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智慧化档案管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档案收集立卷、检索查阅、服务便利性和库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人工智能在高校智慧化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具体建议,包括引进人工智能配套设备、重构档案管理模式、完善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和建设数据库等方面。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档案管理;智慧化;应用价值
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历程的重要记录,是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档案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为高校档案管理的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智慧化档案管理的内涵
智慧化档案管理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和便捷化。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而是将档案信息数字化,并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档案的自动识别、分类、整理、检索、利用和安全管理。智慧化档案管理的核心在于将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一个以数据为驱动、以智能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全新档案管理体系。它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够提升档案利用价值,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
二、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在档案收集立卷中发挥前瞻性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档案收集立卷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前瞻性改变。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档案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高校可以识别档案类型、提取关键信息、自动生成目录等,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档案收集效率;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自动生成档案目录,并根据档案内容进行智能化分类和整理,减少人工编制目录的工作量,提高目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最后,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档案收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如识别重复档案、缺失信息等,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人工智能在档案收集立卷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为后续的档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二)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检索和查阅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档案检索和查阅服务,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用户用自然语言进行检索,摆脱传统关键词检索的局限性,提高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利用用户行为分析技术,为用户推荐相关档案信息,如根据用户的检索历史、浏览记录等,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档案,提高档案利用率;最后,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档案的多媒体展示,如将纸质档案数字化,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展示,提高档案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人工智能在档案检索和查阅服务中的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促进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
(三)提升档案服务的便利性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用户在线预约档案查阅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预约查阅档案,无须到现场排队,提高服务效率;[1]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用户远程查阅档案,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档案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查阅档案,提高服务便利性;最后,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客服,解答用户关于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如档案查询、借阅流程等,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人工智能在档案服务中的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体验,提升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
(四)实现档案库房管理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档案库房安全和高效管理。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档案库房进行实时监控,高校可以监控库房的温湿度、光照、人员进出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确保档案安全;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利用高新技术,对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智能控制,如根据档案类型和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温湿度,延长档案保存时间;最后,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档案库房的智能巡检,如利用机器人进行库房巡检,识别安全隐患,提高巡检效率。人工智能在档案库房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档案库房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确保档案安全和高效管理,为高校档案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三、加强人工智能在高校智慧化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具体建议
(一)引进人工智能配套设备
为了有效推动人工智能在智慧化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高校应积极引进人工智能配套设备,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硬件基础。首先,高校应引进图像识别设备,利用高分辨率扫描仪、图像识别软件等,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自动识别和分类,提高档案数字化效率;其次,高校应引进自然语言处理设备,如语音识别软件、文本分析软件等,对档案文本进行自动识别、提取关键信息、生成索引等,提高档案检索效率;最后,高校还应引进数据分析设备,如大数据平台、数据挖掘软件等,用于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和趋势,为档案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总之,高校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并制订合理的设备采购计划,确保人工智能配套设备的完善和高效利用,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基于人工智能重构档案管理模式
1.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档案智能收集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档案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革命性改变。首先,高校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档案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识别档案类型、提取关键信息、自动生成目录等,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档案收集效率;其次,高校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档案文本进行自动识别和提取,如识别档案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自动生成摘要等,从而提高档案信息的提取效率和准确性;[2]最后,高校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档案进行自动分类和整理,如根据档案内容、时间、作者等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并生成相应的目录和索引,从而提高档案整理效率和规范性。人工智能在档案智能收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档案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后续的档案整理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2.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管理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模式。首先,高校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档案数量、类型、利用率等,从而了解档案管理现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其次,高校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档案进行自动备份和安全监控,如识别档案安全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理,确保档案安全;最后,高校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档案库房进行智能管理,如监控库房的温湿度、光照、人员进出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确保档案安全。人工智能在档案智能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为高校档案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确保档案安全和高效利用。[3]
3.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档案智能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首先,高校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档案进行智能检索,如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或自然语言进行检索,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其次,高校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档案进行个性化推荐,如根据用户的检索历史、浏览记录等,推荐可能感兴趣的档案,提高档案利用率;最后,高校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对档案进行多媒体展示,如将纸质档案数字化,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展示,提高档案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人工智能在档案智能利用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档案利用的效率和价值,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促进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
(三)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高校应制定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相关制度,明确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责任主体、安全规范等,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制度保障。首先,高校应制定人工智能应用的总体规划,明确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目标、应用范围、实施步骤等,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方向指引;其次,高校应制定人工智能应用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工智能应用的责任主体、管理流程、安全规范等,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4]例如,制定人工智能应用的审批流程,明确人工智能应用的审批权限、审批标准等,确保人工智能应用合法合规;再次,高校应制定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保障制度,明确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风险、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可靠。例如,制定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存储、使用、销毁等环节的安全规范,确保数据安全;最后,高校还应制定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规范,明确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原则、伦理风险、伦理责任等,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道德。例如,制定人工智能应用的隐私保护制度,明确用户数据的收集、使用、保护等方面的伦理规范,确保用户隐私安全。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制度,能够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制度保障,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合法性和伦理性,促进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健康发展。[5]
(四)加强智慧化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为有效推动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高校应加强智慧化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熟悉档案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人才保障。首先,高校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数字化素养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例如,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学习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技术工具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高校应引进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专业支撑。例如,招聘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担任档案管理部门的技术顾问,负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系统开发、技术支持等工作;最后,高校还应鼓励档案管理人员与人工智能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与人工智能专业人员的交流学习,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总之,高校应加强智慧化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熟悉档案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人才保障,促进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推广。
(五)加强高校档案数据库建设
为有效推动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高校应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将档案信息数字化,为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基础。首先,高校应建立统一的档案数据库,将所有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存储到统一的数据库中,方便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例如,将纸质档案扫描数字化,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方便人工智能进行识别、分类、检索等操作;其次,高校应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格式,确保档案数据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方便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例如,制定统一的档案数据格式标准,规范档案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后,高校还应建立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例如,建立数据备份机制,定期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建立数据加密机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高校应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将档案信息数字化,为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促进人工智能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推广。
四、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高校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智慧化水平。高校档案管理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子琳.《档案法》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探析[J].兰台内外,2024(21):38-39+42.
[2] 庞海燕.高校人事档案数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台内外,2024(22):13-15.
[3] 廉清.高校学生档案智慧化管理问题思考[J].办公室业务, 2024(13):52-55.
[4] 纪庆晓,朱晓红,贾彪.档案价值认同视域下高校党建档案管理实践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4(13):92-94.
[5] 孙可佳.“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转型优化[J].兰台世界,2024(S1):38-40.
作者简介: 吴平,女,汉族,上海人,硕士研究生,档案馆员,研究方向:高校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