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发酵饲料对海兰灰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2024-11-20 00:00:00李凤玲郑志然
新农民 2024年29期

摘要:为研究以豆渣为主的非粮原料生产的生物酶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发酵饲料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试验平均产蛋率提高2个百分点;对照组2万只蛋鸡,死亡1 900只,死亡率为9.5%,试验组2万只蛋鸡,死亡1054只,死亡率为5.27%,死亡率显著下降44%;蛋白高度比对照组增加0.94 mm,增长11.45%,差异显著(P<0.05),哈氏单位增加5.44,提高6%,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生物酶发酵饲料;蛋鸡;蛋品质;生产性能

近年来,发酵饲料已成为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替代品,其通过微生物自身代谢活动,将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中的复杂成分及抗营养因子进行分解或转化[1],生产易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小分子营养物质,促进畜禽对大分子物质消化吸收,并有效分解纤维素,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改善饲料品质,增加饲料适口性,减少有毒物质,提升动物吸收利用率。生物酶发酵饲料是利用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混合物协同发酵技术,通过好氧高温发酵方式生产出的发酵饲料[2]。相比单一发酵剂,生物酶协同发酵克服了酶针对单一底物的缺点,大幅缩短了发酵周期,高温好氧方式和益生菌同时避免了杂菌和虫蝇污染,帮助其更加易于运输和存储。本试验使用的生物酶发酵饲料以豆渣、花椒籽、石粉等非粮原料成分发酵处理原料,生物酶协同发酵菌液,采用好氧发酵方式生产的发酵饲料;以海兰灰蛋鸡为实验动物,将其日粮逐步替换为以豆渣为主,花椒籽、蚕沙为辅料的生物酶发酵饲料,通过测定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研究生物酶发酵豆渣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为蛋鸡健康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本试验鸡群为产蛋率(92%)和体重相似的195日龄的海兰灰蛋鸡,将4万只蛋鸡随机分成

2组,每组2万只,每组设5个重复,采用H型四层笼养。试验期为60 d,记录试验期间整体生产数据。试验结束时,每组分别随机抽取30枚蛋,进行蛋品

质测定。

1.2 饲养管理

试验设在江苏省南京市某蛋鸡场。每天光照16 h,自动化控制通风量,自动喂料,自由饮水、采食,自动捡蛋和清粪,输送带自动收蛋。按免疫程序正常接种免疫,定期消毒。每天上午6∶30、11∶30和下午17∶30喂食;每天上午11∶00和下午17∶00收蛋;收蛋后对蛋进行计数、标记并单独保存;此外,还要计算每天的饲料消耗量、产蛋率、破损鸡蛋数和蛋重值。每周记录每个重复的总饲料摄入量。

1.3 生物酶发酵饲料

发酵用的酶及菌液制剂由北京奇易科技公司生产提供。生物酶发酵饲料在试验鸡场现场加工生产,主要由豆渣、花椒籽、蚕沙、石粉等组成。

1.4 试验分组

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日粮配方参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蛋鸡营养需要配制粉状料,主要由玉米、豆粕、石粉、预混料组成。试验组从22日龄h/qNZEavjRU1qzJPscwU9RK2/3neNy2DjgQPBDowYzY=开始额外添加5%生物酶发酵饲料,36日龄开始用10%生物酶发酵饲料替代相应基础日粮,80日龄开始用15%生物酶发酵饲料替代相应基础日粮。

2 测定指标和方法

2.1 生产性能指标

记录并计算各组产蛋率、日采食量、料蛋比、蛋破损率、平均日产蛋重、死亡率等生产指标。

2.2 蛋品质的测定

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30枚鸡蛋测定鸡蛋质量,主要内容包括鸡蛋重量测量、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黄质量、蛋黄与蛋白高度比等。

2.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处理后,采用SPSS 2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分析组间的数据差异和数据走势,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3 结果

3.1 生物酶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产性能是蛋鸡养殖中关键的指标,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试验前期的平均产蛋率提高2%;对照组2万只蛋鸡,死亡1 900只,死亡率为9.5%,试验组2万只蛋鸡,死亡1 054只,死亡率为5.27%,死亡率显著下降44%。试验组平均采食量有所增加,每只鸡平均体重增加100~200 g,平均日产蛋重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破损蛋率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在500日龄左右淘汰,而试验组在540日龄左右开始淘汰,蛋鸡整个高峰期维持时间可以延长3~4周。

3.2 生物酶发酵饲料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试验组鸡蛋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在试验60 d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试验组蛋白高度比对照组增加0.94 mm,增长了11.45%,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哈氏单位比对照组增加5.44,提高了6%,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3 生物酶发酵饲料对鸡蛋风味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饲喂生物酶发酵饲料后,鸡蛋的表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蛋壳颜色明显变深、发亮,蛋清变得浓稠、蛋白黏稠透明、浓蛋白清晰可见、蛋黄居中、蛋黄颜色变深,轮廓清晰、色泽金黄、无腥味,破蛋、沙皮蛋减少。因为生物酶发酵饲料中富含乳酸、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以及尚未清晰的促长因子等,可以制造出提高蛋鸡食欲的独特香味,增加蛋鸡进食量,从而使蛋鸡生产效率提高[3]。

4 结语

据报道,当生物酶发酵饲料的额外添加量为2.5%时,可提高蛋鸡的日产蛋量,减少料蛋比[4]。研究发现,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含量蛋鸡生产呈正相关,在日粮中补充发酵饲料增加其血液中的分泌,同时发酵饲料也对维持蛋鸡输卵管年轻形态,提升输卵管弹性有积极作用[5],同时促使蛋鸡多排出6~10 mm的大卵泡,而发酵饲料中所含的益生菌成分也会使蛋泡数量明显增加,这些数据说明,发酵饲料可以延缓蛋鸡的生殖衰老、延长产蛋周期、提高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另外,当4%的棕榈粕被添加到蛋鸡日粮中,实验组的每日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分别提升了6.61%(P<0.05)和下降了4.57%(P<0.05);即使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添加棕榈粕仍能提升1.04%的产蛋率[2]。不过,发酵饲料添加量需要认真研究,不一定加得越多越好,比较无抗生物酶发酵饲料的不同添加比例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添加了5%的试验组中,蛋鸡的产蛋率和日均蛋重均明显好于10%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也有明显提升[6]。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酶发酵豆渣饲料能显著提高鸡蛋品质。蛋黄颜色是消费者判断鸡蛋品质的重要因素,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蛋黄偏向橙红色的鸡蛋,而蛋黄颜色则由饲料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所影响,饲料是蛋鸡摄入类胡萝卜素的唯一途径。生物酶发酵饲料中含有酿酒酵母,可以将原料中的番茄红素、辣椒素等类胡萝卜素分解释放;益生菌作用下,发酵饲料又能生产B族维生素,二者被蛋鸡转化吸收,最终沉积在蛋黄中,使得蛋黄逐渐红润。本试验中饲喂发酵饲料的鸡蛋,确实可以实现浓蛋白清晰可见、蛋黄居中、蛋黄颜色变深,轮廓清晰、色泽金黄、无腥味。哈氏单位反映着鸡蛋新鲜程度,哈氏单位越高,蛋白黏度越大,鸡蛋不易散黄变质,更易长途运输与长时间储存。一项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剂的研究发现[7],饲喂4%和6%的发酵豆渣,能够让鸡蛋的哈氏单位显著增加3.96%和4.25%,本试验中试验组哈氏单位相比对照组增高了6%,差异显著(P<0.05),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指出,在调节蛋鸡肠道健康方面,生物发酵饲料效果明显。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营养物质,如活菌,肽类生长因子等,将不同营养物质转化为动物所需的完整高效氨基酸成分,对饲料的营养价值有显著的增强作用[8],增强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最终实现增产目标。饲料发酵可产生某些微生物,如乳酸菌、细菌素,根植于蛋鸡肠道,可防止霉菌生长,分解毒素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免疫力[9]。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是评价肠道形态的关键指标,在鸡日粮中添加10%发酵豆粕饲料可显著增加蛋鸡的肠绒毛高度[10],说明发酵饲料可改善蛋鸡消化道的形态结构,提高饲料与肠道的接触面积。肠绒毛的显著伸长可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增加细胞成熟速度,改善分泌功能。发酵饲料还有加强蛋鸡免疫能力、刺激蛋鸡生长、降低蛋鸡发病率等方面的功能,调查发现,发酵饲料能有效减少球虫病、梭菌病、支原体以及其他肠道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11]。

发酵饲料通常含有多种消化酶,一方面,可以补足蛋鸡消化酶数量和提升活性,促进蛋鸡对饲料营养成分高效吸收利用,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较高[12],长期使用能节省10%~25%饲料。另一方面,豆渣、花椒籽等非粮原料可以代替玉米、大豆等高价粮食原料,饲料节约成本150元/t左右,不需要再使用酸化剂、脱霉剂等添加剂,真正达到降本增效。发酵饲料采用好氧高温发酵方式,可杀死鸡粪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同时发现饲料原料中的营养成分经发酵能最大限度被鸡体吸收,使得蛋鸡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降低,鸡粪残留营养成分大幅度减少,鸡粪气味得到明显改善,对蝇虫的吸引度下降,因此即使在炎热夏季蛋鸡粪便处理区也无蝇蛆出现,降低蝇虫传播疫病的风险,直接解决了蛋鸡行业粪便环境污染的“卡脖子”难题,也实现环境保护和蛋鸡疫病防控“一箭双雕”。

参考文献

[1] 吴星,田翊翔,李嘉彤,等.生物发酵饲料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OL].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10[2024-09-06].https://doi.org/10.16445/j.cnki.1000-2340.20240528.002.

[2] 崔卫涛,况世昌,李钢平,等.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10):33-36.

[3] 王媛媛,闫俊书,宦海琳,等.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J].饲料工业,2024(5):23-31.

[4] 肖家乐,冯志华,郝艳霜,等.生物发酵饲料在养鸡生产增效减排中的作用[J].北方牧业,2022(22):23.

[5] 姜莱,黄煜博,袁纯纯,等.无抗日粮中添加生物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5):628-636.

[6] 蔡辉益.生物发酵饲料研究与应用技术发展趋势[J].北方牧业,2021(10):25-26.

[7] 丁小青,侯艳彬,姚垒,等.生物发酵饲料对仙居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20(9):113-118.

[8] 孙文彬,连玉武,张艳梅.开源节粮·节能减排·变废为宝——应用生物酵素技术开发生物质发酵饲料与有机肥[J].标准科学,2016(S1):99-101+106.

[9] 王维芸.发酵饲料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4(2):71-73.

[10] 周孝琼,戴爱玲,林东文,等.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河田鸡生长性能、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16):98-102+114.

[11] 陈晓飞,赵俊强,张立恒,等.一种富含γ-聚谷氨酸的发酵饲料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饲料,2024(7):114-120.

[12] 叶成智.生物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肠道健康及肉品质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