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4-11-20 00:00林燕峰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21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学科核心素养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同时也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学科知识,还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不断提升,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本文以数列解题教学为例,探索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对策,希望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数列;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在高中数学知识模块中,数列占据主导地位,其涉及知识点相对零散、抽象,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算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高中学生来讲,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列解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才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解题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进而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1 围绕教学内容,启迪逻辑思维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把控人教版A版教材文本相关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以此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驱动力,从而紧密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数学解题能力[1,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解题教学组织中,要全面把控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以便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观念加以启迪,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对数列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不同类型的数列问题的解题思路,熟知解题所需要应用的学科知识,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例如 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列解题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直接把定理公式套入问题之中,分析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随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持续发展,学生在解题中也会更好锻炼自身的学科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根据人教版A版教材课本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思维能力作为解题教学的落脚点,精心为学生设计教学问题.如在数列{a}中,已知其通项公式为:(x+1)(10/11),请问此数列是否具有最大项?如若发现存在,请你将其最大项求出,如若没有,请尝试说明根本原因.在解题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回想有关数列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展开计算分析,得到x为9,处于临界状态,学生所获得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即x>9,x<9,x=9.为此,在x不足9的情况下,学生可列出0<a-a算式,由此说明前者大于后者情况成立;在n为9的情况下,学生发现两者相减为0,表示两者相同;在两者相减不足0的情况下,表示前者明显不足后者.故此,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促进作用,让学生列出自己的推导公式,如a>a>a=a<a<a<a,同时发现a与a相同,以此证实a和a属于数列最大项.在数列解题教学中,教师不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根据题意展开多维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不断提高.

2 多种解决方法,开阔思维视野

在学习与理解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时,尤其是数列知识的运用,其知识内容过于零散,想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难度比较大.为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势必会面临许多困境难题,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效率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往往存在偏见,将答案写出后,学生不会进行巩固与复习,学生对数列知识的理解较为浅显,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核心素养、学习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列解题教学中,应意识到一题多解,在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的同时,还要优化传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发挥自身的引导促进作用,向学生不断渗透数列解题技巧,才能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例如 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列解题教学中,可借助通项公式,为学生精心设计典型例题,使学生意识到在解决数列问题时,离不开通项公式,帮助学生完全掌握通项公式的基本定理,扫清学生的学习障碍,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可运用错位相减方法,为学生精心设计数列问题.如,假如{a}属于等差数列,{b}为正项等比数列,且a=b=2b,a=2b,在b-b=12b,a+2=b,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回答问题:①写出你选择的条件并求数列{a}和{b}的通项公式; ②在①的条件下,若C=a+b(n∈N*),求数列{C}的前n项和S.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基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基本概念、性质入手,当学生求出第一问题后,可运用错位相减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进而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3 分组求和方法,降低解题难度

在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教学中,往往也面临非等差、非等比等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这一类数列合理拆分,或者通过变形,使其成为等比或者等差数列,并在计算中,指导学生运用分组求和的方法,把复杂的数列拆分成难度较小的数列,引导学生相继求出简单数列后,对其进行简单分析,便可知晓相应的答案,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 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列解题教学中,可为学生精心设计数列问题.如,在数列{a}中,n属于正整数,a是n+4的通项公式,轻微S与前n项和是多少?指导学生运用分组求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分析题意发现,此问题不属于常见的数列类型,对该问题进行分组处理,发现n+4前部分属于等差数列,后部分属于等比数列,如此一来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相关知识,使解题难度降低,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教师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心创设数列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基础作为落脚点,围绕数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解题方法,以便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列解题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高中数学文化题的解题教学——以数列问题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0):146-147.

[2]苏美英.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的解题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04):98.

[3]尧禄华.例谈解题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以一道数列题的解决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22(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