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薄片丝不同掺配比率对卷烟品质的影响

2024-12-04 00:00:00陆德元普瑞谢琛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10期
关键词:感官质量产品质量

摘 要:烟草薄片丝含量能够有效减少成品卷烟带来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成分,同时保留卷烟原来的口感,在不影响卷烟质量的情况下能实现有效降焦,成为目前卷烟降焦减害的有效方式。为提高卷烟薄片丝在卷烟产品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了常规卷烟品牌品牌(A)和品牌(B)在不同薄片丝掺配比例下,烟支物理特性、烟气特征和感官品质等卷烟关键质量特性的变化趋势,本文可为卷烟生产过程中薄片丝含量的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薄片丝含量;产品质量;物理指标;烟气成分;感官质量

中图分类号:TS 45" " " 文献标志码:A

烟草薄片又称再造烟叶或均质烟叶,是将卷烟生产过程中的废料烟叶碎片、烟末、烟梗或低次烟叶等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的接近或优于天然烟叶的片状产品。烟草薄片能充分利用烟草废料,有效提升烟草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卷烟的生产成本。本文将薄片丝按不同比例混合到烟丝中,比较不同薄片丝含量对卷烟卷制物理指标、烟气成分和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薄片丝、平衡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提供数据支撑,为今后确定薄片丝掺配比率提供指导,提高烟叶原料的利用率和卷烟产品质量,有助于提升卷烟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和工厂的降本增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该试验在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泽卷烟厂现有生产设备上进行卷制,卷烟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参数以相应品牌为准。

卷烟品牌:品牌(A)、品牌(B)。薄片丝:分别取薄片丝加香后(水分值约12.5%左右)的薄片丝品牌(A)、品牌(B)为试验样品,质量为70kg,等重分为7份,单份质量为10kg。成品烟丝:分别取混丝丝加香后(水分值约12.5%左右)的成品烟丝品牌(A)、品牌(B)为试验样品,质量为700kg,等重分为7份,单份质量为100kg。

1.2 设备与仪器

KARDIEN SST-3薄片丝含丝量测定仪;RM200全自动吸烟机;5977B质谱检测器;RT-V型五功能综合测试台;BWS电子计重秤;LC-213烘箱;YQ-2型振动分选筛;H110型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1.3 试验方法

从混丝加香后取出品牌(A)牌号和品牌(B)牌号2种烟丝,分别利用KARDIEN-SST-3叶丝薄片丝分离设备进行异物、梗签筛分剔除,获得相对纯净的烟丝,然后将各牌号的烟丝和薄片丝品牌(A)、品牌(B)按7种不同比例均匀混合为7组。其中,品牌(A)牌号每组烟丝质量均为10kg,薄片丝分别按品牌(A)烟丝质量比例的4%、5%、6%、7%、8%、9%、10%进行掺配;品牌(B)牌号每组烟丝质量均为10kg,薄片丝分别按品牌(B)烟丝质量比例的4%、5%、6%、7%、8%、9%、10%进行掺配。将烟丝和薄片丝经过3次人工混合至均匀,最后在卷接机上进行卷制,制备成卷烟成品,用于烟支物理指标、烟气成分和感官质量评价[1]。烟草物料质量配比表见表1。

1.4 卷烟物理指标测定标准

分别按照国标GB/T 22838.2—2009、GB/T 22838.3—2009、GB/T 22838.4—2009、GB/T 22838.5—2009、GB/T 22838.6—2009和YCT 151.2—2001测定卷烟的质量、吸阻和硬度[2]。

1.5 卷烟烟气常规分析检测标准

分别按照国标GB/T19609—2004、GB/T23355—2009、GB/T23203.1—2013和GB/T23356—2009测定烟气中的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3]。

1.6 卷烟感官质量评价

卷烟感官质量评价由会泽卷烟厂5名评吸专家组成评吸小组对香气、余味、刺激性和杂气进行评吸并打分,最后根据评吸得分的平均值和综合意见进行感官质量综合评价。

2 结果与讨论

2.1 薄片丝含量对卷烟产品物理指标的影响

2.1.1 品牌(A)牌号物理指标

品牌(A)牌号卷烟物理指标检测结果见表2,其成品烟支的物理指标主要包括烟支质量、吸阻和硬度3个指标。由表2可知,烟支质量、吸阻和硬度会随薄片丝量增加而降低,当薄片丝添加比例为10%时,质量、吸阻和硬度最小,分别为84.10mg/支、1.171kPa和64.63%;添加比例为4%时,烟支质量、吸阻和硬度最大,分别为84.15mg/支、1.253kPa和67.43%。在物理指标中,薄片丝含量的变化对烟支长度和圆周的影响无明显影响。

2.1.2 品牌(B)牌号物理指标

品牌(B)牌号卷烟物理指标检测结果见表3,其成品烟支的物理指标主要包括烟支质量、吸阻和硬度3个指标。由表3可知,烟支质量、吸阻和硬度会随薄片丝量增加而增加,当薄片丝添加比例为10%时,烟支质量、吸阻和硬度最小,分别为84.01mg/支、1.066kPa和64.03%,添加比例为4%时,烟支质量、吸阻、硬度最大,分别为84.19mg/支、1.221kPa和66.29%。在物理指标中,薄片丝含量的变化对烟支长度和圆周的影响无明显影响。

由此可见,品牌(A)牌号、品牌(B)薄片丝掺配比例增加,烟支质量、硬度和吸阻也随之增加。由于受物料材质所控,在烘丝过程中,薄片表面所受应力与烟叶所受应力相同时,薄片丝卷曲状态与烟丝存在差异。薄板烘丝过程结束后,薄片丝卷曲状态较弱,随着薄片掺配比率增加,烟支内部填充更紧实。在卷接机相同卷合力的作用下,薄片烟丝越多,烟丝结构越紧密,烟支质量越重,吸阻越大,硬度越大。

2.2 薄片丝含量对卷烟产品烟气成分的影响

2.2.1 品牌(A)牌号烟气指标分析

利用卷烟专用检测设备RM200全自动吸烟机和5977B质谱检测器检测不同薄片丝掺配比例的卷烟品牌(A)的成品烟支的CO含量、烟碱量和焦油量3项烟气指标,将检测结果数据做出散点图,品牌(A)牌号烟气指标分析结果分别如图1~图3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CO含量大致随掺兑比例增加而降低。当添加比例为4.0%时CO含量最大,为10.3mg/支;添加比例为10.0%时CO含量最小,为8.5mg/支。由图2可知,烟碱量随掺兑比例增加而降低。当添加比例为4.0%时烟碱含量最大,为0.96mg/支;添加比例为10.0%时烟碱含量最小,为0.58mg/支。由图3可知,焦油量随着掺兑比例,增加而降低。当添加比例为4.0%时焦油含量最大,为12.5mg/支;添加比例为10.0%时焦油含量最小,为7.68mg/支。说明增加薄片丝制品在卷烟配方中的含量有利于降低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

2.2.2 品牌(B)牌号烟气指标分析

利用卷烟检测设备RM200全自动吸烟机和5977B质谱检测器对不同薄片丝比例掺配的品牌(A)牌号成品烟支的CO、烟碱量和焦油量3项烟气指标进行数据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做出散点图,品牌(B)牌号烟气指标分析结果分别如图4~图6所示。

由图4可知,CO大致随掺兑比例增加而降低,当添加比例为4.0%时最大,为10.03mg/支;添加比例为10.0%时最小,为8.17mg/支。由图5可知,烟碱量随掺兑比例增加而降低,当添加比例为4.0%时最大,为0.93mg/支;添加比例为10.0%时最小,为0.70mg/支。由图6可知,焦油量的整体趋势是随掺兑比例增加而降低,添加比例为4.0%时最大,为10.8mg/支;添加比例为10.0%时最小,为7.23mg/支。由此可见,随着薄片丝含量增加,各项烟气成分整体上均呈降低趋势,进一步验证了烟梗制品的添加可有效降低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

2.3 薄片丝含量对卷烟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卷烟感官质量评价由会泽卷烟厂5名评吸专家组成评吸小组,对薄片丝不同掺配比率的成品卷烟感官质量样品进行评吸并打分,最后根据评吸得分的平均值和综合意见进行感官质量综合评价。成品卷烟感官评吸综合意见见表4。

根据评吸测评结果可知,品牌(A)牌号和品牌(B)牌号薄片丝掺兑比例为8%时,卷烟样品感官质量、香气特征表现更好:香气饱满,烟气浓度饱和,谐调较好,烟气醇和,口腔、余味舒服。掺兑的薄片丝比率过多不利于提高卷烟的感官质量和香气特征表现;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烟草废料和降低卷烟生产成本。但在目前,薄片掺配比率的优化需要使用不同等级的原料、不同的加工工艺和不同的卷烟品牌扩大试验范围,并做深入的试验论证。

3 结论

在薄片丝含量对品牌(A)牌号、云烟(B)牌号卷烟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中,不同薄片丝掺兑比例对2个牌号成品卷烟的物理指标、烟气指标和感官质量指标影响较明显。在不同的薄片丝掺配比例下,成品卷烟品牌(A)和品牌(B)的吸阻、烟支质量和硬度均呈现出不同的卷烟特性。不同薄片丝掺兑比例对2个牌号成品卷烟的烟气特征和感官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导致烟支CO、烟碱量和焦油量明显降低,能有效降低烟支有害成分。在不同的掺配比例下,卷烟的鼻腔刺激性、烟草本香、口腔余味和木质杂气均表现出不同特性。对试验(物理指标、烟气指标)结果、烟草降本增效考核指标和成品卷烟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可知,掺配比例为8%时,降本增效指标符合工厂考核要求,烟气特征和感官品质为最佳。

本文能够客观评价薄片丝含量对品牌(A)牌号和云烟(B)牌号卷烟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能够为各牌号卷烟产品薄片丝含量的合理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盛馨.卷烟加工过程质量管控方法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8):32-33.

[2]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卷烟质量:GB/T22838.4—2009[S].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3]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卷烟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散射红外线:GB/T23356—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通信作者:谢琛健(1996-),男,汉族,云南曲靖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艺制造流程优化。

电子邮箱:965340106@qq.com。

猜你喜欢
感官质量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4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烟梗形变工艺参数对梗丝内在质量的影响研究
不同变黄条件对烤烟上部叶中性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不同切丝宽度对卷烟质量的影响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新农业(2016年20期)2016-08-16 11:56:22
提高线切割零件产品质量的工艺要点探讨
工业设计(2016年8期)2016-04-16 02:43:39
再造烟叶不同加工方式对卷烟品质的影响
人工醇化上部烟叶重要中性致香物质与感官质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