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促进教师对核心文化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推动教育改革。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和落实核心素养,可以推动教育转向,从传统的“填鸭式”知识传授方式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单纯地追求分数变为学生的品德和能力的综合培养,从而完整地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书育人模式。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应试能力,忽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都可能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缺乏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过分依赖填鸭式教学。这可能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缺乏差异化教学,教育机会并不能完全平等。由于学生的能力和需求不同,现有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4.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缺乏时代感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可能与现实生活脱节,使学生难以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5.缺乏跨学科教学,数学与其他学科难以融合。这可能限制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度不高,对数学的认识仅停留在计算的层面,缺乏创新精神。教师可能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创新价值。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培养的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学习数学的保障,例如一道数学题,首先就是读题审题,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准确找到题目 中的关键词,再进一步链接到所学的知识点,像写作文一样头脑中要用数学语言打“腹稿”,就是步骤和方法,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书写”的能力。在读懂题意后,就是要把自己对题目理解后的解决问题的数学语言及其思路清晰正确地表达出来。学生在全面认知数学符号后,清晰分析分辨各种数学语言的使用规律和原则,精准表达自己的方法、技巧和思路。可以说,这是学习数学最关键的核心能力。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计算能力是一切学科的学习基础,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需要运用到多种运算方法和技巧,计算能力决定着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等,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心任务,也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推理整合,从而构建新的数学模型, 有效建立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链接。
四、“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问题引导、创设情境等教学模式,通过合理的猜想、推理等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2.优化教学设计,渗透核心素养。例如,在设计混合运算的教学时,可以引入纠错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错误并纠正,既引入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进行几何图形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图形,并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4.关注情感发展,激发学习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通过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师道·教研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