深陷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迷阵,难以对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强烈的认同,难以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实和网络世界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
(二) 信仰游移化
当代大学生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一定的认知度,但是其能否从情感及意志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行动上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需要打个问号。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念认同明显高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志和情感,这表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程度较高,然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少强烈的情感链接[5]82。当代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知行不统一,信仰不坚定,出现左右摇摆的游移化,信仰与行动脱节的问题,他们虽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并非时刻以此信仰作为行动指南。
信仰与行动相统一,其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虽然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是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信仰,但是他们的信仰并不够坚定,当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少数大学生就会出现信仰模糊、信仰迷失的情况,转而通过算命、研究星盘等方式来寻求心理慰藉。部分大学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于枯燥,缺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兴趣,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仅停留在概念范畴和个人理解,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自然无法做到入心见行。
(三) 理想功利化
20世纪50—60年代,大学生把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视作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把社会价值的实现当作人生中最高的奋斗目标。然而,受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逐渐变得物质化和庸俗化,理想信念也开始发生动摇。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社会压力的增大也使得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生活场景之中,受网络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就业、交友等方面也表现出功利化、世俗化倾向,更加重视物质利益和个人价值,而忽视长远利益和社会价值。
入党动机是大学生进行信仰选择的具体表现。根据相关调查显示,40.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有助于评优评奖、入党和找到工作”[5]170。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带有功利性目的和工具理性色彩,将入党与个人利益进行捆绑,把入党作为实现个人理想的跳板。在这种功利化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大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偏差,长此以往,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于国家而言,一旦主流信仰失去其崇高性和指引性,整个社会经济运作层面都会产生连锁的负面效应,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 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成因
当代部分大学生信仰危机问题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也有介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此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究其根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解决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问题的对策。
(一) 大学生自身意识的薄弱
作为信仰主体,当代大学生信仰需求及其心态的变化均是信仰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权力、金钱、星座等非科学信仰也开始流行,究其根源,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对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着认知误区,无法分辨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的区别,在信仰选择的过程中盲目追求个性潮流和精神愉悦度。而大学生之所以存在认知误区,主要是受到信息渠道多样化与主体需求个性化的双重影响。面向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大学生倾向于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爱好来进行信息选择。大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选择的信息不同,对信息的处理方式自然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大学生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不同大学生个体的信仰倾向不同,同一个大学生个体同时拥有多种信仰,并且往往崇高性与世俗化并存,表现为既信仰马克思主义,又同时迷恋权力、金钱[6]。一旦大学生自身意志薄弱,抵挡不了功名利禄诱惑时,就会使得世俗化信仰占据主导地位,不断遮蔽甚至消解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呈现爆发式增长,大量未经证实的曝光、爆料借助互联网平台大肆传播。囿于大学生个体的信息鉴别能力有限、思想还不够成熟,部分大学生无法进行理性分析和独立思考,就会将这些虚假信息信以为真,出现盲目随从的现象,这不仅消解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信仰的认同。同时,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借助网络乘虚而入,它们往往披着科幻或普遍适用性的外衣,具有极大的迷惑性。由于大学生缺乏意识形态辨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他们常常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其影响,从而出现主流信仰弱化、游移化等现象。
(二) 传统教育引导不力
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是内在需要与外部强化相结合的辩证统一过程,大学生开始产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自觉需求,并在理想选择的过程中增强独立意识,显示出由被动接受灌输向积极自我吸收的转变[7]。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信仰教育对大学生主流信仰的形成与优化具有直接影响。然而,当下高校信仰教育还存在着引导效能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的实效性。
从教育体制上看,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信仰教育体制,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逻辑。然而,客观来看,这一体制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整合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之间未建立有效关联,甚至存在隔阂与鸿沟,难以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功效。同时,信仰教育相关的有效实践活动开展较少,且未实现有效贯通与整合,故大学生难以实现信仰由知到行的迅速转化。
从教育方式上看,传统的信仰教育采取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部分思政课堂照本宣科,仅仅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机械传授,主客体互动不足,话语体系未能真正触及教育者心灵,导致大学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却没有内化吸收,被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灌输,却无法做到真正的认同,仅仅只是做到了表面上的内化,只是应付考试而已,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
从教学内容上看,传统理想信念教育过多强调社会的远大理想,而忽略个人的人生理想。于被教育者而言,这是一种空洞的说教,容易引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它仅仅教授了理论上的知识,却没有将其与实践联系起来,信仰教育缺乏生活化。这一方式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信仰与行动的脱节,他们能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却无法将其付诸实践,他们将个人理想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分离开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过于远大,过于遥远。
(三) 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信仰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中进行的,并与环境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交相作用。总体来看,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是受到宏观社会大环境、校园教育环境、网络生态环境三方面的影响,其中消极、反向的环境因素会给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负面效应。
首先是宏观社会大环境。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在一定领域存在利益分化、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会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理想信念造成冲击。此外,市场经济负面效应诱发工具理性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的膨胀。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念的浸润下,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化与庸俗化倾向,他们将对物质的追求作为其生活的重心,并以世俗价值替代信仰价值来填补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是校园教育环境。部分高校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未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长期规划,开展的文化活动流于形式,层次较低,缺乏创新性与教育性,有的活动甚至功利性十足,达不到信仰教育的效果;部分高校忽视校园文化底蕴的培育,使校园文化缺乏个性化特色,大学生感受不到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校园广播、网站等宣传媒介的整体传播效果欠佳,未能充分发挥媒介的信仰教育功能。
最后是网络生态环境。网络去中心化的传播机制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在大量虚假、低俗信息的包围之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发生偏移;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带来了缺失主流价值和理性认识的碎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误读,并消磨着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意志;网络信息的泛娱乐化倾向消解着主流价值观,增加了大学生信仰异化的风险;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契机,动摇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四)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
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的重任,还肩负着价值观念引导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大高校通过人才引进、转岗专任等方式,快速扩充了思政课教师的数量规模。然而,与党和人民的期待相比,与大学生成才的需求相比,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一是政治理论素养整体有待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首要素养,但是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比较薄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不够深入等情况,内心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深度认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洋八股”,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条化、形式化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不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二是教育教学能力存在不足。部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老套,对新媒体在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将新媒体技术科学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其三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短板。现行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一些思政课教师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教学以外的副业,难以保证教育的实际质效;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沟通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课下沟通较少,这就使得他们无法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进行正面的干预与引导;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少数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并不坚定,道德底线低下,以致出现了学术不端、宣扬不当等问题。其四是协同育人能力尚显不足。高校育人主体的协作育人意识淡薄,部分专业课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认为信仰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部分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之间存在严重脱节,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影响了实践教育的效果。
三、 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解决对策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受到高校教育的单方面影响,还受到信仰主体自我意识、教育环境系统等的综合影响。因此,应从增强信仰主体自我意识、改善信仰教育环境、提升教育引导效能、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的思想根基、制度保障和风险防线,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主流信仰认同。
(一) 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是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展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让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为人民所掌握,并使之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8]。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信仰主体的自我意识至关重要,必须要做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
首先,大学生自身要充分认识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无知”到“真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深”的转变,才能在此基础上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内涵,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实现自身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的内在变革。其次,大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自觉实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深层次内化,将其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从情感层面做到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最后,大学生要立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立场,自觉将这一信仰化作躬身实践的行为准则,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拥护、贯彻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达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由知、信到行的升华。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开启了大学生的话语权自由之路,还为他们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新时代e支部等平台的学习资源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学习,并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内心不可撼动的信仰,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大学生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和信息鉴别能力,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能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与渗透。在面对外国敌对势力的恶意抹黑时,大学生还应强化责任担当,敢于正面“亮剑”,自觉做国家利益和尊严的维护者。
(二) 提升传统教育的引导效能
从本质上看,思政课属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9],思政课教师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灌输进学生的头脑之中。然而,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学生并非无意识地全盘接收,而是有选择性地自主接收。传统的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难以有效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对此,思政课教学必须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有效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坚持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相较于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确立具有更为深刻有力的影响[10]。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是课程整合,要紧密围绕信仰教育的内容来进行,将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引入课堂,并积极与政府、企业开展“大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共建,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还可组织大学生实地参观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将课堂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立体、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大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进一步巩固、深化理想信念。为了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形成良性互动,课堂讲授也要相应地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从突出知识、情感到实现知识、能力、情感联动发展,提升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领悟力与执行力。
二是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有助于为教师主导性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此,思政课教师既要深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进行拓展式阅读,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教学方式,鼓励、引导大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性建议,助力大学生将探究所得的知识点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
三是坚持科学性与历史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根基,而对历史规律的客观认识与深刻把握,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要路径。思政课教学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始终,充分发挥这一科学理论的引领作用,同时还要将“四史”学习有机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列举历史上曾发生的正反例子,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大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明晰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与担当,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三) 营造良好的信仰教育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营造良好的信仰教育环境,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环境的涵育功能,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一是要唱响社会环境的主旋律。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和不和谐声音,动摇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主流信仰。为此,我国应继续加大深化改革力度,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进一步严肃党风党纪,大力弘扬社会道德新风尚,为信仰教育创造良好的宏观大环境;通过权威媒体积极展现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光辉成就,特别是脱贫攻坚、反腐倡廉的成效,发挥正面宣传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使他们从情感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并从行动上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
二是要发挥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高校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阵地,校园环境是高校实施隐形教育的最大载体。为此,高校要加大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力度,在春风化雨中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通过建造英雄人物雕塑、设置红色文化长廊、张贴校园文化标语等形式,推动信仰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营造随时随地可学、人人争相学习的良好氛围;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理论宣讲、学术研讨会、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在全校掀起“学马、研马、用马”的热潮,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不断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利用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平台开设马克思主义专栏,普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知识,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信仰需求。
三是要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主导权。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与去中心化特点易于引发信息偏差、舆论失控、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网络信息的碎片化、泛娱乐性现象更是进一步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削弱着大学生对主流信仰的认同度。新形势下,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主导权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要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话语平台,利用大学生所喜爱、熟知的网络平台传播主流价值观,扩大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覆盖面。其次,要丰富话语表达方式,通过网络化语言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能。最后,要完善网络平台信息监控机制,有效遏制不良信息、西方负面思潮的扩散与传播,并建立网络舆情智能响应机制,在舆情尚未爆发时及时进行正面引导。
(四) 加强高校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要贯彻落实党委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做好高校信仰教育的方向引领,并根据高校自身特点抓好信仰教育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是高校信仰教育的主力军,被称为“讲台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他们只有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才能做到以理服人,让学生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发自内心地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经典,在讲授过程中做到信手拈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学理性,同时还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四史”、国内外形势,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扩大信仰教育的普及面,全方位地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发挥好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二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平等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学术研讨、集体备课、专题学习等活动,向思政课教师传递先进、前沿的信仰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此外,思政课教师也要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在吃透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更新信仰教育的教学内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头脑,将学生最为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讲清楚讲透彻,使思政课成为有思想、有内涵、能“解渴”、能解惑的知识盛宴。
三是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师德师风问题量化细则,在遴选教师、评价教师的过程中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并且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违反师德师风教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四是构建信仰教育全员育人模式。高校要建构起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其他组织人员为教育主体的“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并逐步明确和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的主体责任。以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为例,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和接受特点,把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总开关”,帮助大学生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自觉内化为驱动力,使其主动把从外界获取的观念转换为符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和行为;专业课教师要积极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从而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言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05.
[3] 冯 刚.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94.
[4] 程恩思,许晓辉.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审视与实践路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513-517.
[5] 蒲清平.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 岑怡坤,张福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探析[J].思政政治教育导刊,2018(09):117-119.
[7] 李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点及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60.
[8] 徐秦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内在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4):122-128.
[9] 付清松,李丽.政治、思想、理论:论高校思政课性质定位的三位一体结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3):29-32.
[10] 刘建军.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9):4-7.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173.
(责任编辑 文 格)
Reflection of Ideal Belief Education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ANG Wen-qi1, PAN Chun-bo2
(1.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Ocean and Energy Power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 430024,Hubei,China)
Abstract:Education in ideals and beliefs is a fundamental issue in the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Due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negative factors,there are different ideal belief problems amo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and a few college students have experienced a crisis of faith such as the weakening,wandering of mainstream beliefs,and the utilitarianism of ideals.In order to fulfil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ctively explore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methods,create a favorabl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and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ideals and belief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ideals and beliefs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