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了当前乡镇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改进技术推广方式和提升基层推广站服务质量等具体措施。近年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乡镇农业带来了新的动力,但技术推广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推广方式单一等。本文提出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提升基层推广站的服务质量等策略,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乡镇农业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乡镇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当前乡镇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旨在通过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的探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推动乡镇农业现代化发展。
1 新形势下乡镇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乡镇农业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乡镇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当前乡镇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探讨。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乡镇农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种农业支持政策相继出台,为乡镇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如智能农业设备、精准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例如,无人机喷洒农药、自动化灌溉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劳动成本,还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1]。
尽管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推广方式单一、基层推广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例如,一些地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能力,导致新技术推广难以顺利进行。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农民需求的深入了解,推广工作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很多推广活动只是形式上的展示,未能真正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2 新形势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
2.1 经济和科技发展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提升。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推出支持政策,广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这些支持措施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和农机引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农民得以更便捷地获取先进农业机械、优质种子和高效农药肥料,显著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此外,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增加,推动了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如耐旱抗病作物品种的开发。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使农民能够实时获取气象、土壤和市场信息,做出更科学的农业决策。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和GIS系统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生物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显著提升了作物抗病性、耐旱性和营养价值,同时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如自动播种机、无人机和智能收割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精准度。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农业生产环节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农民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农田环境参数,确保作物生长的最佳
条件[2]。
2.2 农业技术推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体现在农业对国家经济循环的重要地位。农业及相关产业占据了国家经济循环的70%左右,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通过科学耕作和先进生产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推广节水技术如滴灌系统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推广有机和绿色农业技术能够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满足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技术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和乡村旅游等,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技术的提升对提高国家生产总值具有关键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物价,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技术的提升还能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增加农业附加值,通过农产品加工、储存和物流等环节提升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能够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加农业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
3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体制和推广方式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体制存在不合理之处,制约了推广效果。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责任分工混乱,导致推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部分乡镇存在机构重叠,推广资源利用不充分。管理层对技术推广重视不足,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方法,导致推广工作缺乏连贯性和持久性。推广人员常受行政事务干扰,缺乏专注于技术推广工作的环境。管理机制不健全,推广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传统依赖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和培训,虽有一定效果但覆盖面有限,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信息化手段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用不广泛。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移动通信可显著提高推广效率和效果,但乡镇应用起步阶段,推广手段单一,未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推广内容过于单一,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不同农民需求。
3.2 农技人员业务和经费不足
乡镇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能力。年轻农技人员不足,推广队伍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专业背景单一,难以应对复杂问题。培训和知识更新速度慢,推广工作滞后于农业发展需求。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不佳,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加剧了队伍老化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农技推广工作需要充足经费支持,但现有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推广工作的开展。国家和地方对农业技术推广财政投入不足,推广机构缺设备,无法有效推广活动。经费管理不当,部分资金挪用或浪费,未充分发挥效益。经费单一来源,依赖政府拨款,缺乏社会资本和农民参与,推广工作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经费短缺,限制了培训、调研和推广活动,难以开展大规模、高频次技术推广服务,影响推广工作质量和效果[4]。
3.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基层农技推广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但其服务质量普遍不高,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推广站的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落后,无法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推广站的管理水平低下,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民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导致服务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推广站的服务方式单一,主要依赖于面对面的咨询和指导,难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推广站的服务覆盖面有限,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无法享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影响了推广工作的普及和效果。
4 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4.1 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推广机制
在新形势下,需要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首先,要明确各级推广机构的职责和权责,建立健全的责任分工和考核机制,确保推广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提高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此外,还应加大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充实推广队伍,提高推广工作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的资金保障机制是确保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确保推广机构有充足的资金开展各项工作。推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透明化,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引导社会资本和农民共同参与推广工作,拓宽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奖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创新推广方式和技术应用,提升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4.2 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提高农技人员的准入门槛,吸引更多具有高学历和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推广队伍。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设立职业晋升机制和激励政策,增强农技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确保推广队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农技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推广方法。为此,应积极为农技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等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其专业水平。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先进农业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的交流和合作机制,促进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通过组织农技人员到发达地区和先进农业示范区进行学习和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提高推广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5]。
4.3 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是提高推广效果的关键。在推广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推广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多媒体等,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推广。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教学和在线咨询等媒体宣传形式,将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民,提高推广工作的覆盖面和便捷性。通过农民培训班、现场观摩和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农民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确保技术推广的实际效果。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现场示范工作,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田和示范基地,通过实际操作和现场指导,让农民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组织农民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先进技术的应用效果,激发其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4.4 提升基层推广站的服务质量
基层推广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推广工作的成效。通过定期开展技术讲座,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基层推广站讲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讲座,增强农民的技术意识和学习能力,提高其自主创新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基层推广站需要引进更多专业型人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增加具有高学历和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提高推广站的专业服务能力。完善基层推广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先进的推广设备和工具,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服务效率。建立健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推广站能够高效运转,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农民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语
在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在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改进推广方式和提升基层推广站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只有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有效的措施,才能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乡镇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推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艳敏.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0):70-72.
[2] 张爱娟.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30):93-94.
[3] 蔡建中.浅谈新形势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8(2):9.
[4] 程慧敏.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2015,5(1):113-114.
[5] 李凯,陈洁.做好新形势下乡镇农技推广工作浅议[J].农技服务,2015,32(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