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滨江区东大门,面积仅3.66平方公里的滨江物联网小镇,碧草如茵、高楼林立。这个弹丸之地爆发出来的强劲聚合力令业界刮目相看。在这里,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服务领军企业集聚;在这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华三、宇视科技、浙江中控、安恒信息、迪普科技、吉利汽车等一批全国领军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扎根;在这里,覆盖关键控制芯片设计、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存储器和终端设备制造、网络安全、系统集成及整体解决方案等关键环节的智能物联产业链绵延落地;这里,有上市公司15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其投资项目15个,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研究院34家。
作为高新区(滨江)“一园三谷五镇”产业格局中的“一镇”,物联网小镇已经形成了“物联网+产业高地”的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在杭州提出要奋力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背景下,小镇成为这条赛道上一个产业不断聚合、裂变、组圈的示范样本。今年上半年,小镇营业收入达1401.5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23.3亿元,其中数字经济产业占比达96.1%。这些增长都在约占滨江区总面积5%的土地上创造出来。
而小镇所依存的高新区(滨江)被称为杭州市“数字经济强区”,从产值粗略计算,杭州市智能物联产业生态中超过40%来自滨江。回顾历史,杭州高新区1990年成立,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滨江区成立于1996年;2002年,高新区和滨江区两区合二为一,成立杭州高新区(滨江)。这里曾是风景天堂、西湖天堂,至此开始打造“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杭州高新区(滨江)从产业基地演进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创新策源地。时光呼啸而过,30年来,这片72.2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踩准了“信息化+”“互联网+”“数据+”和“物联网+”的每一波产业风口,持续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强区。如今,在大模型技术崛起以及多模态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国家正在推动“万物上云”的高质量发展。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力在已有的新基建上搭建“一园三谷五镇”的高科技产业格局。
所谓“一园”,是高新区(滨江)锚定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持续跃迁;“三谷”则是以“中国视谷”“中国数谷”“国际零磁科学谷”为抓手,发挥智能物联全产业链的聚合力;“五镇”是发挥物联网小镇、互联网小镇、创意小镇、数字健康小镇和智造供给小镇五大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优势,开拓平台产业新增长极。目前,“五镇”对高新区(滨江)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度达60%。
武汉有“光谷”,合肥有“声谷”,杭州的“中国视谷”“中国数谷”“国际零磁科学谷”也正在拔地而起。
据了解,2022年,“中国视谷”实体化建设已经启动,部省市区四级合力以“一年起势、三年成型、五年成效”为建设目标,重点发展数字安防、工业视觉、智能网联汽车、医学影像、智能生活及办公、虚拟现实及元宇宙和特殊成像七大产业端,构建“三层七端多元”视觉智能产业体系,从而实现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升。
“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是前行的唯一路径。滨江区的企业不仅要追赶,还要超越,特别是在视觉智能、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领域。”2024年滨江科技创新大会上,滨江区领导为未来发展定下基调。
随着全球科技格局的深刻变化和AI时代的到来,高新区(滨江)不仅面临来自外部的技术挑战,更要在内部寻找突破。如何在全球技术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摆在面前跨越创新“死亡谷”的关键课题。
高新区(滨江)集聚效应正在放大,产业体系攀高成势正在爬坡过坎。
经过调研发现,30年来,这个区“螺蛳壳里做道场”,一直深耕数字经济,当地政府凭借改革思维、创新思维,探索了在弹丸之地内让产业“链接”人才、人才赋能产业的路径。在滨江区相关负责人看来,高新区(滨江)的产业与人才的集聚离不开“三次创业”的接力耕耘,每次创业,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力,踏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1990年开始,杭州高新区以浙大师生为创业主流,打造了高新区的产业底座。2002年高新区与滨江区合并,开启了“江北孵化、江南产业化”的二次创业之路。2014年,滨江跻身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产业生态也枝蔓丰茂。从进入国家高新区方阵开始,高新区(滨江)第三次创业潮开启,一直追赶着集成电路、信息化、数字化的前沿技术。从早期前瞻性布局电子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到顺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全区数字经济与新制造双轮驱动。
滨江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效引导和政策支持。2024年,滨江区政府发布《中国视谷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了到2027年将滨江区打造成全球领先的视觉智能技术产业集群的目标。这一计划包括技术研发、产业布局以及对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特别对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政府提供专项政策支持。
另外,滨江区通过“智慧政务”平台,极大简化了企业注册和审批流程。自该平台启用以来,企业注册审批流程从传统的数周缩短到一周。2023年滨江区还启动了“政企直通车”,帮助企业与政府保持顺畅沟通,确保创新项目得到迅速支持和落实。
与此同时,政府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依托西湖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科研力量,滨江区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也增强了滨江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竞争力。
滨江区政府也在探索通过创新的市场化手段来促进区域发展。为此政府引入了公私合作模式(PPP),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发行地方债券和设立创新投资基金,积极解决基础研究和高科技产业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在视觉智能、集成电路等高科技领域,政府为研发项目提供了专项政策支持,助力本地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在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方面,进一步提升了科技人才的生活质量。滨江区政府还通过前瞻性的产业规划,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新材料等领域,着力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确保滨江区在全球AI时代中的领先地位。
正是这样的产业和人才环境,吸引来更多前沿创新的科技企业。以网易、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华三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和AI视觉产业集群崛起,不断吸引了安恒信息、宏杉科技、英飞特等“瞪羚企业”,中控研究院、国自机器人、贝丰科技、路先非织造等“小巨人”企业,以及孵化集聚了易思维、当虹科技、宇树科技等新势力企业。世界各地的高层次人才亦纷至沓来,更多的企业正在这里萌芽壮大。
回顾滨江的发展可以总结,这个地方之所以能赶上每一次的技术浪潮,是因为这个区的产业布局一直比较清晰,几大领域垂直深耕,行业之间不断聚合与裂变,不断增强了该区数字产业的“厚度”。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66.1亿元,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75%。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样本区域,这里的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数字经济综合评价等多年稳居浙江省第一。
如今,随着几大创新生态圈不断深化融合,高新区(滨江)的“科产城”深度融合的格局也日益凸显。据了解,近年来,高新区(滨江)致力于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架构明晰,实现了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的多层级框架,形成由极弱磁大科学装置、白马湖实验室、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组成的“1+2+6+N”科创平台体系。
滨江区的产业发展史上,“海大新”现象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现象中的三大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和新华三,不仅是滨江区的经济支柱,也是中国智能物联领域的佼佼者。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特别是在视觉智能、网络通信等领域,滨江区企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海康威视作为全球视觉智能产品的领军者,已经多次刷新全球市场占有率。该公司凭借在视觉智能技术上的深耕,不断拓展业务领域,进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新兴行业。
大华股份则在人工智能和智能视频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全球智能物联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新华三在网络设备、云计算和数字化基础设施领域也占据着全球重要地位。作为滨江区“海大新”企业群的重要一员,新华三依托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构建起了从云计算、物联网到智慧城市的完整生态系统。龙头企业不仅推动了滨江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滨江区的龙头企业不仅继续保持在视觉智能和网络通讯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还进一步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投入。特别是在视觉智能和智能城市解决方案领域,滨江区企业正在推动更多的智能应用落地,从城市管理到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将滨江区的技术带到全球,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智能物联技术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此外,滨江区企业还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开放的创新生态,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巩固了滨江区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人们称之为“国际滨”。
视觉智能与集成电路是滨江区的科技创新新引擎。滨江区政府大力推动视觉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创新,力图打造更强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中国视谷”战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通过聚焦视觉智能技术,滨江区力求打破科技竞争中的技术瓶颈,实现核心技术的安全可控。集成电路产业是滨江区近年来重点发力的领域之一。通过政府的培育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滨江区在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方面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士兰微和矽力杰为代表的芯片设计企业,正在不断推动集成电路领域的自主创新。
在芯片设计和生产领域,滨江区已经逐渐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区域之一。政府通过引入顶级的芯片制造商和科研力量,完善了从设计到制造、封测的生态链,形成了集成电路全链条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滨江区还通过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在人工智能芯片、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设备等领域,滨江区的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未来,滨江区将在这一领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是“大树底下不长草”,而是构建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龙头企业的强势崛起,为滨江区的中小科技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与大型企业的合作,这些中小企业能够借助龙头企业的技术资源和市场渠道,实现快速成长。例如,一家专注于AI芯片设计的初创公司,可以通过与海康威视的合作,迅速完成产品研发,并成功进入市场。
另外,滨江区的中小企业还受益于政府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设立专项基金,实现创新发展。例如,政府为初创企业提供了种子基金、场地支持以及市场推广服务,帮助企业迅速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滨江区形成了一个“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性产业生态。中小企业不仅能够从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中受益,还通过政府的培育获得技术、基金和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得这些初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滨江区政府还通过搭建“创新联盟”平台,促进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此外,政府还通过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和创新论坛,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机会,推动区域内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未来,滨江区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物联生态系统。
沿着时代高架一路向南,穿过冠山隧道,“中国视谷”四个大字醒目耸立。这里是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也是“中国视谷”窗口园区。为了让高新区(滨江)的技术扩围,近两年的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值得关注。2022年3月,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下称“滨萧特别合作园”)正式揭牌。
除了滨萧特别合作园,早在2019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就发挥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富阳区联手,探索建设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成为“创新和人才的孵化器”“一区多园”的区域协同机制,让总部企业不断裂变,正在构建“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实现了产业协同跨区域扩围。
资本是推动滨江区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滨江区逐步形成了从政府引导基金到社会资本、再到风险投资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数据显示,2023年,滨江区吸引社会资本的总额超过8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国资本活跃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阿里资本、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在滨江区设立了专项基金,专注于支持智能物联、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资本的涌入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还推动了初创企业的快速成长。
政府还通过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帮助早期科技企业获得资本支持。创新金融服务的完善,促使滨江区逐步成为科技资本的聚集地,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资本的活跃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还吸引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选择在滨江区落户,进一步巩固了区域科技产业集群的地位。
同时,加大产业基金投入。区产业基金参与设立智能物联合作子基金15只,基金总规模42.6亿元,其中与杭实集团及萧山区合作设立“视谷基金”,已投资当红齐天、西湖烟山等4个项目,储备24个项目;同时区产业基金以股权直投方式投资中控信息、易思维、德施曼等11个智能物联项目,合计投资1.5亿元。
在一次半导体高峰论坛上,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半导体行业急需人才,需要更多的博士和博士后做基础研究。”尤其像模拟芯片行业,还需要制造技术、器件技术和设计技术的高度结合。目前在高端,只能在IDM形成无缝连接。位于滨江区的矽力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矽力杰”)主要从事电源管理方面的芯片设计,是亚洲最大的独立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创始团队2008年在杭州东部软件园创办了矽力杰。矽力杰吸引了诸多科技人才,对公司整个技术,包括研发提升进行加持。矽力杰的一位负责人说,“与国际上先进的半导体模拟芯片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不管是技术方面、人才积累,还是工艺水平等,我们都还是一个追赶者,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这是目前主要面临的紧迫问题。”
人才引进是滨江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人才公寓”等计划,降低高端人才的生活成本,吸引并留住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滨江区政府还推出了人才引进模式,确保国际科技人才能够在区域内扎根发展。很多创业的小企业之所以涌入这里,是高新区(滨江)推出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采取“内外并重、广纳人才”的办法,多年来,高新区(滨江)根据产业发展的情况,不仅吸引留学人才还吸引国内高层次人才,采取“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产业聚木成林”的“滨江模式”。
“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人才,人才是我们最大的发展动力。”滨江区领导在一次关于人才引进的会议上强调。
为了巩固其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滨江区通过系列政策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提供住房支持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并与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形成了从人才培养到科技创新的完整链条。从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到初创企业的孵化培育,滨江区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例如,政府不仅为高端人才提供丰厚支持,还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对接等一系列配套服务。正是这种完善的人才政策和培养机制,使滨江区成为全球科技人才的集聚地。
2024年,高新区(滨江)有了新的计划——引进各类人才4.2万人,如今的高新区(滨江)仍然年轻,53万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3.5岁,是杭州“年轻面孔”密度最高的区、县(市)之一。近年来,高新区(滨江)引进人才硕博比例超过26%,35岁以下的人口达61.4%。
高新区(滨江)致力于智能物联体系,将构成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然而,智能物联本身具有应用跨度大、长技术集成的特点,规模化应用的建设周期长,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需要行政体制、科研体制的改革创新,打破“泛在连接”的各种束缚,亟待更大的地方改革和体制机制突围。
目前全国还缺乏技术的突破和成熟的商业模式。一方面,中国的智能物联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核心技术薄弱,大量采取国外技术和核心部件,导致受制于人、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各地产业缺乏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与管理,区域与区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闷头单干、业务分割,资源共享共融不足,导致研发成本高,难以形成明晰分工的产业规划等。
在调研中发现,高新区(滨江)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第一,外部市场波动。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制裁、技术封锁较大程度影响该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尤其在先进计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领域更加突出,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上受到严峻挑战。近几年来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一些国家进一步阻碍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视觉智能、通信等数字基建行业开展业务,导致相关企业逐步退出部分国家市场。
第二,国内市场需求收缩。一方面,受政府订单缩减、房地产行业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订单减少;另一方面,受宏观影响,部分地区化债压力较大,导致部分已实施的项目,回款周期长。toC计算机通信产业仍然处于企稳阶段,目前行业回暖预期还不能确认。
第三,困扰产业发展的短板瓶颈未能实现有效破局。一是空间问题,目前全区规划产业用地有限。二是成本问题,随着城市环境和产业生态的持续提升,区域内物业房租、员工薪水等成本持续在上升,企业创业经营成本压力增加。三是同质化竞争问题。区域之间同质化竞争态势明显,产业政策上相互攀比叠加,项目招引上有待实现错位发展。
面对全球科技变革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区(滨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天堂硅谷”到“中国视谷”,科技创新之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资本与人才的双重驱动,滨江区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正在向全球科技前沿迈进。滨江未来发展道路也面临核心技术“卡脖子”、全球市场不确定性等问题,如何跨越创新“死亡谷”,期待滨江的决策者和企业家们拿出新的答卷。
(实习生胡钟丹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