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解·悟”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2024-11-22 00:00:00牟显明
新课程·上旬 2024年30期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读·解·悟”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要求教师按照“阅读—理解—感悟”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增长阅读技能,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聚焦文言文教学,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对“读·解·悟”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读

(一)导读指引

导读指引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创作的背景,熟悉作者的生平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期待值。为此,教师可以在导读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出故事背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吗?

教师通过诗词朗诵指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古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引出本课《记承天寺夜游》中“月”的关键词“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本课的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

紧接着,教师展示苏轼生平经历的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苏轼的认识,同时引出本课的创作背景。

材料一: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苏轼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朝廷。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经过长时间的审问与折磨,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后经多方努力,才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张怀民此时也因被贬,寄居在承天寺。这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材料二:大学者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里有一段话,说的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作品里有四篇是绝世妙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其中一篇。在学术界,人们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短短84个字便是神品,它究竟神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通过这样的导读过程,教师可以很好地将课文相关的历史知识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建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题目、句子等出发,对文言文所述的内容进行猜想,并对文章进行通读,了解其大意,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实现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并将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展示出来,“欣然起行、藻荇、竹柏、相与步与中庭、闲人”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其次,教师展示课文的题目“记承天寺夜游”,引导学生将题目拆解成四部分“记/承天寺/夜/游”,并指导学生逐字、逐词地翻译题目的意思。

最后,教师为学生示范正确的朗诵方式,让学生从朗诵中读出“夜游”的味道。

教师过渡:我们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记录夜游的文言文,全文共84个字,却运用了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陈述了作者与好友夜游的过程和场景,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那么,这首文言文到底详细说了哪些内容呢?

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展开探究,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要素对文章所述的故事进行猜测和推断,并进行小组汇报。

学生小组1:作者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看到月亮,突然来了游玩的兴致,所以找到好友张怀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并记录了看到的景物,如月光、竹柏的影子等。

学生小组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是承天寺,人物是作者苏轼和好友张怀民,故事是苏轼找张怀民一起夜游承天寺,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感。

教师针对学生小组分享的内容和表现展开评价。

二、解

(一)解故事

解故事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按照故事顺序掌握文章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后续文章情感探究做好铺垫。

教师为学生展示PPT: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朗读三个词汇,并解释学习文言文的常见顺序。

教师展示故事起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月色透过半开的门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此时的作者是什么心情?

生:高兴、兴奋、快乐。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句中的“欣然”一词,可以看出作者高兴的心情。

师:作者因为内心高兴,所以才赶紧出门,那么,作者是因为什么而高兴呢?

生:看到了月色,月色入户。

师:“月色入户”,也就是说,苏轼的心情是在“月色入户”时变得愉悦起来的,这是否能说明在“月色入户”之前,苏轼的心情并不算好,至少算不上愉悦呢?

教师追问:“月色入户”之前,苏轼在干什么?

生:解衣欲睡。

师:解衣欲睡,说明苏轼要脱衣服睡觉了,然后看到了月色入户,才欣然起行。大家想想,苏轼此时是在哪里?联系这首文言文的创作背景,我们知道苏轼此时在黄州,穷乡僻壤的地方晚上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而且他算是被贬的官员,能处理的政务也很少,无事可做,只能解衣欲睡。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联系文言文的创作背景对故事的起因展开详细分析。

教师讲解:重复的日子、重复的动作,苏轼的心情应该是无聊、毫无波澜、平静的。作者无事可做,正欲宽衣睡觉,不料月光穿户而入,就像一位老友不期而至,乘兴突然造访,于是作者“欣然起行”。这就是整个故事发生的起因,先有生活的百无聊赖,内心的平静被入户的月色激荡起涟漪,所以他才欣然起行。

随后,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故事的起因我们了解了,那么故事的经过发生了什么呢?

教师指导学生齐读:“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师:你能从这一句中理解出什么意思呢?

生:苏轼去找张怀民一起在庭院里散步、游玩。

师:没错,这便是故事的经过,苏轼说“念无与为乐者”,可见他身边没有什么可以交心的朋友,生活孤寂无聊,这也和前者“解衣欲睡”相呼应。同学们觉得,这是在说身边的伙伴少,还是心理上的知音难觅?(知音难觅)那苏轼可有觅得知音?是谁?(张怀民)从何得知?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随后,教师展示句子:“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你们觉得这句话哪里体现了他俩是知音?

师:“遂”的意思是“于是,就”。可见当苏轼觉得孤独的时候,觉得“念无与为乐者”的时候,便不假思索地寻找张怀民,足见他们之间的知己关系。

教师追问:怀民呢?

生:怀民亦未寝。

师:怀民也没有睡觉,为什么不直接说“怀民未寝”呢?“亦”是“也”的意思,显示了苏轼与怀民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朋友,也再次体现了怀民被贬和苏轼是同病相连,后面发生的故事便是苏轼和张怀民在“夜游”途中所见的场景,这便是故事的结果。

(二)解词句

解词句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关键的词语、句子,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架构,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形如:

教师展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月光、竹柏这些都是景物,所以这是一句具体的景物描写,苏轼和张怀民在庭院中散步,看到的定然不止这一景,但作者特别选取了这一景进行具体描写,而且描写的这样生动形象,为什么呢?

基于此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探究并进行小组汇报。

学生小组1:在夜晚的时候,作者眼中能看到的景物虽然多,但多数没有特色,能够让苏轼感叹的也只有月光下的竹柏影,不仅符合他现在的心境,还能够让作者大加修饰。

学生小组2:作者是因为“月色入户”才趁兴游玩,所以在作者眼中,月光下的庭院别有一番景致,竹柏就像是水中藻、荇一样,显得格外生动。

教师继续提问:这样的美景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呢?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柏呢?只不过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闲人”该怎么理解?

生:清闲的人。

师:按照字面意思来讲,闲人是清闲的人,但从作者的生平经历来看,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生:被贬,无事可做,空有职位,但是没有政务,所以很闲。

师:没错,这里一语双关,其实是作者的自嘲,并不是真的想无事可做,透露出一种失落的情绪,当然也体现了作者的闲情雅致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悟

(一)悟情感

悟情感的核心任务是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心境和心理活动。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回顾作者的人生经历,从创作背景出发,分析作者在文章中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基于此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文章大意,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记录的生活状态、经历的夜游故事,体会作者的心境和心理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宠辱不惊的心态以及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二)悟生活

悟生活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透过文章对生活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实践任务“根据苏轼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思考当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基于此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作者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要临危不惧、坦然处之,从而愈挫愈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读·解·悟”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意义。教师可以借助导读指引和整体感知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展开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建构;通过解读故事和解读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言文学习能力;通过领悟情感、领悟生活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关川中学)

编辑:赵文静

注:本文系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创新实验区一般专项课题“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X4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