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路径优化研究

2024-11-28 00:00袁竞
国际公关 2024年20期

摘要:当前,社区老年教育面临着数字化转型,老年学习群体在数字化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外部支持与内部发展两方面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路径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进程中,数字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成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为老年学习者提供了优质、均衡、丰富与便捷的学习支持,实现了更为开放、高效、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从终身学习的视角来看,大力发展数字化的老年社区教育既能够解决当前老年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也将成为老年教育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促进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在数字化学习背景下,社区老年学习者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如思维理念的更新、学习流程的重构、学习评价的多维化等。[1]鉴于此,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的困境与对策日益成为当下老年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对终身教育系统起支撑作用

社区老年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进程的落地与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成熟,社区老年教育逐渐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方式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借助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帮助老年学习者完成学习、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方式。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形式的学习材料以及数字化学习平台,大量的学习资料整合到数字平台后,老年学习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索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可以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终身学习下的人人可学习、时时可学习以及处处可学习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同时,随着数字化资源的不断丰富,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空间得以不断延展。[2]数字化学习资源具备较高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可以实现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和便利化,在移动技术成熟的当下,能够适应老年学习者的各种情况,满足老年学习者的各种需求。

(二)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完善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现实需求

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相关内容,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9.9%,50岁以上的网民占总体的32.5%,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3]智能移动终端已经渗透到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数字化技术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条件,使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普通学习者逐步适应并习惯数字化学习方式成为必然,技术的成熟成为数字化学习方式普及的内驱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数字化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数字化应用的使用技能成为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从移动支付到在线预约,数字化应用技术已经替代了传统生活方式,这给老年人从容应对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模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一个切入口,能够帮助他们在获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逐步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满足社会参与的现实需求。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不断渗透,老年群体对数字化生活与学习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对数字化学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是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内在要求

积极老龄化理论是指人在老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 “健康”“社会参与”和 “安全保障”这三方面的需求,并以此来提升老年生活质量。[4]国务院印发的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技术创新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在此背景下,加快老年群体的数字化融入既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内容。在积极老龄化理论的三个要求中,“健康”包含老年群体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健康;“社会参与”指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融入社会的机会,使其能够体会老有所为的价值感。随着社会化进程中数字化程度的加深,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数字应用、数字化技术相挂钩,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的数字化发展能够对这两者形成必要保障。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必要环节,社区老年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移动技术发展的便利条件,以数字化学习方式为起点,逐步改变老年群体在生活、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传统思维方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推动老年群体的数字化融入,减少了代际间的数字化差异,更进一步提升了老年群体在数字化社会中的融入感,为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内在支撑。

二、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的发展困境

(一)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认知缺失,规划滞后

尽管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已经被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但因为社区老年教育的数字化建设投入较高,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对发展社区老年数字化教育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相应程度的重视。这里所说的数字化建设投入包括有形成本与无形成本,有形成本包括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无形成本包括社区宣传、观念传播、认知导向等。很多地方对于社区老年教育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以丰富老年群体业余生活为主要目的的阶段,尚未认识到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增加了数字化建设的无形成本,更直接导致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得不到体现。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与认知上的缺失,导致地方性老年教育规划滞后,主要表现为社区老年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足、数字化平台建设缓慢等,不仅影响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模式的推广进度,也影响其在学习型社会中影响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激励老年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及与第三方教育机构的对接,从而整体上制约了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的发展。

(二)社区老年数字学习平台适老性不足

一般所讲的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化学习素材,如视频、动画等,以及数字化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平台是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有效组织数字化学习素材呈现的主要工具,因此,数字化学习平台对于社区老年教育至关重要,需要为老年学习群体量身定做,要降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门槛,以便于老年学习者操作。[5]但在实际生活中,数字化学习平台对于老年群体并不友好,无法满足老年学习者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如字体对老年人来说过小、学习操作流程过于烦琐、学习素材清晰度不足等。数字化消除老年学习群体的使用障碍和平台之间的功能型障碍是发挥数字化学习平台作用的关键,能够有效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化学习体验。

(三)老年群体自身学习障碍制约数字化学习效果提升

调查发现,数字化学习适应能力缺陷导致67.81%的老年学习者存在较强的数字化学习障碍,直接削弱了学习体验和成果获得。[6]由于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老年学习群体在面对数字化学习环境时会感到障碍重重。老年群体的数字化学习障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对数字技术的陌生感以及传统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依赖性。传统课堂的面对面教学以及对纸质化书面化教材是老年学习者较为习惯的学习方式。当教学素材以视听化的形式呈现在数字化平台时,知识灌输的双向性与视觉听觉的协作性都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另外,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操作、移动学习端的操作都有可能成为老年学习者数字化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数字化学习障碍会导致老年群体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反应速度下降,最终导致老年群体的学习获得感不强、整体学习效果不佳、社区老年教育难以形成氛围、数字化学习模式难以推进等结果。

(四)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调控机制不够完善

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调控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的动力保持不足。有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老年学习者认为数字化学习对自身有显著的帮助,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数字化环境,但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能够制订详细学习计划、确定明确学习目标的却不足半数。目标的模糊性与计划的不具体性制约了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效果的提升,进而影响其数字化学习动力的保持;另一方面,老年群体数字化学习的观念不完善。相关调研表明,老年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策略的选择、数字化学习行为的管理、数字化学习计划的制订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障碍,尚未形成较系统的数字化学习意识与观念。

三、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的优化对策

(一)注重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老年教育数字化体系结构

作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老年教育只是在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方面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在网络化、信息化的背景下,需要大力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的数字化进程。因此,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加强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从政策保障与规划发展等方面推动老年教育数字化体系结构的完善。首先,需要制定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专项规划与措施,从文件政策的角度具体落实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路径、规范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从政策和观念两个角度推动社会对社区老年数字化教育的认知;其次,推动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需要多部门、多单位的协作与支持,应综合考虑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能,从而形成完备的功能支撑网络,建立完善的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体系;最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指导与监管,不断完善数字化教育发展的标准与规范,从而为社区老年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促进老年教育数字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人文关怀,开发适老资源

社区老年教育的数字化离不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支撑,因此,开发适合老年学习群体使用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平台、重视学习资源的适老化呈现、注重学习平台的适老化界面设计、强化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背后的人文关怀是保障社区老年教育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彰显数字化教育的人文关怀,需要正视老年学习群体的学习特征与生理机能,坚持以老为本的思想,激发老年学习群体的学习兴趣、逐步增强他们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字化学习平台在设计与操作时应符合老年学习群体的认识水平和习惯,保证界面布局的合理与清晰、导航指引的明确显眼以及操作流程的简单便捷,尽可能减少老年群体在平台学习过程中的操作障碍,从而提升他们的使用乐趣与学习兴趣;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方面,需要根据老年学习群体的认知水平量身定制,考虑老年群体的兴趣爱好、健康诉求、继续教育需求等,同时,开发相应的智能化学习支持服务、交互服务等,以帮助老年群体保持学习兴趣,完成持续性的学习行为。

(三)加强社区老年群体数字化培训,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

帮助老年群体跨越 “数字鸿沟”是使其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办法,但仅仅依靠老年学习者的被动学习是不够的,需要运用前瞻性的策略,推动老年群体主动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接受数字时代的迅速变革,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与培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综合素养。当然,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化应用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体验式的交互与交流,消除老年群体对数字环境、数字化学习以及数字化工具的抵触情绪,转变他们的固有观念,弱化他们旧有的学习习惯,帮助老年群体逐步形成数字时代的学习观念和前沿的思维模式,从而在内在情绪与行为观念上引导老年学习者积极融入数字化环境,接受数字化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以讲座、活动、交流会等形式,将数字化工具的使用课程送入社区,同时,在社区中建立学习共同体和兴趣共同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教与学,帮助老年学习者掌握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技能,提升他们在数字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从而为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铺平道路。

(四)引导调控行为,提高认知水平

老年学习群体作为数字化学习的行为主体,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关注与调节,以有效地建立数字化学习习惯,提升数字化学习动力,优化数字化学习模式,提高数字化认知水平。在具体策略上,首先,可以结合老年学习者的自身特点,帮助他们制订相关学习计划,提供相关的数字化学习的方法指导;其次,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上,为老年学习者建立数字化学习效果评估体系,对老年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不足进行及时反馈;最后,根据学习结果和评估效果对学习计划及认知策略进行调整与优化。

四、结束语

发展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以及社会组织与教育机构的支持,也离不开老年学习者在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及内在学习动力上的转变与适应。正视数字化学习理念和相关技术在社区老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老年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是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发展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朱冠华,乔维德.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老年数字化学习力建构研究[J].南京开放大学学报,2023(03):20-28+66.

[2] 张红兵.数字化学习模式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化路径探析[J].天津电大学报,2020,24(01):48-52.

[3] 第53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4-03-22].https://www.cnnic.net.cn/n4/2024/0321/c208-10962.html.

[4] 梅陈玉婵,林一星,齐铱.老年社会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第2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7.

[5] 陈子健,孙祯祥,张燕.从网络信息无障碍的角度探讨缩小数字鸿沟[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01):41-43+29.

[6] 程仙平,张翼翔.老年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困境与进路[J].成人教育,2021,41(09):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