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数字农业的内涵,探讨分析了数字农业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农业;乡村振兴;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将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使传统农业走向智能化,促进农业的绿色转型,成了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
1 数字农业的基本内涵与发展背景
1.1 数字农业的基本内涵
数字农业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并与各种基础学科相结合,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管理,以达到提升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效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智能数字农业生产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来自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了资源和环境,为中国农业高效、节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2 数字农业的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全世界对于粮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世界各地爆发的种种天灾又给人们的粮食生产带来了危机,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实现对传统农业的升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为解决世界潜在的粮食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数字农业将成为连接城乡、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2 数字农业的发展前景及意义
2.1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农业通过智能化农业机械、精准农业管理、农业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比如,利用智能机器相关技术如使用农机无人驾驶系统、无人机智能作业系统等进行农业生产,可以减少人力投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1];又如将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土壤的检测,可以实时得到土壤及作物的状态,从而做出准确且恰当的应答,例如灌溉、除虫、施肥,同时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往年的天灾虫灾,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并帮助农民制定相应合理的措施。
2.2 优化农产品营销与供应链管理
数字农业为农产品的营销与供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以往的农产品主要在集市等进行贩卖活动,而如今,数字农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溯源系统和区块链技术,优化了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和供应链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直接购买农产品,也可以了解这些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以及农产品背后的故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数字技术所拥有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也可以更好地挖掘并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的购买活动提供了便利。
2.3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
数字农业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涉及一系列如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例如,通过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农村特色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这不仅带动了农产品的生产,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高端化发展。
2.4 促进农村人才培养与智力支持
数字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农业专家和管理人才,通过数字农业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推动了传统耕作型农民向高技术农民转型。政府、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合作,提升农村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也促进了农村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体系的建设。
3 数字农业的发展困境与挑战
3.1 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技术应用困难
(1)在乡村地区,部分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他们往往年龄偏大,在心理上排斥科学方法与科技手段,缺乏科学的农业管理知识。加之许多农民对于科技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工具层面,忽视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全局性影响,在农业生产中缺乏科技驱动的思维[2]。(2)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和信息化水平较低,许多农民对科技发展的体会不够深刻,缺乏信息技术基础,导致数字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推广困难。(3)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缺乏也是导致技术应用困难的另一大问题。事实上,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的不只有老一辈农民,许多年轻人对农业的印象也只有传统的耕作,他们认为农业劳动较为辛苦,并且农民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其工作区域也往往远离繁华的城市,工作较为单一,这些负面条件大大降低了农业领域对大学生等青年的吸引力。
3.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数字农业所收集、传输和存储了大量农业生产以及消费者的数据,对保障数据安全与消费者隐私的数据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数据泄露或者遭到恶意攻击,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消费者对于数字农业的信任度。而目前大部分数据的管理员年龄较大,不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化档案,且数字农业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这也容易使数据遭到不法分子攻击造成泄露,导致严重的后果。
3.3 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高昂
数字农业技术的研发以及相关设备的采购和运营维护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对于一些小规模农户和农业企业而言,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政府政策激励措施,制约了数字农业在乡村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更有一部分贫困地区还面临资金周转问题,发展数字农业不仅增加了经费投入,还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3.4 政策和法律环境不完善
当前数字农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对于一些新兴技术的监管不够规范和明确,一些乡村地区还无法及时做好农业数字化转型保障,影响数字农业企业和农户的长期发展计划,降低其投入和创新的积极性。
4 数字农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数字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解决措施:
4.1 技术推广与培训
(1)推广并普及技术教育:加大对农村地区有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建设数字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基础性工作,包括设计数字农业专业课程、建设数字农业实践基地、开展数字农业人才培训等,提升农民对数字农业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3]。(2)开展培训与示范:邀请各农业相关高校或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农民、农企开展关于数字农业技术的培训和示范活动,通过农技推广站、示范基地等平台,向农民展示数字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经济效益,激发其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提升相关人员对于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的水平。
4.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乡村数字农业发展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照国家下发的各项政策方针,找到数据界限,保密敏感信息[4]。同时,推动数字农业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数据收集、使用、传输和存储的规范和标准,保护农民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加强对涉密数据的保护以及开放性数据的共享,方便相关市场的查询以及消费者的监督。(2)技术手段保障:引入先进的数据加密、安全传输技术,确保数字农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或是黑客攻击,创建数字农业管理平台以及与政府、企业等工作人员的对接平台,建立分级信息标准与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流通。(3)加强数据管理人员的数字化培训:与数据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公司签订合约,明确其责任,并加强数字安全相关培训,提高其数据管理方面的能力。
4.3 降低运营成本与资金支持
(1)政策支持与补贴: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用以支持数字农业设备的采购和运营成本,并且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域的农情,加大对实施数字农业转型农户的补贴力度,使农户真正用得起数字化设备[1]。(2)金融服务创新: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中小型数字农业企业和一些农户的资金需求,降低其融资成本,促进数字农业行业的健康发展。
4.4 政策环境优化与支持
(1)加强政策引导: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环境,制定更为明确和有利于数字农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技术创新扶持、市场准入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户加大对数字农业的投入,改变人们对于农业及农民的刻板印象,吸引年轻优秀的大学生下基层为自己家乡做贡献。(2)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数字农业监管机制,加强对数字农业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测与管理,防止次品等流入市场,提升人们对市场的信任度,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4.5 资源整合与合作发展
促进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加强合作,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模式,共同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通过合作,整合资源,共享技术和市场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6 社会宣传与文化教育
加强对数字农业理念和成果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数字农业的认知度和支持度;同时邀请专家来对数字农业进行讲解,提高人们对于数字农业的信任度。
通过综合应用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数字农业在技术应用、数据安全、资金支持、政策环境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数字农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人少但效率高,并且质量好,让农民真正有钱赚。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为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机遇,但新的机遇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为了推动数字农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和信息化水平,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监管环境。只有这样,数字农业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吴星瞳,文玉婷,徐欣鹏.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J].南方农机,2024,55(11):36-39+52.
[2] 柳怡.乡村振兴视域下浙江数字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4(5):26-27+30.
[3] 冯伯豪,王晓红.数字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及政策建议[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1):119-129.
[4] 王沛.乡村数字农业发展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