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企业经济活动频率明显提高,加之外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使企业在发展中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市场风险,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内部治理能力。研究发现,企业审计工作的实施对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治理工作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根据审计结果对企业内部问题进行全方位改进。基于此,本文结合内部审计整改特征和具体内容,就电力企业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建立路径
作者简介:
魏昭(1985-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
引言
审计整改工作是指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就审计报告以及意见等文件中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及时纠正问题或者落实审计建议过程。这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审计闭环管理工作体系。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施,能够在帮助相关部门发挥审计监督工作职能,结合审计结果,全面提高内部控制及治理水平。总体看来,电力企业在审计组织结构、覆盖范围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审计整改工作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因此,本文以A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就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建立对策进行研究,为企业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施以及调整提供参考。
一、电力企业审计工作概述
(一)审计特点
我国电力企业在市场上始终处于能源供给的主体地位,与其他企业相比,审计工作具备如下特征。第一,电能产销同步。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相比,电力企业的电力产品基本上能够做到发送、传输和使用同步,审计工作要求相关人员针对财务收支往来和供电合同关键条款进行全方位审查,重点集中在合同电力购销资金收支和电量使用数据等方面的条款。同时,强化成本费用审计核算工作,使得招标流程、合同签订以及成本费用预算等环节符合现有法律规定,避免出现人工操作以及外部市场风险。第二,审计方法多样。电力企业属于能源企业,不仅业务经营范围较广,而且专业性特征十分明显,同时承担着国内外电网工程建设和电力购销、能源投融资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审计工作难度明显提高。企业需要以实际状况为基础,科学选择审计方法,避免对审计报告权威性产生影响。
(二)审计内容
结合我国电力企业发展以及产品服务来看,审计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如下几点。第一,预算财务收支审计。该项内容也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所在,与之相对应的工作方法和整体工作流程较为完善。相关人员需要针对财务预算的编制、落实开展监督审计工作,具体的内容以财务预算是否符合内部管理工作流程、预算目标是否符合总体经营目标等多个方面为主。简单来讲,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需要对财务款项收支以及往来事项进行监督审计。第二,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分析企业经营业务,并就经济评价指标的完成状况以及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某种程度上看,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可以立足于经济、效率等层面,就项目的资金投入和预期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审查,确保电力公司能够在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第三,工程项目审计。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以农村电网建设和特高压项目为主,行业属性明显。因工程建设项目周期较长,施工难度明显增加,资金往来较为复杂,审计工作难度明显提高。在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中,一般是以施工前审计、施工过程审计和竣工验收审计三项工作为主,由相关人员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编制、招投标等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提前预防各种风险事件,保障项目建设效益水平能够达到预期。
二、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建立案例分析
(一)A企业基本状况
A企业作为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集成了电力规划、建设、运营、供应等业务,电力能源输送覆盖区域为1.26万平方公里。当地的用电人口规模为613万,企业电力销量最高数值达到了194.48亿千瓦时。A企业目前拥有56千伏变电所、220千伏变电所和500千伏变电所的数量分别为189座、24座和6座。公司共计设置了16个职能部门,累计负荷变电容量达到了1881万千伏,输电线路的总长度为5483公里。
(二)A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A企业选择在企业内部单独设置审计委员会,不仅负责制定、实施审计管理制度,而且也需要落实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工作绩效评价以及推动审计问题整改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在企业审计委员会中,总经理、党委书记担任主任,企业内部的党委办公室、财务资产部、人力资源部、计划发展部、生产技术管理部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该机构的主要成员。在编制审计工作计划过程中,需要由审计人员在当年的年末,结合企业提出的下一年度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审计工作计划,及时上报部门主任审核,并逐渐向高层领导上报,在得到高层领导审批后便可正式发布以及实施。在审计工作计划落实过程中,内控和审计部门不仅要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而且需要就运营风险以及内控制度合理性进行评价,有效预防、控制各种风险事件。同时,要对企业的电量销售、未来采购以及电力服务运营过程进行监督评价。此外,需要针对子公司提交的合并报告以及财务信息严格进行审核,避免出现财务造假问题,提高财
务、内审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从该部门的职能分工来看,审计专员主要是负责落实日常审计工作,内控专员需要在制定内控制度的同时,对其相关内容及时进行补充,部门主任和副主任需要从宏观层面部署工作内容,并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保障内控和审计工作在制度、人员等因素的支持下有效落实。
(三)A企业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存在限制
审计工作具备明显的独立性,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及时识别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漏洞和风险事件,在客观分析业务经营管理失误的前提下做出正确决策。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必须摆脱其他利益主体的影响,始终坚持公平公开的态度,落实审计与整改工作。A企业管理层对于审计整改工作关注度不够,未对审计监督管理职能价值形成正确认识,导致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最终得到的审计结果无法为整改工作提供支持。此外,从A企业组织体系架构来看,审计内控部门与其他部门均属于同级机构,职能权限不具备优越性,意味着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行政压力,证据收集难度明显加大,审计意见有效性受到影响,后续整改工作也无法有效实施。
2.审计覆盖范围有待扩展
A企业的审计部门除了要落实重点项目督办整改以及综合年度审计工作外,同时也需要负责干部经济审计、财务财政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等任务。然而,A企业仅就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成立了专业的审计工作小组,其余的审计工作主要由临时工作人员负责,导致审计工作力度、覆盖范围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发挥审计整改工作在问题查找、风险预警、改进方面的作用。部分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将重心放在电费核算和抄表统计等工作上,企业通过分析业务成本和财务凭证发现人工操作失误始终存在,未对线路损坏进行监管,导致线损整改工作缺乏数据和信息支持。
3.审计整改工作效果未能达到预期
在企业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能够结合审计问题及原因给出专业的意见和整改要求。这些审计建议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是后续工作流程优化和制度改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前,A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给出的审计建议包括审计人员对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内部控制存在的潜在风险。这些审计建议未能有效落实,导致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审计建议内容表述不够全面,缺乏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A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尚未建立联动关系,导致审计整改工作实施不到位。
(四)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建立
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建立的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能够在优化审计工作流程的同时,结合审计建议保证企业不足之处得到整改。企业需要结合内外发展环境,对治理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在推动组织体系科学、合理发展的前提下,避免因为组织结构失衡带来的审计功能发挥受限问题,并且可以利用良好的内部环境为审计整改工作实施提供必要支持。A企业需要建立专业的审计监督委员会,在向经营决策层负责的同时,直接负责落实审计工作,保障各项审计方案的决策力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2.审计整改工作范围的扩大
结合目前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企业不仅要落实针对性审计工作,而且还要开展企业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并强化对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整改,就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给予重点关注,以此判断项目投资水平和预期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差距,推动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高。结合A企业的实际业务工程项目来看,全面审计工作内容需要包括内部审计外部风险控制、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风险区分、细化风险来源、扩大内审范围、全过程跟踪审计等多个方面。A企业在审计整改工作中,需要全面落实风险判断工作,并形成相应的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风险区别体系,针对各种重点审计工作项目形成量化评价指标,以此为基础就各个工程阶段有可能会出现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启动相应的预警系统,进一步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A企业需要引入层次分析治理结构模型,在科学计算项目风险指标权重的前提下,为项目决策以及风险防控提供必要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专业水平,需要选择区域内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落实内部审计外包,并形成相应的外包风险管控措施,以此规避因为人力资源不足出现的审计偏差现象。
3.审计对象的全面整改
在A企业建立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过程中,审计人员为了保证审计结果能够解决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跟进审计整改情况,确保审计建议得以全面落实。审计人员需要针对审计整改主体责任给出明确要求,及时消除存在的管理问题,持续优化内控机制以及工作流程。同时,A企业作为电力企业,审计项目复杂且分散,审计工作难度明显增加,需要从表面到本质,立足企业发展的细节问题,针对发展风险合理判断,提高系统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并发挥内部审计的防范性作用。
针对审计人员发现的各种重大问题,各部门需要第一时间响应,并立即向审计部门领导和审计委员会汇报真实情况,组织专家团队讨论应急方案。针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运行风险、员工道德风险,需要相关人员在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示的同时,管理、督办各种重大问题,确保高层领导能够及时掌握风险的发展及处理状况。此外,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效率,需要对内部沟通交流机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提高审计材料流转速度的同时,保障审计部门以及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向分管领导上交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整改方案等资料,管理层可以全面掌握内部审计工作进度及效果。
结语
总体看来,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建立,能够在保障审计工作内部独立性的同时,及时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A企业作为典型的电力企业,在其审计整改工作中,因为审计项目相对分散,在审计工作覆盖范围和审计整改工作落实方面始终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工作效果较差。企业要在调整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持续拓宽审计整改工作范围,督促审计对象及时响应审计意见,立即整改问题,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文芳.国有企业加强审计整改管理路径研究.活力,2023,41(20):67-70.
王斌.国有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构建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23(07):103-105.
尹桃.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财会学习,2023(10):107-109.
章梦瑾.A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问题研究.新疆财经大学,2022.
黄晓芳.企业审计整改工作的难点及对策研究.当代会计,2021(1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