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下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2024-11-28 00:00王诗洋高萌萌
国际公关 2024年20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工匠精神”,提出要 “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号召积极学习、弘扬、培育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工匠精神从本质上体现了现代职业道德需求,也就是说,除了职业技能以外,现代从业者还需要具备工作中所需要的优秀职业品质。

关键词:视觉传达;人才培养;工匠精神;社会责任

一、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当代世界到处都充满设计,设计所涉及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已经多达40余万人,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及各类教学培训机构有近千家,并且这个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目前我国在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从业者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有待考评,其设计受市场发展、消费者审美以及产品自身问题等多方面的影响,有些欠缺文化性或审美性,或是一味迁就甲方需求和产品功能表现,还有一些设计师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完全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导致大量粗制滥造又不切合产品实际的视觉垃圾被投向消费者,最终损害了企业品牌的诚信和声誉。要解决行业中的诸多问题,就需要视觉设计从业者不断提升设计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坚守设计理念和设计信仰。一名合格的当代视觉设计从业者,除了要掌握较高的设计技巧和能力外,还应该切实注重通过视觉传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而奉献力量。

二、视觉传达从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是现代商业中重要的服务手段,其通过标志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将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发挥着连通企业、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作用,视觉传达设计以色彩、形状、文字等为最基本的艺术元素,[1]通过视觉、精神、文化等方面独特的艺术表现来提升企业文化和产品价值,进而创造社会价值。视觉传达设计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和情感需求,对社会审美意识和审美层次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视觉传达从业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随着经济和信息的高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人类生活和社会新观念的介入,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法则或固有的元素和符号,现代设计的构成和方式被更合理的视觉空间表达所替代,这就对视觉传达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视觉传达从业者通常需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能够进行个性化设计的能力,能够应对国际化设计发展的能力,能够进行多元化设计的能力,能够将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能够满足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设计能力。

(一)能够具有制定个性化设计能力

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容量,这就意味着设计中的很多信息来源、理念、元素会形成一个共通的资源,视觉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某种公式化的过程,导致大量作品出现设计重叠现象。这也要求视觉传达从业者在创意创新上下功夫,设计更多个性化作品。视觉传达从业者必须在相似的设计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专属领域,其设计脚步不仅要跟随时代美学的发展,还要紧跟当代科技的进步,在作品中传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呈现创意性的设计。只有具有个性化风格的设计,才能充分满足商业需求和社会生活需要,同时表现出设计师的个人才华和设计能力。

(二)能够应对国际化的设计发展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视觉传达设计也逐渐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各类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图形图像、设计元素等被重新组合与构建,形成了极具特色又易于认知和传播的视觉表现形式,纷纷在文化交流中彰显着各自的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已成为一种跨越文化障碍传递信息和价值观的关键媒介。基于跨文化视角探索视觉传达不仅涉及视觉美学的全球共鸣,更触及深层的文化理解和敏感性。因此,设计师需要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需求,不断开阔思维,提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能够进行多元化设计的能力

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必然形成视觉设计的多元化需求,这就对视觉设计元素、设计理念以及大众的审美需求提出了新的合理化诉求。视觉传达从业者要遵循现代设计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社会生活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拥有敏锐的设计思维,使自己设计的作品能够实现与现代世界设计观念接轨。

(四)能够将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视觉传达从业者的设计风格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会对其设计风格产生重要影响,而本地区和民族的文化都有着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视觉传达设计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在表现本地区和本民族思想理念的基础上,融入设计师自己的独特思维和艺术创造,形成极具特色的视觉传达效果。视觉传达从业者必须立志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将我国特有的东方艺术发扬光大。同时,也要有创新本土元素的能力,要结合现代设计原则,摆脱传统设计元素的限制和不足,将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研究并建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当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体系。

(五)能够满足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设计能力

当代社会的设计主题主要是从人性化设计和绿色设计两个方向出发。设计实质上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意识和心灵慰藉,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以人为本,为人进行服务的,视觉传达设计不能为了刺激消费者眼球而单纯追求视觉效果,或是无限度地追求美学的艺术表现而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已从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危机中觉醒,倡导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这也是现代视觉传达从业者需要具备的重要设计能力之一。

三、视觉传达从业者需要具备的社会责任

作为视觉传达从业者,还要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第一,创造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品不能仅仅是设计师个人思想的单纯艺术表现,而要服务于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环境;第二,设计要始终服务于社会生活。依照设计原理和准则,将人性化设计和符合生态发展的技术、绿色设计、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作品中。社会生活是艺术设计的土壤,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的作品最终一定会被淘汰;第三,设计师还需关注人类生存、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如战争与和平、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环境的破坏与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等,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视觉传达设计师的身影,并涌现出大量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在鼓舞士气、唤起民众共鸣和促进团结一心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深刻体现了视觉传达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随着当下各种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设计环境、设计意识都在向着良好、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很多企业都把加强本企业的视觉宣传、设计水平作为提高行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视觉传达的表现和功能所产生的作用也在不断放大,并且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行各业。为顺应商业社会及企业岗位的需求,各大院校基本都开设了视觉传达专业,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作为优秀的视觉设计从业者,既要了解视觉设计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视觉设计中所需要应用的各种软件,也要懂得这个行业实践操作的辛苦和作为设计师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大国工匠精神的体现。

四、职业院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育现代工匠,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时刻关注时代要求,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大力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匠精神,首先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在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中,一部分是所有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具备的通用素养,还有一部分是与本职业相关的专业素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要满足通用素养要求。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既需要一般性工匠精神,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服务奉献、创新、公正等,也需要能够满足职业特点和不同专业现实需要的特殊要求,如医学专业需要的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师范类专业需要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育人精神,[2]工学类专业需要的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敬业精神,以及之前我们提到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履行的设计职责。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注重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培养,适应于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正面情感,也会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相关职业技能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通过实践努力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3]在遇到复杂且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可以在精益求精精神的影响下努力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丰富自身的设计素养和艺术审美。

高等职业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培养一线工作者的主要载体,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除了学习相关专业技能外,高职院校还要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充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这需要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来完成。通过调整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使教学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明确培养方向;[4]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培养适应当代设计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还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首要问题,也是专业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指导性、控制性、激励性、考核性和评估性;最后,高等职业教育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基层和工作岗位第一线,培养具有实用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突出培养学生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教育和培养学生。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对应的典型工作活动为工作能力主线,形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三位一体的、兼顾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结构。将课程思政融入整个教学体系,让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完成相应职业目标的基本素养,具备视觉传达设计岗位需要的应变能力和迁徙能力,并在整个设计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来源比较复杂,而且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同,差别较大,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主要有中职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社会在职人员、退伍军人等,这几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和对专业的认识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一些学生的厌学和抵触心情较强,需要老师进行开导和调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视觉传达专业的认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设计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兼顾学生就业需要的必备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迁移能力。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设定相应的教学能力目标,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素养结合起来。可以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视觉传达设计案例切入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教学中切入正确的思政点,把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意识和精神传承融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教学中。

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就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动手和艺术创新机会的一个专业,因此,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仅仅模仿老师范例的简单的艺术设计复制行为。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工作者的创新能力都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身边环境的影响以及艺术设计实践成果的反馈,因此,忽略设计实践的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结束语

国家对于工匠精神这一职业品质日趋重视,高职院校也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中,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了工匠精神不一样的内涵,高等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要以国家提出的工匠精神政策为指引,以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的沉淀为基础,弘扬和培育视觉传达学生的现代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哲.工匠精神在视觉传达中的融入[J].艺海,2017(02):85-86.

[2] 黄晓娥.工匠精神视觉下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5):114-115+171.

[3] 邓琳劼.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路径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2(02):163-165.

[4] 李占锋,王亚平.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融合研究与实践[J].投资与合作,2021(0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