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抗组织审查,他演了一出“主动投案”的戏码

2024-11-30 00:00:00王清青朱航睿
党员文摘 2024年22期

听闻“铁兄弟”曾姓商人因涉嫌行贿犯罪接受监察机关调查的消息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县长郑常友惴惴不安。在伙同他人作出一些应对举措后,郑常友来到德阳市纪委监委“主动投案”。

面对组织问询,郑常友避重就轻、极力狡辩,全然不顾组织的帮助和挽救,用尽心机对抗组织审查。然而,在犯罪事实面前,这一切都是徒劳。

2023年3月,郑常友因犯受贿罪、贪污罪,数罪并罚,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底线步步失守

2000年,郑常友从部队转业到四川省广汉市天然气公司工作,最初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工作中敢拼敢闯,很快被选入广汉市市直部门工作并先后在多个岗位任职。

郑常友本应感恩组织的培养,严格自律、努力工作,但他却随着职务的晋升,与商人老板打成一片、搅在一起,放松了自我要求,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逐渐忘却了来时的路,把党规党纪全都丢诸脑后。

“我手中的权力大了,话语权有了,慢慢地,请吃请喝求我办事的人也多了。”喜欢热闹且受人簇拥的郑常友手中有了一些权力,很快成为不法商人老板们的“铁哥们”与“座上宾”。

2013年6月,在一次饭局中,商人“朋友”卓某找到已任广汉市住建局副局长的郑常友,请求帮忙安排销售业务,并表示事后定有感谢。郑常友二话不说,便利用管理辖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职务便利,给各个开发商“打招呼”帮助卓某推销混凝土,简单的4通电话就搞定近2000万元的销售单,郑常友轻松获得“回扣”10万元。

“当时觉得这些钱来得很容易,随便打个招呼,就得到一年工资的回报。”尝到甜头的郑常友贪婪欲望被激起,慢慢变得坦然接受“围猎”,甚至享受被“围猎”。

据办案人员介绍,郑常友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打麻将。一些不法商人老板便以此为突破口,换取他的关照。经统计,郑常友累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的高档酒品上百瓶。还有一些心怀不轨的商人,想方设法成为他的“牌友”,在牌桌上送牌资、套近乎,对此郑常友毫不避讳。

在这些投其所好的“围猎”下,郑常友心中的底线步步失守,其在乡科级领导岗位上,“六项纪律”项项违反,违规插手工程项目、违规经商办企业,自诩“敢闯敢拼”,实则与不法商人老板勾肩搭背,无视中央八项规59bbba3744c9f1a587f8a666d36a19b2定精神,收受红包礼金、借赌博敛财。

经查,自2010年起,郑常友对政治纪律规矩、正风反腐要求、纪法底线约束置若罔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共计收受贿赂380余万元。

心中没有敬畏

郑常友在广汉市新丰街道任“一把手”期间,把“班长”当成“家长”,把街道当“山头”,蛮横霸道、用权任性,决策“一言堂”、用钱“一支笔”、项目“一手抓”,“一把手”俨然成了“一霸手”。

2018年,郑常友听闻辖区企业主黄某打算修建厂房,便当即做主,推荐自己的牌友卿某某承揽该厂房项目。碍于辖区“一把手”的面子,当其他承建商找到黄某意欲“竞标”时,黄某只能婉拒。最终,卿某某顺利承揽到600余万元的工程,并在事后送给郑常友30万元“答谢费”。

2019年上半年,辖区某安置小区车库需要重建,郑常友为了照顾自己相熟的建筑业老板周某,指使工作人员“灵活应对”,将200万元的项目拆分成四个标段,直接绕开招投标程序,以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安排给周某独家承揽。

2020年7月,广汉市出台惠企纾困政策,限定了租金减免范围,辖区某幼儿园超范围申报减免费用,街道分管领导明确提出不符合上级规定,郑常友则因该幼儿园是其“关系户”开办,无视文件规定大开绿灯,强令分管领导修改上会意见,自己在会上带头拍板,造成国家资金损失12万余元。

更为荒唐的是,有一次新丰街道辖区内两名老板意欲置换地块,郑常友“嫌麻烦、图省事”,本该召集街道党委班子集体讨论,却自作主张安排工作人员按照两名老板的意愿编写、篡改会议纪要,倒签投资协议书。

为了拉拢班子成员,让他们都“听招呼”,自己能够“说了算”,郑常友还想方设法私设“小金库”贪污公款,以不同名义向班子成员违规发放各种“福利”。

起初,郑常友授意商人老板通过虚构新丰街道绿化工程项目,套取政府财政资金共25万元用于班子成员吃喝。初次尝试后风平浪静,职工没反映,上级也没有发觉,郑常友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于是,他继续指使相熟的企业老板准备好假合同、假发票,安排分管领导以“清淤掏堰”“道路绿化”等项目名义违规套取财政资金共170余万元,全部用于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的分配与挥霍。

办案人员介绍,这些班子成员虽惴惴不安,但考虑到自己也拿了“好处”,同时顾忌郑常友一向霸道,只好讳莫如深,给当地政治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在郑常友被提任副处级领导干部考察时,班子成员全部给出了“好评”,竟无一人检举反映。郑常友案件涉及的正科级、副科级和镇村干部中,目前已立案审查调查7人,组织处理15人。

自诩手段隐蔽

为官从政始终向“钱”看的郑常友,为了逃避监督,层层设防,或通过他人以投资为名收受贿赂,或培植老乡充当“白手套”,而自己则躲在幕后,坐收渔利,大肆捞钱。

2012年,老乡曾某在一次饭局上偶然结识了郑常友,几番交际下来,两人逐渐形成了深度捆绑的利益关系。随后的时间里,郑常友为曾某找项目、行方便,一路扶持他发展壮大;曾某既是郑常友随时可以取钱的“钱袋子”,又是替他操作权钱交易的“白手套”。

2019年,郑常友任新丰街道党工委书记期间,发现辖区某建筑企业“前景广阔”,随即向该公司老板推荐曾某入股20%,又与曾某商议,该股份二人各占一半,但郑常友的投资款却全部由曾某支付。郑常友表示想买一辆好车,曾某立刻“投桃报李”,以他人名义购买了一辆价值40余万元的汽车送到郑常友手中。

曾某靠着郑常友的“关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顺利承揽到新丰街道辖区内河道清淤、修筑堤坝等多个工程项目,先后获利300余万元。与此同时,郑常友在明知党员干部禁止违规经商办企业的情况下,仍铤而走险,以变换集资人身份的形式“换马甲”继续持股分红。

2020年,商人黄某找到郑常友,希望在土地出让、购地建厂等方面得到帮助。郑常友意识到“赚钱”的机会又来了,便利用职权为黄某拉关系、找土地,顺利达到黄某的预期后,又借机与黄某商议,共同出资修建厂房,各占股50%,享受租金收益。而实际上,所谓的“共同出资”却是黄某以感谢费的名义代郑常友拿出投资款47.5万元,等该厂房建成出租后,郑常友又心安理得地获取收益。

2022年2月底,曾某因涉嫌行贿犯罪被监察机关留置。几天后,听到风声的郑常友担心东窗事发,安排他人转账给曾某,支付此前曾某为其购车所付费用,又主动到德阳市纪委监委“说清来龙去脉”,搞假投案、探虚实,欲盖弥彰。

心中有“尺”,方能知是非;行为有“戒”,方能善始终。郑常友不慎欲、不知足,目无纪法,最终身败名裂、身陷囹圄。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