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学生写作的常用话题。文章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聚焦新课标探讨初中语文教材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以期通过“晓内容”“善阅读”“知情感”及“通内外”等策略切实促进学生深度剖析单元主题内容,掌握单元语文要素,在完成学习任务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深化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中亲情的感悟,保证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基础上端正学习态度,涵养学习情感。
一、晓内容,研读文本,感知单元主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课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以《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为主要内容,这些文本描绘了“亲情”的美好和复杂,以故事、人物为载体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生活情趣。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为确保学生单元学习的效果,需帮助学生明确单元主题,促进其切实知晓单元学习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其对单元知识的学习效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先阅读《秋天的怀念》,你们认为文章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们有相似的经历吗?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写的是对妈妈的思念和爱,有一次我参加外地的夏令营活动,我当时特别想念妈妈做的菜。
师:很好!大家通过亲身体验来体会文章的感情,这一点很重要!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散步》,作者和他的家人散步时的互动场景,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生:我认为作者是想通过简单的活动表现对家人的关心和热爱之情,我和家人在周末也会去散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师:说得好,作者结合生活的点点滴滴琐事,从中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现在,我们就来谈谈《〈世说新语〉二则》里那个聪明人的小故事,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生:通过这两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家教与子女的聪慧。我想,这样的才能不只和先天因素有关,还和家庭环境有关……
师生对话可以促使学生初步掌握本单元的主题内容,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其更深入地分析文章内容。在学习本单元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理解文章内容、作者用意,还可以在对比、分析、思考中进一步理解人文主题——亲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向导”与“桥梁”的角色,以“提问”与“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并在其中进行深入思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善阅读,创设任务,驱动单元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以“亲情”为主线,从《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等文本入手,展现了“亲情”的多元性与深刻性。教师合理地设计阅读任务、写作任务和思辨任务,使学生深入了解单元文本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切实掌握作家的写作技巧,进而提高读写能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阅读任务是找出《秋天的怀念》和《散步》中描写日常小事的片段,并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两个作品中所体现的亲情。
生:《秋天的怀念》中妈妈为了他能够出去走走,即使身体不舒服也坚持说“我带你去”,我认为这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将亲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师:大家说得很对,这就是母爱!那《散步》中的母爱是怎样的呢?
生:在《散步》中,一家人散步时出现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较为平顺,但儿子却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更有意思。文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我”选择走大路,决定委屈一下儿子,因为“我”考虑到自己陪伴儿子的时间还很长,即使这一次委屈了他,日后还有很多日子可以弥补,而我为母亲能做的事并不多了。在经过思考后,“我”决定了走大路,切实展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师:很好,从每一个细节中都能感受到一家人的温馨!下一步,我们要完成一项写作任务。大家首先对《秋天的怀念》《散步》等作品的叙述方式进行分析,然后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相似的事情。
生:我发现,这两篇文本都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式,从普通事物中折射出深沉的情感。如《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在生病情况下还很关心自己的孩子,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对我的照顾也是如此。
师:看来细节描写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也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现在,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自己的生活片段,说一说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生:我也认为细节非常重要,以后我会尽量详细地记录下某次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情景。
师:好!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下:在读《金色花》《荷叶·母亲》时,“我”化身金花,跟母亲“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冰心为何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生:我认为泰戈尔的“金色花”象征着妈妈对儿女的爱护,儿女对妈妈的依恋,这是一种十分美好的情感交流方式。
生:冰心用插叙的方法使读者看见了她对妈妈和荷花的联想,使这两个形象更加生动,也引起了读者对妈妈的思念。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内容都理解得很透彻,通过这两篇文本,我们既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切关爱,又能领略作者创作诗歌的不同技巧。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充分利用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阅读、写作和思辨任务基础上更好地探索亲情话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并进一步开阔眼界,提高读写能力,驱动其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学习经验,为日后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三、知情感,联系实践,单元活动促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设计与单元主题相匹配的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情感认知与实践联系。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结合实际体验能让学生知晓亲情的表现形式,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和珍惜亲情。单元活动设计注重情感和实践的联动,通过“品味亲情”“了解亲情”和“体验亲情”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入感知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第一个活动“品味亲情”。大家已经学习过本单元的课文,也看过《朗读者》栏目中的经典片段。现在大家可以选择本单元中你最喜欢的段落或整篇文章进行朗读,录视频并发送到班级群中,品味名家笔下的亲情,谁来分享一下你最想朗读的内容?
生:我想朗读《秋天的怀念》里的片段,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但仍然坚持带“我”去看菊花,让我很感动!
生:我想朗读《散步》整篇文章,因为作者通过描写散步这件简单的琐事,让我看到家庭里长幼之间互相关心的温馨画面。
师:非常好!大家记得找个安静的地方,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或文章,带着感情朗读出来。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解亲情”的活动,请大家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课文内容,提前准备好动画、图片和音乐。谁愿意和小组一起表演《秋天的怀念》或《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情景剧呢?
生:我愿意扮演《秋天的怀念》里的“我”,希望和小组一起演出母亲照顾“我”的片段。
生:我想扮演《陈太丘与友期行》里的元方,看看陈太丘是如何教育他的。
师:很好,这两个剧目需要“我”“母亲”“妹妹”“陈太丘”和“朋友”等角色,大家分配好角色,提前进行排练,带入情境表演课文内容。
生:老师,表演后我们需不需要写点东西分享自己的感受呢?
师:当然!演出结束后,大家可以写下自己扮演角色的体验或对剧本情节的感悟。此外,我们再进行“体验亲情”的活动。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给父母写一篇真情实感的小作文,带回家读给父母听,同时设计一份“感恩生活倡议书”,谈谈你们对亲情和生活的感受,大家愿意尝试吗?
生:愿意!
师:很好,写完后大家可以带回家,和父母分享你们的心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尝试朗读名篇、表演情景剧和书写小作文,将对亲情的理解从阅读文本扩展到生活实践中。通过与父母的互动、角色扮演和自我表达,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亲情的伟大,还能在活动中提升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学会以积极的心态珍惜家庭的美好时光。
四、通内外,课下拓展,巩固单元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课堂内外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史铁生、冰心等人的创作背景,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幸福就在我身边”为主题,让学生从文本语境走到现实生活中,用讨论和写作的方式把幸福故事和内在情感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明写作方向,达到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效果。
师: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幸福无处不在”,读了史铁生、冰心的文章,你们可曾想过幸福是什么吗?
生:我认为史铁生的“幸福”更多地表现在一种伟大的母爱,不管妈妈多难受,她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生:冰心作品中的“幸福”与史铁生作品中的“幸福”大有区别。冰心的《荷叶·母亲》以“荷叶”为象征,表达了对母亲的关爱,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师:你说得对,每个作者的角度都不一样。你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快乐了吗?
生:妈妈每天早晨都给我做早饭,我感觉很幸福。
生:外公经常带我在公园里看雪、看花,这就是让我感到很幸福的事情。
师:太好了!幸福实际上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下面,请大家按照讨论内容绘制思维导图,你可以记录下时间、发生的事情以及个人的感觉,并思考一下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写东西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快乐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见我们的小故事。
生:我要用我的文字来表达我的幸福,让所有人都知道幸福是无处不在的。
师:大家参照以上的写作意图,对幸福故事就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在本单元教学设计中,学生既能对文本中的幸福主题有更深刻的认知,也能在课堂上得到启发,还能在课堂之外寻找到自己的幸福故事。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学生的快乐源泉,确定学生的写作目标,培养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快乐的能力,使其在每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变得更加积极和幸福。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法,教师整合单元内容、明确单元主题及设计丰富的单元活动,能不断提高学生单元学习水平,促使其深化大单元内容的认知效果。因而,在日后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仍需进一步探索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从而有效整合单元知识,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保障学生高效学习语文。
(作者单位: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
编辑:孙守春
作者简介:牛菁野(1985—),男,满族,吉林洮南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