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4-11-20 00:00:00王玖霞
新农民 2024年30期

摘要:数字素养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该群体的数字素养在数字化时代就业、生活方式转型及自我认同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开展数字素养培训、加强数字服务供给、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现状

2024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29 753万人,其中年龄40岁及以下占44.6%。这一重要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群体。2021年11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因此,着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数字素养。本研究通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现状,从而为进一步提升该群体数字素养提供切实之举。

1 研究设计

依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对数字素养的相关定义,以及以色列学者阿尔卡来的数字素养概念框架[1-2],制定初始问卷。通过访谈评估初始问卷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根据反馈意见完善量表,最终形成量表的最终版本:由“操作技能”“信息素养”“社会交流”“问题解决”“数字安全”“内容创造”“数字伦理”等7个维度组成数字素养框架,具体的测量量表见表1。

在本次分析中,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量表总体以及各个二级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在0.7~1。因此说明本次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均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很好。

同时,本次研究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模型拟合指标来判断模型拟合效果。模型适配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卡方自由度比(CMIN/DF)=4.737,在3~5的良好范围,误差均方根(RMSEA)=0.074,<0.08。另外ITI、TLI以及CFI的检验结果均在>0.08以上的优秀水平。因此,综合本次的分析结果可以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量表具有良好的适配度。

2 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状况

为全面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数字素养现状,2023年

6~12月份,本课题组团队成员通过线上及线上的方式开展了2次调查问卷,共收集问卷594份,有效率93.41%,问卷总计553份。样本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等均有一定比例,调查对象分布较为合理。

在数字素养七个维度下,每一个维度的占比平等,即七个维度各占14.28%。据此根据百分制原则设立每个维度下的最低分为2.85分,最高分为14.28分,七个维度的分数相加总和为100分。在上述条件下,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的总分平均值为79.57分,处于中上水平(表2),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整体情况较好。

2.1 信息素养维度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了解社会变迁、掌握社会动态的重要手段,主要考察新生代农民工搜索、判断、整理数字信息的素质与能力。表3的调研数据表明,对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而言,移动设备的智能化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与之相应的,是该群体对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和信息判断的可靠性的降低。

2.2 社会交往维度

“社会交往”是新生代农民工打破地域限制、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抓手。主要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使用手机、电脑等数字设备进行交流、交往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表4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通讯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电话通讯转为即时通讯,但是对于直播互动等新兴的社交平台使用不熟练[3]。

2.3 操作技能维度

“操作技能”是农村居民使用智能设备、享受数字红利的基础。“操作技能”衡量数字设备的操作能力。表5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备操作移动设备基本功能的能力,但是对于设备的后续维护意识较为淡薄。

2.4 问题解决维度

“问题解决”则是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解决维度主要包含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利用手机、电脑等数字设备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一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表6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与自身职业相关及生活相关的问题中,利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强,但是在求职方面则更多地依赖熟人、老乡介绍等传统路径[4]。

2.5 内容创造维度

内容创造已成为丰富新生代农民工日常生活、实现“精神富裕”的重要手段。“内容创造”主要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运用手机、电脑等数字设备创新、创造数字内容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表7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可以在私域平台中进行部分的内容产出,但对于新兴社交媒介的运用仍比较少。

2.6 数字安全维度

“数字安全”是新生代农民工保障自身隐私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数字安全维度主要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使用数字设备的过程中所持有的安全意识以及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的能力等。表8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备基本的数字保密意识,但同时随着刷单、杀猪盘等网络诈骗手法的越发隐蔽,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数字安全的意识仍需要进一步的更新。

2.7 数字伦理维度

数字伦理是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社会法治道德规范的重要约束。数字伦理维度主要考察在数字信息获取、制作、使用、交互、分享、创新等过程中的道德伦理意识。表9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网络社会道德的遵循度较高,但是参与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升。

3 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数字化时代就业的需要,生活方式转型及自我认同的需要等诸多因素下,仍需进一步举措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数字素养。

其一,要开展数字素养培训,弥合新生代农民工“数字鸿沟”[5]。在新生代农民工聚集区设立数字教育培训中心,提供基础的数字技术培训,涵盖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互联网使用以及基础软件应用。同时,设立行业定制培训,提高他们在特定行业的数字素养,针对其职业需求,提供数字就业培训,通过专门的数字平台发布就业机会,增进对数字化就业市场的了解。

其二,要加强数字服务供给,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农民工提供在线服务,包括就业信息、培训课程、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使农民工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医疗咨询和在线问诊。其次,推动数字政务服务,降低行政事务的时间成本,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同时,智能社区服务整合数字服务,提供便民服务和社区信息,加强社区与农民工的互动。

其三,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数字法治道德规范。通过农民工培训,纳入意识形态教育课程,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法律法规等内容,提高农民工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同时,设立文化活动场所如广场、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接触主流文化的场所。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勇,王学勤.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7):16-18+34.

[2] 赵晨,林晨,周锦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及培育路径[J].图书情报知识,2023,40(3):52-61.

[3] 宋红岩.“数字鸿沟”抑或“信息赋权”?——基于长三角农民工手机使用的调研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6):132-137.

[4] 张韵.数字鸿沟视角下农民工移动购物接入与使用状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5] 刘传江,刘思辰.数字化时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双重鸿沟”与跨越[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1):1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