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的实施策略

2024-12-05 00:00黄少丽
体育风尚 2024年18期

摘要:近年来,各学校都在积极引进体育特色项目或者申报体育特色校园,但从实际的表现来看并不理想。因为很多学校引进特色后,只是在大课间进行一些花式表演或作为个别精英同学训练参赛之用,所以虽然特色是引进了,但跟以前的学校体育训练没有区别。那如何才能充分利用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来促进校园体育特色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只有以体育特色项目为载体,把体育与教育融合在一起,以“灵活的组织形式,让特色‘活’起来”,以“多样的激励方式,让特色‘动’起来”,以“创新的课程模式,让特色‘实’起来”,体育特色项目才能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体育与教育;特色项目;实施策略

一、引言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让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热爱的运动技能。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又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将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学校把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作为“一校一品”引进了校园,成了学校的特色项目,可很多学校引进特色后,只是在大课间进行一些花式表演或作为个别精英同学训练参赛之用,所以虽然特色是引进了,但跟以前的学校体育训练没有区别。那如何才能充分利用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来促进校园体育特色的发展呢?我认为,只有把体育与教育融合在一起,为学校育人提供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体育特色项目为载体来深化学校体育教学,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特色与文化课程学习的和谐发展的,这样的引进才是切实有效的。

二、特色项目进校园的现状

当前,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各学校都在积极引进体育特色项目,并申报体育特色校园,但从实际的表现来看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经费投入大

要把体育项目变成学校的特色,需从外面引进资源和人才,大城市的学校,除了引进一些社会团体外,因为各方面特长的家长都有,所以往往会利用家长的资源,邀请热心的家长到学校去指导,这样会省下一笔经费。而乡镇的小学校,经费来源少,家长资源也特别缺乏,所以引进社会团体这一笔费用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让很多引进项目的学校为了省钱而只做表面功夫,如:引进一个项目,一个学期社团只派一个老师偶尔来指导一下,学校该项目的发展情况与以前没有大的区别。

(二)持之以恒难

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除了经费的压力外,还有学校来自国测的压力以及其他项目比赛的压力,体育老师人数少,教学任务重,而且一个班一周只有三节体育课,要指导学生进行国测项目的训练以及其他各项技能的习得,还要完成后续的训练,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特色项目的组织与训练,慢慢地就会淡化,甚至不再进行。

(三)全面推进慢

学生来到学校,除了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外,文化课的学习也很重要,虽然“双减”以后“一个半小时的活动时间”为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在时间上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但由于老师与学生还是有考试的压力,毕业班学生又有升学的压力,对特色项目不太支持,这为体育特色项目在学校全面推进产生了不少的阻力,所以学校采用什么方式推进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值得思考。

三、特色项目进校园的价值

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现实中的确存在很大的困难,但如果能好好利用,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校本课程的构建

为了学校更好地发展,很多学校都在努力构建校本课程,但对于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学校,要找到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非常难,有的邀请专家到校挖掘,最终勉强找到方向并构建校本课程,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或因为缺乏长期规划无法落实。如果学校以体育特色项目作为校本课程的切入点,然后根据学校实际准确定位课程,在社会团体专业资源的帮助下,对课程进行开发与利用,构建起来相对容易,而且也避免了如邀请专家等大量资金的投入。

(二)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把体育特色项目作为校本课程引进校园,学校可以统筹安排训练时间,充分利用大课间与课后托管的时间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在合理的时间内运动,放松身心,将更有精力投入学习中去,从而解决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之间的矛盾,实现运动、读书两不误。学生如果能利用特色项目的开展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如:学会篮球技能,将会激发对足球、乒乓球等球类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这些球类的信心,从而带动其他技能的主动习得,这样,学生的体育素养将会得到大面积的提升,也为体育教学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必定会组织精英团队参与各项的比赛,精英团队的组建,在训练的过程中必将激发这部分学生的体育潜能,有利于挖掘体育人才。

(三)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

把体育特色项目作为校本课程引进校园,最大的问题是师资跟不上,学校也不可能仅靠引进的社团老师来开展,因为经费跟不上,社团派来的老师必定很少,所以只能兼顾精英团队,如果想在全校开展,这时学校的体育老师必须参与进来,参与进行后又发现很多老师没有这方面的专长或技能,此时老师的自我能力提升就变得尤为重要。另外,如果项目只是按老方法去做,就会出现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的现象,这将无法吸引学生参与,所以老师要有创新的意识,有开发课程的能力,在保留项目原有的技能与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出项目独有的风格,这必将促进一批老师能力的提升。

四、特色项目进校园的实施策略

既然体育特色项目进校园不但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而且意义重大,那学校就应想办法克服困难,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特点等选取适合自己学校的特色项目。为了引进的项目能长期地、全面地推进,还要想办法把它变成校本课程来开发,这样,体育特色项目才能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特色的发展。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长期的规划,要有创新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更要有多元的激励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特色项目的训练中去,最终成为学校的特色并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一)灵活的组织形式,让特色“活”起来

体育特色项目如果作为校本课程,那就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活动包括竞赛与展示,但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这样去区分,那就很难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所以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上必须以文化为特色,采用课内外相融、自主与集中结合、根据差异组织等形式,让体育特色项目焕发活力。

如:篮球特色项目,作者到过很多所学校,篮球特色项目引进了,只在大课间看到拍球或传球表演,在课后托管时间看到个别兴趣小组在篮球训练,其他时间没有看到篮球的痕迹。要知道,篮球是最具文化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的项目,因此,如果要真正体现篮球特色项目的魅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

1.建立有关篮球的网站

宣传篮球文化以及学校开展有关篮球活动的报道,让师生们从不同的信息中了解、熟悉篮球。

2.利用体育课堂

让社团的老师进入课堂授课,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篮球技巧。

3.与其他学科结合

如:在美术课绘画篮球比赛画面,在音乐课上唱跳篮球操,在综合课组织与篮球有关的实践活动等。

4.充分利用大课间与课后托管时间

根据年段间的差异、能力间的差异、团队间的差异来分组进行学习与训练,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5.每学年组织篮球文化节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开展活动,如:篮球知识竞赛、篮球宣讲比赛、投篮比赛、运球比赛、篮球花式比赛、小组篮球比赛等,不同的比赛,适合不同的学生参加,不同的比赛,要求不同学科的老师指导,这样全校师生都会为此忙碌起来,在指导与比赛的过程中,对篮球也自然熟悉起来,了解了熟悉了就很容易喜欢上了。

在体育特色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像这样把文化与活动结合在一起,把训练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把全校师生以及所有学科都联合在一起,共同为做好一件事而努力,才能真正显示学校特色。

(二)多样的激励方式,让特色“动”起来

每间学校引进的体育特色项目看起来都不难,如:篮球项目看起来就很亲民,好像谁都能学,谁都看几眼就会,实际上篮球要训练的技能多,要真正掌握难度极大,而且一个动作要掌握,训练时间很长,所以很多学生开始都兴致勃勃,可接触后,只要略加难度就会有很多学生退缩,所以学生想不想练至关重要,想练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也只有主动积极的学生才有可能接受单调而高难度的训练。

那如何激励学生这种主动积极的愿望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激励方式:

1.创新训练的模式

如:篮球传接球,教师可以增加游戏的元素,把它变成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把投球训练变成投球接力游戏等,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习得技能,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训练的兴趣,又能很好地完成训练的任务。

2.多样的激励手段

如: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多说风趣而带鼓励的话“你这个动作比老师还标准”“你不愧是篮球小将,连当年的姚明都佩服你”等等,听了这样的话,学生兴致一下子就上来了;老师还可以发训练视频到班群中,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并借助家长的力量鼓励孩子;还可以采用积分奖励的办法,每训练达到什么程度就奖励多少积分,积分有多少就可以换什么礼物等,当然,礼物的选择一定是有意义而对学生又有吸引力的,学生为了拿到自己喜欢的奖品,一定会努力训练。

3.以赛促练

在比赛中争取胜利是每一个人潜意识追求的,所以学生为了自己,为了班级,也会积极参与训练。另外,比赛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突发的情况,此时学生是否具备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否具备团队的意识以及合作意识都非常重要,而这些精神与意识正好是持之以恒训练篮球的必要条件。学生胜利了,大家的欢呼也会形成一种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想参与其中,这种榜样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总之,有了这些激励手段,学生必然能兴奋起来,对所训练的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点燃训练的热情,那就能更好地面对那些又单调难度又大的训练内容了。当然,不仅是篮球,其他的引进项目道理也一样,只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项目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激励手段,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学生们自然会为特色项目的开展“动”起来。

(三)创新的课程模式,让特色“实”起来

体育特色项目如果只是作为一种项目进入校园,很容易出现训练内容单一、训练过程散乱等问题,长此以往,项目就没办法开展下去。但如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开发后有内容,有方法,有训练指引,老师训练起来有抓手,这样不但能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能实现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促进学校体育特色的发展。

当然,以体育特色项目为切入口的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健康”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要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还要与国家的基本课程相一致,但又要突出特色项目的独特性。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满足学生需求的项目,如:篮球特色课程、足球特色课程、乒乓球特色课程等。教学形式上注重开放性,学习的内容应以“菜单”的方式提供给学生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还要注重自主性,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在主动积极的锻炼中习得技能,进而变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如:篮球特色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篮球所需,从篮球的运动特点出发,设计以下的课程内容:

1.篮球的理论知识

如:篮球运动的起源、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的特点等。

2.篮球的技能训练

如:篮球的传接球技能、篮球的投篮技巧、篮球的运球技术等。

3.篮球的比赛战术

如:篮球的防守进攻术、传切策应术、掩护快攻术等。

篮球特色的教学形式,根据年段间的内容差异,可以分为低年级段的拍球入门,中年级段的传接球,高年级段的防守进攻等;根据能力间的训练差异,可以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等;根据团队间的差异,可以分为普通班和精英班等。至于学习的内容,则根据不同的班,提供几种不同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选择,选择后同一内容的又自组小组,由小组长组织训练,这样既能减轻老师们负担,又便于有序地组织活动。

其他引进项目也一样,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活动的条理性、层次性,是项目有序开展的有力保证,各校在引进项目前要做好规划,引进项目后要抓好落实,这样才能确保项目长期而有效地开展下去。

总之,特色项目进校园,有利于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以及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都非常有利,所以,教师必须以高要求来引进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并通过灵活的组织形式、多样的激励方式以及创新的课程模式,让体育特色项目在校园中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艳娥,曹胡丹,王楚裕,王艳琼.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生活化改造的困境、原因与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3,38(03):74-77.

[2]鲍韦琪;体教融合背景下“一校一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23年

[3]谢晋阳,曹胡丹,袁新国.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困境、归因与优化路径[J].优育文化导刊,2021(12):105-110.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J].体育教学,2016,36(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