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4-12-03 00:00:00廖昭海高玉广赵旋熊世磊陀鹏蓝洲梁镫月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PSVT 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观察组采用生脉注射液合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观察复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2组的第1次、第2次、第3次复律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头晕头痛、低血压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P<0.05),2组的心力衰竭、猝死、乏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个月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个月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改良 Valsalva 动作;急救治疗;PSVT;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11-0058-0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急诊室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则常常频发,发作时间长,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目前此病的治疗方式有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是根治此病的唯一途径,但是射频消融术为有创手术治疗,存在禁忌症和并发症,且治疗费用不低,这种治疗方式常不被患者首选,而药物方面,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对轻者的患者效果显著,但对频发且重症患者,效果一般,副作用也多[1。近年来,改良Valsalva动作(Modified Valsalva maneuver,MVM)进行干预PSVT[2,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得到广泛推荐。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既能抗心律失常3,又可减轻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时的不良反应4,为了深入研究,本项目拟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以期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带来新思路,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项目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开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急诊科就诊的 PSVT 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39.85±4.53)岁;心率为(167.5±12.1)次/min,收缩压为(140.30±14.50)mmHg;舒张压为(81.30±6.20)mmHg,血氧饱和度为(98.30±2.20)%;血钾(4.13±0.32)mmol/L;首次发病16例,非首次发病(既往至少有1次发作)14例;既往缺血性心脏病1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6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39.98±4.14)岁;心率为(170.20±13.20)次/min,收缩压为(139.30±15.20)mmHg,舒张压为(82.40±5.97)mmHg;血氧饱和度为(97.43±2.57)%;血钾(4.08±0.41)mmol/L,首次发病17例,非首次发病(既往至少有1次发作)13例;既往缺血性心脏病0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经15导联心电图确诊,与PVST诊断标准相符[1。(2)年龄18~60岁。(3)未开展任何的紧急复律治疗。(4)患者与其家属同意此研究。(5)治疗前,未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1.3 排除标准 (1)发病时间超过6h者。(2)存在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者。(3)心房扑动、心房颤动、QRS时限≥120ms患者。(4)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肺功能障碍者。(5)无法配合进行Valsalva动作者。(6)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1.4 剔除标准 (1)病情加重,开始治疗后又出现新心律失常。(2)中途停止治疗者。(3)有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而中止者。(4)整个观察期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者。

1.5 干预方法

1.5.1 对照组 在改良Valsalva动作前5 min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推,静推完后患者采取45°半卧位,实验医师观察心电监护仪60s,若判定仍为PSVT后,指导患者通过对10 mL注射器持续吹气15 s后立即平卧并抬高其双腿至45°,保持15 s,之后回归半卧位维持45 s,观察心电监护仪判断复律情况,并行心电图检查。若首次复律不成功者,则进行第二次复律,累计次数≤3次,若3次复律均未成功,并予选择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复律。

1.5.2 观察组 在改良Valsalva动作前5 min予生脉注射液(吉林省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6097)20 mL静推,静推完后患者采取45°半卧位,实验医师观察心电监护仪60 s,若判定仍为PSVT后,指导患者通过对10 mL注射器持续吹气15s后立即平卧并抬高其双腿至45°,保持15 s,之后回归半卧位维持45 s,观察心电监护仪判断复律情况,并行常规15导联心电图及专科确认。若首次复律不成功者,则进行第二次复律,累计次数≤3次,若3次复律均未成功则行常规15导联心电图记录,并予选择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复律。

复律后,每日仍使用生脉注射液20 mL(配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以巩固序贯治疗,持续3 d。

1.6 观察指标

1.6.1 复律成功率 记录2组患者的第1次成功复律的例数、第2次成功复律的例数、第3次成功复律的例数。

1.6.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容易头晕头痛、心力衰竭、猝死、乏力以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上述情况的例数。

1.6.3 复发率 治疗结束1个月、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病情复发次数。

1.7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分析,根据资料特点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代表,2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有1例因为开始治疗后又出现新的心律失常而被剔除,最终纳入29例,观察组中有1例因为中途停止治疗而被剔除,最终纳入29例。

2.1 2组复律成功率比较 治疗后,2组第1次复律、2次复律、3次复律均有成功复律例数的患者,但2组的第1次复律成功率、第2次复律成功率、第3次复律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中,对照组头晕头痛、低血压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P<0.05),2组心力衰竭、猝死、乏力的发生率极低,2组的心力衰竭、猝死、乏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复发率比较 经过随访得知,2组1个月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个月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补气固脱,生津复脉之功效。生脉注射剂是生脉散经现代工艺制作的注射用制剂。生脉注射液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取得较好地临床疗效[5。人参作为方中君药,主要成分有皂苷类。常用于防治心肌缺血、心室传导受损等心脏系统病变。麦冬成分包括皂苷类、高异黄酮类等,具有抗缺氧保护作用;五味子的成分为挥发油类,可以抑制和兴奋大脑皮质功效6。Chen Q等[7通过采用生脉注射液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内皮细胞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其可以缓解心肌缺血-输液损伤引起的内皮细胞糖蛋白包络分离。

PSVT为发病途径不局限于心室或起源在心室以上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中较为普遍发生。因其以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为发病特点,故及时采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转化策略是当务之急。目前,非药物治疗有刺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刺激[8使用压舌板在患者舌根处引起恶心,呕吐,此方式可能适合那些没有结构性心脏病及没有明显的心力衰竭表现的患者。这些方法的转化率低于20%[9。其他常用方法包括按压眼眶,颈动脉窦按摩等。如眼球的压力不适用于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10。按压颈动脉窦时,对于敏感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心脏骤停,以上方法中存在禁忌症,因此,护士无法独立操作。除上述外,其他使用药物或心脏电复律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事件。如,三磷酸腺苷的应用可能引起恶心,面颊潮红等不适。过量使用普罗帕酮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和头晕,并抑制左心室功能。既往标准Valsalva动作在其转复 PSVT 的成功率较低,而改良Valsalva动作可地提高PSVT复律成功率。骆黎等[11证明改良Valsalva动作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治疗组,且平均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组。采用改良Valsalva 动终止PSVT的潜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患者最初吸气,然后强行吹气会增加胸腔内压力。同时,可以快速减少血液流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并协同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从而改善迷走神经张力以中断室上速,最终导致PSVT终止。

本项目基于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观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2组患者都可以达到较好复律效果,联合生脉注射液的观察组患者头晕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这可能与生脉注射液中的成分五味子、人参和麦冬有关,这三味中药可保护心肌、改善心脏微小循环,继而,在改良Valsalva动作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生脉注射液联合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急诊 PSVT 患者具有较好地安全性,操作方便,对于急诊诊疗及院前发生的PSVT病例救治中值得应用和推广。同时,本项目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科学内涵,为其应用提供临床依据。但在此研究中,对于生脉注射液的精准转复剂量及干预具体时间未能进行有效的对比,希望在今后的临床观察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Bruce S Stambler,Francis Plat,Philip T Sager,et al.First Randomize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Self-Administered Intranasal Etripamil for Acute Conversion of Spontaneous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NODE-301)[J].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22,15(12):e010915.

[2]李士华,赵志远,张颖.反复应用改良Valsalva动作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J].临床急诊杂志,2021,22(1):70-71.

[3]郝喜红.生脉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HRV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0):51-53

[4]张清伟,陈远平,丘彬彬,等.生脉注射液对老年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58-159

[5]郑博鸿,詹淑玉,周鸿宇,等.生脉注射液物质组成、临床前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0,51(20):5360-5371.

[6]连芳,王洪涛,邓福谋,等.生脉注射液对心脏瓣膜手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19,41(1):230-232.

[7]Chen Q,Zhang P,Xiao QX,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Shengmai injection on myocardial endothelial cell glycoprotein detachment after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isolated rat hearts[J].Perfusion,2020,17:267659120965921.

[8]Ceylan E,Ozpolat C,Onur O,et al.Initial and Sustained Response Effects of 3 VagalManeuvers in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A Randomized,Clinical Trial[J].Emerg Med,2019,57:299-305.

[9]Collins NA,Higgins GL 3rd.Reconsider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arotid sinusmassage as a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J].Am J Emerg Med,2015,33:807-809.

[10]Rayburn D,Wagers B.Modified Valsalva Maneuver for Pediatric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J].Pediatr Emerg Care,2020,36:e8-e9.

[11]骆黎,吴汉妮,毛光宇,等.改良的Valsalva动作与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对阵发性室上速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0,26(6):488-493.

(收稿日期: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