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3岁的上海女性沙白前往瑞士进行安乐死,她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日常视频和发布的遗言引发了公众对生命意义、尊严和死亡权利的热议和深入思考。在中国,死亡是一个敏感话题,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的普及严重不足。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传播先进理念和探索人文关怀。200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标志着生命教育的起步,54所中小学成为首批试点学校,通过丰富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生命教育欠缺所引起的问题日益凸显,例如青少年对待生命的轻率以及对他人痛苦和生命困境的漠视,都市人追求物质成功时相伴而来的自我质疑、自我否定、自我加压,老年人在生理照护同时同样渴求情感上的慰藉、尊严的维护以及心灵的安宁……因此,全龄化、社会化、本土化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当前的迫切需求,但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打造全龄化生命教育课程。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率约为20%,中国青少年发病率略低但呈上升趋势。而把生命教育融入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最快捷有效的途径。
一门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应包括心理咨询、哀伤辅导、心理减压、艺术治疗等多学科内容。为了被所有年龄段接受,还需要跨学科合作,融入基础生存教育、生死哲学教育、灾难观的指导以及心理学、医学等教学。同时,生命教育课程应当是一门“通识课程”,它是沟通生命议题的桥梁,因此课程内容需要浅显易懂,例如可以采用理论阐释加案例的方式便于有效传播,帮助不同年龄段的人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并在社会上形成共识。
其次,重拾对生命教育的足够重视。2020年5月28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了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旨在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同时,市卫健委强调将安宁疗护理念融入医疗服务和健康宣教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以促进全社会对安宁疗护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区域,尽管上海的安宁疗护医院大多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但在实施过程中,病房入住率一度偏低。这还是同公众对于安宁疗护的认知了解度不高有关。
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勇敢面对生命教育的挑战,转变传统观念,例如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作为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帮助社会形成健康和积极的生死观念。生命教育应该是一门“鲜活”的教育,人与人的沟通更能打开心灵的扉页。可以培养一批生命教育志愿者,通过组建巡讲团、开设生命教育师资培训班,深入学校、社区、养老机构宣讲,接力推广生命教育,有效传播成果、展示成果,在社会上形成正向反应。
第三,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土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和文化差异,以及国内的“谈死色变”,有必要开发符合中国本土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塑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生命观,并引导本土化的生命关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