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八朝古都与现代经济的融合发展之路

2024-11-29 00:00海洋
中国周刊 2024年10期

开封山陕甘会馆

河南开封地处华中地区、河南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紧邻省会郑州,古称老丘、汴梁、祥符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不仅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传统风俗闻名于世,更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近年来,开封积极探索古都与现代经济的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把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谱写出了一幅古今交融、和谐美好的发展画卷。

八朝古都的历史演变

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八朝古都”之称,曾是夏、战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的都城。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开封市祥符区万隆岗遗址和尉氏县洧川镇断头岗遗址都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

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古城村构筑城邑,屯兵储粮,并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公元前369年,战国时期魏惠王迁都于大梁,即今开封市鼓楼区。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使大梁成为当时繁华的名都大邑之一。

西汉时,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公元前156年,西汉景帝即位,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启封”也就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城市名称的由来。

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孝静帝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公元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汴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河南道,道治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汴州一度改设为陈留郡。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使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河洛地区的洛阳转向豫东平原的开封地区。

之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北宋时期,开封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之一。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

开封古都清明上河园

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陪都。

1368年,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同年以开封府升格建为北京,位居陪都,之后周王朱橚就藩于开封。清承明制,但撤去藩封,开封仍为省、府治所。

1929年开封市成立。194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开封为河南省省会,下辖开封、郑州两市及陕州、洛阳、郑州、陈留、商丘、淮阳、潢川、确山、许昌、南阳等10个专区。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

魅力新城 以新出彩

作为河南曾经的省会城市,开封地区经济总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的重点投资城市,曾制造出河南省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台缝纫机、第一辆自行车等诸多“全省第一”。

新时代的开封不仅因其悠久的历史而声名远扬,更因其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而熠熠生辉。近年来,开封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推动产业的全面振兴。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开封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和新业态等“六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和制度链这“五链”,有效促进了各领域的协同发展。

开封致力于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与政策链的深度融合,持续壮大“7+10+N”产业链群规模,显著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厚植产业竞争优势,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其聚合与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补齐产业链条,兴起新业态,树立品牌形象,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集群的打造。围绕低空经济、高端仪器仪表、新型储能和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开封深入开展研究,精准切入,力争快速突破,彰显城市发展的底气与活力。

工业机器人

同时,开封在建设项目方面热潮涌动,深入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积极实施“5132”投资促进计划,以高强度、高质量的投入换取高水平、高效益的产出。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分包联系和现场办公机制,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推进项目中的困难问题,加快形成项目建设的热潮。通过优化集中攻坚、联审联批等机制,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确保开年即冲刺,起步即成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城乡融合方面,开封积极抢抓省委支持加快郑开同城化进程的机遇,融入郑州都市圈的建设,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治理的融合水平。与郑州紧密对接,加快设立郑开交界区域北部、南部和东部三个先行示范区,形成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和园区共建的良好局面。同时,推进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建设和公交化改造进程,高标准建设郑开科创走廊,打造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近年来,开封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随着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一揽子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落地,工业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三大改造”(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产业链群茁壮成长、产业开发区建设全面提速,开封市制造业焕发新生机,进入提质增效、量质并重发展的新阶段。

从工业强市到制造立市,从“稳中求快”到“稳中求进”,开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对经济发展基调进行调整,全市“项目为王、产业为基、制造为要”导向更加鲜明,稳增长、扩增量、调结构、促转型成效持续显现,制造业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从产业集聚区优化布局到产业开发区调优主导产业,从宏观层面高质量发展的明确到“十项行动”对每个产业具体发展方向的确定,处处可见开封市制造业阔步向前的脚印。

从淘汰落后产能到“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持续加快,从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开封市科研与成果转化水平的持续提升,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矛盾在开封市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开封市坚持信息化支撑、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方向,突出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系统推进,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智能化改造为抓手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制造业数字生态体系,培育出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

从无到有,2023年,开封市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已分别达到171家、58家。今年前8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制造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

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开封市积极打造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金标准”,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党建+”乡村治理之路。

产业强,更要生活美。开封市坚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底色工程”,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开展长效管护工作,突出“两貌”提升,使农村环境更加美丽、更为宜居。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通过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督导检查评比,健全了每周交办、每月观摩督导机制。如今,走进开封各村,房前屋后愈发干净整洁,群众生活习惯显著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强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开封市构建了“市级统筹调度、部门牵头推进、县区负责落实、乡村具体实施”的乡村建设责任体系。开封市聚焦短板弱项,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农民而建,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村庄面貌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根本转变,“一宅变四园”“五融三用一管控”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今年,开封市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谋划并上报了乡村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总额超过70亿元。

开封市聚焦基层基础,“五星”支部创建成效显著,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杞县沙沃乡、杞县邢口镇孟庄村、通许县大岗李乡寇村、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兰考县桐乡街道盆窑村入选了第三期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

“金星银星,比不上俺们的‘文明幸福星’。”在祥符区罗王镇罗王村,村民对“五星”支部创建带来的实惠赞不绝口。罗王村是开封市“和睦家庭”创建工作示范村,该村通过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评选星级文明户,不仅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还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为群众幸福“加码”。

从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到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代庄村“两委”自主创建了党建“一拖四”模式:由一名党员或群众代表分包自家周围4户邻居,负责传达上级精神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这一模式使村“两委”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困难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有机蔬菜大棚

2024年9月22日,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举行。丰收节开在了自己的家门口,代庄村村民难掩激动之情。“非常激动,也很骄傲,以这次丰收节为契机,我们村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代庄村党支部书记代玉建表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开封市继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执着,厚植党建“新沃土”,点燃产业“新引擎”,释放发展“新活力”,提升乡村“新颜值”,奋力绘就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的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

2003年,河南提出要打造中原城市群,并提出“将郑洛工业走廊向东延伸至开封”。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郑开等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开封被确定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并明确提出促进郑汴一体化发展。2013年,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开封市尉氏县65平方公里区域纳入航空港区,开封被确定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主体城市之一。2016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是三大片区之一。2016年10月,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周边城市与郑州融合对接,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加快郑新、郑许、郑焦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郑汴一体化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中原城市群规划》,开封被列为核心发展区。2019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中明确郑汴港核心引擎区作为“一核”,是大都市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并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

2019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快开封发展,提出了“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加快建设郑开科创走廊、打造百里创新创业长廊,构建支撑全省、服务全国的创新策源地”“发挥郑州、开封、洛阳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作用,打造郑汴洛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率先实现郑汴洛段全线贯通”等要求。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等国家、省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开封已经成为河南省乃至国家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强调要“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造郑(港)汴许主引擎,推动郑开兰特别合作区建设”。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升郑州都市圈协同发展力。深化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发展,建设兰考郑开同城化特别合作区。依托郑开汽车、许港精密制造、郑新高技术、郑焦智造等重点产业带,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带”“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发展,以郑州、航空港区、开封等地为中心发展整车”“支持驻马店、商丘、周口、开封、平顶山等地发展化学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