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负责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平衡,通过尿液来排出废物和多余水分,还会分泌对身体有益的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肾脏疾病隐蔽性强,往往在肾脏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后,体内的毒素大量积累,才通过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如厌食、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现出来。此时,有些肾脏病患者会选择去消化科、心内科等科室首诊。那么,身体出现哪些异常应该去肾内科呢?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繁多,包括肾脏疾病本身的临床症状、肾脏功能受损引起的各系统症状。继发性肾脏病患者还存在原发病及其他器官受损表现。部分肾脏疾病起病隐匿,需要大家提高警惕,细心观察。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该就诊肾内科。
1.尿液异常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尿液清亮、微黄、无泡沫或有少量泡沫。尿液异常如尿泡沫增多、尿色异常,则是肾脏疾病最直接的信号。
(1)尿沫增多
常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细小泡沫,且长时间不消散,这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现。肾脏作为人体的“过滤器”,有一层完整的滤过膜,只允许小分子的代谢废物排出。如果肾脏的滤过膜受损,血中的蛋白漏到尿中,便会出现蛋白尿。
(2)尿色异常
正常尿液的颜色主要来自尿素,呈现浅黄色。大量饮水会让尿色变浅,出汗较多或者饮水少,尿色则加深。当尿液的颜色呈现洗肉水色、酱油色或是鲜红色时,通常提示人体可能出现了肾脏疾病。
2.排尿异常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日的尿量约为1 000~2 000毫升。长期夜尿增多,尿量明显增多或是减少,突然出现无法排尿,都可能是肾脏异常的信号。此外,排尿感觉异常,比如尿频、有排尿不尽感、排尿时有烧灼感或疼痛感、尿中带鲜血,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泌尿系感染,应尽快到肾内科就诊。
3.水肿
水肿与肾脏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当出现下肢、面部或者眼睑水肿时,可能是肾脏排水功能受损的表现。以下肢水肿为例,您可以这样判断自己是否水肿:在脚踝和胫骨前方,轻轻按压数秒,手指移开后凹陷不恢复,则考虑是水肿。
4.不典型症状
如果一个人无缘无故变得面色苍白、乏力,发生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口中散发出难闻的“氨味”、高血压病情难以控制、腰痛等,都有可能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1)面色苍白、乏力
肾脏可以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慢性肾脏病患者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会出现贫血,即肾性贫血。贫血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的睑结膜、甲床、面部皮肤等皮肤、黏膜,会变得苍白。
(2)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口中有“氨味”
出现肾脏疾病时,人体很难代谢废物、毒素。以尿素及其代谢产物为例,在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恶心、呕吐、困乏。尿素水平较高时,可从血管进入消化道,被特定微生物分解为氨,这会让患者口中出现“氨味”。
(3)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当肾脏出现疾病时,可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造成收缩血管的物质生成增加,舒张血管的物质生成减少,最终导致血压明显升高,甚至出现应用降压药物效果不佳的恶性高血压。
(4)腰痛
这是一个相对常见的症状,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炎等可造成肾脏肿胀,进而引发腰痛。
肾脏疾病的检查项目
怀疑肾脏健康出现问题,医师一般会开具验血、验尿、超声等检查项目,以便明确诊断,进行对症治疗。
1.抽取静脉血进行肾功能检查
通过抽取血液检测患者的肌酐、尿素氮及比值、肌酐清除率、血尿素、血清胱抑素、血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的水平。其中,应主要关注“肌酐”和“血尿素”等能够说明肾脏“排毒”能力的指标。如果肌酐和血尿素水平升高,提示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数值越高,肾脏的排毒功能越差。患者需要尽快明确诊断和治疗。
2.尿常规与尿沉渣检测
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液的外观和理学参数、尿液的化学分析、有形成分分析等,可辅助医师查明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代谢性疾病等。其中,通过尿常规可以诊断的肾脏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
对于有些患者,医师还可能要求进行尿沉渣检查。尿沉渣检测属于定量检查,需要对尿液进行离心、沉淀、提纯处理,然后检测对比数值,可提示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等的数量和类型,对于肾脏相关疾病的类型、疾病活动程度的诊断比尿常规更精确。
3.影像学检查
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肾脏或泌尿系统超声、腹部CT等。超声可查看肾脏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内部结构,也可探及血管情况,因其操作简单、无创且价格较低,常作为体检项目初筛肾脏疾病。超声也可辅助判断肾功能异常的病因以及发病时间。腹部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肾脏相关占位性病变、外伤、感染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预防肾脏疾病的实用建议
1.养成保护肾脏好习惯
注意足量饮水,低盐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早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运动不可过量。平时不运动的人,如果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容易出现横纹肌溶解,严重时可损伤肝肾。不要憋尿。使用药物、保健品应咨询专业医师意见。积极防治“四高”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避免继发肾脏损害。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复查。
2.特殊人群的筛查
具有“四高”等肾脏疾病患病高危风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肾脏常规检查,根据病情调整复诊频率及检测项目。有家族肾脏疾病遗传史,特别是多囊肾等遗传性肾脏疾病史的人群,需要定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此外,因病需要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中药等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测。
健康人群也不能忽视对肾脏的关注。老年人应每年进行全面体检,体检项目应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
食品与健康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