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视野”有着超越美苏所主导的冷战格局的“多极世界”构想。它既尝试了“苏联化”与“西化”,还开拓了“第三世界视野”。社会主义文艺一直根据冷战的多变局势调节其世界视野,并时刻面临内忧(战后发展现代化的资源不平衡问题)外患(被美苏等大国忌惮甚至封锁)的发展困境。尽管如此,社会主义文艺依然在内外压力中,创造了流传至今的中外合璧佳作,由此构成了“世界文学”的独特风景。
一、冷战时期“世界视野”的多重调节
实际上,社会主义文艺不曾与“世界”脱钩,只是该“世界”不单指西方,而是根据二战后的多变局势几经调节。中国,在历经20世纪上半叶的一系列战事后,急需合理地运用外部资源重建并推动现代化。
中国1950年代引进的苏东资源,指的是从苏联与东欧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程和成套设备①,由此构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同一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也开始聚焦于“苏联化”。中国作协、中央文学研究所与《文艺报》是借鉴苏联作协、高尔基文学院与《文学报》而设②。俄苏文学开启大量译介。在1953年举行的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上,苏联作协于1934年一代会通过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立为最高的文学规范。1956年“双百文学”的发端也与苏联的“解冻”文学有关③。然而,由于1950年代后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分歧,中苏开启了十年(1956—1966)论战。这导致苏联资助战后中国重建的资源被迫中断,社会主义文艺初期建立的“苏联化”视野面临失效危机,以致陷入“去苏联化”④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文艺初期的“苏联化”虽因中苏分道而顿挫,但它不乏重置“世界视野”的储备。以1954年《文艺工作者学习政治理论和古典文学的参考书目》为例,它呈现了彼时“世界视野”的开阔性。该书目选入了两成的中国文学经典,并收入了13%的马克思主义论著、21%的俄苏文学经典与42%的他国文学经典⑤。由此观之,社会主义文艺初期的“世界视野”纵然聚焦于“苏联化”,但实际上,中外(主要是古典)文学仍在关注范畴。该书目虽未包含第三世界文艺,但以杨沫为例,她曾参与1958年与1966年的亚非作家会议⑥。中国作家在1958—1966年参加了亚非作家会议⑦,有助于开拓彼时的“第三世界视野”,从而寻求突破被苏美封锁在外的地缘政治困境。
此外,借鉴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虽然被确立为最高的文学规范,但中国经验与中国传统仍被视作必不可少的转化中介。以周扬为例,他在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上指出“必须以本国人民的生活和自己民族的文学传统为依据,向先进的苏联文学学习”⑧。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应当对于中国人民生活有真实的反映,并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有反思性继承。由此观之,除了“苏联化”,“中国化”也是社会主义文艺不可或缺的根基。
社会主义文艺尽管具有第三世界视野与中国意识,但它依然面临被苏美等国封锁与现代化资源短缺的瓶颈,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1960年代的“大跃进”与“三线建设”政策,并影响其“世界视野”重塑。彼时之所以强调对于古今中外文艺经典——特别是苏美等国文艺作品——的反思意识,是为增强社会主义文艺与世界文学竞逐的气魄,扫清妄自菲薄的心理。显然,这是根据社会主义文艺已有的“世界视野”而设,它希望松动“世界视野”的边界,打破对已开发文化的尊崇心理,从而强化民族自信。然而,由于批判性研究古今中外经典的尺度不易把握,社会主义文艺很快地出现消极译介并遭遇发展顿挫。
直至1970年代,西方发生经济危机与石油危机,中国才有机会从抗美援朝战争的敌手、苏联的对头——美国(西方),引进现代化与工业化资源。在19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缓和,中国开始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加强支农工业和基础工业”⑨。1978年,中国再度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展78亿美元的引进计划⑩。上述情形均暗示了1970年代“世界视野”一度面临的转型挑战。从1950年代的“以苏联为师”到1970年代“以苏联的对手(即西方)为师”,这个在冷战两极的经济模式转轨,造成了上层建筑的转型挑战。
尽管从“苏化”到“西化”的转型过程不易,但实际上,社会主义文艺曾预做准备:一方面,它于1960—1970年代,曾小范围地出版用于批判西方“现代派”的文学与哲学著作(即“黄皮书”)11。换言之,西方“现代派”作品曾以“内参读物”的形式,有限地加入彼时的世界视野。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艺的“苏联化”,不单指学习苏俄文艺,因为苏联所处的欧亚大陆位置,使其18世纪开始接受“西方启蒙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12。与此同时,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也被欧洲作家视为西方文化的内在构成与思想高峰。由此观之,社会主义文艺的“苏联化”伴随着部分“欧洲化”,由此为1970年代借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源,播下了一些思想种子。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文艺“世界视野”的多变性,源自中苏与中美(西)在冷战时期的关系变化。这使它不得不保持中国本位意识,与时俱进地考察“世界”的动态样貌,并纳入第三世界视野。因其目的在于争取中国作为战后新生国家,能在冷战诡谲与热战频仍的复杂局势里,始终保持自立自强的历史站位。
二、“世界视野”的生成与生成之难
社会主义文艺自创始阶段即有意发展“世界视野”,但因现实条件不足,不得不优先发展人民文艺与民族形式。尽管如此,它仍将世界视野放在长期展望中,由此奠定了中外合璧的文艺生成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视野”,在1949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已有讨论。周恩来在第一次文代会的报告中指出,第一次文代会得以召开与新中国得以统一的前提在于社会主义阵营及其国际连带的支持,这促成了彼时中国的抗战胜利与解放战争捷报,并避免了美帝国主义介入内政的可能:
首先是苏联的强大和存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存在,中国的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存在,亚洲和其他地方被压迫民族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反对战争的运动的存在,这一个力量的总和大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力量的总和;因而有极大可能阻止了新世界战争的爆发,阻止了美帝国主义进一步武装干涉中国。13
周恩来的分析一则呈现了其宽广的世界视野,二则说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生成世界视野的必要性。
在第一次文代会通过成立的全国文联,也蕴含了世界视野的建设构想。全国文联的目标在于“团结全国一切爱国的民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全国人民一起,为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新民主主义的人民文学艺术而奋斗”14。文联创立宗旨所提的“新民主主义”出自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它延伸了毛泽东在该文体现的世界视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辨析了中国革命的两步骤,亦即中国之所以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了“社会主义革命”预做准备。这意味着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仅是过渡阶段,普遍性的社会主义革命才是终极目的。
与周恩来的思路相似,毛泽东也认为中国革命是依托世界革命的大势而生。他揭示中国革命的前提在于世界革命的爆发,即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大战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毛泽东的世界视野使他作出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15的判断。由此观之,社会主义文艺也必须催生世界视野,这即是全国文联宗旨仍将帝国主义置于必须打倒的“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首的原因。毕竟在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之际,新中国仍被美苏等强国环伺。
不过,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视野”虽然有助于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但实际上,1940年代末的中国仍然面临发展瓶颈。相较于“世界视野”,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的目标“仍然普及第一,不要忘记农村”,还要“改革旧剧及一切封建旧文艺”16。在周扬的思考中,面向彼时广大农村尚存的文盲与封建主义等问题,文艺的普及与大众化比起“世界视野”更为迫切。因此,周扬作为解放区文艺代表,表达了发扬延安文艺为根基的人民文艺的看法。就周扬看来,若无人民文艺的下沉基础,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视野”便缺乏必要的上升中介。相较于“世界视野”的提高,发展民族形式(旧形式、民间形式或地方形式),生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人民文艺更为急需。
社会主义文艺在诞生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威胁与地缘政治压力,即有意生成“世界视野”,但因彼时农村条件的限制,面临发展顿挫。然而,它依然寄望创建具有“世界视野”的文艺作品早日问世。
三、“世界视野”催生的文艺创新
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视野”尽管生成不易,但它未曾放弃中外合璧的艺术探索,最终收获佳作。从社会主义文艺的前身,即延安文艺的两部代表作《白毛女》与《李家庄的变迁》,已能窥见世界视野的苗头。
首先,延安鲁艺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讲述的是1940年代华北佃农的翻身故事,但它尝试了“土洋结合”的形式探索,杂糅了本地民歌、现代诗歌与西方歌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白毛女》兼容中西的世界视野,使它获得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最高文学荣誉——1951年度斯大林文艺奖金,与此同时,还吸引了日本舞者松山树子的关注。松山树子自发将《白毛女》改编为日本芭蕾舞剧,由此催生了中国芭蕾舞剧版的《白毛女》。其次,赵树理的通俗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也蕴含了超越欧洲现代性的世界视野——它被日本学者竹内好指认为“赵树理的新颖性”。竹内好指出,《李家庄的变迁》的主要人物以特殊面貌现身,最终化约为集体的普遍形象,也就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尾声“与背景溶为一体”,从而克服了西欧现代个人主义的崩溃危机17。赵树理的世界视野重述了山西农村故事,并提供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反思空间。
在1950—1970年代的文艺作品中,极具分量的革命历史题材也展现了独到的世界视野,致力于中外艺术的交融。以影响力最大的《红日》《红岩》《红旗谱》《保卫延安》为例,它们都以借鉴自西方的史诗形式与现实主义技法,描绘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战争。《红旗谱》作者梁斌曾提及创作阶段对中外文学的大力吸收,如何催生其世界视野。除了学习毛泽东的《讲话》与中国古典文学(如“三言二拍”等),梁斌还参考了诸多俄苏与法国、美国的文学名著(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高尔基《母亲》、法捷耶夫《毁灭》、梅里美《嘉尔曼》、辛克莱《屠场》等)18,从而使他有意探索不同于古今中西已有的文学形态。
同为革命历史题材的《青春之歌》也有融汇中西的世界视野。它借鉴了英法成长小说的形式,但未塑造该形式常见的男性主人公,而是结合中国经验,以五四新女性林道静为描绘对象,并将其成长置放在与表征四种现代政治形态的男性人物的复杂互动。此外,林道静不仅是一位受过高中教育的“五四娜拉”,她还是一位地主父亲强暴佃农女儿所生的“小白毛”。这代表了她“身上有白骨头也有黑骨头”的杂糅身份19,从而谕示了她投身抗战革命的崎岖成长过程。《青春之歌》的世界视野、现实投射与政治隐喻,使它深受国人喜爱并在海外大量发行20。《青春之歌》被翻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片时,也延续了海内外深受欢迎的现象。
上述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较少呈现基层人民如何生成世界视野与国际主义情感的过程。有关此一过程,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有所演绎。魏巍花费了近20年(1959—1978)构思长篇小说《东方》,旨在呈现抗美援朝志愿军如何生成“东方”的世界视野。这群抗美援朝志愿军实则是一群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出身于晋察冀解放区的老战士。基于多年的战斗历练,他们对于朝鲜半岛人民遭逢他国武力干涉的战乱处境感同身受。这敦促他们自发生成推己及人的世界视野,选择去国离乡,奔赴异国战场。
除了战争作品,农村题材亦有结合中西展现世界视野的力作,比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柳青的《创业史》。《创业史》是根据1952年柳青自请到陕西省皇甫村的落户经验而作。而他通晓英文、俄文并对英俄两国文学有所涉猎21的世界视野进一步触发《创业史》“是一种世界性创作方法的中国化实践”22。
此外,集体创作的形式也有益于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视野”生成。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它是上海音乐学院集体将小提琴民族化的成果。《梁祝》的主创何占豪是一名小提琴专业学生。他受政策与学院鼓励,将自身熟习的越剧与评弹作为素材,并与编过小提琴独奏曲《二泉映月》的同学丁芷诺、擅长配器的同学陈钢,一同完成了《梁祝》融汇中西的创作23。
小结
社会主义文艺具有调节性的“世界视野”,其多变原因关乎中国所置身的复杂冷战处境、战后国家的发展难题与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因此,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视野”既需要各国文学经典的多元储备,也需要时常调节优化,才有益于回应社会主义文艺的屡次顿挫。尽管社会主义文艺的“世界视野”始终面临生成挑战,但它依然坚持中外兼备并深入生活的艺术探索,故而催生了享誉中外的佳作。
【注释】
①董志凯、吴江:《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1950—2000)》,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②斯炎伟:《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第51-56页。
③佛克马:《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1956—1960)》,季进、聂友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103-111页。
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的“苏联化”与“去苏联化”》,《文艺研究》2024年第3期。
jxtIFcDVugeVIzfJLDiEN3qybtOx19YwnW66Rf1SBAY=⑤洪子诚:《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第1-16页。
⑥老鬼:《我的母亲杨沫》,同心出版社,2011,第371页。
⑦王中忱:《亚非作家会议与中国作家的世界认识》,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第415-425页。
⑧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载洪子诚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27页。
⑨马泉山:《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66—1978)》,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第110页。
⑩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东方出版社,2013,第72页。
11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第155-169页。
12曹靖华主编《俄苏文学史》第1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页。
13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载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第26页。
14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
1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1991,第666页。
16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载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第93-96页。
17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载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第428页。
18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载《梁斌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30、441、462、484页。
19杨沫:《青春之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第256页。
20《青春之歌》“到1990年为止,32年来此书累计发行了500万册。并翻译成英、日、法、德、俄、乌克兰、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朝鲜、蒙古、越南、印尼、阿拉伯、乌尔都、哈萨克、世界语以及藏文等18种文字”。参见老鬼:《我的母亲杨沫》,同心出版社,2011,第97页。
21邢小利、邢之美:《柳青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11、13、16、136页。
22贺桂梅:《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民族形式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第269页。
23何占豪:《集体智慧的结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爱好者》2007年第11期。
(倪文婷,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ZDA277)
南方文坛202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