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中体育篮球专项教学存在理念落后和方法单一的问题,导致篮球专项教学无法发挥教育实效,丧失高中体育教学的核心意义。本文将以上海某高中的篮球专项教学为例,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将智慧教育理念渗透其中,深度挖掘智慧教育的核心价值,以高中体育篮球课堂为切入点,从活动设计、课堂形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从实际出发,以智慧课堂的开展成效为基础,从中归纳出高中体育智慧型篮球专项教学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中篮球;专项教学;创新;实践
一、引言
上海市自2012年起就已经逐步落实高中体育专项课程的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以良好的教学成效为基础,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模式都进行了改良后确定。与此同时,在“双新”理念的推动下,为高中体育教学现实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在专项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理念滞后、方法单一和评价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并且在专项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和智慧思维的培育,导致课堂整体缺乏智慧导向。因此,本文将以智慧教育为背景,在高中篮球专项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智慧教学模式,体现理念和方法的双重创新,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
二、智慧教育理念应用于高中篮球专项教学中的意义
智慧教育是以传统教育为基础进行理念和模式创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传统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强调教育教学应当以传播知识、传授技能为主,但是这种守旧型的教育理念与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育需求存在严重不符[1]。基于此,智慧教育从理念、模式和行为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改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目标,采用智慧传播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智动?慧学”理念为基础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2]。智慧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智慧为最终目的,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想、思维、素质和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智慧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3]。智慧教育的教学理念与高中新课改的发展理念基本符合,可作为我国发展高中智慧型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4]。
以高中篮球专项教学为例,高中体育是素质教育发展阶段的重点创新内容,而智慧教育的应用也是在新课改标准要求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必然途径[5]。近年来,智慧教育理念也在一些重点高中的篮球专项教学中得以实践应用,结合实践结果认为,智慧教育和“智动?慧学”方法与高中篮球专项课程的适配度极高,能够有效拓展篮球的教学资源,提高专项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同时也为合作型课堂和情境化课堂的创设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平台,真正实现了师生的双边互动,激发学生的篮球思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智力开发和专项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健康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6]。
三、智慧教育下高中篮球专项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专项技能训练,忽视学科素养培育
篮球作为高中转型课程开展以来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备受重视,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在一节篮球专项课程的时间安排上过于侧重对技术、技巧的重复教学,并且技术操练的时间占比也过重。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成果而忽略了专项体育课程应该传递出的核心价值,只是要求学生对篮球技巧进行反复操练,却并未设立恰当的情境化或合作式的竞赛活动,导致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反复学练,而无法将技术和知识转化为运动技能,无法利用理论知识和学练技术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实际问题,缺乏教学实效性。高中阶段的体育学科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专项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篮球专项教学应当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创设智慧型课堂,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7]。
(二)合作探究模式于专项教学无实质性作用
现阶段,大多数的高中体育教师都接受了“双新”模式下的专项培训,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也认识到了合作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少教师也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合作式课堂的创设,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改良学习任务。但是,在篮球专项课堂的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守旧的情况,教师未将合作式或互动性理念切实融入教学之中,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交流和自主探究。在一些开展合作式教学的专项体育课堂之中,虽然教学氛围较以往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对于学生深层思维的启发和调动效果却并不明显,大多数学生都呈现出“浅层学习”和“虚假探究”的现象。对此,教师应当在篮球专项教学的过程中深挖篮球课程和智慧教育的价值共通点,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空间,激发深层思维,提高智慧水平[8]。
(三)缺乏精准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丧失学习驱动力
高中篮球的专项化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到及时了解与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是对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适应性的最直观体现,而系统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专项学习过程中展开自主学习反思,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基于实际调查,发现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缺乏对专项教学的正确认知,并且评价大多设置在课堂的结尾处,采用归纳总结的方式,这种评价与反馈的方式无法发挥出教学评价的实效性,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智慧教育下,高中篮球专项教学应当融入“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进行及时评价,同时要求学生做出正向反馈,对教与学做出双重改进,形成篮球专项教学的深层循环模式。
四、智慧教育下上海高中篮球专项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基于现实生活,开展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是智慧教育的常用手段,可有效解决专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与实际生活分离的问题。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情境化教学应当体现出教育真实性、启思性和共情性,结合篮球专项课程的特点和任务创设生活、探究、任务和实战四种情境。希望学生能够在了解任务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课堂代入感,从而引发情感共振。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篮球问题的认知程度,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篮球专项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打破专项形式化教学常规。在实战活动中,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篮球专项情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如:视频展示、语言描绘、场地布置和器材运用等。通过简洁的语言对篮球这项运动的活动场景和技能规则等内容进行描述后,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篮球运动的场景和形式感知,而语言描绘式教学也是最常规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专项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视频展示是现代化教学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可为学生带来更良好的教学观感,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参与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掩护配合》的专项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一小段关于无球队员和有球队员相互掩护的视频,配合语言描绘讲解,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会掩护配合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参考视频内容为学生提供掩护配合的练习情境。
(二)以有效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有效问题的提出是专项化教学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基于真实的情境化教学而开展的启发性特质教学。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进行问题预设,该问题需要贯彻整节课,以预期目标为基础,让学生围绕着预设问题开展课堂学练。教师需要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回顾分析自身在进行篮球比赛的过程中或者在特定情境下开展专项技巧的学练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有效问题的提出需要具有层次性和探索价值,具有成为专项课堂学生学练关键点的核心作用。
例如:在开展《局部进攻战术》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单元主题为基础预设关键问题链。将“在实际的篮球比赛过程中,如何最大化发挥进攻战术的实质性作用?”作为本单元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相应的三个小问题,形成完善的关键问题链,从而解决进攻战术配合专项单元教学的实质性问题。小问题包括:“将运球、传球和投篮作为一组技术动作如何打出快攻?”“在掩护与防掩护的对抗赛中如何发挥攻防实效?”“在比赛过程中如何利用进攻战术与其他战术形成配合?”这三个问题能够切实解决本单元中涉及的突分配合、传切配合以及掩护配合的战术内容。以“掩护配合”为例,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设“如果遇到无法摆脱防守的情况,应当如何尽快处理?”这一问题,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播放预先制作好的视频课件,带领学生共同了解篮球运动中的掩护概念,并结合视频中的案例向学生讲解不同情况下的掩护方法,同时强调正确的掩护动作和站位。在“学、练”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位置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这一部分的智慧教学体现在学生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否对场上的防守情况和需要掩护的节点做出准确判断,能否选择适当的掩护方法。这种以有效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三)创设互动式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互动式课堂的创设以小组探究为主,在智慧教育的引导下,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在互动过程中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创造性探究,打破机械式学习和行动的固有教学思维。
例如:在开展《突分配合》篮球专项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了3V3教学比赛,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方式进行互动式学习。教师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单元特点采用“战术图设计”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战术图向学生们提出有效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想一想,如果将掩护配合技术应用这组战术图中能否解决设计问题?可以为战术得分创造哪些机会?”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利用战术板或者iPad进行战术绘制,并小组进行操作演练,检验学生对于掩护配合和进攻战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学练完成后,可开展实战运用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在3V3教学比赛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的得分标准进行评判,重点监督指导学生的“三秒攻防转换”的完成情况。而作为学生应当在实战教学过程中紧盯防守,完成“三秒攻防转换”挑战并做好个人记录。在合作讨论过程中也应当对本节课所学的突分配合攻防战术进行实战分析,尝试如何在掩护配合的条件下发动快攻。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掩护配合战术的合理运用以及该战术在实战比赛中的运用时机。
(四)通过评价反馈,驱动“学、练”提高
评价与反馈在实际的专项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和表现及时作出精准反馈,同时伴随对小组讨论或探究的正确引导与进度推进,以纠错和鼓励为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重点对学习过程中的自身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所学知识寻求改进路径。
教学示例:
师:赛中得分是在什么战术配合下完成的?
生1:突分配合。
生2:不对,应该是传切配合。
师:那么大家认为如何采用的是这两种战术,得分的关键又是什么?
生1:XX同学在同伴防守队员的配合下迅速完成持球突破,破坏了对方的防守阵型。
生2:XXX同学接球后及时切入并准确投篮,是得分关键。
师:同学们对于比赛的观察很仔细并且对于战术分析得也比较全面,那么如何利用自身优势选取合适的进攻战术是赛场上的得分关键,老师在此做出提醒,如果掩护成功,应当立即执行切入篮下要求战术,才能够准确把握得分关键。
这种及时评价与反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专项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集问题思考、组内互动、思维探究、双向评价和再实践于一体的循环模式,可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智力思维的螺旋式发展。
五、结语
智慧教育下开展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需要以学科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智力水平为目标,整合有利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寻求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优化路径,打破形式化和表层化的教学常规,实现专项教学效果与学生高阶思维的双向带动,满足高中生和高中体育专项教学的智慧需求。
参考文献:
[1]贺妍颖.智慧教育下高中体育健康教学的创新实施策略[J].健与美,2023(10):144-146.
[2]王阅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2(20):0103-0105.
[3]欧阳诗文.智慧课堂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以上海市J中学篮球专项课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3(9):75-79.
[4]林晓锋.竞技体育模式在高中篮球选项课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3(5):117-120.
[5]王志毅.高中体育篮球训练的特点及其教学策略探索[J].体育世界,2023(6):0120-0122.
[6]于佳宇.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3(10):0061-0063.
[7]程丰和.基于核心力量训练提升高中体育篮球教学技术水平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3(21):0157-0159.
[8]季洋洋.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的策略[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3(9):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