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局在渝遗址遗迹掠影

2024-11-28 00:00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红岩春秋 2024年11期

经济建设旧址

成渝铁路终(起)点站——重庆站

成渝铁路重庆站位于渝中区南区路240号,又名菜园坝火车站,于1952年7月1日开始运营,是成渝铁路的终(起)点站。站内共15条线路,总有效长度4896米。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在邓小平提议下,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修建成渝铁路的重大决策。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开工,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车。1953年至1992年期间,重庆站进行了多次改扩建,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其中有效候车面积7824平方米,车站站型为单向横列式一级二场,站场规模7站台面(4座站台)10线(含2条正线)。2022年6月20日,重庆站因升级改造停止运营。改造完成后,重庆站站场规模2场7台14线,站房规模6万平方米,车站最高聚集人数10000人。

(资料来源: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

成渝铁路九龙坡枢纽站

成渝铁路九龙坡枢纽站现名为重庆南站,主要用于货运。

1939年3月,国民政府交通部、航空委员会和空军92转运站联合租借九龙坡铁路路基修建飞机场。1945年,毛泽O5GCO6L/e8LPYVhJUara+7JD5KrKB5TrNt7W8N+ZI5E=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的专机在九龙坡机场降落。1946年,由九龙坡机场起降的飞机改在白市驿机场起降,九龙坡机场停用。1950年成渝铁路开工后,九龙坡机场改建为九龙坡火车站。成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运行于九龙坡和大渡口之间,负责运送工程材料,1950年底铺轨到菜园坝火车站。

成渝铁路建成后,九龙坡枢纽站成为成渝铁路自菜园坝火车站发车后的第二站,带动了渝西南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资料来源:九龙坡区委党史研究室)

成渝铁路江津段

1950年成渝铁路开工后,江津县承担黄磏至白沙段48公里的修筑工程。8月中旬,全县4100多名民工陆续开进工地,与军工并肩战斗。修建跨越津璧河的铁路桥时,由于地质复杂,江津民工指挥部要求将石桥设计改为铁桥。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察后,将更改要求上报,得到西南局批准。这是一律设计为石桥的成渝铁路建筑施工中的第一座铁桥——油溪大桥。在后建路段中,参照油溪大桥陆续修了4座铁桥。1951年1月1日,火车通车至江津站。江津县境内铁路线长78.13公里,建江津、古家沱、油溪、金刚沱、白沙、平等、朱杨溪、茨坝8个火车站。

1953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拨专款修建江津专区民工筑路纪念堂,刻碑为记,表彰在筑路中涌现的90个模范单位、11209名模范个人,铭记38名为筑路牺牲的民工。

(资料来源: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

成渝铁路永川火车站

成渝铁路永川火车站原址位于永川区南大街。火车站建于1951年,是成渝铁路线上的三级站,占地1227.92亩,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露天货场1.5万余平方米,仓库5000平方米左右。车站东西长3414米,南北宽250米左右,建有3个站台,5股车道,候车厅、售票房、货运室、小卖部等设施。车站内设机务、电讯、给水、公安、医院、公寓和装卸队等10余个大集体单位。

2001年,永川火车站对营运近50年的车站办公楼、候车厅、售票房、站台和休闲广场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火车站以电子信息系统支撑服务设施,功能更加完善。

(资料来源:永川区委党史研究室)

成渝铁路大足段车站

成渝铁路大足段邮亭铺站和长河碥站位于大足区邮亭镇。

成渝铁路开工后,大足县积极投工、投料,抢建经过大足县南部邮亭段的11公里铁路,并积极支持建设邮亭铺、长河碥火车站。1950年12月,大足县成立筑路委员会,同时成立筑路指挥部,指挥部设在邮亭。全县组织民工3657人,成立3个大队、22个中队,经百日奋战,建好了路基,制作并铺设枕木2万余根。1951年3月,筑路任务完成。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大足邮亭段正式通车。1987年1月1日,邮亭铺站改为大足站,并沿用至今。

(资料来源:大足区委党史研究室)

成渝铁路荣昌段

成渝铁路荣昌段位于荣昌区峰高街道至安富街道,设峰高铺、荣昌、广顺场、安富镇4个火车站。

1950年8月,荣昌县修筑成渝铁路民工指挥部成立。在川东地区民工指挥部指导下,抽调大量民工,负责修筑成渝铁路荣昌县峰高石盘段至安富五福段,自西向东横穿县境34.8公里的铁路路基工程。在修筑段内设峰高、县城、广顺、安富4个修筑点。

1950年12月20日,全县集中民工9453人,依各区番号编为8个大队、58个中队,分配到各工段。21日,成渝铁路荣昌段全面开工,1951年6月建成,促进了荣昌县经济恢复发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资料来源:荣昌区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西南军区后勤部第一被服厂旧址

西南军区后勤部第一被服厂旧址位于江津区几江街道大西门外大街,核心遗址为三栋厂房。建筑核心部分始建于1938年,1949年后多次增益修建。

工厂前身为国民政府陆军部创办的北京被服厂。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几经辗转,被服厂于1938年1月迁到重庆江津,1943年5月更名为军政部第一被服厂重庆分厂。1949年11月26日,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电令驻防江津的国民党第366师师长谢直炸毁江津被服厂,但谢直倾向革命,没有执行命令。江津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对被服厂实行军事管制。1950年1月,江津被服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被服三厂接管,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第一被服厂。1953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生产全军指定军用作战鞋。三线建设时期,工厂被列入三线军工企业,隶属总后勤部新兴集团,2005年改制为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总厂。

(资料来源: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

重庆农产厂旧址

重庆农产厂旧址位于九龙坡区铜罐驿镇第二社区,占地面积190400平方米,生产车间建筑面积78734平方米。

该厂始建于1953年,1959年改名为重庆罐头厂,后改名为重庆罐头食品总厂。“七五”期间,该厂从瑞士、法国引进由阻焊方罐易开罐生产线,从德国引进西式火腿生产线等主要生产各类罐头、饮料、酒类的生产设备,其中约80%罐头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达3亿元左右。

重庆农产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下的西南地区重点企业,是 “一五”期间重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20世纪60年代成为轻工部对外开放的11家重点出口企业之一。1997年2月27日,该厂依法宣布破产,部分厂房租赁给奇爽食品厂、好情食品厂、俐鼎制罐厂、天维罐头厂四家公司使用。

(资料来源:九龙坡区委党史研究室)

重庆发电厂旧址

重庆发电厂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也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4年,贺龙为厂内第一台机组发电剪彩。作为西南地区首座自动化火力发电厂,重庆发电厂见证了“一五”时期重庆的工业化进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重庆发电厂最具代表性的设施是位于厂区中心的一对烟囱。烟囱高240米,底座外径13.2米,在当时亚洲同类建筑中名列第二,是九龙坡区乃至重庆市保存最完好的“一五”期间工业遗产建筑之一。2015年,发电厂搬迁至万盛经开区,旧址作为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利用。

(资料来源:九龙坡区委党史研究室)

狮子滩水电站

狮子滩、上硐、回龙寨、下硐四个梯级发电站位于长寿区龙溪河狮子滩至下硐河段。四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0.45万千瓦,总投资1.393亿元。狮子滩水电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1954年,西南水力发电工程处改组成立狮子滩水电工程局。8月1日,龙溪河全河流域梯级开发第一级——狮子滩水电站,破土开工建设。1956年10月1日,狮子滩水电站1号机组建成发电。同时,其他三级电站——上硐电站的扩建、回龙寨电站的复建、下硐电站的改建,也相继完工投入运行发电。1958年3月5日,周恩来和李富春、李先念等一行到长寿湖视察。周恩来为狮子滩水电站题词:“为综合利用四川水力资源树立榜样,为全面发展四川经济开辟道路。”

2020年,狮子滩梯级水电站枢纽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3年1月,入选“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

(资料来源:长寿区委党史研究室)

西南地质局旧址

西南地质局旧址建筑群位于沙坪坝区小龙坎街道现重庆探矿机械厂内,现存李四光旧居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旧址、西南地质局职工子弟学校旧址、西南地质局礼堂、西南地质局仓库等建筑。

1950年4月1日,原国民政府时期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四省地质机构合并成立西南地质调查所,由西南财经委员会直接领导。1952年10月,西南地质调查所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西南地质局。1950年至1956年间,该部门先后开展了中梁山煤矿、綦江铁矿、攀枝花铁矿、水城铁矿、四川盆地油气、东川铜矿、个旧锡矿、易门铜矿、会泽铅锌矿、南川煤矿等矿区普查勘探工作。特别是对江油海棠铺、遂宁磨子场等地石油、天然气的成功勘探,有力驳斥了“中国贫油论”,坚定了新中国开发油气的信心。

(资料来源:沙坪坝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 董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