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道路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探究

2024-11-28 00:00农丽华
国际公关 2024年20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百年文化建设实践探索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内涵丰富、立意深远,具备人民性、包容性、协调性、创新性、复杂性等鲜明特征,发挥着打造人民共同价值共识、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新形态、加深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优势和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现代化道路;文化现代化;共同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历经百年的实践探索,意义重大且成果显著。它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不同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历经艰难险阻,独立自主摸索出来的文化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符合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分析,希望加深人们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民族的文化进程现代化是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的现代力量体现。现代力量是指人们为满足社会现实需要所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激发人的意识、意志、热情、想象等品质,有助于实现民族独立、安全、复兴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和时代性表达;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是肩负国家意识和诉求的现代表达。它完成了中华民族叙事的实践探索,也在一体多元的思维框架下实现了民族多元化的输出与共通的情感故事书写,反映了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追求;第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守诚信、尚和合、重民本、家国一体等理念和气度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理论支撑,展现了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逻辑理论。即它是根植于 “以前”,与 “现在”相结合,着眼于 “以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态;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现代化。它内在地呼唤和要求人们运用现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现代的道德规范、现代的思想和意识、现代的能力和素养,来提高文化继承和弘扬、文化内容生产、文化运营和治理、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现代化的实现;第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社会共融共通共进,展现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价值和思想活力。总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无论从哪个方面对其进行释义,这些内容都相互联系,即民族自信、民族认同、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复兴追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特征和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人民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本质在于人,最终目标也是为了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 “三座大山”,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并走向现代化的新方向,这是人民性的最好体现,也持续贯穿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实践中。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 (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1]可见,处于西方文明主宰下的人们已经变成精于计算的单向度的人,容易出现道德失范、价值迷失等行为,给人类现代文明建设带来不少挑战。这就不难理解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为何要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何要培育时代新人,为何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本质就是要育人、树人、立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开放、包容的现代文化。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生生不息,就表明了文化开放和包容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持续向纵深处发展,加深了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肯定中华文化的价值,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但不是一切,还需要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在学习中推动文化创新。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封闭、守旧的现代文化,而是开放、包容的现代文化。

第三,协调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统一。文化现代化需要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共同协调推进。没有经济、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将缺乏基础保障。没有文化的现代化,经济、政治的现代化也将缺乏前进动力。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总体上遵循了文化和经济、政治相协调的思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所蕴含的文明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发展的状态和安全的状态。发展的状态意味着经济处于高质量增长阶段,能够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安全的状态意味着面对风险时,能够预先防范并有效化解。基于此,“道统论”和 “改良论”都已脱离现实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实践,因此,都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选择。

第四,创新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指向文化的更新、进步、跃升,并且 “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2]创新性体现为物质创新和精神创新。物质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制度等层面的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精神创新主要指观念、思维、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嵌入新时代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发展走向,为确保民族的声音能够被全世界听见,它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以时代性和全球性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表达,推动生命更新及现代化转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有助于打造共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鲜明的义利观,突破了 “文明冲突论”。它包含了民族性与世界性双重维度的考量与意义,一方面从民族视野出发来阐述民族期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走向新的现代文明形态的梦想;另一方面是作为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砖加瓦,构筑出一幅共同发展的美丽画卷。不管是从民族性还是世界性的维度来考量,它都包含着人们设置与解决全球公共性问题的共同价值理念或认知,饱含着希望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来追求共同或共通的美好夙愿。

其次,有助于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理念表达,是一种统筹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它的重要内容、时代命题与题中应有之义,它内在地要求处理好 “富口袋”与 “富脑袋”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要 “仓康实”“衣足食”,也要 “知礼节”“明荣辱”。“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3]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才能有效规避不良因素的影响,应对与解决可能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

再次,有助于加深中国同世界的连接共鸣关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国家,作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必然会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属性的民族参与世界体系构建。这就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构建一种民族与世界的连接共鸣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自带独特性与本土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强调了思维、思想、意识形态的民族性。它是在中国的时空范围内萌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 “根”和 “体”在中国,其实施和建设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其所追求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必将展现中华民族的特殊属性,即民族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还需要建构一种普遍价值,即世界性。世界性是继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其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这正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体现,是在东西方交织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要求。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起来,才能够体现其合理性、正当性、先进性,才能表明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发展自己又是影响世界的文化。那么要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加强基于文明交流、文明互鉴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融通则尤为关键,如此中华文化才能够和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发生 “化学反应”,才能加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深化各国对中国理念的认识。

最后,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化进程具备较强的引导功能,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性、示范性支撑。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备包容性的文化,凸显了和谐、发展、民主、正义等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现代化转换的基础上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民族发展目标相一致,与时代发展趋势相一致,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内生性动力的系统理念与实践。也就是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境遇下、新的时代征途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实践,既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也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作为一般的观念形态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所需要的架构,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态度。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还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都不是只见其物而不见其人、只见工具理性而不见价值理性的单一因素决定论,究其缘由不过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追求的无非就是 “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文化建设布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印发了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着眼点。党的二十大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影响力。举措众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创新方面,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收藏的文物、陈列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艺创作、文旅产业发展、节日娱乐活动融合创新,并以数字技术助推文化发展。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将其概括为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两个结合”与文化 “两创”,更是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第二,在提高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方面,强调要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推向世界;参与和召开世界文明对话会,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共谋世界数字文明之治;第三,在文化宣传报道方面,利用短视频、直播、打造节目精品等方式,搭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平台;开展经典品读、国学讲座等活动,激励人们主动参与和传播文化;第四,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建设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青少年树立红色理想,打造 “社会工作+志愿者”服务品牌,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风尚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第五,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国产电影票房规模日益扩大,效益持续提升,电影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文学作品创作火热,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比如 《觉醒年代》 《山海情》 《长安三万里》等作品受欢迎,成为爆款;举办文博会展示文化作品和项目,利用数字技术推出数字文创产品,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第六,在文化自信方面,在多次会议和重大场合都强调了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绵延不绝、经久不衰,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带有中国元素、传统节日特色的国货 “新春战袍”马面裙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自信;不只马面裙,“汉服热”等国货潮品在消费行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新消费的代表,这些现象的背后都体现了文化自豪感和自信感,代表了人们心中想法的深刻改变,代表着人们已经意识到并认可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博物馆热”逐渐升温,线下和线上打卡博物馆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参观博物馆,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深远,给心灵以文明的洗礼,坚定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信念。“博物馆热”的背后,体现的不仅是人们精神需求层次的提升,更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提升。

四、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漫长且布满艰辛的历程,仍需不断克服艰难险阻,持续发展和完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美]H.马尔库塞,等.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2.

[2]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01).

[3] 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5-03-01(001).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