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

2024-12-04 00:00:00姜冠州
体育风尚 2024年16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体育事业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健全体育事业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初中体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多样化教学体系,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打破常规下的体育课组织形式,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多样化课程为基,合理设计课程教学,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学生兴趣

一、引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系统安排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练,引导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获得多样化的运动体验,享受运动的乐趣。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多样化的综合表现,并合理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立足于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多样化体育课堂,以多样化助推全面化,不仅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收获更丰富、更多元的学习内容,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的综合表现

(一)目标多样化:学生学习的高层次需要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鉴于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契合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对体育项目的运动兴趣、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所以为了响应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由此也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体育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代表了学生学习的高层次需要,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意识等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体育目标的多样化也代表了国家和社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现代社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而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能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同样体育目标的多样化也代表了对学生能力锻炼的需求。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更多的是在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使其具备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这正是学生学习的高层次需求所在。所以,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内容多样化:学生需求的多样化释放

初中体育教学涵盖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包括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以及一些非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攀岩、轮滑、瑜伽等。此外,还包括体育知识的普及,如:运动规则、技术要领、战术等,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承,如:传统体育项目、民族舞蹈、武术等。同时还包括了体育游戏、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等内容,以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体验。由此可见,体育运动项目之多。这些多样化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全面地发展,所以说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学生需求的多样化释放。首先体现于对学生兴趣的尊重上,学生的兴趣是多样化的,有些学生喜欢球类运动,有些学生热爱攀岩等户外活动,而有些学生则对瑜伽等传统体育项目感兴趣。因此,从学生的体育兴趣层面进行分析,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使不同学生都能够在体育学习中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从而更具学习的动力。而从学生的能力发展层面进行分析,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要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的能力展开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因为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如:乒乓球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全身肌肉力量、专注力、身体协调性;羽毛球能够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平衡力、身体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下肢力量、心肺功能等;长跑能够锻炼学生的体力、耐力、毅力,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和骨骼抗压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充足地锻炼,每一项运动技能都能随运动项目的不同而得以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后,在学生心理层面来看,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促进学生身体、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得以全面提高。因此,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需求得以全面释放。

(三)方法多样化:教学认知的本质性升华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再只注重技能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同时搭配讲解、示范、引导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以创新、多元的教学方法搭配传统的教学方式,汲取二者的优势,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完善,并借此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支持下对体育运动更感兴趣,更具运动热情,从而激活自身动力,并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培育综合能力。在教学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在室内、室外、场地、器材等不同环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多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再者,在教学过程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如:个人练习、小组合作、对抗比赛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地锻炼。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教学认知的本质性升华,在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方面,通过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变革实现以教促学,不仅在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等认知层面给予学生积极影响,也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纳与吸收层面给予学生积极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决策等认知能力。

(四)评价多样化:教学环节的整体性优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成绩为主,而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体能测试,还包括体育技能、体育知识、体育文化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目前的教学评价已不再只专注学生的体能成绩,而是更关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全面掌握,以求得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素养形成度和学习的全过程。由此,也诞生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也包括体能测试报告,以及基于学生上课表现的过程性评价。将诊断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体育教学评价还涵盖技能表现、身体素质、体育知识等多方面内容,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评价维度来看,评价的多样化代表了教学环节的整体优化。因为新课标提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得以多样化,与之相辅相成的“教”与“学”也得以多样化,从而促使整个教学环节得以优化,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在技能、身体素质、知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环节的整体性优化。

三、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立足学生成长,描述、定位教学目标

“目标如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只有制定目标,才能实现目的,获得成功。目标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目标为导向,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学生放于中心位置,精准描述、定位教学目标,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适合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带来更丰富、更充实的体育盛宴,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团队合作、体育精神等方面的具体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求。再者,制定个性化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符合其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个性化目标,以实现学生在学习、锻炼和成长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为了精准描述、定位教学目标并制定个性化目标,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测评和记录,从而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发展潜力。同时开展个性化需求调查,为制定个性化目标提供依据。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日常课堂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观察、记录学生,对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能力水平做到了如指掌,以此为基础,调整、制定教学目标。另外,设定具体、可行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保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促使学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感受成功,享受喜悦,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的有效对接。当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目标得以达成时,其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对体育运动更感兴趣,从而更具学习热情,能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获得全面发展。

(二)立足学生学习,优选、精选教学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育人如养花。养育花草,首先要知道花草的种类、特点,再进行浇水、施肥、培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将学生视为“花草”,通过优选、精选教学内容来为其“浇水”“施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等蕴含传统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等团体运动项目,体操、健美操等富含美妙舞姿的运动项目,长跑、短跑、跳高等个人运动项目,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激发运动兴趣。而在筛选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水平进行选择,既避免由于学生不感兴趣而消极锻炼,又避免由于学生不擅长而造成身体损伤。同时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辅导,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另外,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时,可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和活动,使学生感到兴奋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情趣,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更高的成就感。

(三)立3cde94531b5b539ad4aaab8ea8d52de0足学生参与,充实、完善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以学为主,以师为辅。”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来不断充实、完善教学方法,以此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教师可以先通过示范动作和技巧,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体育动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能,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比如:在教学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时,为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或对抗的方式进行练习,在小组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完成训练。另外,组织体育竞赛,以赛促教,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比赛欲望,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享受体育运动的激情和热情,从而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无形之中爱上体育运动,锻炼体育综合能力。此外,由于部分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如:太极拳、武术、健美操等,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表演,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有机会展示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增加其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最后,引入体育游戏,以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作为媒介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活动或练习,丰富运动体验,提高运动热情。通过以上方式,完善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的理解,采用教师示范、小组合作、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

(四)立足学生发展,拓展、丰富教学评价

杜威曾说:“人才的教育应该是完全培养一个人的全部人性,包括智力、精神、情感和体力等。”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拓展、丰富教学评价,以评促学,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要依据学习内容和目标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以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记录、展示测评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客观评价、分析学生的上课表现。通过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和表现水平。另外,借助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作为教师评价的补充,拓展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进步或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同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观摩、交流和评价,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互相启发,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水平。而除了单一的技能表现,还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学习,全面提高体育素养,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四、结语

马约翰曾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体育教学多样性的综合表现,并积极响应新课标的有关教育要求,将学生视为中心角色,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学习、参与、发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四方面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学生的体育练习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庄学景.探讨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2022,(34):216-217.

[2]张良旭.浅析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18):125-126.

[3]夏依扎提?加尔木哈买提.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体育风尚,2020,(03):141.

[4]程璐.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背景下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J].体育风尚,2020,(0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