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之中被教师与家长过度地忽视。然而,随着学生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的课业压力不断加大,如何减轻学生身心压力,确保其实现健康成长,是当前推动教学改革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所以,对于高中体育教师而言,其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终身意识的内涵,针对终身体育意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旨在不断强化学生体育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一、引言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确保学生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促使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终身体育意识的价值,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并且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促使学生客观地面对终身体育。现阶段,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发展,对于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以往教学理念只是重视学生考试成绩,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教育需求,也不利于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中学校应以终身体育意识为基础,探索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
二、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
在对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分析中可以得知,此种意识指的是人们能够终身进行多样化的体育锻炼,能够主动参与到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二者的总结,即为终身体育意识。对于一个人来说,终身体育意识可以贯穿他们的一生,并且在终身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属于一种自主教育。具体来说:
第一,人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之中,能够主动锻炼身体;
第二,有着较强的体育热情,并且可以长期保持。主要表现在对于一个以上体育项目非常感兴趣,同时还可以始终坚持锻炼;
第三,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育相关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第四,在整个体育活动过程中,可以拥有良好的感觉,并且能够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第五,将体育活动视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体育活动,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
学生体育教育应将终身教育作为基础,高中学生处于16-20岁这个年龄段,是其进入青春期321RoCwWZjwFYkkSTJEuvdIjOVK7ypMH+ZJZrcvbdnM=的重要阶段,也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形成体育意识的很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身体生长发育如何,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1]。
三、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价值
(一)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与升学压力,在这个重要时期除了体育课程,其他学科都是在室内开展的。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通过开展体育锻炼,可以充分激发其身体机能,引导其释放自身情绪与不满,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以及调整学习节奏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也是促使其养成生活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体育兴趣,当其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就会将其变为一种内在的驱动。相对于外力所产生的驱动,会持续很长时间,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对于高中体育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依托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运动热情,让其全身心地进行体育锻炼,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体育是高中阶段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以及宣泄情绪的出口,能够为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一定贡献。而且,学生目前正处于非常紧张的学习状态之中,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创新与创造能力,而这些都可以依托体育锻炼来实现,能够为学生实现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高中体育教学之中,无需延续中小学的教学方式,将体育变为技能培训,让学生获得更多与体育锻炼有关的技能问题。教师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能力与潜力,使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拥有无限可能。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对体育的偏好,为学生设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以及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2]。
(三)形成良好锻炼习惯
在高中这个重要阶段,学生已经明确自身的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并且对于自身也产生清晰的认知。在这个重要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尤为重要。相对于中学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高中体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始终保持对体育的热爱。培养这些意识可以提升学生体育能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中体育教师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依托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喜欢的项目融入教学之中,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体验感,为其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现阶段,我国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学生们的课后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以及课后练习占满,学生能够进行室外活动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逐渐减少,对于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要想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则需要依托高中体育教学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在整个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有效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学生身体机能有着很大作用,并且还可以不断强化学生体育素质,最终促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
四、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现状
(一)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
在高中这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学生们的心理和智力相对来说,已经处于逐渐成熟的状态。他们在针对某一个事物进行判断时,可以给出属于自己的意见。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引导其进行高效的体育锻炼,则有助于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部分学校对于体育课程不够重视,教师也没有紧随时代步伐,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受此影响,学生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甚至频繁发生逃课现象。即使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也不能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无法熟练使用体育动作技巧,对于教学活动兴致缺缺,甚至出现厌烦情绪。
(二)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一直以来,我国学生在学生生涯的不同阶段,都需要面对非常大的压力,如:中考、高考以及某些地区的小升初考试,都使得学生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此种情形下,学生的学业与课业压力都比较繁重,特别是高中学生,其所能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更是非常少,体育活动时间非常短暂,他们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甚至部分学生还放弃了参加体育锻炼。除此之外,体育锻炼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才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一些学生缺少足够的恒心与耐心,很容易半途而废,这些都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产生不利影响。
(三)未进行指导性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从整体上来说,教育教学方面都得到改善与发展,然而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然无法有效解决。如:教学观念还未及时改变,以往的只重视考试成绩的观念一直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在此种情形下。每一个人都将高考和考试成绩视为主要内容,忽视了艺术类学科的价值,对于体育课程更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而且,一些主科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还会占用体育课堂。在此种情形下,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显然是无法得到保障的,更不可能培养和发展自身的体育能力,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身心健康发展,还导致学生失去终身体育意识[4]。
(四)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
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未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停留于表面,没有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不仅未将体育教学的价值发挥出来,还错误地认为只要让学生锻炼身体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师生对于体育教学都会形成固化思想,否定了终身体育价值。此外,部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未将终身体育意识融入其中,导致学生对于体育精神以及终身体育意识重视程度不够,并出现意志力比较薄弱等问题,从而更加缺乏终身体育意识。
五、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意识的建议
(一)依托体育比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高中阶段是其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阶段,学生渴望自己成为人群里面的焦点,希望得到人们的关注与欣赏。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利用学生这个心理特点,需要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育比赛活动。在体育竞赛之中学生如果获得胜利,则可以得到其他学生的赞赏,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学生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在体育比赛之中,教师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现阶段自身对于体育活动的实际掌握情况,为学生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比赛形式。这个比赛形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内在需求,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体育比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比赛设计之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存在感,使得学生对于体育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终身体育的价值,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得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切身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好处,使其从内心深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值得注意的是,比赛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应对所有参与的人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主动进行体育锻炼[5]。
(二)通过体育游戏,正面认知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一方面可以被有效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在一些教师的认知中,只有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通过趣味性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却忽视了对学生的趣味性引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无法获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无论其年龄大小,对其进行兴趣引导都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由此可见,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应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例如:以开展长跑教学活动为例,由于学生对于长跑的兴趣不够浓厚,很多学生认为长跑是一种无趣的运动行为。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学生缺乏兴趣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进行长跑活动时,应为学生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小游戏或者小障碍,如:在1000米长跑比赛中,教师可以在300米与700米的位置,分别设计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并要求学生在完成游戏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接下来的跑步活动。同时,将趣味性的小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其对体育教学产生正面的认知,并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现阶段,对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整个过程中,体育教学凭借着轻松的教学环境,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探究意识与精神,促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更深层次的正面认知[6]。
例如:以足球运动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之时,不能再像以往的成绩评价一样,选择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是需要结合学生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特点,从学生性别差异、课堂进步差异以及身体素质差异等角度出发,以此为基础,展开相应的评价活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使得能够更好地接受终身体育教育。
(四)制订锻炼计划,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高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之时,不能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在体育上进行高喊的口号,要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然而,一些教师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这个教学目标的重视程度不够,鼓励关注学生在体育课上所做出的体育动作是否符合标准等,既无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又不利于学生形成体育意识。而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要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让学生依据计划开展体育锻炼,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体育锻炼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重视强化学生体育意识,依托多样化的方式,让其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之时,应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来进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杰.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3,(29):160-162.
[2]沈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J].田径,2023,(08):6-8.
[3]陈降飞.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见解[J].甘肃教育研究,2023,(06):147-149.
[4]贺妍颖.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J].体育风尚,2023,(01):83-85.
[5]车正鹏.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J].新课程,2022,(42):136-137.
[6]巩家新,张海涛.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路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11):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