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用药

2024-11-22 00:00赵文娟
食品与健康 2024年11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人群规模在不断扩大。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比例高达32%。

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指受到轻微创伤(比如从站立高度或更低的高度跌倒)发生的骨折,其患病率高,危害巨大。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可以帮助骨质疏松症患者避免骨折,保证生活质量。该病的相关治疗用药包括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和抗骨质疏松症相关药物两大类。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

骨质疏松症患者适量补充钙剂可以改善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老年人每日应补充1 000~1 200毫克的钙。而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摄入的钙量仅为400毫克。因此,患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钙补充剂。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单纯服用钙剂没有治疗效果,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用。

2.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矿化,增加肠钙吸收,延缓肌肉衰退。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接受阳光照射补充维生素D。对于接触阳光不足的老年患者,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每日口服维生素D31000至2 000国际标准单位。

抗骨质疏松症相关药物

骨质疏松症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是一种疾病,必须规范治疗、长期用药才能控制疾病发展。即便老年患者用药后自我感觉变好了,比如原有的肩、腰、膝关节疼痛减轻,走路轻快之后,也不应该停药。

1.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该药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减少骨质破坏,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相关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米诺膦酸等。

2.地舒单抗

地舒单抗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人免疫球蛋白G2(IgG2)单克隆抗体。该药可以影响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和存活,有效抑制患者的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地舒单抗与双膦酸盐的治疗效果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更适合长期用药。用药期间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3和葡萄糖酸钙。

3.降钙素

降钙素属于钙调节激素,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丢失量,缓解患者的骨痛症状。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降钙素制剂有鳗鱼降钙素类似物、鲑降钙素两种。由于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这类药物连续使用建议不要超过3个月。

4.绝经患者用药

(1)绝经激素

绝经患者须尽早用药,相关用药包括雌激素、孕激素、替勃龙等。这类药物能够保护绝经期女性的骨量,减少骨丢失,降低椎体、髋部骨折的风险。患者用药建议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用药期间应定时就医复查,监测乳腺、卵巢的健康状态。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不是雌激素。这类药物如雷洛昔芬,能特异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保护骨量。这类药物不刺激乳腺、子宫,安全性更高。

5.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是促骨形成药物,我国上市的相关药物是特立帕肽。小剂量、间断性使用这类药物,能够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

此外,使用维生素K也有助于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适当晒太阳,穿防滑鞋,避免外伤、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