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财务管理领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财务管理要求的人才,本研究以“岗位实践、课程更新、比赛锻炼、证书认证思路”为基础,探索并实践一种新型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岗课赛证思”融合的培养模式,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方案。
关键词:财务管理;应用型;岗课赛政思;融合
一、引言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支撑,对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需求日益凸显。传统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应现代财务业务和技术要求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环境的人才,本研究借鉴“岗课赛证思”思想,提出并实践了一种新型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旨在通过岗位实践、课程更新、比赛锻炼和证书认证的有机融合,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岗课赛证思” 融合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一)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培养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脱节,导致毕业生在职场上适应期较长。财务管理领域的业务快速变化,而传统模式难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滞后于实际需求。目前,就业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而传统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这就需要探索新型的培养模式,更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跟进业务变化,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二)财务管理业务的快速变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财务管理在业务范围、技术手段、法规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财务管理系统更加自动化和数字化,需要财务专业人才具备信息科技方面的应用知识。其次,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使得跨国企业面临多元化的金融挑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技能。再次,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法规的频繁变化使得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可以看出,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具备更高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不仅要熟悉传统的财务理论,还需要深入了解新兴技术、全球金融市场和最新的法规政策。培养适应财务管理业务快速变化的人才,需要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实践性课程、推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并注重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培养,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财务管理业务发展趋势。
(三)就业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传统的会计、审计等职位依然存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环境变化,新兴的财务职业也日益受到重视。金融科技的兴起使得就业市场对具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能力的财务专业人才有着强烈需求;风险管理领域的就业需求逐渐增加,企业在全球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迫切需要财务专业人才具备优秀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技能,以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社会、治理(ESG)关注度的提升,导致了对绿色金融和社会责任财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升。从目前招聘情况可以看出,企业渴望招聘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观念的财务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高涨的期望。
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加注重全方位素质的提升,包括技术能力、风险管理技能、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跨文化沟通和团队合作等软技能,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型财务专业人才,将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的多元需求,助力财务管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岗课赛证思”融合的培养模式设计
(一)岗位实践
岗位实践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将学生送入实际工作岗位,使其在真实业务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财务管理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岗位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深度融入职场的机会。通过亲身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学生能够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流程、管理体系和业务挑战,从而更好地理解财务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岗位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学生需要与同事、上级以及其他部门进行紧密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3. 岗位实践使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财务问题,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处理账务异常到参与财务决策,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应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岗位实践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还为其提供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财务管理经验,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
(二)课程更新
课程更新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财务管理领域的不断演进和业务环境的快速变化,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能够确保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
1. 课程更新需要关注财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引入最新的财务科技、数据分析工具以及智能化财务系统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当今业界的最新工具和方法,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财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不断调整也需要及时反映在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最新的法规变化,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以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告和决策符合法规要求。
3. 课程更新是财务管理教育中的必然要求。通过及时更新课程,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财务管理领域最新趋势的敏感性,更好地迎接职业挑战,学校和教育机构应积极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三)比赛锻炼
比赛锻炼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参与各类财务管理比赛,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竞争环境中应对各种挑战,提升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升其财务专业素养。
财务比赛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业务案例中,通过面对真实的财务挑战,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并培养在复杂业务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赛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在比赛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团队合作的经验对于今后进入职场后协同工作至关重要。比赛的竞争性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通过与其他团队竞争,学生会更加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以更好地胜出。财务比赛也提供了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优胜者不仅能够得到奖励,还有可能引起用人单位的关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比赛成绩成为一种可量化的证明,有助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比赛锻炼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财务比赛,学生能够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步入实践性学习提供帮助,助力学生成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优秀财务管理人才。
(四)证书认证
证书认证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实际能力的验证,也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财务专业的证书认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性认证,如注册会计师(CPA)、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等;二是技能性认证,如Excel高级应用证书、数据分析师认证等。
学术性认证如CPA和CFA证书是财务专业人才备受推崇的资格认证。这些证书要求考生深入学习和实践,通过考试展示其在财务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拥有这些认证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吸引力,通常能够更容易获得职业晋升和更高薪酬。技能性认证如Excel高级应用证书和数据分析师认证更加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这类认证考查学生在财务分析、数据处理等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招聘企业更愿意招聘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财务专业人才,这类认证为学生在职场中快速融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岗课赛证思” 融合实施路径
(一)岗——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对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财务管理经验。
1. 与企业建立联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岗位。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2. 紧密联系企业可以使学校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趋势。通过与企业沟通,学校能够及时获取行业发展动态,更好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更符合市场5Fb5fwTlsgOuxedYCGoh+w==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3. 建立紧密联系的企业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指导和资源。企业可以参与学校的招聘活动,提供就业机会,甚至设立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不仅对学生职业规划有积极的影响,也使学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就业需求。
(二)课——定期评估和调整课程
定期评估和调整课程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有助于确保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行业变化相适应,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竞争力。
1. 定期评估课程能够确保课程内容与财务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变革保持同步。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和金融市场要求财务专业人才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通过定期评估课程,学校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案例,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业界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2. 定期评估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通过学生反馈、毕业生追踪调查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回馈,学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就业状况,这将为调整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更符合实际用人需求。
3. 定期评估还能够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设计反馈等手段,发现教学环节的不足和改进空间,有助于提高授课质量,增强学生的学科深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赛——设计多样性比赛
设计多样性的比赛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综合素质,并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财务管理领域的多样化挑战。
1. 模拟业务案例比赛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设置真实且复杂的商业场景,学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涵盖财务规划、风险管理、战略决策等多个方面,比赛旨在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职业中的多样性挑战。
2. 财务规划竞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和企业财务规划的复杂性。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财务目标、风险承受力等因素,提出全面的财务规划方案,比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金融规划和咨询技能,使其成为能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全方位财务建议的专业人才。
3. 风险管理挑战是一种重要的比赛形式。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的波动、行业变化等因素,学生需要设计并实施风险管理策略,以降低潜在的财务风险,比赛能够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在不稳定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
4. 数据分析竞赛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提供真实的数据集,学生需要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的财务决策,比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提升其在数据驱动决策中的竞争力。
(四)证——引入专业认证机构
引入专业认证机构是提高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策略,可以使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更贴近实际业务需求、更符合国际标准。
1. 引入国际认证机构如注册会计师(CPA)和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等。国际性的认证机构通常对财务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实际操作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学生通过考取这些认证将能够得到国际认可,提升自身竞争力。学校可以与这些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其认证纳入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有深度和广度的财务管理培训。
2. 引入本国专业认证,如国内注册会计师(CPA中国)等。认证通常更贴近本国财务法规和实际业务环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适应国内财务管理需求的能力。学校可以与本国专业认证机构合作,设置相关认证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备考辅导和实习机会,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通过认证体系,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财务管理领域的实际需求,提高其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有助于培养更具专业素养的财务管理人才。
(五)思——导师制度
实施导师制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通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和综合素质提升。
1. 导师制度有助于搭建学生与教师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每位学生都能被分配到一位导师,导师将成为学生的学业指导者和职业发展顾问,通过与导师的密切互动,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解决学术问题、获取行业信息,并得到更全面的学科指导。
2. 导师制度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建议。导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优势和发展方向,为其量身定制职业规划建议,通过与导师的深入沟通,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获得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支持。
3. 导师制度有助于学生的学科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导师作为专业领域的专家,能够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研究方向,提供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分享,导师引领的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 导师制度还能够在学生面临学业和生活问题时提供及时支持。导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心理支持者,帮助其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保持学业和生活的平衡,关怀式的导师制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其整体幸福感和学习动力。
五、“岗课赛证思” 融合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效果评估
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效果评估是确保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全面、科学地评估,学校可以了解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一)学术成果是评估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学生的学术成绩、科研项目参与和发表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估,学校可以了解培养模式在学术方面的效果,有助于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及是否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二)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是评估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以及薪资水平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学校能够评估培养模式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高就业率和良好的就业质量通常意味着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也是培养效果的重要体现
通过实习、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定期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进行评估,了解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培养模式评估的重要内容。
六、结语
通过“岗课赛证思”融合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财务管理领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案旨在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慧青,王海英,刘晓.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21):27-34.
[2]曾天山.试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J].教育研究,2022,43(05):98-107.
[3]王秀娟.金融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经济市场,2021(09):151-152.
[4]王欣,金红梅.基于大职教观的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学理基础, 内在要求及实施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02):21-28.
[5]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08):5-10.
[6]曹元军,李曙生,卢意.高职产业学院“岗课赛证”融通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07):50-54.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科研项目“基于‘岗课赛证思’融合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JGJX2023D602)。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