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于从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对于行业不断发展迈向新的高度至关重要。”全国科创名匠、太原理工大学矿山流体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寇子明从事矿山运输智能装备研究工作40余年,以专业的知识、创新的技术和不懈的追求,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他工作生涯中的每一次项目经历,都是对“专业、专注、创新”精神的深刻诠释。
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发表SCI、EI收录论文151篇,出版专著6部;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10项,参与制定全国行业标准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翻开寇子明的简历,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投身时代征程、强国复兴有我。
“搞科研必须俯下身、沉下心,没有现场的科研是走不远的。要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际,做到科技促进生产,形成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扎根矿山生产一线多年,寇子明用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15年,某集团旗下矿井由于开采深度和运输长度不断增加,井下空间狭小、井外起重机等设备Rn7Wq1+xcZ67Ygg3Woh+ew==庞大,同一种装备技术很难实现开采全过程的运输,因此矿井开采工作需要在两种不同的装备间进行转载。而在转载过程中,绞车拉拽经常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制定安全的转载方案迫在眉睫。于是,寇子明带领自己团队义无反顾地接下这项重任。
“当时我们发现两边分别用于拉、拽的绞车,缠绕速度、缠绕半径和线速度都在不断变化,实现同步控制难上加难。”寇子明回忆道,针对绳绕式大负载滞后系统,依靠当时的理论方法很难实施。于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遵循所有运动规律以大装备为主”的随动方案,用小设备去适应大设备,从而实现步调统一。经过连续60天从矿井到实验室两点一线的实地考察和R3XnqV2s6CsQYU/fB51J9g==研究,寇子明团队终于破解了大吨位转载中的多项难题,成功提高了设备转载的安全性和效率。
前路漫漫,行而不辍。多年来,怀揣着在祖国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的壮志豪情,寇子明在全国各地奔波,带领团队奋斗在自己一生热爱的矿山、煤井科研、生产、教学一线,先后发明了永磁提升机、带式输送机智能运维装备、多绳摩擦提升机安全运维装备等120项发明专利,制定的矿用履带牵引连续换带机、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液压调绳装置等4项行业标准创新成果已转化应用到全国各大矿山生产系统,为矿山安全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科学研究做不得半点儿虚假,必须从基础研究入手,持之以恒。”漫长的科研生涯中,寇子明带领自己的团队走出实验室、深入生产一线,推出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不仅解决了制约矿山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的难题,还为矿山高效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持。
“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做到科教融合,才能传播科技前沿知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除了在学术科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寇子明同样深耕于立德树人。多年来,他始终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倾心育人,潜心学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爱与责任,努力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全方位培养、亦师亦友是寇子明坚持的培养观念,他希望学生们将来在工作中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从一个项目的创意设想到方案论证、施工设计、加工装配,再到现场安装调试,寇子明让他们全程参与。在他看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行合一是让技术创新的成果“活”起来的重要因素。
寇子明始终把师生看作平等的学习伙伴,引导学生养成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和锲而不舍、独立思考的精神品质;他激励学生要勇于创新,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对未知领域大胆探索;他支持研究生助研助教,引导学生学会自立自强、敢于担当;他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为学生指点迷津,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寇子明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师生。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我们要想办法发现它。”寇子明认为,科研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他一直将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作为一名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除了带博士生,寇子明还经常为本科生、硕士生授课,将所学倾囊传授。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才辈出,很多都成为行业的先锋、骨干……
“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相互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科技工作者。”多年来,除去繁忙的科研工作,寇子明一直奔波在科普事业一线,每年他都要利用业余时间到全国各地做科普宣传活动。
在寇子明看来,很多工伤事故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会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宣传煤矿安全科普知识的道路。中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晋能控股集团等几十家工矿企业和全国各大高校总能看到寇子明不知疲倦的身影。
“把科普故事讲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费很多心血。我要把安全科普宣讲弄得通俗易懂,要用生动的事例,要声情并茂地讲述,这样才会让听者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才会发自内心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每次外出宣传煤矿安全科普知识,寇子明都会精心准备、认真对待。
活动结束后,寇子明都会在幻灯片上留下自己的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便于同大家交流。“我希望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就能为国家科普事业发展多贡献一些力量。”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寇子明把宣传煤矿安全科普知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位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时代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时常鼓励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要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希望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看到他们优秀的作品。”现在,寇子明仍旧奔波在全国煤炭开采一线,为企业矿山开采“号脉”,并带领一大批青年才俊,继续奋斗,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强盛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