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话和方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文化资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多样性意义和社会认同功能。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文献综述法等,探究这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建立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类非遗协同发展模型,从宏观上制定政策支持与文化融合战略,从中观上促进机构合作与资源整合,从微观上推动社区参与和个人实践。
关键词:文化资本;推普;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
文化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教育、文化知识、艺术修养等非物质形式所积累的资本。随着非遗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探讨非遗发展中存在的互动关系。王海冬从宗教学的视角讨论了非遗保护与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1]叶四虎、於超则探讨了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产生的互动关系[2]。可见,非遗与各个领域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本文旨在从文化资本的视域出发,为实现语言政策与非遗保护的双赢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一、文化资本属性分析
文化资本理论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提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概念的拓展,强调了文化在社会不平等和阶层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普通话的资本属性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推普政策是一种极具普遍性和标准化的文化资本,它不仅在语言学意义上实现了汉语的规范化和统一化,确保了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沟通与信息传递,更在社会层面发挥着文化整合与社会凝聚的强大功能。
(二)惠东渔歌的资本属性
惠东渔歌是一种地域性与独特性鲜明的文化资本。作为广东省惠东县特有的方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扎根于当地渔业文化土壤,以独特的福佬话 (闽南语系)方言为基础,融入了渔民的生活智慧、情感寄托及精神世界,无意识地被当地居民获得。
二、推普与惠东渔歌现状
(一)惠东县赤砂村推普现状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工作,尤其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赤砂村村委会着眼于长远发展,打算引入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力量,助力当地的普通话推广工作。这些人才将为渔民、农民等群体提供专业的语言指导服务,消除因语言差异造成的沟通壁垒,从而有力推动乡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赤砂小学始终秉持 “讲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的教育理念,持续向师生传递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价值认知,不断提升校园内使用标准语言文字的整体意识。尽管教育资源有限,赤砂小学每学期仍会举办诸如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为契机,推动普通话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实践,激发全体师生主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热情。
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得知,学历为小学的村民占比50%,常住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系统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在日常交流中更多依赖于方言。会使用普通话的人数占比为 76.92%,相对占比为 88.46%的客家方言较少,可见,赤砂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客家方言的使用基本上可以代替普通话。同时,潮州方言是赤砂村村民唯一会使用的其他地区方言,其也是惠东渔歌唱诵时使用的方言,有 11.5%的调查对象会使用。尽管赤砂村村民对于学习普通话的基本态度趋向积极,但惠东地区地域文化深厚、方言传统悠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普通话的接纳态度。
赤砂村的大部分居民普遍能够流利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沟通和对外交流。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赤砂村使用潮州方言 (福佬话)的人数相对较少,这带来了方言文化逐渐淡化的问题。福佬话作为惠东渔歌的重要载体,其减少使用直接威胁到了一些依赖特定语言环境传承的民俗、歌谣等的生存空间。
此外,目前赤砂村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惠东渔歌之间,缺乏一个明确的相互作用框架。没有充分探讨和实践如何将普通话的普及与惠东渔歌这类富含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相结合,以达到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又维系地方文化多样性与活力的目的。因此,赤砂村亟须探索建立一套既能促进普通话的有效教学与使用,又能积极挽救和弘扬本土方言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机制,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共生与相互促进的
互动关系。[3]
(二)惠东渔歌现状
惠东渔歌大约在宋朝年间伴随着福建移民或海上贸易等活动流传至惠东,其保留了原本的福佬话 (属闽南语系)特征,成为当地海洋文化的一个特色部分。惠东渔歌品种繁多,共有29个调式。福佬话特殊的语言、语音特色,是原生态惠东渔歌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惠东渔歌使用的福佬话,是一种由其历史迁移原因形成的独特方言,体现了该群体的共同追求与理想。使用福佬话进行渔歌表演,一方面能够呈现惠东渔歌的传统面貌;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非遗为福佬话提供一种别样的语言保护与传承方式。
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上外来文化日益广泛的渗透影响,“弃渔从工”已成为显著的社会变迁趋势。在此背景下,惠东渔歌这一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严峻的传承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给予惠东渔歌的资金不足,政策支持与政府扶持有待加强;二是惠东渔歌的传承群体正在大幅度萎缩,且现存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三是其传承手段相对保守,主要为师徒传承制度,未能有效对接现代传播方式,传承机制的整体建设尚显不足,体系不够完善;四是惠东渔歌使用的方言为福佬话,但当地主流方言为客家话,学习难度较大;五是惠东渔歌受众基础薄弱,具有局限性。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惠东渔歌在当今时代所面临的种种传承困难。[4]
三、推普与方言类非遗的互动关系
(一)协同关系
在推动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广泛普及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传承各地方言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两者在社会语言生活中互相补充、相互促进,构成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让两种文化资本共同成为提升人们社会地位的工具,这就是协同共生的关系。
首先,推普促进了方言类非遗的文本化。作为惠东渔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李却妹在进行渔歌创作时,遭遇了自身文化素养局限性的挑战。面对这一困境,她向所在村委及熟悉渔歌文化的老师求教。此举旨在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协助自己将世代口头相传的渔歌叙事、歌谣旋律以及独特的曲调体系,逐一提炼并升华为符合音乐学科标准的书面文字表述和曲谱。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惠东渔歌这一方言文化资源的文本化保护工作。
其次,推普帮助方言类非遗进入教育系统。惠东渔歌业余学校的设立,开创性地将教学进程设计为三个阶段:历史学习、歌唱实践与创意应用,以此来深化民族音乐教育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5]平山中心小学、实验中学及平山第一小学也通过一系列 “渔歌进校园”活动,深化了学生们对惠东渔歌艺术独到之处及其深远历史意义的理解。教学期间,老师利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详尽阐述渔歌背后的历史脉络、丰富的文化意涵及专业的演唱技巧,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跨越方言障碍,提升了教学互动性和效率。编制标准化、普及化的普通话教学资料,例如专门设计的普通话渔歌教材,对于系统性地保存及传授渔歌知识遗产起到了关键作用,进一步巩固了渔歌文化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最后,推普促进了 “惠东渔歌”的社媒化。普通话是互联网和数字媒体使用的主流语言,当地有关部门正努力使用普通话进行惠东渔歌的数字化记录、整理、发布。例如,惠东县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整理了渔歌文化宣传资料并制作了相关推文,包括惠东县当地的渔歌活动、渔歌 “进校园”活动记录等。
在协同关系中,普通话作为跨区域交流的工具,增强了国家内部的沟通效率和文化整合,方言及其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得到了保护和尊重,丰富了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二)挤压关系
作为国家标准语言,普通话在普及过程中,可能对方言的使用场景、传承机会和社会地位形成挑战或压力。在推普政策的推动下,普通话作为一种制度性文化资本得以普及。面对诸如惠东渔歌这样富含地方语言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话的强制性推广挤压了方言的使用空间,进而对依赖方言传承的非遗项目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方言使用能力退化。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推广和强制性使用要求 (尤其是在教育、公务、传媒等领域),方言的日常使用场景大幅缩减。方言的地域特色决定了其只能在特定区域内进行传播、使用,活动空间十分有限,而推普的范围辐射至全国,大大挤压了方言的使用空间。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减弱,意味着方言类非遗的生存土壤在不断缩小。[6]
第二,方言代际传承衔接不足。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其最重要的传承方式便是代际传承。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推普工作的大力推进,惠东县使用普通话的人数大幅增长,主要为新生年轻一代以及外出务工的中年一代,使用方言的主要还是50岁及以上的老年一代。方言的代际传承是自上向下自发的传承,面对多数父母外出务工的局面,祖孙两辈人存在着较大的代沟,且出现了祖辈为迁就孙辈学讲普通话,造成方言传承衔接断裂的现象。
第三,地方语言特色丧失。人们对普通话的认同感越来越高,方言的影响力愈发微弱。这表现为方言中丰富的词汇表达、独特的语法、厚重的历史等地方文化特色日渐式微。惠东渔歌的福佬话作为渔民带到大陆的方言,使用本就远不及大陆原住民的客家方言。因此,该地区的语言使用呈现普通话为主,客家话为辅,福佬话及其他方言的生存地位被排挤的局面,导致了语言多样性减少、不平衡发展的现象。
四、推普与惠东渔歌互动模式构建
宏观层面,惠东县人民政府积极组织普法活动、禁毒宣传活动,融入渔歌表演形式,接下来,也应出台精准的渔歌发展政策,鼓励并支持普通话与地方特色文化 (如惠东渔歌)的和谐共生,明确两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提供资金、资源上的扶持,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惠东渔歌的挖掘、整理、传播及创新项目。设立渔歌演唱标准,致力于学习推广普通话政策,拟构建一个类同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专业评估体系,这是一种在学术上得到认可的文化资本,形式上独立于承担资本的个人。该证书赋予其拥有者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的、经久不变的、有合法保障的价值。[7]
此外,惠东县政府应该倡导 “多元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理念,通过官方媒体、教育体系等渠道,宣传普通话与地方方言文化的互补性,提升社会对惠东渔歌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争取举办国际性或国家级的文化节、艺术节,设立普通话与地方方言文化 (包括惠东渔歌)交流论坛,促进不同地域、不同语言背景人群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传播。
中观层面,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惠东渔歌教学,既推广普通话教学,也开设与惠东渔歌相关的文化课程,利用渔歌作为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探索 “双语 (普通话+福佬话)”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培养文化多样性意识。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利用普通话的普及优势,开发以惠东渔歌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活动,显化、具体化文化资本,由此获得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此外,惠州市政府应该鼓励高校及研究机构对惠东渔歌等地方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与现代音乐、表演艺术的结合点,创新表现形式,同时,以普通话为传播媒介,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服务相联结,通过文化遗产相关服务的不断流动,产生文化资本的累积,再由 “文化资本”转为 “经济资本”。
微观层面,在惠东县各社区层面开展惠东渔歌传习班、工作坊,鼓励老一辈艺术家用普通话讲解渔歌背后的故事和技巧,吸引年轻人参与,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直接传承。现代化的传承方式也应该引入传承体系,比如数字化记录与分享。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制作普通话解说的惠东渔歌视频、音频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便于全球范围内的观众学习欣赏,拓宽传播渠道。鼓励当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在掌握流利普通话的同时,保持对惠东渔歌等地方方言文化的热情,成为双语或多语使用者,成为文化传播的桥梁。
五、结束语
本文借助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框架,阐明了普通话普及运动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方言项目的复杂互动模式。此互动过程表现为双向影响: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拓宽了惠东渔歌的展示舞台与传播途径,助力其文化价值的重估与提升,同时,也给方言的使用及其文化传承带来了一定挑战。
惠东渔歌的研究实例强调在维护语言生态系统多样性前提下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之重要性。本文从宏观策略、中观实施到微观实践三个层面设计了互动模型,旨在促进普通话与惠东渔歌的并行发展及协同增效,体现了 “双轨并行”的语言战略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海冬.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以上海为例[J].世界宗教文化,2011(06):47-50.
[2]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衢州:衢州市博物馆,2007.
[3] 林立.初探惠东渔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21-25.
[4] 吴英莲.惠东渔歌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5(23):127-128.
[5] 钟婧.传统文化艺术在校园闪光:浅议惠东渔歌在中学校园的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244.
[6] 侯晓媛.普通话推广环境下方言使用现状及保护传承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3(02):123-128.
[7]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