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 明,廉生威。”这是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里一座“官箴”碑的碑文。意为下属敬畏我,不是因 为我的严厉而是因为我的清廉;百姓敬服我,不是因为我的才能而是因为我的公正。处事 公正才能明辨是非,为政清廉才能树立威信。
《后汉书》记载,东汉名臣李膺,为政清廉,执法严厉,让那些贪官污吏闻风丧胆。青州 是当时吏治最差的地方,无官不贪,无吏不墨,上下勾结,沆瀣一气。朝廷委派李膺为青州 剌史,任职命令刚下,郡守县令大多弃官而去。李膺的“廉生威”,由此可略见一斑。
“廉生威”的威包括威信。清廉官员威信都很高,因为他们在廉洁方面以身作则,心口 如一,其言行令人信服。彭德怀屡立战功,却从不居功谋私。他曾教育下属说:“第一自己 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熟人挡回去。有这么三条,才能保持一个‘公’字。” 因而,没人敢给他送礼,没人敢请他赴宴,也没人敢找他跑官要官。
“廉生威”的威也包括威望。清廉官员都很有威望,名满天下,得到下属和人民的衷心 拥戴。谷文昌一生廉洁,光明磊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身先士卒,不畏艰苦,带领东 山人民治沙造林,兴修水利,苦干14年,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
“廉生威”的威还包括威慑力。清廉官员无不具有强大威慑力,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为 来影响世人。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清官,他负责反贪整肃时,力度很大。同僚富弼劝他说: “你这一笔勾下去,就会带来一家哭。”范仲淹不为所动,正颜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
党员干部要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自励,多书写“公生明”的美德篇,多 唱响“廉生威”的正气歌,让廉洁之风吹遍神州大地,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摘自《检察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