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2024-11-29 00:00:00孙鑫戴薇
上海人大月刊 2024年11期

不 久前,市人大常委会推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方案。此前,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建设的工作意见》,形成93项任务清单。在采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培荣时,他欣喜地告诉我们:“对照后,我们发现‘十大行动’里的60项任务在我们的任务清单里基本能对接上。”经过进一步梳理调整,新的任务清单将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确保“十大行动”在奉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指导。本次采访,就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展开。

人大月刊:您认为区人大工作应该重点把握什么?

张培荣:要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工作中重点聚焦“三个坚持”,积极推动“三个结合”。

一是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与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方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地方人大工作的政治站位和能力本领,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形式和载体,确保中央、市委对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到奉贤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人大依法履职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积极聚焦我区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各项重要任务,行使好地方人大各项职责,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确保人大监督更具刚性、更有实效。

三是始终坚持“四个机关”定位和要求,把常委会自身建设与提高履职质效相结合,对标对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任务要求,不断丰富我区各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全力推动奉贤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

人大月刊:去年,区人大常委会把“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奉贤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年度重点课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张培荣:面对新形势,要在推动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需要系统梳理、认真总结,要对标对表新要求,形成一个具有引领性的指导意见。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经过班子共同研究,确定了这一重点课题,通过比照分析近年来区、镇两级人大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最突出的瓶颈短板,在对标中央、市委相关部署,对照上级人大有关要求,结合兄弟省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进一步形成具有奉贤区域特色的实践路径和有效举措,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建设的工作意见》。工作意见对区人大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作出进一步探索,改进和完善人大常委会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各项工作机制,全力支持各街镇人大开展探索实践。同时,围绕工作意见贯彻实施,区人大细化形成三年行动方案和93项实践任务清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探索建立了“双融双促”(阵地融合促资源共享、职能融合促工作实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区人大参与立法工作的专业性和覆盖面;探索开展“清单式”审议,有力提升监督刚性和质效;探索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规程,确保重大政策出台前进一步听取和反映民意等。

今年,我们结合贯彻落实“十大行动”方案各项任务,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我区的方案和任务,并选定若干项目作为重点实践项目予以重点推进,确保我区“意见、方案、任务”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意见》目标要求一体贯彻、一体推进。通过项目带动的模式,系统推动重大决定、监督评价、参与立法、代表履职等各项制度修订完善、贯彻实施,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人大履职全过程各方面。

人大月刊:刚才您提到的“双融双促”是奉贤人大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形成的品牌之一,请问它的提出背景是什么,成效怎么样?

张培荣:近年来,区人大积极推动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容”发展,有序推进区级立法信息采集点建设,但与让民主立法走进千家万户还存在差距。所以从2023年开始,我们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点与代表接待选民站点平台的功能深度融合,在全区打造了107个“双融双促”点位,发挥立法意见征集、普法宣传、参与基层治理等作用,并形成工作机制。在区镇两级人大全力推动下,依托该平台,群众参与立法修法征询的广度和实效获得提升。同时,各点位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开展活动,南桥镇“长凳夜话”、庄行镇“法治启航社区行”、金汇镇“汇意厅”、海湾镇“智绘湾”等一批实践品牌获得群众欢迎。

今年,我们进一步引导区“两院”将司法资源融入“双融双促”点位,打造融“法律服务、矛盾化解、民情反馈”等为一体的“双融双促2.0”升级迭代点位,共联共建形成“‘双融双促’+司法资源下沉”机制,有效与“三所联动”工作结合起来。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充实丰富“双融双促”工作内涵,持续挖掘全区各点位资源优势,让点位活动更加丰富起来、人民群众更多参与进来、成效结果更好显现出来。

人大月刊:区人大如何做到真监督、敢监督?

张培荣:我认为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精准选题,持续发力,把跟踪监督要求落实落细落地。比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人大关于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的部署要求,开展了我区公共交通、市政供水等领域运营成本和补贴机制的专题调研;围绕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持续多年开展全区食品安全专项监督工作,针对农村集体办酒场所的食品安全、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等一个个具体场景、具体类型进行剖析研究。二是完善提升监督刚性的方法和手段,在丰富基层人大监督形式上下功夫、想办法。我们在常委会会议审议过程中,探索开展“清单式”审议和专项评价工作机制,在重点监督议题的审议意见后附上“问题清单和建议清单”,罗列短板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同时,还就重点议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专项工作评价,配合整改落实“回头看”等举措,推动形成监督闭环。

人大月刊:为推动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区人大探索开展代表建议督办双向约见活动,请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张培荣:区人大通过“1+3+1”双向约见方式督办代表建议,促进“提、办、督”三方形成合力。第一个“1”即每年组织开展1场重要代表建议双向约见活动,由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牵头重点督办,区政府分管副区长领办,组织各承办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与相关人大代表面对面沟通。“3”是围绕“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城市建设和管理、综合经济和乡村振兴”等进行专题督办,组织3场专题双向约见活动。还有一个“1”指跟踪督办,本年度我们首次尝试对换届以来未办理完结的代表建议开展1次“回头看”双向约见活动,组织代表实地检查建议办理成效,在实质性解决问题上见真章。本届以来,代表建议实现了“0不满意件”,解决采纳率由2021年的84.1%提升到2023年的93.3%。

人大月刊:上海市、奉贤区先后举行了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站在新起点,下一步您对做好奉贤人大工作有哪些打算?

张培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贯彻落实市、区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为契机,聚焦市人大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目标要求,结合奉贤实际,扎实贯彻落实好“十大行动”各项职责任务。一是坚持政治引领,紧扣中央、市委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新部署要求,不断提升落实“十大行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完善机制载体,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方实践,将“十大行动”任务纳入本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建设工作清单中,着力推出一批重点实践项目和特色亮点工作。三是加快推动落实,全力提升落实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全市这项重大任务在奉贤得到有力有序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