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1097年,北宋文学家苏轼从澄迈老城登临海南,谪居三年命运多舛,却为海南人民留下了劝农助耕、讲学布道的无尽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的几次考察中引用苏轼诗句,引导海南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探索试验蹚出一条自由贸易港建设之路。海南省委、省政府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保护和利用好东坡文化。省委书记冯飞指出,苏轼在海南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海南历史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海南省,相继举办了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苏轼主题文物展等系列活动,讲好东坡故事,弘扬东坡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凝聚加快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奋进力量。
“千古风流,不老东坡。”千年古县澄迈是一代文豪苏东坡登陆海南的第一站,也是三年后离开海岛的最后一站。2024年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带领50多万澄迈人民,珍惜苏东坡给澄迈留下的丰厚文化,做好借“轼”聚力凝聚文化力、借“轼”出海产生影响力、借“轼”登高提高生产力的“三借三力”文章,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地理优势、产业技术优势,宣传文化战线深入发掘东坡文化在澄迈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和社会价值,弘扬乐学、创新、仁爱、清正的东坡精神,相关镇村深耕东坡文化塑造澄迈的城市灵魂,融入澄迈城市文脉之中。澄迈且珍惜创办海南2025年第三届东坡文旅大会机遇,夯基垒台保护传承东坡资源,文旅融合使旅游品牌出圈出彩,赓续传承让东坡文化入脑入心,生成了借“轼”出海的东坡文化发展影响力。全县人民借“轼”登高,用东坡文化催生新质生产力,坚定信心构建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坚定目标对标全省当好“领头羊”。
2024年初,澄迈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一四四三”工作法,一是认准一件事、一个项目、一个系统或体系的“一个目标”;“四”是围绕全县重大战略目标、重大改革切入点、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自身核心业务“四个维度”创新工作;“四”是着力建成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评价体系“四个体系”;“三”是形成系统性思维、创造性张力、突破性进展“三个方法”。在这个工作法的推行中,今年以来,澄迈县紧扣“聚焦出海、投资澄迈”方向,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工程,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聚焦园区经济、口岸经济、资源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推出涉及先进制造产业、绿色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等10多个产业的重大招商项目,以此发展新产业、凝聚新动能,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县委、县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指挥部和18支招商队伍,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行动。建立健全招商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坚持引进与服务并重,进一步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并建立“链长制”工作体系,用好“企业首席服务专员”“政企会客厅”“项目直通车”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帮代办等工作机制,以“一个项目一名服务员”“一个项目一个工作专班”保障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四即”模式,加快打造“全‘澄’为您办”营商服务品牌,助力企业家在澄迈安心投资、顺心办事、舒心创业、温馨生活。
上篇 借“轼”聚力
把东坡文化融入澄迈文脉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苏东坡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他在海南的三年里,劝农助耕、讲学布道、作诗赋词,留下了无尽福祉,给澄迈县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东坡文化是澄迈的城市灵魂和文脉,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资源禀赋,传承弘扬东坡文化,是时代赋予澄迈的责任和使命。宣传文化部门率先研究,让东坡文化“登峰”活在当下,“落地”走进大众心田,上下同心将东坡文化打造成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把东坡文化的“软实力”转化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县委、县政府挖掘
东坡文化发挥“三大优势”
发掘东坡文化,礼敬人类文明。东坡文化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苏轼澄迈诗作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激发当代澄迈人对人生和事业的思考与追求,为新时代的澄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滋养与启迪。
与澄迈文脉相连的东坡文化博大精深,只有理解本质、抓住精髓,才能“得其门而入”。2024年2月27日,县委书记在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他对代表和委员们详细阐释东坡文化与澄迈发展关联性。他说苏东坡在澄迈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要把东坡文化的影响力,与澄迈人的优势、地理优势、产业技术优势相结合,在人的优势上,干部队伍的能力、结构、作风等非常扎实,各项工作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在地理优势上,澄迈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交通枢纽优势明显,有利于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产业技术优势上,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生态软件园产业基础逐步壮大,未来推动澄迈高新技术领域和数据化领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巨大潜力。4月29日,县委在老城组织“充分用好东坡文化资源 助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邀请苏学专家座谈交流,给澄迈经济发展支招。县委书记盛勇军在座谈中说:做好“文化澄迈”这篇文章,要系统研究谋划文化澄迈顶层设计,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发展路径,制定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形成完善“文化澄迈”的发展方案,以高质量的具体项目支撑文化场景的呈现;要做好东坡文化“三借三力”文章,探索借“轼”聚力、借“轼”出海、借“轼”登高的实现路径,研究如何借“轼”聚力凝聚文化力,借“轼”出海产生影响力,借“轼”登高提高生产力;要做好结合文章,在软硬件结合上寻求突破,在传承与创新结合上下足功夫,在公益应用与产业发展结合上加大研究,在长中短期阶段结合上有效衔接,扎实推进澄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繁荣发展。7月24日,澄迈县邀请苏学专家刘传铭进行“东坡讲堂”首场讲座,县领导在致辞中说,东坡的世界里面有永恒的文化价值、现实价值和时代价值,要深入发掘东坡精神,为时代所用、为澄迈所用,使之成为推动澄迈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挖掘东坡文化,创新使命担当。县委、县政府将东坡文化的挖掘推广工作赋予宣传、文化、教育部门,以此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苏轼的澄迈文化遗产走进民众心中。为使东坡文化使命与澄迈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2024年2月29日,“四大家”班子成员、法检“两长”、老城科技新城、琼台基地办等省管干部,参观海南省博物馆“千古风流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大家参观苏轼主题文物展,听取每一件文物的身世来源及历史故事,并从展品展件和文物图片资料追忆了解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近距离领悟东坡文化和苏轼精神,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擦亮东坡文化名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推澄迈经济社会发展,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澄迈高质量发展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宣传文化战线
广泛发掘苏东坡澄迈文化价值
东坡文化融入澄迈文脉,先要做好苏轼在澄迈的古迹文物保护工作,挖掘文化价值,讲好苏轼澄迈故事,以其与众不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借“轼”聚力的文化软实力。
挖掘历史悠久的澄迈东坡文化,让站在今天节点上的澄迈人民回望历史上的苏轼,与之建立起古今相连,让传统与时代对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广俊组织部务会,在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东坡文化的系列指示基础上,专题研究落实东坡文化澄迈遗产的史料挖掘、文献整理和普及推广工作。发掘东坡文化的精神内涵,系统性地打造东坡文化,使之成为“文化澄迈”具有辨识度、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坚持开放性理念,着力打造形成澄迈东坡文化的特色性,多渠道听取、采纳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充分挖掘澄迈东坡文化积淀、充分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以东坡文化为核心引领,推动文化澄迈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了一股“学东坡、知东坡、懂东坡、做东坡、用东坡”热潮。集中力量收集苏轼澄迈文化史料,聘请苏学专家蒙曼、李公羽、李树木等人为干部群众授课辅导,使东坡文化“活”起来,刻进澄迈人民骨子里,对家乡的东坡文化有了别样的理解和热爱。
打造东坡文化品牌,助推澄迈高质量发展。县委宣传部精心筹备澄迈文化发展大会,配合组织筹办海南省第三届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整合资源架构东坡文化品牌,召开东坡文化乡村游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格局调研座谈会,成立学术型组织挖掘整理澄迈东坡文化,构建传承东坡文化宣传阵地,推动东坡文化与澄迈产业融合发展。
讲好苏轼故事,传播澄迈声音,增强文化自信。澄迈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教育局、总工会、团县委等职能部门,按照职责要求落实落地,创新传播形式,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系列化宣传学习和传播机制,不断提升东坡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扩大辐射面。县文旅局把东坡文化当作重点文章做,以“办好一个大会,留下一个产业”为目标,全力筹备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局领导跟踪“东坡海南村”等农文旅重点项目,在老城古码头、通潮阁遗址等东坡文化遗址建立文物保护标识牌;启动里桥修缮保护前期工作;申报2024年度“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实施项目;帮助老城镇国社村建设东坡唐佐文化园,并完善该村东坡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组织专家召开东坡文化研讨会、座谈会、考察苏东坡在澄迈境内行迹遗踪及文化遗产等,研究传承开发东坡文化;积极探索“东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展寻觅苏东坡澄迈遗迹探秘游、澄迈东坡文化研学游,依托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规划设计东坡文化旅游线路,指导永庆寺、富力红树湾-东坡书堂等景区景点开展东坡文化研学活动,在“澄迈文旅”微信公众号开设东坡文化专题专栏,宣传东坡文化旅游资源。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东坡文化专题专栏,组织拍摄制作《苏东坡与澄迈之缘》等东坡文化系列宣传片,利用东坡文化资源打造独特多元的旅游方式。县教育局在教师中举办“问礼东坡”文明礼仪讲座,引导中小学校组织师生追寻东坡足迹,学习东坡文化,刮起了长盛不衰的“东坡风”。澄迈县图书馆设置东坡书籍专柜、开展苏东坡《渡海帖》拓印等东坡文化研习活动。澄迈学宫博物馆开展苏东坡诗词、书法研习活动。海南广电小记者联盟澄迈站组织小记者走进澄迈老城文化遗迹追寻东坡足迹学习东坡文化,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举办“躬耕东坡,新迈山海”“东坡迈”劳创节,组织师生学习苏东坡的劳动创新与智慧生存;城东小学教师刘湘带领学生走进“北宋文豪”苏东坡的诗词世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城中心幼儿园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启探寻东坡文化研学之路,重走东坡路,接受东坡文化洗礼。县总工会举办“弘扬东坡文化,传承良好家风”的女职工“芳华有约”特色阅读活动,吟诵东坡诗词,学习东坡文化,感受诗词魅力。团县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举办“澄澈青春·迈向新城”音乐会,让更多澄迈人了解东坡文化魅力。澄迈县孔子学会面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东坡文化,并开展系列东坡文化研讨、研习活动。多部门联合举办“书香澄迈”全民阅读暨“传承东坡文化”主题活动,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东坡文化的持续挖掘和宣传,对内产生了文化力,对外产生了城市传播的影响力。
镇村深耕东坡文化塑造澄迈城市灵魂
东坡文化已然成为澄迈的城市灵魂。《澄迈县志》记载:苏东坡往返经过澄迈,停留10多天,至少创作了五首诗词,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千古绝唱。他与澄迈人姜唐佐亦师亦友,培育姜唐佐“破天荒”地成为海南第一位举人;与澄迈人赵梦得的友谊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其为赵梦得创作的《渡海帖》是其书法作品的代表作,现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以文铸城,文旅融合。老城镇委、镇政府以东坡文旅综合项目为主抓手,聚焦“以文铸城”一个主题,打造东坡文化公园、东坡禧乐荟两个项目版块,发挥澄迈文化展示窗口、文化赓续千年渡口、文化消费投资风口三个功能,建设古址遗风、古风商街、农耕互动、文化演艺四个场景,用好用活东坡步行街、通潮阁、宋潮文化街肆、米悦农场、东坡文化体验区五个重要点位,加快推动形成具有老城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串珠成链打造老城地区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擦亮“文化名镇”亮丽名片。
全县各镇党委政府和村组主动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自觉弘扬传承东坡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嘴边,而且是结合本地特点和发展所需,把东坡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县镇村深耕东坡文化,塑造出了澄迈的城市灵魂。
中篇 借“轼”出海
东坡文化生成发展影响力
淄博“赶烤”、贵州“村超”、哈尔滨“耍雪”风靡全国,“城市IP”概念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共识。如何提高澄迈县的城市“辨识度”,县委、县政府引导全县人民深耕东坡文化根基,延续城市历史脉络,借“轼”出海生成发展影响力。海南省政府赋予澄迈县承办2025年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全县充分利用东坡文化优势,深度挖掘文旅特色亮点,通过第三届东坡文旅大会的建设筹办,顺应趋势、抢占先机,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形成一批具有澄迈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为澄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接一连三”,农文旅融合,
澄迈旅游品牌出圈出彩
县委宣传部领导说,澄迈是农业大县,品牌农业走在全省前列,也是千年古县,以“东坡文化”为代表的资源丰厚、自然景观交接、旅游打卡地众多,为澄迈推动农文旅融合打下扎实的基础。近年来,澄迈“融合农文旅”,探索“接一连三”路径,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1+1+1>3”的整体效能。
以旅彰文,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以人文景点为核心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美榔双塔、石矍村冯氏祠堂等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丰老街、澄迈学宫等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恒谦故居、大美村王氏宗祠等5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都散布于澄迈县老城镇、金江镇、永发镇等镇村。充分挖掘利用东坡文化元素,打造国社村“东坡唐佐纪念园”等乡村旅游点,根据东坡在澄迈的遗踪,串联东水港、国社村、罗驿古村等,推出东坡文化旅游线路。推动“非遗”进景区景点,打造乡村文化旅游活动IP,使“桥头地瓜文化节”“大地的诗意”“澄迈十二时辰”“龙吉禧乐荟”等成熟IP辐射更多具备条件的澄迈乡村旅游目的地,带动澄迈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以农促旅,拓展品牌农旅功能。打造农业景观,澄迈现有“三品一标”有效认证农产品57个,福山咖啡、白莲鹅、无核荔枝、福橙、苦丁茶、桥头地瓜、无籽蜜柚、山柚油等8种农产品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围绕这些特色品牌农业,澄迈着力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园区、休闲农业观光景区、休闲生态农业景区。推动农特产品旅游商品化,以“畅游福地,乐享福礼”为品牌概念,借力澄迈福地“福”文化IP,将福山咖啡、慧牛、沉香、牛大力茶等特色品牌农产品打造成“澄迈福礼”旅游文创公用区域品牌,推出桥头地瓜、瑞溪牛肉干、文儒山柚油等多种农特旅游商品,满足游客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打造澄迈具有特色的农旅融合品牌。积极探索“特色品牌农业+乡村旅游”经营模式,通过农业与农耕文化传承、劳动教育、研学教育、新型养老、亲子体验、拓展训练、游憩康养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做好“乡村骑行”“果林采摘”“咖啡烘焙”“沙地挖宝”等特色旅游,积极举办大丰荔枝乡村旅游嘉年华等推介活动,精心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春挖地瓜”“夏摘荔枝”“秋品蜜柚”“冬尝福橙”等系列主题采摘季。
以旅兴农,激发特色乡村新活力。澄迈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带动,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乡村旅游“样板工程”。现已建成1个美丽乡村居群、64个美丽乡村,涌现出那雅村、墩茶村、候臣村、罗驿村、才存村、大丰村、美朗村、卜厚村、保良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热门打卡点,实现了点点可连线、线线有亮点。打造古村落乡村旅游品牌,火山岩古村落群活态遗产体系完整,具有浓郁的海南特色,是中国唯一集中连片的火山岩古村落群。2022年4月,澄迈成功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澄迈县打造“福(山)桥(头)带”“永(发)美(亭)带”“老城罗美(含沙吉村)带”三条“乡村旅游带”,顺势推出亲子休闲游、深度文化游、乡村风情游以及生态体验游等多条旅游路线,涵盖农事采摘、垂钓休闲、户外体验、特色民宿、农家美食等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发展美丽乡村带、田园综合体、农耕文化园、民俗体验馆、休闲度假区、农业示范园、湿地公园等富有观赏性、互动性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乡村旅游新亮点。
夯基垒台,固本兴新,
东坡资源保护传承有力
“东坡文化”是老城的灵魂,必须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确保老城延续的历史文脉。苏轼可望,复古可期,老城镇政府规划的“东坡文化公园”现已启动建设,在澄江北路老城糖厂住宅区原通潮阁遗址和古码头遗址,复建历史遗迹、创建国学古街、码头商埠为载体,着力打造一个复建通潮阁、关帝庙等历史遗迹、再现历史文化的集古渡、古驿、古街、古塔、古城墙、古园林以及融合了现代文创集市、文化演绎、餐饮会馆、客栈酒店、诗书画坊、禅道休闲等为一体的历史人文旅游综合景区。规划建设古码头公园、东坡公园(通潮阁、关帝庙)、澄江书院传统国学文化园三大主题公园,占地166亩。
澄迈县委常委、老城镇党委书记曾学将东坡文旅综合项目以标志性成果谋划向全县人民汇报说,东坡文化公园的精华在五大景点。已经建成使用的东坡步行街以宋朝文化为主线,通过“演出+商业”“演艺+餐饮”等模式,举办东坡美食节,举行国风演出,开办东坡书院,不断升级街区夜间消费新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新潜能;规划重建的通潮阁等历史遗迹,是继承和弘扬东坡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宋潮文化街肆涵盖国风特色餐饮、茶咖酒、烘焙美妆、潮玩、文创、演艺、剧本杀/剧本游、休闲娱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消费业态,主要打造面向市民(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免费开放的网红打卡胜地;米悦农场由“共享种植区”“美食体验区”等7个区域构成,充分挖掘澄迈独特的长寿资源、土特产资源、苏东坡海南劝农历史文化资源、龙吉农耕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一个既能亲身体验传统农耕活动,又能享受田园风光和自然之美的独特空间,让游客在放松和学习中更加亲近自然;东坡文化体验区该板块包含穿林打叶步道、劝农迷宫、东坡音乐会等项目,旨在充分结合东坡文化,营造一个带有文化品位的社会公益空间,为游客提供一个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新场景。老城镇正在倾力抢救性恢复东坡古迹,可望盘活相关历史文化资源,打通澄迈城市文脉,塑造澄迈城市灵魂。
赓续传承,守正创新,
东坡文化推动澄迈繁荣
追忆东坡文化历史,增进澄迈前行力量。按照县委、县政府挖掘东坡文化的要求,县里的多部门联动,开办论坛、讲座、演出,广泛普及东坡文化的澄迈意义,对内形成学知做用热潮,对外提升澄迈城市传播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2024年1—8月,澄迈县累计接待游客总数35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40%多,不少游客追寻的主题就是东坡文化遗迹。旅居澄迈的杭州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周乾松教授、山西文化部门退休干部邓九高、邢东魁等“候鸟人才”,倾情研究宣传东坡文化。其中,周乾松教授多次踏访澄迈东坡文化遗迹,查阅史料,积极研究和宣传澄迈东坡文化;邓九高还多次采风东坡文化遗迹,创作了《东坡踏歌来》《唐佐园里说东坡》等歌词作品,并计划打造作品,在澄迈县内进行公演;邢东魁拍摄了大量东坡文化遗址摄影作品,积极在网络上宣传推广澄迈东坡文化遗迹;澄迈县孔子学会舞蹈队编排创作了东坡文化相关的舞蹈节目。
守正创新东坡文化,赓续传承苏轼一心为民的情怀,在推动澄迈繁荣中造福一方。春节期间,县委统战部组织召开乡贤新春座谈会,县委书记盛勇军主持会议,感谢他们关心支持澄迈经济社会发展,希望他们继续当好家乡发展的“联络员”“招商员”“宣传员”,支持家乡事业。县领导说,澄迈县坚持“拼经济、抓产业、求发展”的主旋律,坚持“项目为王”“把事办成”两个基本理念,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组织动员能力、专业能力,打造常态沟通服务平台,凝聚乡贤之心,汇聚乡贤之智,集聚乡贤之力,确保澄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空谈误事,实干兴县。澄迈县充分利用侨联、民主党派、商会、工商联等社会各界人士的资源力量,积极寻找更多发展机遇和合作平台,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督促各级各部门把“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合力抓牢澄迈发展的根基,外来投资的数质量明显增强。根据“一心一极、一圈多点、网络布局”的开发格局,2035年全县将实现常住人口80万,城镇人口60万的目标。
下篇 借“轼”登高
东坡文化催生新质BE7V0cGwZRsgV2zuEPkbazvIuiJA7uOLxSJzlCxk2oc=生产力
苏轼给澄迈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澄迈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传承东坡文化,就要借“轼”登高,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县委、县政府充分重视人的创新因素,以关键核心技术赋能新兴产业,实现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年初以来,全县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构建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坚定目标对标全省当好“领头羊”,坚定创新依托新质生产力阔步疾行,新建琼浙国际产业园,推动数字经济、油气化工、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2024年上半年全县开工、竣工项目65个,总投资141亿元。年度内推动10家重点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达到二级及以上数字化水平,新增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实施绿色化提升,新增4家省级绿色工厂;推动高端化发展,培育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各级各部门竭诚当好“店小二”,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保障企业开足马力、稳产扩产,使重点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澄迈经济的有力支撑。
坚定信心,构建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澄迈县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31亿元,同比增长9%,经济发展跑出了海南自贸港“加速度”,形成了干部队伍能力、地理位置、产业技术三大优势和五大产业集群,完整地构建了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
澄迈县注重干部队伍的能力、结构和作风建设,在县镇两级政府中开展效能行动,优化“办成事”的机制、打造“好办事”的环境、形成了“办好事”的生态环境,“六个强县”全面起势。数字强县提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508.76亿元,同比增长28.68%;油服强县提档,油服1号深水设备装配公共服务平台竣工投产,完成国内首次首台最新技术深水水下采油树装备本土化组装测试,油服相关产业营收超过100亿元;物流强县提级,深国际、轩恺桐等12个项目加快建设,物流产业营收突破百亿规模;农业强县提优,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品牌农林产品种植规模18万多亩,产值14.31亿元;制造强县提效,制造业完成投资25.86亿元;港口强县提速,马村港三期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港区吞吐量1658.7万吨,同比增长19.84%。
澄迈县是新质生产力打造的重要实践地,结合东坡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县委、县政府引导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在2024年度的各项工作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从今年前两个季度看,全县人民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新质生产力保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打好打赢封关运作准备、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园区发展、消费提质升级、防范化解风险六场攻坚战。在这一场场攻坚战的后面,我们看到了抓落实提效能的澄迈干部队伍,他们全面深化政治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效能政府建设,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意识,在重点任务、重点改革、重点项目谋划推动上勤思考、见行动、有成效。2024年4月30日,澄迈县在老城科技新城召开了一场企业家座谈会,现场通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等情况,邀请参会的企业家直接提出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逐一回应企业的问题和诉求。盛勇军书记说,扎根澄迈的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国王”,为澄迈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各单位各部门要问计于企、问道于企,坚决做到尊重企业家、走进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积极打造“小范围、高频率、全覆盖”政企交流沟通渠道,凝聚发展共识,促进政企双方同心、同向、同行。希望企业家对澄迈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扎根澄迈把企业做大做强,当好澄迈经济发展的“宣传员”“推介官”,进一步扩大澄迈的“朋友圈”,当好项目“牵线人”,让更多企业了解澄迈、走进澄迈、投资澄迈,实现合作共赢。
说到做到,不放空炮。2024年8月5日,县领导带领职能部门深入翔泰渔业、欧绿保神州新能源等重点企业现场办公,当场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和问题。盛书记说,“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相关部门要强化服务保障,细化工作举措,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坚定目标,对标全省当好“领头羊”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澄迈县委、县政府的目标意识很强,引导干部群众深化认识经济重要性,一方面坚定经济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繁荣与和谐的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当好“领头羊”角色,始终坚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信心决心,保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主动对标全省先进,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争先进位。澄迈县科工信局以“五个一”为抓手,用科技赋动能,使老城变新城,梳理一套8张目标清单服务企业,引入专业力量建立一支“一对一”包联的服务队伍,树立一批数字化、绿色化、示范化典型,用好一系列企业帮扶支持企业政策,完善一个高新技术产业专班定期调度会商机制,使数字经济“向数图强”,油服产业“向海图强”。行走澄迈大地,围绕“六个强县”建设的产业集群体系稳固,配置优化,发展强劲。
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支撑数字强县建设有力。澄迈县培育壮大游戏出海、信息技术服务和区块链、平台经济3条产业链。推进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商业化,做大游戏出海规模,探索跨境电商直播、来料加工等跨境数据试点场景建设顺畅,推动视联动力等企业加快落地电子信息制造项目已经显效。智算中心给澄迈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底座支撑,推动通信服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迭代,担当产业“聚合器”和“孵化器”作用,有效促进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的联动。北斗应用推广中心立足澄迈、面向全省、辐射东南亚,实现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济意义和发展意义。
油服产业集群支撑油服强县建设加强。澄迈县倾力发展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全产业链,帮助落户油服基地企业在海口综保区开展“飞地”保税租赁业务,中海油服海南产业园和海南生产支持基地项目建设日新月异,默文石油物探仪器有限公司智能仪器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油服相关产业营收将超过120亿元。澄迈县确立长远目标,联合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海南省海上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深海油气钻探技术创新联合体,“一室一中心一联合体”的建设和打造,进一步完善油服产业科创体系,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圈,为培育发展油服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支撑。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支撑物流强县建设有序。澄迈县加快布局港口物流产业链,引进了一批产业链优质项目。韵达隆启智能化快递中心、建通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国发农联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加速集聚发展,推动了海南全岛的物流降本增效。
热带高效农业产业集群支撑农业强县建优。全县集中精力做大做强精品咖啡、品牌农业和休闲渔业两条产业链。引进热带优异果蔬品种资源,推动品牌农产品稳产量、提质量。农林联手帮助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申报名特优新农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南鲜品”,扩大了农林品牌的矩阵。
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撑制造强县建设加速。澄迈县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食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再制造的三条产业链建设又好又快。益海嘉里粮油综合加工中央厨房、威纳精酿啤酒等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加快。信义玻璃、欣龙无纺等龙头企业带动引入高端功能玻璃、非织造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再制造维保、改装、技术升级、系统集成、产品研发生产等产业形态相继落地,一大批传统制造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向数字化建设转型。
马村港区支撑港口强县建设增强。澄迈县加大帮扶力度,使马村港三期项目建设动工,危化品集中仓库和待渡停车场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坚定创新,依托新质生产力阔步疾行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澄迈县弘扬东坡文化,目的是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县委、县政府带动各级坚定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保持内在生命力旺盛和持续动能支撑,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干部管理,探索传统与现代数字化融合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观察近半年的经济建设形势,澄迈县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壮大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造产业合作平台。澄迈县围绕一些束缚性的堵点卡点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县委、县政府年初谋划项目投资时,提出项目谋划要好,前期工作要快,资金使用要值,融资方式要活的要求,县领导率队分别到东部各经济强省考察招商,推介澄迈经济、产业规划、工业发展情况,寻求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合作。县政府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和浙江产业发展优势,抢抓浙商民营经济拓展东盟市场的重要机遇,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依托老城科技新城,争取省级层面支持,共建“琼浙国际产业园”,加强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吸引来大批实力型浙商考察投资,合作共建琼浙合作标志性工程和示范性项目。从已经签署的合作协议可以预见,琼浙两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一定会在澄迈县崛起一个合作新枢纽,建立起一座面向东盟经济的浙商创业逐梦新城,成为海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
园区扩建集群发展。澄迈县注重抓好标志性项目落地,用一批好项目强牵引区域经济蓄动能。县政府优化产业地图链接土地超市数字化平台功能,推进在线选地、精准供地,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打好扩投资提质效攻坚战。我们在老城镇南一环路和南二环路交汇处的海南生态智慧产业园项目工地上,看到一排排现代化钢结构厂房依路而建,运送钢结构和各类建材的大型货车有序装卸。项目总经理万卓然说,这是一个科技企业加速园,一期建设已进入尾声,大家全力拼速度、拼质量,冲刺7月竣工验收。这个在建园区总投资50亿元,占地738亩,一期规划建设10个组团48栋建筑,是澄迈县重点产业园项目之一。该产业园属于低碳制造,建设先进制造业赛道,将形成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行业产业集群,是海南汽车智能化制造行业的新生主力军。
龙头企业勇挑大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澄迈在数字经济、油气化工、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形成了腾讯、百度、华为、抖音、中国石油、唯品会等一批优秀企业。云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南数字医疗健康创新基地的龙头企业,致力于运用区块链核心技术,拥有丰富的医疗数字化行业经验,服务全国1600多家医院的医疗健康管理新生态。积至(海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紧盯“游戏出海”、来“数”加工、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石油南方勘探公司海南福山油田扩大产能,实现了油气开发生产的清洁化、节约化、智能化。
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壮大、未来产业争先布局。如今的澄迈县以“新”提“质”,以“质”谋“变”,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奋勇争先。澄迈县用东坡文化培育提升新质生产力,促进海南老城科技新城“二次创业”,以更好的项目、更全的要素保障、更优的营商环境,抢抓招商引资先机,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道路上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