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身边榜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2024-12-04 00:00何雅皓
师道·教研 2024年11期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离不开生活,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都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只有源于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小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生活,选取生活中有意义、有榜样价值的话题,引导他们在观察、感受、体验的过程中,构建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一、在课堂上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大家学习,树立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法国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眼睛去发现美。”新的一年级的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例如按老师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也会出现两种现象:一部分孩子听到老师的要求后都能整齐地把课本和铅笔盒摆放在桌面,然后安静地等任课老师进来。另一部分则依然在座位上说笑或者玩自己的橡皮和尺子,当作还是课前的时间。当我走进教室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表扬做得好的孩子,并说明他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这样一来是提醒没做好课前准备的孩子,让他们赶快向好的同学学习。这样肯定做得好的同学,同时也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这种办法刚开始时,有的学生听到了老师表扬后,马上学着同桌、附近的榜样同学摆好文具,然后趴下休息;有的学生则依然沉迷在自己的文具中,但当老师走到他身边提醒后,他也就做好了。久而久之,只要老师表扬其中某位同学,其余的同学都会向榜样学习,所以我班的课前准备在开学后三周就能有规有矩了。一年级的孩子年龄都在6至7岁之间,他们在课堂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20分钟后会出现开小差或玩文具的情况。在一年级的课堂上,老师看到学生开小差,就会请他的同桌同学回答。当同学回答正确时,我就让全班同学鼓掌表扬,我也表扬他因为认真听课,所以就能正确作答。给开小差的同学树立身边的榜样,会让他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参照标准。我要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立即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孩子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得到最好的满足,进而在后面的事情上会做得更好,一节课听得很有毅力。一年后,在一年级的学生里,上课开小差的学生也学会按照榜样同学的行为去做,上课坐端正,小手不乱动,眼睛看黑板,逐渐拉长专心致志的时间,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因为行为习惯好了,受到老师表扬的机会多了,因而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成效也逐渐提高了。

二、引导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身边的榜样,逐渐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文明礼仪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我们学校低年级,仍有一部分学生还存在不愿意与人打招呼、对家人不讲礼貌等情况。为此,我们利用班会,让同学们重温《小学生守则》,并在班级中进行了“文明小标兵”评比活动。我们请班里的文明小标兵谈谈他是怎样做的,让大家向他学习。只要当天在学校做到见到老师、同学打招呼,课间玩耍时不骂人;在家里能坚持使用礼貌用语与爸爸、妈妈等家人文明地沟通,以上五项都做好,就能获得五颗星星。经过一周的累加统计,这周获得红花最多的就评为班级文明小标兵。老师把文明小标兵的名字和做得好的方面,简单地写在黑板报上,让同学们都学着做。

有的学生喜欢欺负别人。比如有同学常常向我投诉小熙打人,说他有时追着追着就用手臂勒住同学的脖子,有时在玩乐间用拳打同学。事情发生后,我和小熙的家长及时了解情况,共同对他进行教育。可是小熙不能耐心倾听妈妈说话,妈妈没说完他就开始反驳。对于小熙这种不能虚心听取别人批评的行为,我跟家长分析了他这样做不对的危害和原因,并引导小熙换位思考:被同学打了几拳,还喜欢跟这位小伙伴玩吗?通过换位思考,小熙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对,懂得了要学会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要尊重别人、平等对人。为了让他能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我跟他约定,每天第一节课后我们一起观察同学们的活动,他观察后告诉我小朋友会玩些什么,是怎样玩的。以后,他课间就参照小朋友的活动方式进行活动。如果活动中途又出现勒脖子、踢同学的行为,就停止活动,继续在旁观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首先是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使之内化为个人行为模式,从而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学习的。对于学生来说,要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就必须多给他们提供一些观察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模仿和学习好的行为。在一周里每天观察15分钟同学的活动后,我发现小熙出现欺负同学的行为和危险动作的次数减少了。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小熙与同学因游戏发生冲突的次数逐渐减少了,被老师、家长批评的次数也减少了。当老师和家长给他提建议时,他也没有马上反驳和顶撞了。在一次和小熙的闲聊中我才知道,原来他在观察同学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同学们怎样安全地玩游戏,更多的是大家打成一片,以文会友;看到有的同学在课间被老师提醒时,为了老师的话,也由衷地认错,从不插嘴,也从不顶撞老师。他想跟这些同学交朋友,所以就模仿他们的行为。这样的榜样带动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逐渐克服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校结合,帮助幼儿逐步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校配合才是好的教育基础,家长配合是学校的教育不可缺少的支持。学校通过每月一期的德育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他们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发挥自主能动性,培养自强、自立、自尊的精神,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使他们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社会,更好地融入学校还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和唱红歌比赛、传承美食活动、法制大课堂、防震演练、“我是劳动小能手”等大队活动,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唱红歌比赛等不同的专题活动,从各方面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和唱红歌比赛等不同的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通过观看红色电影结合国庆节,我提倡本班师生和家长一起阅读历史名人故事和图画书故事,学习榜样人物,从心灵深处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的精神和行为,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每学期张贴好人好事榜、文明班级评比表、读书名人故事榜,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学生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展“找榜样、学榜样”“一帮一”活动,让学生身边榜样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鼓励他们自觉向榜样学习,努力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和家长共同发挥榜样作用,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结合道法课的教学内容,让二年级的学生观看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行人被撞伤的视频,让学生谈谈不遵守交通规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同学们都能认识到不按交规,车撞人就伤人,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伤害,产生不良影响。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怎样过马路才能做到安全,学生积极回答:看交通灯,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天桥、走人行隧道、过马路要牵着家长的手,不能跑步过马路,过马路要注意转弯车辆,等等。最后,我在视频中播放了一段树立文明出行好榜样的《交通安全我能行》教育片,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安全出行的保障就是从小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这样,让更多的家长掌握了有效的教育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对增强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促进作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静下心来等待每朵花的开放。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