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半山经验”与启示

2024-11-26 00:00宋云吴佳惠
乡村论丛 2024年5期

摘要:乡村之治,乃百姓安宁之本,国家兴旺之基。2015年之前,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是有名的“赌博村”“垃圾村”“薄弱村”,现在一跃成为国家AAA级景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首个中华鹭鸟保护地、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省级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和市级“六无”平安村。“半山巨变”源于半山村始终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半山经验”。“半山经验”对当前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有诸多启示:一是做好“村级党建+乡村能人回引”是关键;二是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方向;三是打造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趋势;四是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是动力。

关键词:“三治”融合 乡村治理 现代化 半山村

*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数字赋能福建省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编号:FJ2023B047)。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然路径。“三治”融合,即自治、法治、德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一体系不仅适应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需求,而且为乡村治理体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自治实践是激发治理活力的支撑,法治建设是夯实治理基础的依托,德治引领是提升治理效能的保障。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作为“三治”融合的实践先行者,推动着半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文化能人林金龙这样描述:环境变美丽了,民风变良好了,田地变不荒了,旅游兴起来了,村民变股民了,钱袋鼓起来了。“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半山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一、自治实践激发半山治理活力

2015年以来,半山村秉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以科学思维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有效推动全村社会安定祥和、生产安全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一)充分发挥乡村能人治理作用

2015年6月,半山村以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实施“人才回引”工程,选举部队退职干部林上斗任村党支部书记。林上斗上任后,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利用农闲时间逐户开展家访,了解掌握村民群众的基本情况和意见建议,每周定期召开“两委会”研究、分析、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多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户)代表会,统一群众的思想认识,带领村民群众改变村容村貌,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经济,培育良好民风,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敢于担责、善于谋事、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村级领导班子。半山村在林上斗的带领下,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7346元增加到2017年的10790元。2021年,村“两委”换届时成功回引1名企业家和3名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回村任职。

引进优秀文艺人才,助推半山文化振兴。2020年,周青夫妇的新知青艺术公社在半山村成立,新知青艺术公社是半山村的一个新景观,也是半山村党支部引进文艺英才的成功之举。2021年,新知青艺术公社公益策划执行的“灵秀半山”水上舞台演出,招募到全国5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当地的村民群众参与,在短短5天时间内,为半山村带来11.8万人次的流量,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全民参与的转变。

(二)充分发挥村社组织职能作用

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为了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迈向小康,半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上斗始终秉持着求知进取的精神,他偶然间阅读了王守甲的《塘约道路》,该书介绍了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通过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规模化发展,成功踏上了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的康庄大道。林上斗认为半山村的发展理念与塘约村的经验非常契合。为了促进半山村的持续发展,他自费为村“两委”每个成员购买该书,希望从中提炼出适用于半山村发展的经验和策略。

2015年7月,半山村成立“村社一体”的半月岛生态发展合作社,全村230户、1060个村民全部入股。每人投资200元股金,并将1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本村贫困户扶贫入股资金注入合作社,所得利润让贫困户受益。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整合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通过生态旅游开发、土地流转利用、林木花卉和特色水果种植等,努力打造特色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憨实餐馆等一批经营性项目,建成福建省首批面积最大的270亩绿桐基地,种植200多亩黄金百香果,不仅解决了本村110多个劳动力就业问题,还推进了产业调整和规模发展。依托村党支部设立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群服务、社会保障、农业产业、综治调解、卫生健康等功能,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组织党员围绕政策宣传、治安防范、矛盾化解、陋习整治、维稳巡查等工作实行设岗定责。

不断加强与龙头企业对接合作,引进厦门卓远文旅集团运营特色民宿项目,对接中建一局等有实力企业进驻考察,发展立体养殖、无土栽培等生态循环产业,带动村集体、村民双增收。近五年来,半山村村级集体收入增长37倍,合作社累计分红132万元,外出务工人员从2015年860人减少到50余人。半山村因地制宜选择互叶白千层种植和茶树油提炼作为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截至2023年底,半山村已经种植互叶白千层300亩,村里的精油提炼厂于2023年底也正式投产。

半山村率先探索以强带弱“跨村联建”,成立通汶联村党总支部,由林上斗担任党总支部书记,以半山村为主导,带动周边的通演村、汶潭村,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聚力。设立试点以来,联建村党组织累计争取资金5410万元,实施区域防洪堤、文旅康养等重点项目43个,辐射带动联建村村集体增收,11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三)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潜力

2015年7月以来,半山村组建由党员、巾帼志愿者、网格员、“新村民”等组成的“4+N”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实践活动,积极推行“民事民议、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交由群众议、群众干、群众评,进一步规范村务运转,强化民主监督,有效凝聚共识、消除障碍,引导村民树立“村里的事就是自己事”的主人翁意识。在重大项目决策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组织村“两委”讨论并提出初步方案。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对初步方案进行酝酿讨论,进一步修订完善,并做好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经审议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重大事项进行表决,形成决议,并及时公开。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发动,群众自觉开展义务劳动500多人次,拆除沿路旱厕215个、粪厂4个、猪圈18个。在整治环境卫生时,所有村民更加自觉地维护村容整洁,从“让我干”变成“我要干”,主动参与村里建设,让半山村“比城里很多小区还干净”。

近年来,半山村通过数字赋能保障村民安全,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在村里的重要交通路段、旅游景区、广场、码头、古民居和人员集聚地等重点区域安装探测头,并将监控图像与“智慧半山村”微信公众平台连接,村民可通过手机实现观看实时监控动态,形成全方位、无死角、全天候监控体系,基本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半山村还自主完成了“三诚公园”、半山幼儿园、老年人活动中心、村级卫生室、生态停车场、主干道改造、农民休闲中心、半山大桥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2022年,半山村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自发参与的党员和村民群众人数达800余人次。村里还积极开展“美丽庭院”积分超市创建活动,实行“日打扫、月评比、季兑换、年奖励”管理制度,激发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

二、法治建设夯实半山治理基础

2015年6月以来,半山村“两委”坚持法治理念,重视培养村干部、老党员、新能人的法治思维,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开展工作,将村社组织涉农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一)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

半山村从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入手,补充新内容,形成适用的新村规民约,不仅涵盖了环境卫生、爱国守法、邻里关系等方面,还将产业发展、脱贫致富、村务管理等纳入其中,引导村民弘扬优良传统,培育良好民风。《半山村村规民约》经司法行政部门指导,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实行,村委会监督落实。适用的村规民约为半山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拓展普法方式,引导村民依法办事

充分挖掘半山村地域特色,依托老年大学半山分校、文化赶圩平台、半山山歌队等,打造便民、亲民的普法新载体,大力推进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组建镇、村两级普法宣传队伍,采取理论解读、数据分析、典型案例、法律讲堂等方式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形成常态长效普法机制。例如,半山村自旅游集散中心购置了一台智能机器人,在为游客、村民提供信息查询、材料打印、景区展示等服务的同时,将村民经常涉及的法律知识以及半山村政法工作的成效等内容,利用智能机器人活泼可爱的语音、生动有趣的画面宣传展示给广大游客和村民群众,以满足智慧政法不断发展的技术需求,切实展现科技带来的宣传工作效果。同时,将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打造成小品、小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并将案例打印后贴在半山“文化赶圩”宣传栏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将爱国、守法、诚信、孝道、文明等内容融入其中,引导村民自觉自发参与到半山村建设、村风建设中来。

半山村还以“三诚公园”为主,在村委会、主要街道、民宿、停车场等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文化长廊、LED屏、讲习所的普法宣传作用。依托智慧半山数字服务平台,开展普法宣传、事项申报、民事反馈等服务。长期悬挂普法标语、横幅,定期更新黑板报、普法宣传栏。近5年多来,累计为村民提供服务1.2万人次,推动普法宣传、反邪教、远离“黄赌毒”等宣传深入人心,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村民少跑腿”。

(三)建立“三大员”队伍,促进半山和谐安睦

围绕政策宣传、治安防范、矛盾化解等工作实行设岗定责,重点打造调解员、巡逻员、宣传员“三大员”队伍。坚持依法依规、共赢共建、共促和谐的方针,依托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的平台,由村里威望高、公道正派的村“两委”老党员、老干部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调解员队伍,统筹处置村民间、村民小组间的各类矛盾纠纷,构建“分层递进、一总多分”诉非联动格局;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由包村领导、村干部、司法所、派出所、党员和村民代表开展“六方会谈”,共同调解处置;调处后,由包片村干部通过电话回访、入户家访等方式,跟踪了解情况,对出现反弹的及时报告处置。巡逻员队伍定期按照划分片区开展巡逻检查工作,对发现的情况及时上报和处理;宣传员队伍,主要由村“两委”干部组成,做好平安村创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综治宣传工作,使平安创建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推动了村干部、村民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行为自觉,强化了法律在解决半山村事务和化解村民矛盾问题中的权威地位。村“两委”干部定期和村民进行谈心谈话,收集村情民意,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变消极应对为积极作为,使半山治理更有温度、邻里矛盾纠纷化解更走心。

三、德治引领提升半山治理效能

2015年6月以来,半山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教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村社组织当好村干部、老党员与村民之间联系沟通桥梁,以点带面,有效引领全体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

(一)德治引领破除陋习歪风

半山村采取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方式,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领导小组,坚持以村民主流意愿为导向,形成讲文明、树新风、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着力破除农村迷信思想,树立新风正气,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以整治“带彩打牌”为契机,根治村里的陈规陋习。开展赌博整治专项行动,由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和《禁赌承诺书》,对发现的赌博行为“露头就打”,通过一以贯之的整治,赌博行为在半山村销声匿迹。

(二)德治引领弘扬村风美德

半山村积极传承与弘扬家庭和睦、尊长爱幼、反哺家乡等传统美德,举办“好婆媳”“半山好人”“平安家庭”评选等群众性文明活动,凝聚农村新风正能量。鼓励部分先富的村民主动帮带“后富”,捐资垫款搞建设,特别是由个人出资承办的敬老宴,已报名安排至2028年。积极开展“信用村”创建,布设自助银行,设立“三有书屋”,探索开设8家“扫码收单”无人值守的诚信示范小商铺,并将诚信情况良好的党员或群众优先评定为“信誉党员”或“信用户”,享受合作银行提供的“利率优惠、额度提高”等信贷政策,打造“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目前,全村共评定“信用户”209户,无人值守的诚信示范小商铺开办以来未丢失过一件商品。

(三)德治引领育好文化新风

近年来,半山村结合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朱子文化)和农村传统教育资源树立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向善向美的力量。强化新时代农村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建起半山村农民讲习所,每周开展一次“文化赶圩”活动。成立半山棋院,举办“鹭鸟杯”象棋大赛,吸引了全县106名象棋爱好者参与,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成立老年大学半山分校,修缮半山农村幸福院,使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并且在村中心地段制作了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雕塑,不断为半山村民俗植入优秀文化。加大文化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本地的好传统、好习俗,在春节、元宵节、建党节和重阳节等节日,巧用尤溪县半月岛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平台,举办“春节三天乐”“美丽半山、幸福家园”“共建美丽乡村、歌舞齐颂党恩”等夫妻齐上阵、老幼同登台的民间文艺演出。除此之外,还组织半山村、通演村、汶潭村的村民们自编自拍自演旗袍秀、曲艺戏剧等文化节目,推动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全村凝聚起和谐相处、共促发展的新风正能量。从2018年到2021年短短三年,累计开展“文化赶圩”活动80余场、受众1.6万人次。

四、“三治融合”半山村经验的启示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走出的路子极具特色和典型意义,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经验,对多数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一)做好“村级党建+能人回引”是关键

在乡村治理中,一方面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要实施“能人回引”政策,吸引乡村人才回归家乡,参与乡村治理,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半山村的乡村治理实践中,村级党建与能人回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级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015年以来,半山村积极实施“能人回引”政策,吸引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乡村人才回归家乡,参与乡村治理。这些能人为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推动了乡村治理的创新发展。

(二)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乡村治理中要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应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应注重道德引领和文明风尚的树立,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

半山村在乡村治理中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自治强调村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权,通过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法治强调乡村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确保乡村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德治强调道德引领和文明风尚的树立,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

(三)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趋势

在乡村治理中要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应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应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应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发挥他们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优势。

半山村在乡村治理中注重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了村“两委”、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村“两委”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村民自治组织发挥基础作用,组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社会组织发挥补充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四)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是动力

乡村治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应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应关注村民的诉求和需求,及时回应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半山村在乡村治理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这种理念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为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退役军人事务部.让贫村变成美丽乡村的“旅长书记”——记福建省尤溪县半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上斗[J].中国军转民,2019,(03):46-47.

[2]福建省住建厅村镇处.林上斗:村里的“旅长领头雁”[J].就业与保障,2018,(22):30-33.

[3][6]马丹凤,王琨,陈泽军.在半山村,与艺术邂逅[N].福建日报,2023-05-09(006).

[4]黄丹.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以三明市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4,(07):296-297.

[5]林盛.大校旅长退休回乡当农民[J].红土地,2018,(07):4-6.

[6]钟兆云,李晓芳.乡村振兴路径:从落后村到示范村——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半山村为例[J].发展研究,2023,(06):52-57.

[7]马丹凤,吴振湖.夜访半山,体验美好乡村生活[N].福建日报,2023-05-21(001).

[8]张月月.论如何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J].时代报告,2023,(04):85-87.

(作者单位:1.中共三明市委党校党史与党建教研室;2.福建江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