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对圆锥曲线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以椭圆小单元的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探究.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于椭圆的概念、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其应用掌握得很好.研究表明,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数学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大单元;圆锥曲线
2022年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以学科大概念为中心培育核心素养.然而,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专注于碎片化知识的传授,这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而且对提升学生的“四能”效果有限[1].因此,教师们需要从更高的视角出发,整体规划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使课程教学设计从关注单个知识点、课时转向关注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单元教学仍面临许多挑战,如教师对大单元设计的理解和实施能力不足,教学资源的整合难度大等问题,这些困境需要通过实际教学实践来探索解决途径.圆锥曲线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其知识点多、逻辑关系复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理想载体[2].本文通过圆锥曲线的大单元教学实践,旨在探索如何将学科素养落实到单元及具体课时中,并为其他数学内容的大单元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1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现实问题
当前,大单元教学在实际实施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精力和能力的限制: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任务繁重,许多教师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研究和准备.(2)教师缺少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相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许多教师对此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因此,教师们普遍需要资深教师的指导和更多的培训机会.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训体系中,针对大单元教学的专门培训较为缺乏,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持和帮助.(3)教师对大单元的理解不透彻:许多教师将大单元误认为是不同单元之间的简单整合,这种片面的理解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创新和探索.(4)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教师5rpcW8YDoO2OgK4sQWCSHN8klewisYtORDfnVsg6dzE=占比不多:尽管教育部门提倡以大概念为基础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但实际中能真正按照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师仍然占少数[3].
2 大单元视角下圆锥曲线教学设计
2.1 圆锥曲线教学内容设计
2.1.1 圆锥曲线大单元教学内容
大单元学习内容涵盖四个主要部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和应用.具体教学内容包括通过实际背景引出圆锥曲线的概念,详细介绍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应用坐标法推导三种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系统讲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分析它们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和渐近线(双曲线),以及探讨这些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1.2 椭圆小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在设计有关椭圆的教学单元时,首先应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阐释椭圆的相关背景,使学生能够将椭圆的抽象概念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接下来,介绍椭圆的定义及其关键的几何属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形状的基本特征.之后,通过详尽的步骤展示如何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并熟练地应用这一公式.此外,本单元还将探讨椭圆的各种几何属性,如其范围、对称性、顶点以及离心率,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椭圆的结构和性质.最后,通过展示椭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应用,增强学生对椭圆概念的实际理解和兴趣.
2.1.3 双曲线小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通过具体实例引入双曲线的现实背景与几何情境,使学生了解其实际应用背景.接着,讲解双曲线的定义及其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其几何特征与概念.然后,详细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解释其几何意义,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重要公式.进一步分析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包括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和离心率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双曲线的基本特征.最后,探讨双曲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双曲线的理论知识,还能理解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2.2 圆锥曲线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2.2.1 学会迁移
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的能力.从探索椭圆开始,学生首先学习其几何特性和标准方程,再深入到这些方程如何揭示椭圆的性质及其实际应用.这种方法随后被用来解析双曲线和抛物线,从而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圆锥曲线理论体系.同时,强调运用坐标法来解决几何问题,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数学概念与几何形状相互转换,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
2.2.2 意义理解
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有透彻的理解,还要掌握其应用原理.通过观察和操作具体图形,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其几何特征,并利用方程来验证这些观察结果.学习如何使用方程来分析几何形状的性质,并掌握用代数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此外,通过对圆锥曲线方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将能全面探索其几何属性,如范围、对称性、顶点和离心率等,并理解这些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学习过程中将强化学生在数学抽象、建模、逻辑推理和计算等方面的综合数学能力.
3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实践
圆锥曲线大单元教学可以划分为三个小单元,其中,在椭圆小单元中,可以将其划分为椭圆的定义、椭圆标准方程,椭圆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简单应用等小节.同时,不同小单元之间具有相似性,因此,笔者选择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进行大单元下的教学实践[4].
3.1 创设情境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即圆锥曲线的名称由来、发展历史、实际用途和坐标方法.通过回顾,旨在巩固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基本认识,理解学习圆锥曲线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形象地展示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这四种不同的截口曲线.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和特征.在动画演示后,教师明确指出,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中,后三者被称为圆锥曲线.这一概念的澄清,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创设和课题引入,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 尝试探究,形成概念
教师在探究阶段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生活实例引入概念.例如,教师提问:“生活中,大家见过椭圆吗?举例说明.”学生举例回答:椭圆形的蛋、椭圆形的耳环、建筑物的椭圆形结构、切开的萝卜表面形状等.教师通过展示这些实例,让学生感知椭圆的实际存在和几何特性.(2)绘制椭圆的过程.教师展示多个椭圆形物体,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两端面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套上线、钉紧铅笔,移动铅笔,曲线的轨迹是什么?”学生尝试用线描绘椭圆,通过亲手操作,感知椭圆的形成过程.(3)实验验证.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视频中演示了用固定两点的绳子绕着两点旋转,形成的轨迹是椭圆.随后,教师使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椭圆的形成,帮助学生理解椭圆的定义.(4)进一步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固定点距离不同,会形成什么曲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椭圆的轨迹特征,并在几何画板上进行实验验证.学生们通过实验,发现改变绳长和固定点位置,会影响椭圆的形状.(5)定义与特性.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椭圆的定义:椭圆是平面内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通过进一步讨论和实验,学生理解了椭圆的几何特性: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
3.3 标准方程的推导
3.3.1 引导学生思考
本节课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引入椭圆的概念,并详细阐述如何逐步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课程开始,教师将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如何能够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请尝试描述这一过程的基本步骤.”学生们将进行小组讨论,通过以下步骤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基于椭圆的几何属性设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接着,确定在该坐标系中椭圆上的任意点需要满足的几何条件;然后,将这些几何条件转换成代数表达式;最后,通过化简这些表达式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这一系列步骤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椭圆的数学结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将几何直觉转化为数学表达的能力.
3.3.2 标准方程的推导步骤
(1)建立坐标系:选择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得椭圆的方程表达简洁.教师通过图示,展示了六种可能的坐标系,并最终选择一种最简便的方案.
(2)设定点坐标:
设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为M(x,y),焦点F和F的坐标分别为(c,0)和(-c,0).
(3)列出方程:根据椭圆的定义MF+MF=2a,列出方程:x-c2+y2+x+c2+y2=2a.
3.3.3 化简方程
通过平方和化简,得到标准方程:x2a2+y2b2=1(a>b>0).
其中,b2=a2-c2,教师带领学生逐步推导,验证每一步的正确性,并总结出标准方程.
3.3.4 讨论和验证
(1)变换坐标系:讨论不同情况下,椭圆焦点在不同位置时,如何调整坐标系及对应的方程形式.例如,教师提问:“如果椭圆的焦点F和F在x轴上,且焦点坐标分别为(c,0)和(-c,0),那么椭圆的方程是什么?”通过推导,学生得到当焦点在y轴时的标准方程:y2a2+x2b2=1(a>b>0).
(2)同解方程验证:学生对于化简过程中的两个推导方程进行同解变形,最终得到结果,两个推导公式是恒等式,方程与椭圆方程等价,最终确定为椭圆方程的标准形式.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圆锥曲线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究,揭示了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尽管目前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仍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详细阐述了从创设情境、尝试探究到标准方程推导和应用概念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了大单元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优势.但是,仍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推进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
【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02308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必船,杜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教育科研,2024(08):92-94.
[2]卢燕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圆锥曲线”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24,20(02):52-54.
[3]孙成成.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类别和教学实例[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23(10):11-13.
[4]陈世亮.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分析[J].家长,2023(24):85-87.
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