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起义是一部伟大的革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充分肯定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2017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指出,广西是革命老区,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早在2010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广西调研时,专程瞻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向百色起义纪念碑敬献了花篮,接见了当地30多名红军后代和亲属。他说,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中国今天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革命先辈的历史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宏伟事业坚定不移地不断推向前进。
风云际会,筹划起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1929年春,第一次蒋桂战争爆发。它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给广西革命带来了有利时机。桂系将领李明瑞在其表兄弟俞作柏(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总参议)、俞作豫(中共党员、俞作柏胞弟)的策动下,在武汉率两个师倒戈,桂系军队全线溃败,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被迫下野。俞作柏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被任命为广西部队编遣特派员,二人执掌广西军政大权。俞作柏、李明瑞同蒋介石集团也存在矛盾,他们听从俞作豫的建议,请求中共派得力干部到他们的部队和地方政权中帮助工作。俞作柏在赴广西时取道广州、香港,与中共党组织洽谈此事。
1929年七八月间,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陆续向广西派遣张云逸、陈豪人、袁任远等一批党员干部,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俞作柏领导的广西省政府和李明瑞领导的军队,和之前被派回广西的雷经天、俞作豫一起开展工作。张云逸到南宁会见俞作柏后,俞知道张云逸北伐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师参谋长,就请他担任广西教导总队副总队长。不久,又请他兼任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大队长。同时,俞作柏任命俞作豫担任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大队长。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一批共产党员安插到军队里,分别担任连、排长和军事、政治教官,又在短短一个多月里,发展了300多名新党员,从而顺利地掌握了部分军队的领导权。
8月底,中共中央派邓小平以中央代表身份前往广西,到俞作柏部开展统战工作,领导广西党组织的全面工作。9月上旬,邓小平化名邓斌,经越南到达南宁,以广西省政府秘书的身份开展工作。
9月10日至14日,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市郊津头村秘密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大和六届二中全会精神,通过《广西党的政治任务决议案》以及关于组织、职工、宣传、农运、军事、土地革命、妇女、共青团等方面的九个草案,大会确定了新形势下广西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和工作路线,提出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和开展土地革命的奋斗目标。同时,决定派一部分同志到左、右江一带工作,扩大农军,建立中共右江特委。
成功举行百色起义,成立红七军
1929年9月中下旬,俞作柏、李明瑞决定联合广东军阀张发奎共同反蒋。邓小平和张云逸在劝阻不成的情况下,为掌握武装力量,说服俞、李将教导总队和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留守南宁,由张云逸兼任南宁警备司令,接管存放枪支弹药和电台的省军械库。俞、李出兵反蒋不到十天即遭失败。邓小平、张云逸即决定把已掌握的部队转移到群众基础较好的左右江地区,由俞作豫等率领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开赴左江龙州;邓小平指挥警卫部队将军械库的武器弹药装船,率中共广西特委和做秘密工作的同志溯右江而上,向百色进发,张云逸率广西教导总队和警备第四大队沿右江从陆路掩护前进。
地处桂滇黔三省交界的百色,和靠近越南边境的龙州,属广西左、右江地区,在这里聚居的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由于深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韦拔群曾在右江和红水河一带领导壮、汉、瑶、苗各族农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广州起义失败后,一些参加起义的工人转入广西右江地区,与农军结合进行游击战争,为革命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以百色为中心的右江地区,没有国民党正规军,只有一些民团和土匪队伍,是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邓小平后来回忆说:广西右江地区是一个比较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这里有韦拔群同志那样优秀的、很有威信的农民群众的领袖。东兰、凤山地区是韦拔群同志长期工作的地区,是很好的革命根据地,这给红七军的建立与活动以极大的便利。
10月20日,邓小平、陈豪人率领的队伍到达恩隆县平马镇,与张云逸部以及雷经天等同志会合,继续用俞作柏的旗号,宣布张云逸任右江督办,将运来部分的武器弹药分发给东兰、凤山、恩隆、奉议等县的农军。22日,部队进驻百色,广西党组织紧锣密鼓地筹划武装起义,党的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23日,邓小平在百色主持召开部队党的领导成员会议,通过了几项决议:公开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党的主张,发动群众;整顿、补充部队,实行官兵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发扬民主,反对军阀制度,反对贪污,反对虐待士兵;组织和武装群众,在有工作基础的地方,通过地方党组织,将枪支发给群众,以便进行反霸斗争;继续清洗部队中的反革命分子;等等。会后,各项工作迅速开展起来。10月下旬,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等到学校、部队、街道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发动青年学生参加革命军队。由张云逸在百色设宴,借机智擒勾结地方豪绅势力、密谋消灭广西警备第三大队大队长熊镐;警备第四大队和右江农军密切配合,分别在百色、奉议、恩隆等地同时行动,收缴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武装,并将其解散;韦拔群带领农军继续清除南丹、凌云、乐业一带的地主反动武装。在部队和地方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群众的革命热情日益高涨,纷纷报名参军,使部队迅速扩大,并为武装起义做了准备。
11月初,中共中央批准广西成立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邓小平任书记;批准成立红七军,颁发红七军番号;同意在左右江地区成立苏维埃政权;要求尽快举行武装起义。中共广西前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鉴于起义需要必要的准备工作,决定于12月11日在百色举行武装起义。
12月10日,按照邓小平、张云逸等的部署,中共广西前委在百色组织召开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士兵代表会议、百色工人代表会议、农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举行起义转变为红军和建立苏维埃政府两个决议。当晚,中共广西前委率起义部队将百色的县长、禁烟局长监禁;向商会宣布红军第七军将于11日成立,让他们转告商人不要惊慌,照常营业;收缴贪官污吏、大商人、商号、县公署、禁烟局、公安局及百色、那坡、平马、果化等城镇商团的枪支。
12月11日,在中共广西前委领导下,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在百色起义。中共广西前委召开广州暴动纪念大会,到会群众3000余人,大会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陈豪人任政治部主任,龚鹤村任参谋长,并颁布《中国工农红七军目前实施政纲》。之后,中共广西前委改为中共红七军前委,领导红七军的工作。
12月12日,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马召开。百色、恩阳、奉议、思林、果德、那马、隆安、向都、镇结、东兰、凤山等11个县的农民代表,百色、那坡、田州、平马、果化5个镇的工人代表和红七军士兵委员会的士兵代表80多人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雷经天任主席,韦拔群、陈洪涛等任委员。随后,右江苏维埃政府先后成立了百色、东兰、恩隆、奉议、隆安、河池等十几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委员会,右江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
发动龙州起义,成立红八军
在准备百色起义的同时,邓小平于1929年11月中旬化装成商人赶赴龙州,做李明瑞的工作,商议举行龙州起义、成立红八军、创建左江革命根据地的步骤。李明瑞打算同邓小平、张云逸一起,趁蒋桂军阀在粤桂边混战之机,联合攻打南宁并进军广东。邓小平与李明瑞彻夜长谈,说服李明瑞放弃攻打南宁的计划,向他阐述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准备领导发动左右江起义、组建工农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的计划,并以中共广西前委的名义请李明瑞出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就在此时,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副大队长蒙志仁却在龙州发动了叛乱,李明瑞率卫队火速赶回龙州,和俞作豫率领的部队一起迅速平定了叛乱。
鉴于龙州情况的变化,邓小平决定改变左右江同时举行武装起义的计划,对百色起义的部署重新调整,决定在右江先行起事。1929年12月初,邓小平在龙州连续两天主持召开有2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的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举行龙州起义、建立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的指示,以及在百色召开的中共广西前委会议精神,讨论制定龙州起义工作计划。邓小平在会上提出,要抓紧建立和健全左江地区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核心作用。会议决定成立以王逸为书记的中共龙州县委,派出干部深入左江各县建立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做宣传发动工作;整顿改造军队,将原有兵力重新组合,大量吸收工农赤卫队入伍。起义前暂沿用原番号,合编成“讨蒋南路军第一军第一旅”,李明瑞任总指挥,俞作豫任旅长,选派一批中共党员干部到部队中担任要职;恢复中共左江军委,负责领导部队的整顿和改造,各营成立党支部,各连成立士兵委员会,清除顽固坚持反动立场的旧军官。
1930年2月1日,按照邓小平、张云逸等的部署,龙州起义举行。中共左江军委在龙州县城召开一万多人参加的工农兵群众大会。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宣布成立中国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红八军由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和左江工农武装组成,下辖两个纵队,俞作豫任军长,何世昌任政治部主任,宛旦平任参谋长,李明瑞任总指挥。不久,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邓小平兼任红八军政治委员。
2月9日,邓小平召开中共左江特委和中共红八军军委联席会议,会议根据中央决定的左右江工作策略,提出红八军及左江工作方针:1.以龙州为中心发动左江土地革命,一方面派干部到群众中去做实际工作,一方面派红军队伍到龙州附近几个县游击,发动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农会等政权及群众组织。2.设法与红七军联络。红八军的发展方向是向右江推进,与红七军会合,向湘粤边发展。3.加紧红八军改造,肃清旧军官,把主要工作分配给党员同志。4.迅速解决地方反动武装,组织工人农民赤卫队,作为扩大红军之基础。会议决定改中共红八军军委为中共红八军临时前委,由邓小平、何世昌、俞作豫、宛旦平组成,邓小平任书记。会议还宣布接受李明瑞的请求,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左江各地,左江地区的上金、凭祥、龙茗、养利、崇善等县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未建立革命政权的县也成为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的活动范围,有力地策应了右江的革命斗争,并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
龙州起义后,广西红军发展到7000人,红色区域扩展到20多个县,拥有100多万人口,成为当时全国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英勇斗争,转战千里
百色起义爆发后,桂系军阀急忙调集军队,向右江进攻。为了避免消耗,红七军主动转移到东兰、凤山一线。面对当时的紧急形势,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在凤山县盘阳圩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第一、二纵队去桂黔边游击,留第三纵队保卫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4月,为避开敌人进攻、解决给养问题,李明瑞、张云逸率第一、二纵队离开右江地区,经河池等县到达贵州省荔波县的板寨。后在苗族同胞的帮助下,一举攻克了榕江县城,歼敌数百,并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和军需品,还有大炮和电台。这是红七军建军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榕江战役胜利后,红七军迅速回师右江,击溃了进犯百色的敌人,再度解放了百色城。接着,部队横扫右江各县残敌,右江苏区全面得到恢复。
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邓小平和韦拔群、雷经天、陈洪涛等着手领导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根据地建设,右江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法令,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实行,打击了封建势力,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而出现了根据地一天天扩大,红军和赤卫队一天天壮大的大好局面。
在左江地区,龙州起义后,中共红八军临时前委、左江特委和左江革委领导左江人民群众开展了反对法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斗争。1930年2月12日,红八军机关报《工农兵》发表《中国红军第八军目前实施政纲》,同时发表《中国红军第八军政治部为法帝国主义驻龙州领事馆无理照会告全国民众书》,谴责法国驻龙州领事馆因龙州民众进行革命运动而发出无理照会。2月19日,红八军和左江革委在龙州县城举行反对法帝国主义的万人大会,大会以左江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发出反对法帝国主义无理侵犯中国主权的通电,宣布收回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海关和天主教堂,驱逐干涉破坏中国革命的法国领事和反动传教士,并没收其不法财产及窝藏的当地地主豪绅的武器等。3月20日,因红八军主力分赴各地游击,龙州防守薄弱,桂军两个团和地方反动武装4000余人突袭龙州。俞作豫等指挥驻守龙州的红八军军部特务营、第二纵队和左江农军、赤卫队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龙州城被攻破,部队突围后转战凭祥等地,宛旦平、何世昌、俞作豫等领导人因此牺牲。红八军第一纵队获悉龙州失陷后,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向右江苏区转移,此后,部队在滇桂边、黔桂边转战半年,损失较大。在行程数千里后,余部于1930年10月与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一个营在凌云县会师,后在河池编入红七军。
1930年7月,红七军收复右江沿岸县城后,在平马、奉议一带进行了三个月的整训,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有了较大提高。部队还进行了补员和扩编,调集右江赤卫军总指挥部直辖的赤卫军主力组建第四纵队。9月中旬,红七军前委决定主力部队于10月1日离开右江根据地,执行北上湘赣苏区、相机会师朱毛红军的战略任务。
193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邓拔奇(化名邓岗)来到平马。10月2日,红七军在平马召开前委扩大会议,邓拔奇作政治报告,传达6月11日中央政治局的决议精神,发出了命令红七军攻打柳州、桂林、广州的“左”倾冒险主义指令。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决定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11月7日,红七军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选出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新前委。会后,红七军在河池整编为十九、二十、二十一共3个师。前委决定,第十九、第二十师7000多人执行中央指令,北上远征,第二十一师坚守右江根据地。
根据前委决定,韦拔群率特务连返回右江根据地,组建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多次打破桂系军阀“围剿”。在敌人重兵围困下,右江根据地最终失陷,韦拔群、陈洪涛等领导同志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此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右江地区仍有红军游击队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1930年11月9日,整编后的红七军第十九、第二十师在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率领下,从河池县三里亭誓师出征,踏上了攻打柳州、桂林的征途。在敌军重重围堵下,红七军主力攻打柳州、桂林连遭失败,损失严重。1931年1月初,红七军攻占全州,前委在全州召开会议,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人认真总结了红七军北上以来的战斗教训,主张放弃攻打大城市的冒险计划,经湖南江华进至湘、粤、赣边界活动,寻找立足之地,相机与中央红军会合。这一正确意见得到多数同志的赞同。会议决定全军缩编为三个团,精减非战斗人员,充实战斗部队。1月5日,红七军按计划离开全县,经灌阳向湖南道县进发,途中,部队根据减员情况又整编为两个团,最终,部队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于1931年三四月间进入中央苏区与中央红军会合,后被编入红军第三军团。红七军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后,毛泽东曾到红七军军部看望大家。后来,为表彰红七军的战斗功勋,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红七军“转战千里”锦旗一面。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红七军的后续部队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人民军队南征北战的一支劲旅。
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起义后建立的左右江根据地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六大苏区之一。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成功实践,为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