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读写融合策略

2024-11-22 00:00:00朱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30期

一、教材分析

《背影》作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瑰宝,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融合教学的理想选择。本文通过对一次平凡送别场景的细腻刻画,特别是父亲艰难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描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父子间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其语言质朴无华,却能直击人心,让读者在平凡中感受到不凡的亲情力量。在教材分析时,我们应深入挖掘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如白描手法的运用、细节描写的精准等,同时关注其情感表达的层次感和结构布局的巧妙性。这些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为后续的随笔训练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类似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察融入写作中,实现读写能力的融合发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内心对亲情有着深刻的感知和丰富的体验,但受限于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技巧的不足,往往难以将这些感受转化为准确、生动的文字表达。在这一阶段,通过《背影》这样的经典散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亲情的深刻理解,认识到亲情的伟大与细腻之处,更能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逐步掌握如何通过具体而微小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情感。学生将学会观察生活细节,捕捉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情感瞬间,并运用恰当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将这些瞬间转化为文字,使作品充满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教学目标

1.创新情感共鸣点:通过《背影》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挖掘并创新个人与亲情的情感共鸣点,不仅理解文中父爱,更激发学生探索并表达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

2.融合读写技巧:结合《背影》中的细节描写与情感表达手法,教授学生如何将阅读所得转化为随笔创作的技巧。

3.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读写融合中,鼓励学生以批判性视角审视《背影》中的情感表达与叙述方式,进而在随笔训练中尝试创新叙述角度与情感表达方式,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4.跨界融合,拓宽写作视野:结合现代媒介与多元文化视角,引导学生在随笔训练中尝试不同文体(如书信、日记、短评等)和创意元素(如视觉艺术、音乐灵感),拓宽写作边界,丰富情感表达的形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感共鸣,营造氛围

教师以温柔的语调开场:“在人生的长河中,有一种情感如同璀璨的星辰,无论我们航行多远,它都照亮着我们的归途;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漂泊的航船,而那份来自父母的爱,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无论风雨如何,都默默指引着我/qXhg6xBF/hNciblFADwnxYl+tWlAr4UAKir/zFkOuc=们前行的方向,那就是——父母之爱。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去感受那份藏在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情感。”

2.故事讲述,激发共鸣

教师的话语如同温暖的阳光,缓缓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不失庄重的氛围。教师深情地继续说道:“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那么几个关于父爱的片段,它们或许微小,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现在,请允许我邀请几位勇敢的同学,成为今天的小小讲述者,用他们的声音,将那些珍贵的记忆带给我们。”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小故事,鼓励学生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每分享一个故事,教师都给予积极的反馈,强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实则蕴含着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父爱,它或许不常挂在嘴边,却总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它就像一座沉默的山,虽然不言不语,却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教师总结道:“今天,我们通过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不仅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也为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背影》奠定了情感的基础。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与期待,一同走进朱自清先生的世界,去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父子情深吧!”

3.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片段等),进一步描绘具体而生动的场景:“在那个细雨绵绵的傍晚,车站的月台被一层薄薄的雨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远处的列车缓缓驶来,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就在这时,一位父亲的身影映入眼帘,他穿着朴素,面容疲惫,但那双紧握包裹的手透露出无比的坚定与温柔。他蹒跚地穿过人群,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吃力,却又那么坚定。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留下父子间那份无需言语便能感知的深情……”

(教师停顿片刻,让学生沉浸在这个想象的场景中)

教师引导:“这样的场景是否触动了你的心弦?是否让你想起了自己与父母之间那些温馨而又难忘的瞬间?今天,我们就将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背影》,去感受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沉而细腻的爱,去体会那份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伟大情感。”

(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背影》,并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4.自然过渡,深情引入新课

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的心中所绘制的那些画面,正是文学世界中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而今天,我们即将踏入的正是这样一篇经典之作——《背影》。朱自清先生,这位文学巨匠,以他独有的敏感与深情,捕捉到了生活中最不起眼却又最触动人心的瞬间,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将这份平凡中的伟大永恒地镌刻在文学的殿堂之上。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由个人经历引发的深刻感悟,满怀期待地翻开课本,一同走进《背影》的世界。”

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背影》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感世界。“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以真挚情感著称的文学大师,他的《背影》不仅是一篇散文佳作,更是对父爱深沉而细腻的颂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篇作品如同一股清流,温暖了无数读者的心房。”

(二)精读《背影》,深入细节体会情感

1.初步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以平和而专注的心态快速浏览课文,不急于深入细节,而是力求对全文形成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印象。通过这一步骤,学生可以初步感受到作者笔下营造的情感氛围,为后续的精读奠定情感基调。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如“读完课文后,你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初步思考和情感共鸣。

2.标注细节,捕捉情感线索

随后,进入细致阅读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放慢阅读速度,逐字逐句地品味文本,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中关于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如同散落在文本中的珍珠,串联起来便能勾勒出父亲形象的轮廓,传递出深沉的父爱。例如,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场景,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蹒跚”“爬”等动作词,以及可能伴随的喘息声、努力的表情等细节,让学生仿佛目睹了这一感人至深的画面。同时,父亲反复叮嘱的话语、眼神中的不舍与期待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情感线索,学生需一一标注,以备后续分析。

3.情感体验,融入个人情感

在标注细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自己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场景中,通过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亲身体验那些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让心沉静下来,然后缓缓地、一帧帧地“放映”出文本中的画面。

4.情感升华,深化主题理解

课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前面标注和体验的细节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如“这些细节描写如何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无私?”“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体现?”等。

(三)分析细节描写与白描手法,总结写作技巧

1.小组划分与任务分配

(1)分组策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将学生均衡地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组内成员能够优势互补,促进讨论有效进行。

(2)任务分配:为每组分配《背影》中不同的细节描写段落,确保每个重要场景或情感高潮部分都能得到深入探究。同时,可以特别指出一些典型的运用白描手法的段落,让学生重点关注。

2.小组讨论:细节与情感

(1)引导问题: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这段文字中哪些细节最打动你?为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人物情感的?”“白描手法在这段中是如何体现的?它对情感表达有何作用?”等。

(2)情感共鸣: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思考这些细节描写如何触动了自己的内心,加深了对父爱或亲情的理解。

3.技法分析:解构文章细节之美

(1)动作描写:分析文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描写,如何通过“蹒跚”“爬”“缩”等动词,生动展现父亲的不易与坚持,以及对儿子的深情。

(2)语言描写:探讨父亲简短而朴实的语言,如何言简意赅地传达出深厚的父爱,以及这些语言背后的情感色彩和人物性格。

(3)神态描写:解析文中对父亲神态的描绘,如何通过“背影”这一典型形象,传达出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动与愧疚。

(4)白描手法:强调白描手法在《背影》中的运用,即不加修饰、直接呈现事物或人物原貌的写作方式。

4.总结提炼:写作技巧的升华

(1)分享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最后教师在听取各组分享后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的写作技巧。

(2)选取典型细节: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关键细节进行描写。

(3)注重情感投入:在描写细节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使文字充满生命力。

(4)语言简练有力:避免冗长繁复的叙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意义。

(四)模仿与创新,表达个人情感

1.任务布置:布置随笔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一个与亲情相关的主题,模仿《背影》中的细节描写手法写一篇短文。

2.创作指导: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提供适当的指导,如帮助学生选取典型事件、构思情节、设计细节等。

(五)分享与评价,共同成长

1.展示环节:邀请学生自愿或按顺序展示自己的随笔作品。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并简要说明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2.评价环节: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评价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情感真挚度、细节生动性、语言表现力以及创新性等。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通过《背影》的教学,成功地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学会了如何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但反思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细节描写上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强化细节观察的训练,增加针对性的练习,并引入优秀作品作为示范。同时,个性化指导也尤为重要,要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适合的帮助,以促进他们在细节描写能力上的成长与提升。

(作者单位:靖江外国语学校)

编辑: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