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力促所学皆所需、所学皆所用

2024-11-20 00:00王雪
教育家 2024年45期

时代在变,职业教育如何求变?

曾经,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滨江职校”)的学生无须担忧就业,岗位数量众多且可随意挑选。2023年开始,随着就业市场变化与产业转型调整,部分企业的岗位用工需求量有所变化。比如:一些技能要求相对不高的岗位,由于自动化控制设备和智能传送系统的广泛应用,其人力资源需求量减少,而一些高技能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加大。数智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之变、产业所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滨江职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恒表示,作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唯一一所职业院校,滨江职校积极融入经开区核心产业发展生态,根据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构建现代化专业群,为服务经开区产业发展贡献职教力量。近年来,学校还不断引入优质企业,增加学生就业岗位,进一步满足了经开区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以政校园企协同为纽带,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经开区濒临长江、背靠港口,集聚众多企业建立了一批现代产业园。2010年,经开区正式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随之加速扩张,但学校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业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在此背景下,滨江职校通过构建“企业学院、产教融合型企业、现代学徒中心”三类支撑平台,成立经开区现代产业产教联合体、经开区校企合作联盟、苏州化工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政校园企”四方联动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将学徒共招、方案共研、团队共组、基地共建、教学共施、质量共审六要素“链”成一体,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园区主推、校企主体”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我们坚持立足经开区、服务全市的办学定位,将学校发展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张恒表示,在“政校园企”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驱动下,政府持续加大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力度,除经费支持外,还出台了相关产教融合政策,为学校和企业搭建合作平台。2019年,常熟市政府出台了《常熟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发展基金用于职业学校与骨干企业参与校企共建现代化实训基地项目的补助,以“先建后补”的形式,撬动企业加大投入,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过程中,我校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实训基地进行绩效管理,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技能训练的主课堂、教师锻炼和施展才能的主阵地、校企服务社会的主渠道。”张恒说。

产业园预计引入多少家企业?这些企业未来需要哪些岗位?每个岗位需要多少人才?这些问题都与滨江职校的人才培养息息相关。滨江职校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深度合作,如聚焦行业紧缺人才培养,积极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2024年,学校启动化工新材料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项目建设,更加强调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更加重视参与过程的协同性和成果的共享性,凸显产教融合的供求匹配属性和有效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张恒表示,学校已成为经开区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很多新入驻企业都会来校调研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其企业岗位需求。

提高教师培养的针对性,“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职业学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张恒认为,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了解教育,也要了解产业,更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滨江职校聚焦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校中层、领军名师四个类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四航工程”,分层分类落实教师培养机制,扎实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定期组织教师赴企业实践。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应该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找个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去实践。”张恒表示,为提高“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和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在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之前,学校会遴选相关企业,确定合作企业后,提前带领教师前往合作企业了解岗位设置、寻觅契合岗位,并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制适配其自身发展的实践方案。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校企合作情况,设置教师企业实践的岗位和任务,如要求教师完成企业实践案例研究、岗位调研、论文撰写等任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与企业员工工作时间保持一致,参加岗位实践,承担员工技能提升、技术咨询、协调沟通等工作,同时管理好参加企业实习的学生。张恒表示,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很好地适应企业实践岗位,提升专业能力,还可以在参与企业实践过程中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发展困境,为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实现反哺企业、反哺岗位。

与此同时,为推动教师将企业实践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学校通过以赛促教的形式,鼓励教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让教师以企业真实案例作为参赛课题,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张恒说:“近几年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很多参赛项目都来自企业真实案例,这也促使教师将先进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入课堂,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需求和能力要求,进而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

为革新教师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了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制、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标准设计、现代学徒制项目等活动,多形式多维度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得益于学校的培养与企业的支持,2024年7月,由学校教师王月阳、李佳、凌安琪、钱健组成的教学团队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我们学习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堂互动的设计。”参赛教师钱健说。通过以赛促教,教师不仅在教学大赛中斩获佳绩,更将参赛课题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了一系列校本教材,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学生为本,需求为大,实施教学创新行动

随着近几年经开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学校的专业设置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滨江职校面向经开区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高端造纸、特种钢材为代表的特色制造业集群,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在原有机电技术、数控技术、化学工艺等15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一系列新兴专业,整合形成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精密制造、现代信息技术4大专业群。比如,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通过转型升级,新建了智能制造车间,引入了大量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学校便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智能制造设备运行与维护等专业,持续为企业输送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领域人才。

依托现代化专业群,学校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课包括基础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其中专业平台课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授课形式,把课堂从传统的教室搬到实训基地,甚至搬到企业。同时,学校将合作企业的众多岗位分成若干模块,如加工模块、检测模块、后处理模块、金属处理模块等,根据模块构建相关课程。张恒说:“模块课由我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其课程设置更为精细化,在企业人才培养方面更具针对性。如此一来,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就能更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

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滨江职校推出“生态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模型,让课堂回归“以学生为本”这一基点。“课堂作为教育的基本样态,毋庸置疑,要朝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学业进步和精神成长而去。”张恒指出,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课堂中的人、技术、环境、资源等多种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互动与联结,将课堂视作一个有机、动态、互动且适应性强的系统。这就要求,“生态课堂”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的进度、内容以及策略均应视学情而定;坚持以产促教,将企业的典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坚持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生态,倡导有质量、有实效的教学。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升学就业两手抓

目前,中职学校面临升学与就业的矛盾难题。一方面,家长和学生对升学的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希望学校为地方企业和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就业人才。

近年来,滨江职校在原有三年制中专和综合高中的办学形式基础上,延伸出五年制高级技工和“3+3”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办学形式,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升学渠道与就业途径。五年制高级技工办学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依托,包含“学生—准学徒—学徒—准员工—员工”五个阶段。学校同时为学生注册苏州技师学院学籍,让其享受大专待遇,毕业授予其高级技工毕业证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满足学生对学历提升与高效就业的双重需求。在“学生—准学徒”招生阶段,实施政校企联合招生考试方案,签订学徒培养意向书,让每一位学生及家长清楚未来的学习目标、联合培养优势及职业规划的主体方向等;在“准学徒—学徒”招工阶段,再次搭建校企双选平台,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这一模式高度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通过工学交替,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张恒表示,学校目前已与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苏州锦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开展了15个项目的现代学徒制合作,构建起了涵盖从招生到就业的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

2023年,学校引入现场工程师这一概念,探索“3+3”中高职贯通培养。学生前3年在滨江职校就读,后3年至联办院校就读,毕业可继续到高校深造,也可通过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回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就业。以学校与经开区化工园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项目为例,三方紧密对接经开区绿色化工领域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共同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政府主导,在区域内遴选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经营业绩较好和合作诚信度较高的化工企业组建现场工程师企业联盟,两所学校对标相关企业联合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从“校企联合”“课程设计”“团队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多个维度探索现场工程师实践路径。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以创新性实践回应企业需求,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更多能为产业升级和创新赋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所学皆所需、所学皆所用。”张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