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场”与“工厂”一样吗

2024-12-04 00:00袁凤英徐新平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4年10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工场”和“工厂”,同学们经常混淆。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理解其含义。

13、14世纪的西欧,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也不断发展。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端,是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资本积累手段之一,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手工工场主一般是富裕的农民、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演化而成,他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大工厂生产有从手工工场演化而成的,如英国的纺织部门,也有新兴的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采矿业等。大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场所。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开始,它采用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业革命后,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机械化大生产,是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伴随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大工厂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资本主义经济凭借机器化大生产,最终战胜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工场”和“工厂”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工场”是“工厂”的前身,初显资本主义性质,而“工厂”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化活动,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性质。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一大创新,在工业革命前一直叫工场。

手工工场和机械化工厂,在生产方面的最大不同点,来源于人力与机器生产的不同。工场通常是手工或小规模生产,通常需要较少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来运作,但需要更多的手工和人力,具有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生产;而工厂多依赖于大规模机器和设备,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来运作,高效率、标准化生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来满足市场需求。工厂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基本摆脱了对于熟练技术工的依赖,工厂的生产能力基本取决于工人数量与机器数量。而且,机器的持久生产能力大大强于工人,所以在大规模生产任务中,工厂可以连续生产,相对于必须根据工人作息而生产的手工工场有着碾压性的优势。另外,机械化生产的产品质量一致,误差率小,对于技术要求不高的生产任务而言,又是一项优势。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需,均质高产的机械化工厂必然取代手工工场原有的统治地位,然而,复杂手工产品(如刺绣)的技术含量远远高于机械化产品,而机械也无法模拟这类产品的生产(编程太难),手工工场却是无可取代的龙头,这是手工工场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手工工场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折射出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沧桑变迁,反映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机器化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