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期古籍高质量出版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2024-11-28 00:00孙祥愉任连明
国际公关 2024年20期

摘要:古籍出版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十分重视新时期的古籍出版工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新媒体时代,古籍出版面临着转型、普及创新、人才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古籍出版行业需要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坚定古籍出版的立场和信念,促进媒体融合进程,加快数字化出版步伐,更新出版理念,努力提高古籍出版市场的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发挥好古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功能。

关键词:古籍出版;新媒体时期;高质量发展;媒体融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通过传播古籍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籍出版不仅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进步的最真实反映,更是一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古籍出版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还有大量工作等待我们去开展。新媒体时期,古籍出版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媒介,古籍出版工作也需要摆脱新的困难,跟上媒介的发展潮流,加快整理出版进程,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

一、新媒体时期中国古籍高质量出版的困难

(一)高质量转型难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读者阅读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纸质为中心的阅读,另一种是以新媒体为中心的阅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观念、阅读方式和媒体传播方式都在发生重大转变,传统媒体掀起了向移动互联新媒体转型的热潮。第53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数字化产品及服务加速发展,网民数字技能水平稳步提升,网络阅读和手机移动阅读在青年人和成年人中都十分盛行。新时期,青年读者呈现出以新媒体为中心的网络阅读或移动阅读为主的方式。阅读群体不同,阅读方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对于未成年人,出于保护眼睛的目的,家长在监督与引导中,更倾向于选择纸质图书。而对于青年人和成年人而言,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则更加方便和便捷。人们的阅读途径逐渐多样化,以新媒体方式进行的移动阅读带给人们的使用体验日益丰富。这种趋势给中国古籍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今,在纸媒、音频、视频、影视剧领域以及综合领域都有头部企业的优秀成果,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整个出版业向深度融合发展。[1]比如,喜马拉雅平台联合新浪微博实施 “古籍唤醒计划”,征集解读古籍的音频,扶持优秀创作者。许多出版单位学习这一模式,纷纷打造优质音频产品;岳麓书社集合音频、视频和VR技术,出版了一套全新的四大名著。古籍出版虽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读者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变化,但是与丰富的古籍作品相比,实现高质量转型融合的产品还不多见。在媒介多样化的今天,古籍出版媒介和出版方式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古籍图书的数字化融合出版,促进古籍数字图书和传统纸质图书协同发展,是古籍出版行业当下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二)高质量普及和创新难

古籍承载着中华优秀精神文明。古籍高质量出版对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建设极其重要,特别是对青年人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古籍数据库建设。比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 “中华古籍资源库”逐年增加古籍影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书局共同建立了 “中华古籍网”;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研发了 “识典古籍”等。这些资源对于古籍研究者和具备一定古籍阅读能力的群体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但是,普通读者直接阅读原典困难重重,无法实现古籍的价值和意义。目前的古籍出版工作无法让我们浩如烟海的古籍完全发挥出文化传承和教化培育作用,很大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好古籍出版的普及和创新问题。目前,国内古籍出版行业传承、普及、创新古籍图书的意识已经在加强,但更多仍停留在意识层面,真正落实推广的难度较大。一方面,古籍本身就晦涩难懂。目前,我国出版的高质量古籍专业性过强,过于注重古籍的校勘和注释,出版形式和题材过于单一,忽略了古籍的可读性、普及性和悦读性。针对读者的出版目标不够明确,传承普及的方向也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古籍的改造创新难度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投入与产出不一定能成正比。因此,目前高质量古籍出版多是集中在满足学术研究工作者的资料需求方面,古籍大众化高质量出版有待加强。

(三)人才匮乏

要实现古籍高质量出版,人才是关键。古籍阅读是有一定门槛的,要想做好古籍的普及和传播工作,就需要专门的编辑人员对古籍进行高质量的整理转化,将其创新性改造成为更适合当下读者需求、读者能够接受且乐于接受的阅读文本;还需要创新出版形式,迎合年轻读者的移动阅读习惯和方式,做好向移动互联新媒体转型的规划。新时期,古籍高质量整理出版是一项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工作,要想做好十分不易。加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古籍整理出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古籍出版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文献学知识和古代语言文字基本功,还需要懂得新媒体新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两者融合,整理创造出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满足读者需求的古籍作品。目前,高校、研究院所人才培养模式固化,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应用型综合性人才较为缺乏。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都是文献学重镇,但在古籍的整理、出版与新技术结合方面远远不够。古籍出版复合型人才稀缺,成为古籍高质量出版无形的障碍。

(四)市场困境

古籍高质量出版,一直都存在市场困境的问题。新媒体时期,这一困境更为凸显。读者人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断减少,相对于晦涩难懂的古代语言文字,青年读者更容易被微博、微信这样充满交互性、开放性的新媒体快餐文化吸引。另外,古籍的出版多以图书馆和研究机构购买收藏为多。过去,古籍销售主要依赖书店,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阅读电子销售渠道的增多,传统书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籍出版的商业价值不高,面临更大的市场困境。同质化问题也加剧了古籍出版市场的困境。目前,古籍出版的题材有限,而且大多数只是翻译或注释内容,非常容易导致同质化,各个版本的特色也不鲜明。同质化困境还表现在出版市场目标同质化、销售渠道同质化以及促销方法同质化等方面。内容的同质化,必然会导致古籍出版机构将消费群体聚焦在同一类人身上,并采取相同或相似的营销方式,这无疑更加雪上加霜。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图书读者定位不明确,没有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后针对不同年龄阶层和不同读者需求出版,严重脱离群众实际需求。

二、新媒体时期中国古籍高质量出版的对策

(一)加快高质量融合进程

古籍出版形式是新时期古籍能否重新获得读者市场的重要决定因素。当前,古籍整理出版的主要形式集中在影印、标点校勘或辑佚新编、翻译加点评、图文版古籍等方面,这些出版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古籍出版的需求。截至2023年,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6.4%,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数字图书的生产和阅读服务将成为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古籍出版应该积极寻求转型,结合新媒体网民的阅读特点,加快业务形态转型,积极拥抱移动阅读服务,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开拓新的出版领地。中国古籍出版需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和古籍深厚文化内涵的优势,开发古籍的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加快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步伐。积极顺应读者的阅读平台、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的新变化以及增强数字阅读服务,开拓数字出版形式和服务项目。

(二)更新出版理念,扩大阅读群体

古籍出版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学术研究服务,另一方面则是向大众普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过去,古籍出版工作主要集中在专业的学术出版上,新时期应向古籍普及工作倾斜侧重,强调古籍出版的普及功能,为大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古籍出版还要解决读者乐于读的问题。古籍都是一些历史文献资料,其内容具有历史性的特点,但是,当代读者人群的阅读需求和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协调好古籍出版的历史性与时代性问题,帮助当代读者跨越历史的鸿沟,读出时代精神,服务好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就要协调好古籍出版的传承性与创新性问题。

新时期,古籍的高质量出版应结合新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特点,通过创新体例、精选精译、挖掘解读、改编创造等多种方式,挖掘激活古籍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精髓,让古籍出版融入当下时代的发展变革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推陈出新,出版具有中国特色的古籍读本。比如,研究出版社出版的 《幼三国》根据 《三国演义》原著改编,实现了三国故事与中国水墨丹青的完美结合。这套图书共40册,深受孩子喜爱。可见,打造基础性产品,出版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比如 “讲义”“趣味读本”“连环画”等轻阅读产品,更容易走进 “寻常百姓家”,而打造电子化移动化的古籍产品,则可以吸引更多青年阅读群体。

(三)校企联合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就要从长计议,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新时期,古籍出版人才队伍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借此契机,中国各大高校的编辑专业以及古籍出版单位可以加强人才培养合作,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培养专业的古籍整理创新人才、古籍出版策划人才、懂新媒体新技术的新型古籍编辑人才等,打通古籍整理、改造创新、选题策划、出版发行的新通道。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构建在线课程资源库。收集整理优秀的古籍出版案例,形成实践成果。将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还应加强出版内部人员培训,搭建研学一体的线上线下培训平台,不断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四)整合出版资源,做好选题策划

不同类型的出版社在资源优势方面会呈现差异。为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不同出版社的各自优势,整合出版资源,可以充分调研古籍市场,做好选题策划,避免出现选题重复或同质化的出版内容。可在丰富出版类型和主题、拓展出版形式和风格、延伸出版服务上多做文章。

新媒体时代下出版单位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选题策略的能力,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精准把控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市场导向,进而保障出版质量。因此,古籍出版的市场调研尤为重要。”[2]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古籍阅读的需求,从而进行图书策划的准确定位,有利于保障市场销售渠道的畅通和效益,同时也可以做好阅读服务工作。比如,中华书局的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自2011年推出以来,已累计发行七十余万册,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小学生、家长及教师的广泛好评。此后,中华书局在原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的基础上精选品种、优化出版并配备全文诵读音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分章节附录,推出了全新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这套书的读者主要是学生群体、家长群体和教师群体。全书字体大、行间距宽、带拼音、配有诵读录音,定位清晰明确,全方位满足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文化典籍的诵读需求。

三、结束语

新媒体时期,我国古籍出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下,受转型困难、人才匮乏、高质量普及和创新难等因素的影响,古籍出版遭遇了新时期的新困境。但是,新时期国家对传统文化建设事业、古籍出版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也为古籍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古籍出版者要带着传承、传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坚定古籍出版的信念,积极应对困境,探索古籍出版改革和创新的方式方法,更新古籍出版观念,加快媒体融合进程,加快数字化出版步伐,丰富古籍出版形式,提供多元化阅读形式,努力提高古籍市场的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发挥好古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功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燕飞.古籍图书大众化出版的现状及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23(08):78-85.

[2] 吴继东.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工作的创新路径思考[J].采写编,2023(0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