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三中心的《环境学》教育模式创新与探索

2024-12-04 00:00吴尧尧黄惠贤彭瑞昊
师道·教研 2024年11期

摘要:本文基于教育理念从传统“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向“新三中心”(学生、活动、经验)的转变,探讨了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探索。鉴于教育理念更新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原有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因此亟需创新与探索。课程思政作为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理念,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等,其融入《环境学》教学,丰富了专业课程内涵,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发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新三中心理念是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环境学教学,体现了教育模式创新与探索的重要性。通过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实践,将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环境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环境学基础;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思政;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学》教育理念的演进与变革

传统教育理念以“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核心,这一理念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并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和社会需求变化,其局限性逐渐显现,如过于强调教师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过于依赖课堂教学和教材讲授,忽视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现代教育开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强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提出的“新教育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这一变革的体现,标志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与进步。[1] “以学为中心”对“学”进行“学生”和“学习”两方面的界定,既凸显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又突出了学习的中心地位。[2] “新三中心”的转变源于多方面因素,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科技发展的推动。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一变革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新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难以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需求,而教育模式创新则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确保环境学教育始终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在落实环境学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高校既要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要迎合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动环境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深度创新。[3] 在《环境学》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问题导向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模式创新对《环境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推动学科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加快环境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对于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兴趣以及对后续专业的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二、新三中心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以环境学教学为例

新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通过深入挖掘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同时,课程思政的开展也进一步提升了新三中心教学模式的效果,通过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迈入智能化、数字化新时代。党的二十大为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宏伟蓝图,而教育与人才无疑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4] 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师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内在德行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专业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使命。[5]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 这一重要论述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课程思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抓手。[7] 它旨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8-10] 这一综合教育理念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参与和全过程覆盖,有助于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将课程思政融入环境学教学,旨在通过挖掘环境学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11] 环境观念的转变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环境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政元素与环境学专业教学的融合既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理念,又有利于提高高校环境学专业课的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学专业人才。[12]

环境学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如强调团队协作、尊重自然、遵守法律法规等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环境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许多时事热点都与环境问题紧密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例如,在讲解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案例时,教师可以引入国内外成功的修复案例,展示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环境学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的互作关系

环境学基础课程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关于环境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知识,对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至关重要。[13-15] 新三中心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满足人类需求、提高生存质量相契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教育内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培养其相关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强调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16-17]

1.理论指导的深化与引领

环境学基础深入探究环境的本质与变化规律,揭示了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指引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精心呵护环境、合理运用资源,还进一步强调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共进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学的核心目标,其核心理念在于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权益。这一目标与环境学的使命高度契合,即维护生态平衡、守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因此,环境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始终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意义,致力于引领人们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实践应用的互动与促进

环境学基础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通过学习环境学,人们可以掌握环境监测、评价、规划、管理等关键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环境因素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以确保发展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也不断推动环境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新的挑战和问题激励着研究者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实践。而成功的可持续发展案例也为环境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3.共同议题的交融与协同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是环境学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关注焦点。环境学强调通过科学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而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两者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相互交融、协同推进,共同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环境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广泛,涵盖多个领域。例如,有机农业采用天然肥料和生物土壤改进剂,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土壤和作物品质,体现可持续农业实践。在能源领域,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利用均减少化石燃料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清洁能源。这些案例展示了环境学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为他人提供了借鉴。[18] 综上所述,环境学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论和研究方向,后者推动前者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需求。两者相互促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持。相信通过努力与创新,我们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环境学教学的创新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环境学科教育历经四十余年,成就显著。环境学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需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教育工作者应学习新理念和技术,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展现环境专业教育新特色。[19-22] 在《环境学》课程教学中,我们致力于创新与实践,力求使课堂教学更加积极有效,具体创新实践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1) 教学理念更新。引入最新环保研究成果,如新型环保材料、智能化环境监测技术,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创设沉浸式环境问题场景,增强环保意识; (2) 教学方法创新。采用项目式学习,如设计校园环保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强化实践教学。将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环境监测竞赛等形式,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增强环保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4) 技术融入与应用。借助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提供实时学习建议和答疑服务。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教学; (5) 案例教学与分析。收集国内外最新重大环境案例,如蓬莱油田漏油事件,分析环境风险,强调环境监管与应急响应的重要性,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6) 跨学科融合。鼓励跨学科思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三中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理念要求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因此,新三中心成为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环境学专业人才。

五、结论

从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向“新三中心”的转变,彰显了教育理念的显著进步。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在《环境学》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教育模式的革新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深远意义。课程思政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了环境学的教学内涵,为培养高素质环境学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境学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协同共进,涵盖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及共同议题,两者相辅相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在环境学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融入新技术、运用案例分析和推动跨学科融合,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实践,使《环境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效。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秉承新三中心理念,不断推动环境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环境学专业人才,以促进环境学的持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桂生,郑丽.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探索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2021(31).

[2]周波,袁海虹,汪慧菁,董文哲,杨智昉.基于新三中心的五步进阶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的应用[J].上海健康医学院.2024(11).

[3]毛云龙,李思,解志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2023,25(24).

[4]传承弘扬红岩精神 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凝聚强大力量[J].重庆日报.2023.

[5]杜红霞,王丽,张军.“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11).

[6]骆小丽.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2019(12).

[7]周丽,王占学,张丽芬,史经纬,张晓博.航空发动机专业流体力学基础课程思政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2022,8(22).

[8]钱魏冬,李菲菲,江浩.基于同向同行视角下《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J].亳州学院.2010,11(09).

[9]王荣.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24(04).

[10]张鹏仙.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与实践研究[J].中北大学.2018(06).

[11]彭立威.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J].湖南师范大学.2003(12).

[12]张艳.高校物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实现路径研究[J].南昌大学.2023.

[13]余成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2020(07).

[14]薛会英.网络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J].济南特殊教育中心.2022(14).

[15]施思.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北省仙桃市农村为例.成都理工大学[J].2017(02).

[16]洛平.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J].洛阳日报2024.

[17]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科学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J].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21(11).

[18]杨春,邹晓明.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江苏教育.2021(10).

[19]李洪兴.创新不止步 发展添动力[J].人民日报2024.

[20]朱珠.新时代大学生环境教育路径探析——以上海市部分高校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2019(05).

[21]马驰.高等工科院校环境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0).

[22]胡乐宁,邓华,蒙冕武.环境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在《环境学》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2014(08).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