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中稻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探究

2024-11-20 00:00:00梁丽春郑青松谢倩红
新农民 2024年30期

摘要:为了解和掌握德化县大田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科学指导施肥,本试验在中等肥力水平的代表性稻田上,设置空白对照、缺氮、缺磷、缺钾、全肥5个处理的化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全肥处理相比,其他处理对稻谷、稻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空白对照、缺氮处理的稻谷、稻草减产最为明显,分别减产22.7%、21.9%和19.5%、17.1%。此次试验德化县中稻化肥利用率表现为氮肥利用率43.49%,磷肥利用率 28.48%,钾肥利用率63.17%,可为德化县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稻谷;稻草;化肥利用率

科学施肥是实现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本试验供试水稻品种选用德化县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特优175”,通过缺氮、缺磷、缺钾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水稻化肥利用率的现状,为做好德化县化肥减量增效相关项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科学合理施用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提高耕地质量提供数据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德化县美湖镇美湖村,为当地代表性土壤类型和中等肥力水平的地块。地形为山间盆地,海拔425 m,供试土壤为灰黄泥田,土壤肥力属中等偏上,供试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如表1。

供试肥料为氮、磷、钾肥分别采用氮磷钾化肥分别选用尿素(N46%),过磷酸钙(12%)和硫酸钾(60%)。试验作物为杂交水稻品种特优175[2]。

1.2 试验设计

参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的“2+X”试验设计思路,中稻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设计见表2。施肥量与适量比例则以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推荐的经济施肥量为依据;处理2、处理3、处理4和处理5是在等量氮磷钾基础上设置的平衡施肥和缺素处理。试验设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4 m2(3 m×8 m)。小区排列如图1。试验区周围设1 m宽的保护行[3]。收获时,各小区单收单称,分别记录稻谷、稻草的鲜重产量和晒干重;每个小区取代表性稻谷、稻草样品,分别准确称取样品鲜重和晒干重。

1.3 施肥方法

水稻施肥分基肥、追肥施用。试验点不施有机肥。(1)基肥:氮肥占总施用量的50%,磷肥占总用量的100%,钾肥占总用量的50%。(2)追肥:中稻氮肥在插秧后约15 d追施分蘖肥,占总用量的50%;钾肥在插秧后约15 d的水稻拔节和幼穗分化初期追施,占总用量的50%。(3)施肥方式:基肥采用全层深施,结合整地时进行;追肥采用撒施,结合中耕除草。中稻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分期施肥方案如表3、表4。

1.4 样品采集方法

试验实施前,采集一个混合基础土样。具体采集方法为:根据地形地势实际情况,每个土样由8~10个样

点的土壤组成混合样。样点以“S”型布置,取样深度为0~20 cm。取混合基础土样1 kg,用于测定土壤基础肥力性状[4]。

水稻收获时,按照各处理和小区采集稻谷和稻草样品各约2 kg,分别准确称取鲜重,然后分别晒干,并称取晒干重。样品用于测定氮磷钾含量等指标。

2 田间试验结果

2.1 试验稻草产量、稻谷产量验收结果

在试验中稻收获时,同时称取各试验小区的稻谷、稻草样品产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取3个重复的平均测定值,结果见表5、表6。

2.2 氮磷钾吸收和利用效率

根据化肥当季利用率=(作物养分吸收量-对照区作物养分吸收量)/施肥量[2],分别计算各试验点的各处理养分吸收量和当季化肥利用率。结果如表7、表8。

3 结语

试验结果表明,与全肥处理相比,缺N、缺P、缺K及空白对照试验地块都不同程度影响了稻谷及稻草产量,其中,空白对照、缺氮处理的稻谷、稻草减产最为明显,分别减产22.7%、21.9%和19.5%、17.1%,缺磷处理与缺钾处理对稻谷、稻草产量的影响稍小,分别减产13.0%、3.7%和13.7%、2.8%,建议今后水稻栽培管理时应适当施用氮肥[5]。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农作物集约化种植肥料利用率在40%~60%,其中氮肥利用率在40%~70%[5-6],通过该试验结果表明,德化县水稻N、P、K化肥当季利用率表现为43.49%、28.48%和63.17%,与之相比,说明德化县水稻氮、磷化肥利用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不断优化施肥结构和方式,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根据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对应处理的稻谷和稻草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计算表明,在推荐施肥条件下,试验点的土壤N、P、K对中稻的供肥量(N−P2O5−K2O 为 11.04−3.68−8.28)与稻谷和稻草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基本一致,该优化施肥方案在源头上减轻粮食生产因施肥而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6]。

参考文献

[1] 马艳,文凭,王小仲,等.贵州关岭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J].农技服务,2024,41(5):24-26.

[2] 胡福俊.漳浦县晚稻优化施肥方案探析[J].福建热作科技,2020(4):18-20.

[3] 林明贤.早稻球肥深施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J].农业工程技术,2023(25):30-31.

[4] 黄水龙,洪志国.冬种马铃薯化肥减量增效和土壤酸化改良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8):140-143.

[5] 魏芸霞,谭丽,肖小平,等.醴陵市双季稻氮磷钾肥利用率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20(12):21-23.

[6] 王响玲,宋柏权.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5):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